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用MgCl2和AlCl3分别与过量氨水反应探究Mg、Al的金属性强弱D往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A.A B.B C.C D.D2、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与CH3CH2CH2CH(CH3)2互为同系物D.比丁烷更易液化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4、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B.热稳定性:PH3>H2S>HClC.单质氧化性:I2>Br2>Cl2 D.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5、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6、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各反应物的始态和各生成物的终态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F从△H1递增到△H6)A.A→F△H=-△H6 B.△H1+△H2+△H3+△H4+△H5+△H6=1C.C→F∣△H∣=∣△H1+△H2+△H6∣ D.∣△H1+△H2+△H3∣=∣△H4+△H5+△H6∣7、某种气态烃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2molCO2和3.6gH2O,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丙烯8、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酯化反应D.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molCO2气体9、2015年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的主要原因系仓库内金属钠遇水发生反应引发爆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钠和水反应放热B.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可燃烧的氢气C.可在现场使用干沙灭火D.可在现场使用高压水枪灭火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A.V(NH3)=0.02mol/(L·min) B.V(N2)=0.005mol/(L·min)C.V(NH3)=0.17mol/(L·min) D.V(H2)=0.03mol/(L·min)11、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C.氯分子的电子式: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12、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13、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是()A.丁烷 B.己烷 C.2—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14、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 B. C. D.1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B.钠离子的电子式:Na+C.氮分子的电子式: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16、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混合物共2.3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A.Cu、Na、AlB.Zn、Na、FeC.Mg、Na、AlD.Zn、Na、Al17、韩国三星公司因为手机电池爆炸而屡屡曝光,电池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再次被公众所重视。一种以引火性高的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极为电源负极,联氨从c口通入B.负极上每消耗lmolN2H4,转移6mol电子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可将联氨改进为引火性低、稳定性好的N2H4·H2O1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F>H2O>H2S
②原子半径:Na>Mg>O>S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还原性:S2->Cl->F-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9、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Na B.P C.Cl D.Ar20、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2mol/(L•s) B.v(B)=0.2mol/(L•s)C.v(B)=0.3mol/(L•s) D.v(C)=0.2mol/(L•s)21、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淀粉遇碘元素变蓝B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将新制的氢氧化铜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具有还原性D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物不都是烷烃A.A B.B C.C D.D2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1)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浓乙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则: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②写出甲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单质丙与溶液乙反应生成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各物质的反应关系图:已知A和E都是黄色粉末,F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漂白性。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编号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増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
A、D同主族,
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
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3)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現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若BA3与C2可形成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氧化产物不污染环境)25、(1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_______(填“能”或“不能”)。26、(10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1)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制气装置,其中b可用于制取O2和______
(写
化学式),其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图2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①A中盛放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装置B中盛装的液体试剂为_________。②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编号IIIIII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b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有色布条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③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将装置D中的溶液加入装置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呈紫红色,要分离出紫红色溶液,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④报纸报道了多起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28、(14分)Ⅰ.现有①甲烷、②乙烯、③苯、④乙酸、⑤甘氨酸(氨基乙酸)5种有机物,请用序号或按题中要求作答:(1)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含氢量最高的是_______,含碳量最高的是________。(3)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是__________。(4)其中含有两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是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Ⅱ.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5)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填字母)。(6)上图中A与________、B与________、D与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字母)。29、(10分)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综合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下:已知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G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a.图中倒置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Ⅱ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若138gD和90gF反应能生成80gG,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已知:)(5)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物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D与实验C相对照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A、C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__________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7)写出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B同类)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其他条件相同,大理石的表面积不同,因此可以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错误;B、NO2红棕色气体,N2O4无色气体,因此通过颜色变化,说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B错误;C、都能生成沉淀,不能说明两者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D、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2、D【解析】分析:A.烷烃是饱和烃,性质稳定,特征反应为取代反应;B.碳原子形成的4条价键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丙烷分子中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丙烷和CH3CH2CH2CH(CH3)2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D.烷烃碳数越多沸点越高容易液化,以沸点高低为根据分析。
详解:A.丙烷含有3个碳原子的烷烃,丙烷的分子式是C3H8,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丙烷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碳原子形成的4条价键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故丙烷中的3个碳原子处于四面体的一个平面上,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丙烷和CH3CH2CH2CH(CH3)2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丁烷,故丙烷比丁烷更难液化,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选D。3、C【解析】
A.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固体和纯液体不可以,故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为0.8mol/L,故B错误;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C正确;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故D错误;答案:C。4、A【解析】
A项、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K>Na>Mg,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顺序为:KOH>NaOH>Mg(OH)2,故A正确;B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则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HCl>H2S>PH3,故B错误;C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Br2>I2,故C错误;D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ClO4>HBrO4>HIO4,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元素的结构、位置、性质的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为解答的关键。5、A【解析】
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详解】,即,,即;所以,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A+3B=2C,A正确。6、B【解析】
A.F→A,△H=△H6,则A→F,△H=-△H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6个△H全部相加,是A→A的△H,应等于零,故B错误,符合题意;C.F→C的△H=△H6+△H1+△H2,则C→F的△H=-(△H6+△H1+△H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A→D的△H=△H1+△H2+△H3,D→A的△H=△H4+△H5+△H6,二者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
某种气态烃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2molCO2和3.6gH2O,3.6gH2O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态烃中含有0.4mol氢原子和0.2mol碳原子,n(烃):n(C):n(H)=0.1mol:0.2mol:0.4mol=1:2:4,则气态烃的分子式为C2H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气态烃分子式的计算,注意利用原子个数守恒得出分子式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能够表现醇、烯烃、羧酸的性质。【详解】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故A错误;B项、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B错误;C项、莽草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及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D项、莽草酸分子中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1molCO2气体,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依据醇、烯烃、羧酸的性质分析是解答关键。9、D【解析】分析:金属钠遇水会生成氢气,反应放热,容易引发爆炸,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B.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可燃烧的氢气,B正确;C.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钠均能与水反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沙子覆盖,C正确;D.金属钠遇水会生成氢气,反应放热,容易引发爆炸,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沙子覆盖,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钠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依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结合灭火的原理分析即可。10、B【解析】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1.7g氨气是0.1mol,所以氨气的反应速率是。因为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V(NH3)=0.01mol/(L·min),A项错误;B.V(NH3):V(N2)=2:1,则V(N2)=0.005mol/(L·min),B项正确;C.V(NH3)=0.01mol/(L·min),C项错误;D.V(NH3):V(H2)=2:3,则V(H2)=0.015mol/(L·min),D项错误;本题答案选B。11、C【解析】
A、左上角应是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37,应是,故A说法错误;B、氯离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其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C、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每个氯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D、氯乙烯结构简式:CH2=CHCl,而题目中是氯乙烷,故D说法错误。12、C【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加,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在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Z的体积分数越小,则若Z为气态,X、Y中只有一个气态物质。根据此分析进行解答。【详解】A.由图像可知,随温度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选项错误;B.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Z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增加压强平衡左移,X、Y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气体,故B选项错误;C.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Z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增加压强平衡左移,则若Z为气态,X、Y中最多只有一种气态物质,故选C选项正确;D.由图像可知,随温度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的ΔH小于0,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此类题型中一定要有“只变一个量”的思维,在解题过程中,每次只考虑一个变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分析。13、D【解析】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进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物质为戊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物质为正戊烷,即2,2-二甲基丙烷。故选D。14、A【解析】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5、B【解析】A.Cl元素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1735Cl,故A错误;B.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与金属的离子符号相同,故B正确;C.氮分子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为丙烷的球棍模型,丙烷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B。16、D【解析】
本题可采用假设法,假设三种纯金属产生0.1g氢气,然后求出所消耗的三种纯金属的质量,根据其质量与2.3g的关系做出推断。【详解】产生0.1gH2,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假设是纯金属,则分别需要Zn3.25g,Na2.3g,Fe2.8g,Mg1.2g,Al0.9g,因为三种金属共2.3g,所以必须有大于2.3g的也必须有小于2.3g的,即必定有Mg或者Al中的一种;A、根据题意,三种金属均能与酸反应,而铜不与酸反应,A错误;B、Na刚好2.3g,而Zn和铁的都要大于2.3g,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要大于2.3g,B错误;C、Na刚好2.3g,而Mg和Al都要小于2.3g,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要小于2.3g,C错误;D、Na刚好2.3g,而Al的质量要小于2.3g,Zn的大于2.3g,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有可能等于2.3g,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金属与酸的有关计算和判断,解题时主要是采用假设法来求解的,解此类题要善于进行假设、验证排除,通过技巧性处理而快速求解。17、D【解析】A、H+移向N极,N极为电源正极,联氨从b口通入,故A错误;B、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反应为N2H4−4e−=4H++N2↑,负极上每消耗lmolN2H4,转移4mol电子,故B错误;C、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正极反应有氢离子参加,正确的为O2+4H++4e−=2H2O,故C错误;D、可将联氨改进为引火性低、稳定性好的N2H4·H2O,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正确判断离子的定向移动。解题关键: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为:N2H4−4e−=4H++N2↑,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以此解答题中A、B、C各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18、C【解析】分析: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②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③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④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据此分析判断。详解:①非金属性F>O>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故氢化物稳定性:HF>H2O>H2S,故①正确;②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Mg>S>O,故②错误;③非金属性酸性:Cl>S>P,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4>H2SO4>H3PO4,故③错误;④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S2->Cl->F-,故④正确;故选C。19、C【解析】
A、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最高化合价为+1价;B、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最高化合价为+5价;C、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D、A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常表现0价;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为C项,故选C。【点睛】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最高化合价,需要注意的是F无正价,稀有气体元素常显0价。20、A【解析】
全部转化为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然后比数值,注意单位要统一。【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因此可得:。A、v(A)=0.2mol/(L•s),D、v(C)=0.2mol/(L•s),因此,反应速率最大的为A。21、A【解析】
A.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说明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A错误;B.乙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变色,故B正确;C.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故C正确;D.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烷烃、烯烃等,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选A。22、C【解析】
A.如果酸是强酸,则需要稀释10倍,才能使pH从3升高到4;如果是弱酸,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则需要稀释10倍以上,才能使pH从3升高到4,即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故A正确;B.酸抑制水的电离,甲烧杯中氢离子的浓度是乙烧杯中氢离子浓度的10倍,因此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故B正确;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乙烧杯中所得盐溶液的浓度小。如果盐不水解,则所得溶液的pH相等。如果生成的盐水解,则甲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强于乙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即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故C错误;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如果是强酸,则均是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如果是弱酸,则酸过量,但甲烧杯中酸的浓度大,pH小,因此,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故D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pH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的特点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uNOCaCO3Cu(NO3)2C+4HNO3(浓)CO2↑+4NO2↑+2H2O3Cu+8H++2NO3-===2NO↑+3Cu2++4H2O2Na2O2+2CO2===2Na2CO3+O2Cu+2H2SO4(浓)CuSO4+SO2↑+2H2O2SO2+O22SO3【解析】
(1)可从蓝色溶液(含Cu2+)和白色沉淀(CaCO3)逆推,单质丙为Cu,与之反应的溶液为HNO3;图中的气体中含CO2,因该气体是气体A通过水后产生的,故气体B只能是NO,气体A则应为CO2和NO2的混合物,进一步推出红热固体单质甲为碳,显黄色的溶液乙为浓硝酸;(2)A和E都是黄色粉末,A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Na2O2,F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漂白性常被不法商人用来漂白腐竹,F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E为S,再由转化关系图可知,B为Na2CO3,C为O2,G为SO3,H为H2SO4,然后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详解】(1)单质丙和A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则该蓝色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气体A和水反应生成的溶液应该是酸,则丙是Cu,铜和稀硝酸在常温下反应,则A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HNO3,气体B是NO,根据元素守恒知,A中含有NO2,通入水后的A中气体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还剩余NO,根据元素守恒及物质颜色知,甲是C,乙是浓硝酸,则A中含有CO2、NO2,根据以上分析知,甲、乙、丙分别是:C、HNO3(浓)、Cu,A为CO2、NO2,B为NO,C为CaCO3,D为Cu(NO3)2,故①丙为Cu,B为NO,C为CaCO3,D为Cu(NO3)2;②甲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③单质丙与溶液乙反应生成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2NO↑+3Cu2++4H2O;(2)A和E都是黄色粉末,A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Na2O2,F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漂白性常被不法商人用来漂白腐竹,F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E为S,再由转化关系图可知,B为Na2CO3,C为O2,G为SO3,H为H2SO4,①反应①2Na2O2+2CO2═2Na2CO3+O2;②反应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③反应③2SO2+O22SO3。24、第二周期第VA族Cu+H2O2+H2SO4==CuSO4+2H2O2NH3-6e-+6OH-
=
N2+
6H2O【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明确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即可解答,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详解: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増大,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说明A为氢,C为氧元素,形成的为水或双氧水,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说明E为铝,质子数之和为40,所以计算B的质子数为7,为氮元素。(1)B元素为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A族;(2)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钠,其电子式为。(3)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过氧化氢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说明铜和过氧化氢和硫酸反应也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4)若氨气与氧气可形成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氧气在正极反应,则氨气在负极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25、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乙2NH3+H2SO4=(NH4)2SO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已收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已收集满)丙不能【解析】(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收,因此装置乙不能收集到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甲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得不到纯净氨气,乙分解得到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氨气被吸收得不到氨气,丙分解得到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蒸气,通过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得到纯净干燥的氨气,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不能用NH4Cl固体代替NH3,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处会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26、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MnO2+4H++2Cl-Cl2↑+Mn2++2H2OKMnO4(或KClO3)饱和食盐水dCl2+2Br-=Br2+2Cl-分液漏斗Cl-+ClO-+2H+=Cl2↑+H2O【解析】分析:装置a是制备固液不加热反应的装置,例如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装置b是制备固固加热反应的装置,例如实验室制备氧气和氨气;装置c是制备固固加热反应的装置,例如实验室制备氯气。(1)由上述分析可知装置b是用于制备固固加热反应,实验室制备氨气则是用这套装置,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采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必须加热,所以应选用装置c,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Cl2↑+Mn2++2H2O;(2)①上图为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制备气体装置没有加热,因此选用的固体应为KMnO4(或KClO3);利用此反应制备氯气中混有HCl气体,可采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HCl气体;②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I处为湿润布条,验证氯气可使湿润的布条褪色,II再经过干燥剂干燥氯气,III验证干燥的氯气能否使干燥布条褪色。D中发生置换反应Cl2+2Br-=Br2+2Cl-,溴单质经分液漏斗流到锥形瓶中,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为了分离紫红色溶液,还需用到分液漏斗,此操作过程为萃取。④盐酸和次氯酸钠生成有毒气体氯气,反应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点睛:本题重点考察氯气的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室制备氯气使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采用KMnO4(或KClO3)与浓盐酸不加热条件下反应。实验中产生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采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采用无水氯化钙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氯气可以漂白湿润的有色布条,是因为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27、分液漏斗圆底烧瓶AXCl2+2Br+===2Cl-+Br2棉球变蓝Cl2+2OH-===Cl-+ClO-+H2O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不能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r2、I2,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装置,选择A装置;(3)检验氯气的性质时,不能先通过NaOH溶液,否则会消耗氯气,且起不到尾气吸收的作用,应从X端进气。①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②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实验现象是棉球变蓝;③氯气有毒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把品红放在最后可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5)由于不能保证氯气和溴化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中含有过量的氯气,则不能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点睛:本题考查氯气制备、性质实验的设计、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28、②、③①③②、④⑤H2NCH2COOH羧基(或氨基)氨基(或羧基)A、CCEFG【解析】
Ⅰ.(1)甲烷、乙酸和甘氨酸分子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共平面;乙烯和苯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答案选②③。(2)根据有机物分子式可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外科护理工作计划报告模板
-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 统考版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60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小说阅读
- 2024年会计教育工作计划
- 2024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5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新人教版
- 关于学期工作计划模板锦集
- 中学教研室上半年工作计划
-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2024年学校综治工作计划范文
- 《设备巡检培训》
-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 费森CRRT操作流程-课件PPT
-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堂PPT)
- 医德医风教育手册-平度人民医院
-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PPT课件
-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docx
- (化工)地埋管道施工方案
- 交通工程标线、标志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PPT学习教案
- 两种文化及科学革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