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任务单高中地理必修二_第1页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任务单高中地理必修二_第2页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任务单高中地理必修二_第3页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任务单高中地理必修二_第4页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任务单高中地理必修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学期春季课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科书书名: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解释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2.利用材料,认识并归纳黄土高原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及危害。3.根据实例,了解环境问题治理相关举措,明确黄土高原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课前学习任务1.预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内容,完成练习册导学部分。

2.查找搜集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夯基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成因(一)阅读教材P110111,完成以下内容。1.环境问题概念:2.环境问题类型:3.环境问题成因:(二)练习:教材P111活动部分第1题。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学习任务二】析问题——黄土高原古今环境问题(一)合作探究,力争上游黄土高原概括资料:黄土高原地区位于107°E114°E,32°N41°N之间,是连接黄河上下游流域的关键区域(图3)。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涉及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及宁夏和内蒙古7个省(自治区)。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结构地域差异大,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能源资源富集、经济发展滞后和贫困人口集聚是该区主要特征。——来源:《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图探究活动一:黄土高原农业社会时期主要环境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黄土高原森林植被覆盖率达53%。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增强,植被覆盖率持续减少。春秋战国时期,黄土高原南部植被大量开垦,河谷平原地区的森林、草原逐步为耕地替代。从秦汉开始,黄土高原农业向北部和西部推进,林地和草地相继变为农田。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为40%。唐宋时期,下降至33%。明清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林草植被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森林覆盖率下降至约15%。材料二:黄土高原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1.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有哪些?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3.耕地面积虽然变大了,但是并未解决吃饭问题,为何反而越垦越穷?4.这一时期,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探究活动二:黄土高原工业社会时期主要环境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材料二:铜川,因煤炭设市兴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末是铜川煤炭业的辉煌时期,煤炭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累计为国家输出原煤5亿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9年铜川被确认为资源枯竭城市,已开采的煤炭资源超过了铜川煤炭资源总储量的70%。材料三:煤炭开采的方式包括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井工开采的矿区存在CO溢出问题(如大同口泉沿线矿区),同时地下水遭到破坏(如太原晋祠难老泉)。露天开采的煤矿(朔州平朔)产生严重的粉尘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问题。煤化工和电力开发过程中,电厂和化工厂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污水排放造成水体污染。排矸厂肆意堆放未做处理的煤矸石(铜川玉华矿),长期堆积对当地土壤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现今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黄土高原煤炭开采方式是什么?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3.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表格内容。污染类型污染源危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探究活动三: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材料一:“煤城”铜川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有媒体称铜川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身泥”;走路打着上伞,吃饭捂着碗”曾经是铜川人常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材料二:曾经高西沟山上光秃秃,“多刨一个坡坡,多吃一个窝窝,不想却是广种薄收、越刨越穷”。因过度垦荒,高西沟村成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有何特征?(二)练习:完成教材P111活动2(1)(2)内容。【学习任务三】谋发展——黄土高原变成“绿水青山”3060碳目标:2021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就如何达到“碳中和”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推荐的学习资源1.延安日报《习近平:黄土高原上的两次凝望》时政新闻2.央视时政《习近平:驰而不息,为全球绿色转型做贡献》3.《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4.铜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