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11019-2021 镀镍圆铜线_第1页
(高清版)GBT 11019-2021 镀镍圆铜线_第2页
(高清版)GBT 11019-2021 镀镍圆铜线_第3页
(高清版)GBT 11019-2021 镀镍圆铜线_第4页
(高清版)GBT 11019-2021 镀镍圆铜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GB/T11019—2009Nickelcoatedroundcopperwire2021-10-11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6镀层 27直径偏差 48伸长率 5920℃直流电阻率 10接头 11检验规则 12包装及标志 6附录A(资料性)国外常用的镀镍圆铜线的规格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 7附录B(规范性)镍含量测定方法——电子法 9附录C(规范性)镍含量测定方法——化学法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11019—2009《镀镍圆铜线》,与GB/T11019—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镀镍圆铜线等级的规定(见4.3);——增加了外观的检查方法(见6.1.2);——更改了伸长率要求(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8章);——更改了电阻率要求(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9章);——增加了接头要求(见第10章);——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11章,2009年版的第10章);——增加了国外常用的产品规格和镀层要求(见附录A);——删除了镍含量测定方法电子法、化学法的适用范围(见2009年版的A.1、B.1);——增加了化学法含镍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见C.4.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国缆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广川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江苏宝胜精密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神州线缆有限公司、东莞市缔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王树森。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9年首次发布为GB/T11019—1989,200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1头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等。本文件适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电器产品的镀镍圆铜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3953电工圆铜线GB/T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GB/T4909.3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GB/T4909.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9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多硫化钠法GB/T4909.11裸电线试验方法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GB/T6516电解镍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镀镍圆铜线的规格用标称直径表示,见表2。4.3等级镀镍圆铜线的等级划分由镍含量确定,各等级镍含量见表1。2表1镀镍圆铜线等级划分等级镍含量G2级4级7级10级27级镀镍圆铜线用型号、规格、镍含量等级及本文件编号表示。示例:镀镍圆铜线标称直径为0.500mm,镍含量不小于4%,表示为:TRN0.5004级GB/T11019—2021。5材料铜线应符合GB/T3953的规定;镍应符合GB/T6516的规定,纯度不低于电解镍板的规定。6镀层6.1外观6.1.1镀镍圆铜线的镍层表面应光亮、光滑连续,不应有不光亮、不光滑等与良好工业品不相称的任何6.1.2采用正常目力进行外观检查。6.2镍含量和镀层厚度6.2.1不同等级镀镍圆铜线的镍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不同规格、不同等级镀镍圆铜线对应的镀层厚度应不小于表2规定的最小值。表2不同规格、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标称直径mm镀层厚度最小值0.050———0.070—4.80.0800.1000.1200.1400.1503表2不同规格、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续)标称直径mm镀层厚度最小值27级—4标称直径镀层厚度最小值45.448.02.00020.22.30023.441.12.60026.446.266.52.90029.5211.63.26083.8237.5注:附录A给出了国外常用的镀镍圆铜线的规格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6.2.2镍含量和镍层厚度按附录B规定的电子法或附录C规定的化学法进行测定,仲裁时应采用化学法进行测定。6.3镀层连续性6.3.1镀层应连续,经多硫化钠溶液试验后的试样表面应不变黑。6.3.2镀层连续性应按GB/T4909.9进行测定,试样应在绞合或包覆绝缘前的单线上选取。镀层重量所对应的镍层厚度小于1.3μm的镀镍圆铜线,不要求进行镀层连续性试验。6.4镀层附着性6.4.1镀镍圆铜线在与其本身直径相等的线上卷绕,并经浸渍试验后,试样螺旋卷绕部分的外周表面6.4.2镀层附着性应按GB/T4909.11进行测定。7直径偏差7.1直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7.2镀镍圆铜线的直径应按GB/T4909.2进行测量。对于成卷的试样,应分别在两端和中间测量三个点,取平均值;对于成盘的试样,应先从盘上取下长度约为4m的试样,然后在试样始端和距试样末端0.6m之间的长度内,测量六个点的直径,取平均值。表3直径偏差单位为毫米标称直径d偏差0.050≤d<0.250+0.0080.250≤d<1.300+3%d—1%d1.300≤d≤3.260+0.038-0.01358伸长率8.1伸长率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8.2镀镍圆铜线的伸长率应按GB/T4909.3进行测量。对于直径大于2.00mm的镀镍圆铜线,拉伸前在试样上量取原始标距长度250mm,伸长量取拉伸前后试样标距长度的差值,试样的断裂部位应在标距长度内。对于直径等于或小于2.00mm的镀镍圆铜线,拉伸前的钳口距离为原始标距长度(尽量接近250mm),伸长量取拉伸前后两钳口间的距离差值,试样的断裂部位离两端钳口的距离应不小于表4伸长率标称直径d伸长率%2级、4级、7级、10级0.050≤d≤0.1000.100<d≤0.2300.230<d≤0.5000.500<d≤3.260920℃直流电阻率9.120℃直流电阻率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9.2镀镍圆铜线的20℃直流电阻率应按GB/T3048.2进行测量。表520℃直流电阻率等级20℃直流电阻率p2o≤0.017960≤0.018342≤0.01894710级≤0.019592≤0.02428410接头镀镍圆铜线不准许有接头,但镀镍工序前或拉丝工序前的铜线允许有接头。11检验规则镀镍圆铜线应由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或使用,每批产品应附有制造厂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611.2检验项目镀镍圆铜线应按表6中的规定进行检验。表6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的章条号试验类型试验方法的章条号l镀层外观6.1.1T、R6.1.2镍含量和镀层厚度6.2.1T、S6.2.2镀层连续性6.3.1T、S6.3.2镀层附着性6.4.1T、S6.4.22直径偏差T、S3伸长率T、S4电阻率T、S注:T表示型式试验,S表示抽样试验,R表示例行试验。检验项目每批按1%抽样,但不少于3盘。对镀镍圆铜线的检验应按表6中给出的检验项目进行,且应符合全部技术要求。第一次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如仍不合格时,则应逐盘检查,若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判为不合格。12包装及标志镀镍圆铜线应均匀地绕在线盘上交货,线端应固定,线匝不应紊乱,最外层线与线盘侧板边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每盘线均应妥善包装,存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地方。每盘镀镍圆铜线上应附有标签,标明:a)制造厂名称;d)制造日期:××××年××月;e)本文件编号。7(资料性)国外常用的镀镍圆铜线的规格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表A.1给出了国外常用的镀镍圆铜线的规格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表A.1国外常用的镀镍圆铜线的规格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标称直径镀层厚度最小值8表A.1国外常用的镀镍圆铜线的规格及不同等级对应的镀层厚度(续)标称直径镀层厚度最小值2级4级10级9(规范性)镍含量测定方法——电子法B.1试验仪器和试剂B.1.3试剂:电解液R-54。B.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步骤如下:a)用千分尺测量试样直径,根据直径大小确定被测试样的电解长度,见表B.1;b)去除试样表面油污,使试样清洁干净;c)在试样电解长度部分做好标记,非测量部分用蜡涂封。表B.1试样长度的选取标称直径d试样的电解长度0.050≤d≤0.1400.140<d≤0.2800.280<d≤0.6000.600<d≤3.260B.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接通电子厚度测量仪电源,并将“WT”附属装置接入。将阴极插入“WT”支承杆,阳极与电解槽安装螺钉相连。b)将镀层选择器开关调到“Ni”位置,预热5min。c)将R-54试剂注入“WT”装置的不锈钢烧杯,溶液温度保持在20℃~25℃。d)将试样插入并固定在“WT”装置的水平臂接线柱内,试样标记部分应垂直浸入试剂中。B.4试验结果及计算B.4.1镀层厚度镀层厚度按公式(B.1)计算。厚度系数W的取值见表B.2。δ=N×W………(B.1)式中:N——计数器读数;W——厚度系数。标称直径d0.0500.0704.210.0800.1002.950.1202.460.1402.100.1500.1600.1800.2002.930.2302.550.2602.260.2802.100.3200.3500.3700.3900.4102.860.4502.600.5002.340.5302.210.5602.090.6000.6300.6700.7100.7500.8002.90标称直径d0.8502.730.9002.582.322.212.112.022.0002.3002.6000.902.9000.803.2600.71B.4.2镍含量镍含量按公式(B.2)计算:G=(ò/d)×0.396………(B.2)G——镍含量,%;(规范性)镍含量测定方法——化学法C.1试验仪器和试剂C.1.3电热烘箱。C.2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步骤如下:a)用千分尺测量试样直径d,然后按表C.1准确地截取规定试样长度l;b)将试样卷绕在直径为40mm的光滑试棒上,制成螺旋状。标称直径d试样长度l0.050≤d<0.10060000.100≤d<0.2100.210≤d<0.3200.320≤d<0.58020000.580≤d≤3.260C.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将螺旋状试样浸入乙醚中至少3min,清洗干净的试样经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go)。b)在烧杯内注入50mL磷酸,加热磷酸,将螺旋形试样浸没在磷酸试剂中。c)当烧杯中不再有气泡出现时,可认为镍已经完全溶解。取出试样,用清水清洗,去除试样上残d)将试样放在100℃的烘箱内干燥5min,冷却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出试样质量(g₁)。C.4试验结果及计算镍含量按公式(C.1)进行计算:G——镍含量;g₁——清除镀层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