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1页
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2页
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3页
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4页
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及对策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及对策研究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是小学常有的典型现象。这是小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威胁或者同学之间出现违背班级规则的行为向老师求助的一种活动。小学低年级是人一生的起步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为发展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了解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现状。低年级小学生告状主要内因是自我防御能力较低,道德感逐步发展判断能力较低同时还要满足内心的需求。但受到学校教师、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呈现频率较高、内容琐碎、类型各异等特点。阐述学生性格较为胆小内向,会为了寻求保护而向老师告状;为博得老师的关注、得到夸奖;成为正义的化身、试探教师态度等动机。针对现状,文章结合影响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内外因素,各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界各司其职进行改善,提出科学解决告状问题的对策,从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告状行为,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对策

一、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定义告状行为是学前阶段及小学低年级阶段幼儿特有的频率较高的一种典型社会行为,儿童在社会化交往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往互动方式,也是在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交流互动的表现方式。准确来说,“告状行为是儿童处于同伴之间等到不公平对待、集体中出现违反集体规则或报复嫉妒心理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需要老师裁决言语行为。”告状行为在低年级学习生活中是一种频率较高的行为现象,主要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事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类型多样,使老师应接不暇。二、关于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现状研究高频率的告状行为是低年级小学生在校园里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对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动机的剖析,老师正确分析儿童的动机和目的,才能做出正确的预判,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正确的处理”依据于“正确的认识”。如果教师不正确引导,就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同伴之间交往产生影响。因此研究者对小学五名低年级老师进行访谈以及结合文献中的告状案例,分析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现状。通过整合将老师认为的儿童告状行为动机及具体表现行为进行分析。学生性格懦弱,为寻求保护而“告状”爱告状的学生性格多数比较内向、胆小。这种情况下双方引起摩擦时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就会觉得委屈,想通过向老师告状寻求帮助得到安慰和同情。具体表现为:低年级学生跟同伴相处时发生矛盾冲突时,有些学生会做出一些推搡、踢、揪的人身攻击,被欺负的一方就会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制止批评;现阶段小学生喜欢给人取外号,嘲笑同伴,告诉老师希望老师制止这种行为,维护自己的名誉权;课堂后的告状行为有“老师,袁同学拿了我橡皮擦”“他抢了我的画”等等东西所有权受到威胁的告状,老师听到回应之后一般会制止这种行为让犯错学生归还物品。如果教师不屑一顾没有正确处理,就会让被欺负的一方变得更加胆小内向,而欺负的一方可能会变本加厉。学生为取得教师关注而“告状”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还未适应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和缺乏自我评价能力会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所以在班级中,学生就会通过告状来博取老师的关注;或通过向老师举报表现不好的同学,与被告者形成对比,来突出自己的优秀。其实本意并不坏,但是通过“找茬”的告状来表现自己,对其他同学影响很不好,抹灭其自信心。老师对这一类型的告状要更加严格要求并控制次数,要提醒他们多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学生道德感发展促使其“告状”进入小学后道德感慢慢发展起来,有了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评判标准还得依靠班级的权威者老师,当学生看到有不符合班级规则时,就会向老师检举揭发同学的错误行为。具体表现为:常见的班级违规“某某今天迟到了”“某某今天上课偷吃东西”“某某没有戴红领巾被扣分”等问题;另外一种是充满“正义性”的告状,看到其他同学被欺负,为其打抱不平,而自己力量又比较弱小时,只能向老师求助。这一类型的告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他律道德阶段”向“自律道德阶段”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减少。老师应抓住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对班级管理热情的性格特点,将其培养成为帮手。学生因嫉妒不服气而“告状”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表现明显。学生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但自己却无法超越获得教师关注表扬,就会产生嫉妒、不服等情绪激发内心的告状行为。具体表现为:看到别人表现比较好处于优越地位,就会抓住别人的错误对老师夸大其词,降低同学在老师心中的形象,自己幸灾乐祸;还有则是报复心理,这类同学喜欢记仇,想通过告状让老师也去惩罚同学。老师应该正确恰当地引导,面对争强好胜的同学应将这种求胜的心理引导为学习的动力。学生试探规则为避免批评而“告状”有些低年级的学生并不知道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所以只好通过告发或者检举的方式来试探老师该行为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能继续进行。具体表现为:课间操有同学折纸飞机在教室里玩,小北看了挺想玩,但是老师有说过不允许,也有很多人没有执行,所以他向老师告知了此事想看老师有没有批评玩的同学,最后老师明确表示教室不允许玩纸飞机。这种告状对事不对人,同学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所以老师在面对试探型告状时,教师应该给出明确的态度,表示支持或禁止。三、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因素分析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来自儿童个体本身的内在动机,他们从懂事开始,“告状”似乎是不学而会的,当集体中出现“侵犯”或者“违规”等行为,多数儿童第一时间选择采取告状来解决问题,这与儿童自身因素有密切关系。1、儿童的自我防御本能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层次的是儿童的安全需要,以及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都体现出人类与生俱来的防御本能,但儿童年龄较小本身防御能力较低,认为在集体中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保护自己的是老师,向老师告状老师会及时的帮助自己解决困难。“因此为了防御伤害,进行本能的自我保护,达到心理的安全需要,才会频繁地向老师告状”。2、儿童被尊重和赞赏的心理需要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尊重是更高一级的心理需求。“尊重需要是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需求,一个是内部尊重一个是外部尊重,外部尊重是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关注和高度评价,内部尊重则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自信心、自我肯定。”作为学生在学校的团体中内心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评价,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能力不足,会想方设法表现自己,吸引老师的注意力通过向老师告状,发现对比得到老师表扬,让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3、判断能力较差,对老师依赖性强低年级小学生会因为误会将同伴之间的摩擦判断为攻击,双方不宜协调,互不退让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冲突,独立性较差的学生就会向老师或家长告状。这其实就是儿童判断能力较差,平时老师和家长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受限,干预过多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性过强,才会养成这样的习惯。4、道德感的逐步发展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如道德感。使学生在自己内心形成一套评判标准,那标准与同伴的行为来对比,当同伴的行为与评判标准不符合时,就会向老师告状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正确的行为标准。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外部因素1、教师因素研究发现,部分老师在应对儿童告状时情绪状态会比较烦躁;部分会面露出生气的表情,当儿童告状的时候老师如果自控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老师的应对态度和应对方式。希望老师应该避免把生活中的个人情绪带到教学中,遇到儿童不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调整状态不能将负面情绪影响儿童,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2、学校班级管理体制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幼儿园的管理模式跳跃到小学的新环境中,会有一个适应学校新规则的阶段,这个过程处于对规则的感知和建立阶段。老师重视班级的规则和班风的树立,学生们慢慢被潜移默化,比如“回答问题之前要举手”“自习课不能乱走动”“不能抄作业”等等,儿童都在遵守这些规则,假如有人违反规则,就会告诉老师,儿童认为这是一件体现自己责任感的光荣事。3、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都受到父母疼爱。因为年纪较小,父母就会各种担心孩子在学校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所以在送去学校的时候家长会对老师各种交代“老师我们孩子就交给您了”“被欺负了一定要跟老师讲知不知道”,送到校门口家长叮嘱最多的一句就是“有问题找老师知道没。”家长的这些行为都是助长儿童告状行为的“诱因”。四、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应对策略研究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增强儿童独立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并且很妥当的解决儿童的告状问题,但是老师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在场,所以“受理”告状行为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就是儿童锻炼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能够先办法解决,去跟对方沟通,得到好的解决方案。老师在面对儿童告状时:首先是倾听,尽量不要立即给出对儿童评判,让双方儿童自己分析,在关键时引导,理解事情的对与错,原来问题两个人也可以解决,不一定要找到老师。2、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到自律的分水岭,随着年龄的发展,判断问题的考虑因素变得全面起来,会借助自己的标准和与外界的“声音”来判断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真实的“道德两难”案例,鼓励儿童在情境中发表看法,在面对“道德冲突”时,通过分析,逐步学会自律,减少向老师告状的行为。3、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在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了说明情况他们会绕出非常多的无关内容,而最终没有抓住“关键词”向老师表达事件的“来龙去脉”。老师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儿童设立主题班会、班级辩论赛等“平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快速处理儿童告状,首先看的是老师的心态问题,其次是教师是否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在对儿童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保持良好心态,丰富专业知识不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用积极认真的态度面对儿童的反馈。教师应该热爱工作,儿童应该放在首位,不用烦躁的语气去回答儿童的问题,耐心倾听和解决儿童的问题。老师可以选择课余的时间不断进修,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每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才不会因为不了解儿童告状的心理特点,草草解决。2、教师对儿童的告状行为有正确认识教师要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低年级小学生的告状行为,不仅要看到告状行为“消极”一面,还要透过本质看到“积极”的一面。儿童的告状会给教师的工作量带来负担,但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教师威信,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与学生友好协调沟通的能力。3、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在低年级的告状行为中在课堂上也频频发生。这种情况除了小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外的原因,还有就是教师上课过程缺乏吸引力,课堂缺乏创新性或者与儿童互动较少,导致学生出现教学活动以外的小动作,引发学生出现告状行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的知识能力,更要对教材了解透彻,加上自身的理解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从而减少除了听课以外的小动作,会大大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三)学校应积极应对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在学生上学时无时无刻都在约束他们的行为。假如这些规则过于严苛,条例繁琐,超出了儿童的接受范围就会导致频繁的向老师告状,而老师的工作量也会增多。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孩子的行为就是学校的责任,作为学校方面老师要积极主动与家长之间联系,学校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家校加强合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做到行为一致,让学生健康成长。(四)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儿童的告状行为与家庭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家长教育的方式应当引起关注,采取适合儿童发展特点的教育手段。首先对于孩子的告状,家长应该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有耐心的表达对孩子倾诉欲的尊重,慢慢引导。其次是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持统一的意见。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格。五、结束语对低年级小学生告状行为的现状研究主要通过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小学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类型,教师的反馈方式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分析出低年级小学生告状原因。不可轻视儿童的告状行为,正确处理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学生自己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也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足之处文章主要从成人的角度去分析儿童的动机行为,而且在撰写过程中带有一些主观色彩。应该更加客观、真实性的去描述事实,今后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课题。参考文献[1]舒新成.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15:828[2]姚本先.陈云葆.小学低年级儿童告状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指导[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1);56.58.[3]董西花;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4]毛晓瑜.小学生告状行为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9):34-37[5]刘振华.在教学改革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116[6]杨翠美.4-7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7]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8]何菊芳.消解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