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入情 于无声处润物 论文_第1页
于细微处入情 于无声处润物 论文_第2页
于细微处入情 于无声处润物 论文_第3页
于细微处入情 于无声处润物 论文_第4页
于细微处入情 于无声处润物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于细微处入情于无声处润物——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的优化【摘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是借助于学生间的合作为教学载体,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僵化的模式。合作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但是更需要师生互动。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希望教师通过准确把握师生互动的原则;重视角色定位和教学设计合理化;优化分组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做好制度化设计和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等措施的实施,在细微处融入对学生的关爱,在互动中润泽学生心灵,提升师生互动的质量。【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教育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扭转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学的模式,通过小组构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相互合作探究,实现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学习,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1]。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也担负着情感教育和合作探究教育的基本职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小组合作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老师与学生互动是否恰当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果是否良好。为此本文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问题,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我的优化建议。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现状分析(一)教师互动方式的灵活性不足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学语文师生互动存在互动方式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机械性问答较多。师生互动说到底应该是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升华,这样问答应该是能够启动思维,启发思考的。但是在观察中发现,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问答都是通过一些机械式的问答,比如用是不是、对吗、是吗等进行提问,这样的问答并没有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比如我对一个老师上课互动提问进行统计,一节课总共互动23次,但是通过简单的机械提问15次,明显所占比例比较大,失去提问的意义。师生互动偏向单向性。师生互动从名称上来讲应该是互动,互动的实质是双向的。但是在观察中发现,整个课堂总体上呈现出老师对学生进行单向提问,缺乏学生对老师的互动提问。比如在对10个老师10节课的统计中,老师对学生进行了200次提出,但是学生对老师进行发问的仅仅只有10次。这种情况表面当前的师生互动表现出明显的单向性,并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二)师生互动时机的把握不合理小组合作教学中从教学流程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自主尝试、小组讨论环节、分享交流、老师总结点评、练习反馈。该步骤的自主尝试阶段主要是通过老师对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对课文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形成一个紧密连接,让学生能够根据旧知识去解决一些新知识部分。小组讨论环节是在学生完成独立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部的成员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思路,也会有自身无法解决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对有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才会进入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尤其是自主尝试、小组讨论环节、分享交流三个环节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阶段,语文教学设计上应该设计好这三个环节,让学生顺利进行。但是在观察中发现一些老师因为对环节要求把握不到位,每个环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理解不足,有时候随意在前三个环节突然打断学生,说同学们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或者临时打断进程,更改探讨问题的思路。这样的师生互动会干扰学生正常的自主合作学习,任何一个环节被打断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环节,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升。(三)分组不合理对师生互动的制约小组合作中的师生互动从传统的师班互动转换为师组互动和师个互动。如果分组不合理肯定会影响到师生互动。为此我对10个班的分组情况通过观察汇总绘制如下表1。表110个班的分组情况表项目选项人数比例合作小组人数8个以上550%5-8人330%4人220%小组合作分组前后桌550%成绩220%自愿110%综合考虑220%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与分组大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应该有一个合适的人数,人数过多就会降低其合作的责任分担,人数太少不利于合作教学开展。为此在展开对小组合作人数的统计调查中发现,有5个老师把合作小组人数定为8人以上。有3个老师把合作小组人数定为5-8人。有2个老师把合作小组人数定为4人以上。研究表明小组合作的最理想的人数比例是4到6人,这个人数组合有利于效率提升。因此,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老师对小组合作人数的分配是极不合理的,有一半的老师在进行分组时是不合理的。因为老师与每组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分组过大,导致学生并不会有充足的机会与老师展开互动。小组合作为了让小组之间能够具有均衡性和公平竞争性,小组分组不合理导致让组间失去了统一水平性,让组内失去了多样性,导致小组合作失去了有效性的基础,让有些组内存在疑难问题太多,不能与老师展开有效的互动。(四)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参差不齐根据小组合作的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到生生互动中和师生互动中,但是通过对课堂上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参与师生互动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根据我对一般班级的观察统计发现存在下列问题:第一,师生互动存在垄断性。我观察的一个班级总共有48个学生,这些学生也是按照学习成绩、班干部、课代表等组间的小组。在小组中参与师生互动的都是一些指定的小组长,或者课代表总共12人,这些人都是被老师在分享环节被指定的,他们必要负责把本小组的合作成果展示出来。这种师生合作的制度化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小组合作有负责人,并且能够及时的把小组合作的内容传递出来,但是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师生互动的垄断性,让其它学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第二,存在弱势群体。小组合作教学当过了分享环节就是反馈环节,也就是说学生把自己不会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提出了,这个过程本应该是每一个都有机会与老师互动。但是在观察中发现,积极与老师的互动的有21人,这些人都是一些班干部、课代表、成绩优异者。另外一个群体在师生互动中处于消极状态,他们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甚至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在师生互动中如果学习不好也会表现的非常消极。这些情况说明当前的师生互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可以说存在一些弱势群体,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策略(一)准确把握师生互动的原则要想改变师生互动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应该通过理论学习,重新认识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互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重要环节,它是实现重难点突破的关键环节,也是引领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把握师生互动科学性方面应该重视以下四个基本原则。注重互动的主体性原则。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学习是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个体发挥主体性,因此师生互动中,应该充分调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实现学习知识与原有知识的重构[2]。注重平等性和引导性原则。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平等对话,老师进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互动。同时还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比如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是有限的,对于小组合作探究走向歧途的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让他们回到正确的问题探讨轨道。师生互动提问科学性原则。课堂时间有限并且在加上学生自学,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师生互动应该考虑到科学性,比如提问应该规范准确,目的明确,老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在进行提问时,应该规划化,避免出现一些提问过宽导致学生不知道往哪个方面回答[3]。重视反馈性原则。学生的信息反馈对老师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师生互动中应该重视互动的双向性和反馈性,尤其是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帮助老师及时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二)重视角色定位和教学设计合理化要想让老师准确的把握住互动合作的时机,应该注重以下两方面。第一,老师重视合理的角色定位。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在课前是课堂的预设者,在自主尝试、小组讨论环节是不规范行为的监督者,在分享交流环节是引导着。分享交流环节是建立在自主尝试和合作交流之后,已经在组内形成了对问题决定的看法和结果,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说出来,也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说出来[4]。老师在点评环节是启迪心灵的智者。老师总结点评环节主要是针对小组发言中出现的问题做引领式的补充和强调。在此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度不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各自学生的发言争论中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点评,达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在练习反馈环节是诊断者,该步骤主要是通过一些题目的设置,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解决,老师进行巡视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5]总之,老师应该明确自己在各个环节所担任的角色,然后根据角色定位在不同的时机选择互动。第二,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老师应该重视教学设计工作,把课堂目标和问题设计清晰明白,减少对学生不必要的干扰。(三)优化分组提升师生互动质量优化小组分组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应该做的工作做到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按照学生的成绩、能力、语言表达、男女进行分组,通过分组能够达到组内是互助的,不同组之间是竞争的。因此在进行小组分组之前应该进行一定摸底检测,把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按照高、中、低分为三个层次,然后不同的层次搭配分配的不同的组中,并且适当考虑性别、性格等因素[6]。这样让学生能够在组间生生互动,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解决问题,让疑难问题留给师生互动解决,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同时还应该做到控制小组规模。应该把小组规模控制在4-6人为宜,过大不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让小组能够在4-6人的组内展开有效合作,优化师生互动的问题层次,提升互动质量。(四)做好制度化设计和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在师生互动中打破人为造成的互动不均衡性,首先应该通过制度化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师生互动的机会,并且让学生获得这种师生互动的机会。在小组合作中小组长可以不变,因为有些学生的确管理能力强一些,可以担任小组长,但是在师生互动中,对于组内成果的展示和问题的提出等环节,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发言,这样可以实现不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应该给予弱势学生更多关心和爱。教师在实际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鼓励让弱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把自己不会的问题表达出来,这样会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在不同的关心和帮助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逐步建立起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参与师生互动。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其实弱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表现消极,一个关键因素还是长期受学习优则优的评价影响,平时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总是非常青睐,导致其具有优越感,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处于弱势[7]。因此老师应该对合作学习实际效果多元化评价,看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发掘其优点,给予学生不同方面的鼓励,可以鼓励学生活动中较为认真的态度,也可以是鼓励学生合作中的忍让以及配合等,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增加自信,有助于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其设计初衷和设计原理都能够与国家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原理具有契合性。小组合作中不仅需要重视生生互动,也需要关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一节课的最重要部分,它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小组合作教学原理和实质出发,应该通过准确把握师生互动的原则;重视角色定位和教学设计合理化;优化分组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做好制度化设计和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在细微处融入对学生的关爱,在互动中润泽学生心灵,提升师生互动的质量。参考文献:[1]李辉.小组合作学习要义[J].广西教育,2016(2).[2]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人民教育,2014(12).[3]盛群力.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J].人民教育,2014(5).[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13(6).[5]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2016(1).[6]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7]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