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docx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季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一)历史命题、审题学校:长沙县湘珺未来学校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1996年,我国为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其中两张是《稻作农业》和《干栏建筑》(如下图)。这两张邮票描绘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2.1200年左右,北方金朝人口约4380万,而南宋人口达8060万,几乎比金朝多一倍。金朝每年赋税1431.9万贯,南宋则为6000万贯。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全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B.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C.岳飞抗金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D.北方地区的经济退步与商业停滞历史试题(一)第1页(共8页)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下列记载中,能直接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今日所谓实业者,实机器生产之事业而已。”B.“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D.“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有九,松太布市,消减大半。”4.“五四运动”是民国时期流行话题的分水岭。五四运动前,流行话题多为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教育改良;五四运动后,流行话题多为平民、劳工、劳动、阶级。流行话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传播B.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5.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这里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是A.资本主义企业B.公私合营企业C.私人独资企业D.中外合资企业6.“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经济特区的建立7.中世纪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所谓的“效忠”不过是表面的华衣,真正潜伏的是两者之间财产的纽带。这一“纽带”是A.血缘B.土地C.契约D.爵位8.中国、西欧和日本的封建社会都出现过庄园这一经济组织形式。下面西欧或日本庄园生活情景的选项中,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西欧庄园中的佃户在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B.日本大庄园主向天皇缴税C.西欧庄园中的领主让佃户无偿使用自己的面包炉D.日本大庄园的“武士”宣誓效忠国家历史试题(一)第2页(共8页)9.美国建国的元勋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这个问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是中央政府内部的关系。“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的途径是A.颁布《独立宣言》B.建立美利坚合众国C.制定1787年宪法D.制定《人权宣言》10.《新全球史》中提到,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首先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这意味着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如人们获得诸如冰箱、收音机和汽车等消费品之前,政府建设了钢铁工厂和水力发电站。材料主要说明斯大林模式A.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消弭了人民对消费品的迫切需求C.设定了过高的远离现实的生产目标D.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关于湖南地方文化的学习探究,以下符合史实的是A.醴陵瓷被称为“红色官窑”B.欧阳询的“草书天下称独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欧体”C.周敦颐创立“湖湘学派”D.刘氏长沙国是湖南第一个诸侯国12.鸦片战争后,魏源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呐喊。曾国藩、左宗棠等创办洋务,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谭嗣同参与变法,血荐轩辕。黄兴、宋教仁推翻帝制,创建民国。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刘少奇等革命领袖,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下列属于近代后期的湖南人物的是A.谭嗣同B.魏源C.曾国藩D.何叔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10分,14题、15题、16题各14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下表是长郡集团初三学生在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上,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历史试题(一)第3页(共8页)组别材料结论思想文化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尊崇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征科技组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宋朝成就显著请任选取其中的一项结论,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200字左右)(10分)1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元世祖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元朝则重建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大一统,其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比前代更为强化,在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都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漠北设岭北行省,基层单位仍然是蒙古的千户/百户组织。东北设辽阳行省……元朝皇帝信奉喇嘛教,尊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因而由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兼领吐蕃之地。此后,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并实行了充分和有效的管理。——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历史试题(一)第4页(共8页)材料三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及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元朝对边疆地区控制更为强化,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对“吐蕃之地”设置什么机构实现了有效管理?(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指出康熙帝统治时期在我国东南地区采取的“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是什么。(2分)湖南什么时候正式成为中国本部18行省之一?(2分)综上,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历史试题(一)第5页(共8页)15.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被称为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没有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也就没有英国的世界霸权。从某种程度上说,近代化也是一种制度创新。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开创了许多世界第一:首先是政治制度的创新……其次是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创新……另外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创新。——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三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经济根源。(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向近代化转型的创新之处。(4分)历史试题(一)第6页(共8页)(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前期(五四运动前)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经济领域的事件是什么。(2分)中国近代化历程与西方近代化历程有何不同?(4分)6.世界历史在不断对抗与合作中演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根据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材料二《联合国家宣言》把26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肤色的国家集合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下,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大联合,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为反法西斯国家扭转被动局面,进而夺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摘编自《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材料三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不和而走向分裂,并在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