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1011-2023汽车离合器总泵_第1页
QCT1011-2023汽车离合器总泵_第2页
QCT1011-2023汽车离合器总泵_第3页
QCT1011-2023汽车离合器总泵_第4页
QCT1011-2023汽车离合器总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离合器总泵Clutchmastercylinderof前言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品分类 25技术要求 46试验方法 7Ⅱ本文件按照GB/T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QC/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1011—2015《离合器液压气助力系统总泵技术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与QC/T1011—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标准的名称;——更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增加了总泵类型分为液压总泵、气助力总泵、真空助力总泵(见第4章); 增加了“空行程”“初始助力点”“最大助力点”“关闭态”“平衡态”“全开态”等术语和定义(见3.3、3.4、3.5、3.6、3.7、3.8);——更改了基本要求(见5.1,2015年版的4.1);——增加了输入-输出特性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3、6.3);——更改了密封性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见5.2.4、6.4,2015年版的4.2.3、5.3); 增加了真空密封性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4.2、6.4.2);——增加了真空助力总泵相关密封性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4.2、6.4.2);——增加了气助力总泵相关密封性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4.3、6.4.3);——更改了工作耐久性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见5.2.5、6.5,2015年版的4.2.4、5.4);——更改了耐盐雾腐蚀性试验条件(见6.6,2015年版的5.5);——增加了耐压性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7、6.7);——增加了清洁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8、6.8);——增加了耐振动性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9、6.9)。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中南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浙江柏瑞汽配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华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巨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普拉沃夫(日照)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台州日烨机械有限公司、温州安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瑞立空压装备有限公司、宁波瑞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五征汽车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万松、张常武、李传武、吴红伟、孙振东、许佳成、王加庆、杨嘉韵、何园庆、胡斐、张涛、冯立、陈集、樊艳军、吴超华、陈高庆、刘健、谢茂青、钱博一、王继跃、张子强、崔芹芹、张林春、董炳国、段继强、杭海军、陈正儒、林衍飞、曲道理、张再伟、杨柳、张玄、王鲜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QC/T1011—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汽车离合器总泵本文件界定了汽车离合器总泵(以下简称“总泵”)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总泵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离合器总泵。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12981机动车辆制动液GB/T41481道路车辆零部件和系统的清洁度QC/T307汽车用真空助力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C/T1125汽车离合器系统术语及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最大行程maximumstroke活塞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初始建压行程initialpressure-buildingtravel活塞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液压腔产生0.1MPa压力时位置的距离。活塞从初始位置至总泵储液腔与液压腔之间通道(如中心阀门或补偿孔)开始关闭位置所移动的距离。初始助力点thepointofinitialassistantforce带助力总泵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中,不同气源压力下特性线的下折点。最大助力点thepointofmaximalassistantforce带助力总泵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中,不同气源压力下特性线的上折点。2关闭态closestate带助力的总泵中,进气阀门关闭的状态。平衡态equilibriumstate带助力的总泵中,最大助力点以下正常工作范围,进、排气阀门均处于关闭时的状态。带助力的总泵中,大于最大助力点以上超限工作范围,进气阀门完全开启的状态。试验温度testtemperature常温:(20±3)℃;高温:(80±3)℃;低温:(-40±3)℃。4产品分类按总泵结构形式,分为三类:A类、B类和C类。A类为液压总泵见图1,B类为气助力总泵见图2,C类为真空助力总泵见图3。4.1液压总泵图1液压总泵示例34.2气助力总泵图2气助力总泵示例44.3真空助力总泵图3真空助力总泵示例5技术要求5.1基本要求5.1.1总泵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产品示例:A类见图1、B类见图2、C类见图3。5.1.2工作介质:A类为制动液、B类为压缩空气与制动液、C类为真空气源与制动液;制动液应符合GB12981的规定。5.2性能要求5.2.1回位速度按6.1的规定试验,活塞应在1s内完全回到初始位置,活塞运动平滑、无异常噪声。44.3真空助力总泵图3真空助力总泵示例5技术要求5.1.1总泵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产品示例:A类见图1、B类见图2、C类见图3。5.1.2工作介质:A类为制动液、B类为压缩空气与制动液、C类为真空气源与制动液;制动液应符合GB12981的规定。按6.1的规定试验,活塞应在1s内完全回到初始位置,活塞运动平滑、无异常噪声。6单位为兆帕试验压力195.2.4.2真空密封性5.2.4.2.2按6.4.2.2的规定试验,C类密封性应不大于表2中规定值(引用QC/T307中的规定)。单位为千帕关闭态5.2.4.3气压密封性B类,按6.4.3的规定试验,压力降应不大于表3中规定值。表3气压压力降单位为千帕关闭态5.2.5工作耐久性5.2.5.1按6.5的规定试验,试验过程制动液总损失量少于0.1L。5.2.5.2完成试验后复检,A类、B类、C类按6.4.1进行常温液压密封性复测,压力降应不大于规定值的3倍。5.2.5.3完成试验后复检,B类按6.4.3进行常温气压密封性复测,压力降应不大于规定值的3倍。5.2.5.4完成试验后复检,C类按6.4.2.2进行真空密封性复测,压力升高值应不大于规定值的3倍。5.2.6耐盐雾腐蚀性按6.6的规定试验后,外表面任意100cm²范围内不得有直径大于2mm的腐蚀点,允许有微小和分散的腐蚀点,但腐蚀总面积应不超过5cm²。5.2.7耐压性按6.7规定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危及功能的变形和损坏。按6.4.1进行常温液压密封性复测,7压力降应不大于规定值的3倍。5.2.8清洁度5.2.8.1A类,按6.8规定试验后,内部杂质总量不大于15mg,颗粒物直径应不大于500μm。5.2.8.2B类,按6.8规定试验后,内部杂质总量不大于20mg,颗粒物直径应不大于500μm。5.2.8.3C类,按6.8规定试验后,缸体内部杂质总量不大于15mg,颗粒物直径应不大于500μm。5.2.9耐振动性按6.9规定试验后,按5.2.4进行常温密封性复测,压力降应不大于要求的规定值。6试验方法6.1回位速度试件连接储液灌,加制动液、排尽空气,推动总泵推杆使活塞距极限位置0mm~3mm,出液口关闭。让活塞自由回位,记录活塞回到初始位置的时间,观察活塞运动灵活性。6.2初始建压行程试件连接储液灌,加满制动液,排尽空气。出液口关闭,在出液口处接压力检测装置。缓慢推动活塞,使活塞过空行程后持续运动,记录液压腔液压为0.1MPa时的活塞行程。6.3输入-输出特性B类,输入-输出特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6。气源气压可调整,最大值大于气助力总泵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气压。关闭截止阀6,开启截止阀8。液压压力以(1±0.3)MPa/s的速度建压,直至压力检测装置5压力大于5MPa,绘制不同气压下加载时输入力-输出液压关系的曲线,最大气源气压按气助力总泵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气压值。图6B类输入-输出特性试验装置原理图8C类,输入-输出特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7。真空源压力可调整,最大值大于真空助力总泵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值。关闭截止阀6,开启截止阀8。推杆以100N/s~200N/s或(2±0.5)mm/s的速度加载,直至压力检测装置5压力达到最大助力点的130%以上,绘制不同压力下加载时输入力-输出液压关系的曲线,最大真空源压力按真空助力总泵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值。图7C类输入-输出特性试验装置原理图6.4密封性6.4.1液压密封性A类,液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8,试件分别在常温、高温、低温3种温度环境下进行。试验前试件排尽空气。开启截止阀5、锁止负荷装置6,驱动动力装置1;当压力检测装置4压力分别达到(1±0.1)MPa、(9±0.5)MPa时,停止动力装置1、锁紧锁止装置2,关闭截止阀5。记录压力检测装置4从稳定时刻起至30s内的压力降。9图8A类液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B类,液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9,试件分别在常温、高温、低温3种温度环境下进行。试验前试件排尽空气。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7,驱动动力装置1;当压力检测装置4分别达稳定时刻起至30s内的压力降。图9B类液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C类,液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10,试件分别在常温、高温、低温3种温度环境下进行。试验前试件排尽空气。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7,驱动动力装置1;当压力检测装置4分别达到(1±0.1)MPa、(9±0.5)MPa时,停止动力装置1,锁紧锁止装置2,记录压力检测装置4从稳定时刻起至30s内的压力降。 图10C类液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6.4.2真空密封性6.4.2.1将试件液压腔抽真空至(-98±2)kPa,关闭截止阀,记录压力检测装置从稳定时刻起至5s内的压力升高值。6.4.2.2C类助力腔真空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11。真空源11为真空助力总泵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值。关闭态:开启截止阀7、10,开启真空源11,在真空度为(-66.7±1.3)kPa条件下,关闭截止阀10,记录真空检测装置9从稳定时刻起至15s内的压力升高值。平衡态: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7、10,开启真空源11,驱动动力装置1使输出液压大于初始助力点;当输出液压达到最大助力点50%~70%时,停止动力装置1,锁紧锁止装置2,再关闭截止阀10,记录真空检测装置9从稳定时刻起至15s内的压力升高值。全开态: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7、10,驱动动力装置1;当输出液压达到最大助力点120%~140%时,停止动力装置1,锁紧锁止装置2,再关闭截止阀10,记录真空检测装置9从稳定时刻起至15s内的压力升高值。 图11C类助力腔真空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6.4.3气压密封性B类试件分别在常温、高温、低温3种温度环境下进行。气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见图12。气源11为气助力总泵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气压。关闭态:开启截止阀7、10,充气到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气压,关闭截止阀10,记录压力检测装置9从稳定时刻起至5min内的压力降。平衡态: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7、10,驱动动力装置1使输出液压大于初始助力点;当输出液压达到最大助力点90%时,停止动力装置1,锁紧锁止装置2,再关闭截止阀10,记录压力检测装置9从稳定时刻起至5min内的压力降。全开态: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7、10,驱动动力装置1;当输出液压达到最大助力点110%时,停止动力装置1,锁紧锁止装置2,再关闭截止阀10,记录压力检测装置9从稳定时刻起至5min内的压力降。 图12B类助力腔气压密封性试验装置原理图6.5工作耐久性6.5.1工作耐久性试验包括:常温耐久性试验、高温耐久性试验和低温耐久性试验。6.5.2试验依次按常温→高温→低温顺序循环。试件在规定温度环境下放置时间大于2h,再开始试验。试验共进行3个循环。试验频次、单个循环试验次数、总次数见表4。6.5.3试验时推杆与活塞最大夹角为3°。表4试验频次、单个循环试验次数和总次数试验类别试验频次(次分钟)6.5.4A类工作耐久性试验装置见图13。 图13A类工作耐久性试验装置原理图调整动力装置1和负荷装置4,使试件活塞运动行程大于最大行程80%,但活塞不能到极限位置。当液压腔内建立起(1.5±0.3)MPa的压力后,压力不再增加。加压时间0.3s~0.5s,在最大试验行程位置保压时间不少于0.6s,直到完成1次工作循环。6.5.5B类工作耐久性试验装置见图14。5 图14B类工作耐久性试验装置原理图6.5.5.1气源气压按试件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工作气压±50kPa。6.5.5.2调整动力装置1和负荷装置4,使试件活塞运动行程大于最大行程80%,但活塞不能到极限位置。加压时间0.3s~0.5s,在最大试验行程位置保压时间不少于0.6s。同时负荷达到试件最大助力点的105%以上,负荷不再增加,直到完成1次工作循环。6.5.6C类工作耐久性试验装置见图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