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gbt+9414.5-2018》详细解读_第1页
《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gbt+9414.5-2018》详细解读_第2页
《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gbt+9414.5-2018》详细解读_第3页
《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gbt+9414.5-2018》详细解读_第4页
《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gbt+9414.5-2018》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gb/t9414.5-2018》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3.2缩略语4测试性描述和诊断测试4.1概述contents目录4.2测试性目的4.3诊断测试的目的4.4用于诊断测试的方法4.5用于状态监测的方法4.6测试性的概念5测试性规范5.1概述5.2工作说明contents目录5.3规范5.4测试性特性5.4.1测试性的特征5.4.2运行环境5.4.3测试任务contents目录5.5测试性评估的特征值5.6选择诊断设计的评价标准6开发过程中的测试性6.1概要6.2功能分配6.3测试性工程6.3.1测试性设计准则contents目录6.3.2测试性设计6.3.3商用现货(COTS)的使用6.4测试性研发过程6.4.1后勤支持6.4.2可用性和诊断测试7测试性评估7.1概述7.2分析验证contents目录7.3测试验证8测试性文件附录A(资料性附录)故障识别和故障定位的特性计算附录B(资料性附录)可测产品的开发步骤参考文献011范围涵盖内容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基本概念、要求、设计、验证以及实施过程。01适用于各类装备、系统以及设备的测试性与诊断测试工作,为相关人员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参考。02涉及测试性设计、测试性验证、诊断策略制定、诊断测试执行以及测试结果分析等关键环节。03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本部分提供相应的测试性和诊断测试解决方案。各类组织,包括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均可参考本部分开展相关工作。适用于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测试性与诊断测试工作。适用范围本部分与《维修性》系列其他部分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维修性标准体系。与其他标准的关系在测试性和诊断测试方面,本部分与其他相关标准(如可靠性、维修性等)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遵循本部分有助于提升装备测试性与诊断测试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水平,提高装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标准引用GB/T9414.1-2018《维修性第1部分:维修性通用大纲》该标准作为本部分的引导性标准,为测试性和诊断测试提供了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行业标准引用SJ/T11281-2017《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该手册为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预计提供了方法和数据,对于测试性和诊断测试中的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IEC62278《系统和设备测试性导则》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详细阐述了系统和设备的测试性要求、设计、验证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和实施本部分具有辅助意义。国际标准引用相关术语和定义引用GB/T3187《可靠性、维修性术语》该标准定义了可靠性、维修性领域的相关术语,为理解本部分中的专业词汇提供了依据。03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术语和定义测试性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诊断测试维修性为确定产品是否处于规定状态或隔离故障所进行的测试。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维修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其规定状态的能力。缩略语BTBuilt-inTest,机内测试。Built-inTestEquipment,机内测试设备。BITELineReplaceableUnit,现场可更换单元。LRUFMECA:FailureModes,EffectsandCriticalityAnalysis,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这些术语和定义以及缩略语是理解《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b/t9414.5-2018》的基础,它们贯穿整个标准的各个部分,为维修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通过掌握这些术语和定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维修性、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相关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缩略语043.1术语和定义测试性定义测试性是指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测试性目的提高产品的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降低维修成本,提升系统可用性。测试性要求在产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测试性要求,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可测试性。测试性诊断测试是指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为确定产品性能状态、检测与隔离故障而进行的测试。诊断测试定义诊断测试可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构测试等。诊断测试分类诊断测试应具备准确性、及时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以确保故障的有效检测与隔离。诊断测试要求诊断测试010203判断产品是否发生故障的过程。故障检测确定产品故障具体位置的过程。故障隔离01020304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故障在产品中设置的用于测试的物理点或逻辑点。测试点相关术语053.2缩略语测试性(Testability)的缩写。含义指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的一种设计特性。解释常用于描述系统或设备在预定条件下进行测试的能力。应用场景BT诊断测试(DiagnosticTest)的缩写。含义DT用于检测安全块的故障,验证可疑部件是否有问题及问题是否已解决的测试过程。解释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以便进行替换件级别的维修。目的含义维修性(Maintainability)相关缩写。解释在规定条件、时间、程序和方法等约束下完成维修的能力。影响因素产品设计决定的维修简便、迅速、经济的质量特性。MT修复性维修(RestorativeMaintenance)相关缩写。含义针对已发生故障进行的维修活动,目的是恢复产品的规定功能。解释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可靠性。重要性RM含义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的定期检查、保养等活动,以预防潜在故障的发生。解释意义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Maintenance)相关缩写。PM064测试性描述和诊断测试测试性定义测试性是指产品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测试性目的测试性定义与目的提高产品的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修时间,提升系统可用性。0102诊断测试应确保人员、设备及环境的安全,避免引发二次故障或损坏。安全性要求诊断测试应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及位置,提供可靠的故障指示信息。准确性要求诊断测试应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问题。及时性要求诊断测试要求机内测试(BIT)利用系统或设备内部的测试电路和程序,对系统或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自动检测。诊断测试方法外部测试设备(ETE)通过连接外部测试设备,对系统或设备进行离线或在线检测,以发现潜在的故障。人工测试借助测试人员的经验、技能和工具,对系统或设备进行目视检查、功能验证等操作,以确定其工作状态。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范围、方法、资源等要素,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实施测试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实际操作,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现象。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故障类型、位置及原因。制定维修方案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和措施,以解决故障问题。诊断测试流程074.1概述维修性定义维修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系统或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维修性对产品的重要性良好的维修性可以确保设备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和修复问题,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维修性的定义和重要性VS维修性涵盖了修复性维修、预防性维修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维修性的分类根据维修对象的不同,维修性可分为设备级维修性、系统级维修性等,各类维修性在保障设备整体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修性包含的内容维修性的范围与分类产品设计阶段是决定维修性好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设计能够简化维修操作、降低维修成本并提高维修效率。维修性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在产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可维修性,包括易损件的更换便捷性、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维修工具的可获得性等。产品设计中考虑的维修性因素维修性与产品设计的关系通过对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评估设备的维修性水平,从而为改进提供依据。维修性评估方法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从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性。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也是提升维修性的重要手段。维修性改进措施维修性的评估与改进084.2测试性目的提高故障检测能力通过测试性设计,使系统或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被检测出来。01减少故障漏检和误检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02为维修人员提供有效的故障指示,缩短故障排查和定位时间。03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可以简化维修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操作。通过准确的故障定位,避免更换无故障部件,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减少因系统故障而造成的生产损失。降低维修成本010203提升系统可维护性0302测试性设计使系统更易于维护和保养,延长系统使用寿命。01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为后续的系统升级和改造奠定基础。便于维修人员了解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准确的故障检测和快速的维修响应能够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维修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测试性设计,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增强用户满意度094.3诊断测试的目的提高故障检测效率通过专业的诊断测试,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出设备或系统中的故障,缩短故障排查时间。诊断测试能够定位到具体的故障点,便于维修人员快速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诊断测试能够全面评估设备或系统的性能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故障扩大。通过定期的诊断测试,可以确保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输出。““准确的诊断测试能够避免盲目更换部件,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浪费。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整体的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够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专业的诊断测试能够增强用户对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信任度,提升用户满意度。104.4用于诊断测试的方法确定诊断对象实施诊断测试制定诊断计划分析诊断结果明确需要诊断的系统、设备或部件。按照诊断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对诊断对象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根据诊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诊断计划,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顺序等。根据测试数据和结果,判断诊断对象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并确定故障类型、位置和原因。4.4.1诊断测试的基本步骤逻辑诊断法根据诊断对象的逻辑关系和工作原理,通过推理、判断等逻辑方法确定故障点。仪器诊断法利用各种检测仪器对诊断对象进行测试,获取相关参数和数据,从而判断其性能和状态。物理诊断法通过检查诊断对象的外观、声音、温度等物理特征,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4.4.2诊断测试的常用方法准确记录对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持续改进通过对诊断测试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诊断方法和流程,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反馈一旦发现诊断对象存在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向相关人员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安全第一在进行诊断测试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4.3诊断测试的注意事项114.5用于状态监测的方法定义状态监测是对设备或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或定期检测、评估和记录的过程。目的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预防突发性事故,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状态监测的定义与目的振动分析法通过监测设备振动信号,分析其频率、振幅等特征参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油液分析法通过检测设备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污染物等成分,评估设备磨损和污染状况。红外热像法利用红外热像仪监测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发现异常热点,判断设备故障部位。030201状态监测的主要方法数据分析与诊断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选择监测方法根据设备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实施监测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或实时监测,记录监测数据。制定监测计划确定监测周期、监测点、监测人员等,制定详细的状态监测计划。确定监测对象根据设备重要性、故障频率等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状态监测的设备或系统。状态监测的实施步骤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减少设备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状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情况,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通过状态监测,可以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计划,避免过度维修或欠维修的情况发生,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状态监测的意义与价值124.6测试性的概念测试性的定义测试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规定的测试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确定产品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测试性强调在产品设计中考虑测试的需求,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测试成本。测试性的重要性提高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可以使得产品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被检测和定位,便于及时进行维修。缩短维修时间通过优化测试性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测环节,提高维修效率,从而缩短产品的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可以避免或减少因误判、漏判而导致的维修浪费,降低维修成本。测试性的实施方法01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适合的测试性设计准则,以指导产品的测试性设计工作。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结合测试性设计准则,对产品的测试性进行分析与设计,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测试性。在产品完成设计后,通过实际的测试验证和评估工作,检查产品的测试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0203制定测试性设计准则进行测试性分析与设计实施测试性验证与评估135测试性规范01测试性定义测试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规定的测试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并隔离装备故障的能力。测试性重要性测试性是维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装备的可维修性、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测试性与其他维修性属性的关系测试性与可达性、可更换性等维修性属性密切相关,共同构成装备的整体维修性。5.1测试性基本概念02035.2测试性要求测试性定量要求装备应满足一定的测试性指标,如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等,以确保测试性的实际效果。测试性定性要求装备应具有良好的测试性,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故障检测与隔离。测试性设计原则测试性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检测为辅”的原则,注重提高装备的内在测试性。5.3测试性设计测试性设计方法包括测试点设置、测试程序开发、测试接口设计等,以确保装备具备良好的测试性。测试性设计验证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装备的测试性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01测试性实施流程明确测试性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结果分析等。5.4测试性实施与管理02测试性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测试性管理体系,确保测试性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03测试性培训与教育加强测试性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维修人员对测试性的认识和技能水平。145.1概述本部分的目的和背景阐述测试性和诊断测试在维修性领域的重要性01说明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02概述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03解释测试性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测试性的分类方式,如按测试方法、测试对象等进行分类阐述各类测试性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测试性的定义和分类010203诊断测试的原理和方法0302阐述诊断测试的基本原理和目的01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介绍常见的诊断测试方法,如物理诊断、功能诊断、逻辑诊断等标准制定过程和实施要求010203简述本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参与单位说明实施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步骤强调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55.2工作说明5.2.1目的和范围适用于维修性标准的第5部分,涵盖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各个方面。范围提供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详细工作说明,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操作。目的测试性设计确保系统、设备或组件具备相应的测试性特征,便于故障检测和隔离。015.2.2测试性要求测试性验证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测试性设计的有效性,确保其满足规定的指标要求。02诊断流程明确诊断测试的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结果分析等关键环节。诊断技术介绍诊断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如仪器仪表、软件工具等。5.2.3诊断测试方法工作环境说明进行测试性和诊断测试所需的工作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安全措施强调在测试过程中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5.2.4工作环境与安全165.3规范明确测试性设计目标规范中详细阐述了测试性设计的目标,即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测试的需求,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可测试性。测试性验证方法提供了多种测试性验证方法,包括仿真测试、实际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的测试性符合预期要求。测试性指标评估规范中给出了测试性指标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帮助设计人员全面评估产品的测试性能。测试性要求010203规范详细描述了诊断测试的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结果分析等,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诊断测试流程诊断测试要求介绍了多种诊断测试方法,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以满足不同类型产品的诊断需求。诊断测试方法要求在进行诊断测试时详细记录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诊断测试数据记录与分析规范实施指南提供了规范实施的具体指南,包括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以确保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监督与检查机制建立了规范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规范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要求得到严格落实。问题反馈与改进鼓励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以便对规范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020301规范实施与监督175.4测试性特性测试性定义及重要性测试性定义测试性是指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测试性重要性提高产品故障检测与隔离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和时间消耗,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测试性设计原则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便于故障隔离和维修更换,同时也有利于测试工作的进行。可测试性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测试性的需求,使产品具备易于测试和诊断的特点,如提供必要的测试点、指示灯等。标准化与通用化采用标准的测试接口和协议,提高测试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降低测试成本。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应对测试性设计进行验证,确保其满足预定的测试性要求。测试性验证测试设备开发测试流程制定根据产品的测试性设计,开发相应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仪器、测试软件等,以支持产品的测试和诊断工作。制定详细的测试流程,明确测试步骤、方法、标准和注意事项,确保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测试性实施要点测试性与维修性的关系在产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测试性与维修性的协同作用,实现二者的最优化设计,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协同设计测试性与维修性密切相关,良好的测试性设计能够提高维修的准确性和效率,而维修性要求也对测试性设计产生影响。相互影响185.4.1测试性的特征系统状态可观测测试性要求系统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使维修人员能够观测到系统的内部状态,包括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性能参数等。故障指示明确可观测性系统应能够明确指示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类型,以便维修人员迅速定位并处理故障。0102测试流程可控制测试性要求系统能够提供测试接口和测试流程控制机制,使维修人员能够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可调整系统应允许维修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测试条件,如测试信号的幅值、频率等,以便更准确地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故障。可控制性VS测试性应确保系统具有一定的故障隔离能力,能够将故障定位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减少维修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复杂性。多故障区分对于同时发生多个故障的情况,系统应能够区分并指示出各个故障,以便维修人员分别进行处理。故障隔离能力隔离性测试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确保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高准确率诊断系统应尽可能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避免维修人员因错误信息而浪费时间和精力,或因遗漏故障而引发更大的问题。误报率与漏报率控制诊断准确性195.4.2运行环境运行环境是指产品正常工作时所处的物理、化学、电磁等外部条件。在《维修性第5部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b/t9414.5-2018》中,运行环境是评估产品维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条件可能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产生重要影响。运行环境的定义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物理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产品部件的磨损、松动或损坏。化学环境涉及产品所处环境中的腐蚀性气体、液体或固体。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产品的材料造成腐蚀或污染。电磁环境主要指产品周围的电磁场和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可能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和信号传输。运行环境的分类运行环境对产品的影响性能下降不利的运行环境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如高温环境可能导致电子设备过热而性能降低。01可靠性降低恶劣的运行环境可能加速产品的老化过程,缩短其使用寿命。02安全隐患某些极端运行环境可能引发产品的安全隐患,如强电磁干扰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引发火灾。03如何应对不利的运行环境优化产品设计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来提高产品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如采用耐高温材料、加强电磁屏蔽等。定期检测与维护在不利运行环境下,应增加产品的检测频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产品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提供适宜的运行环境尽可能为产品提供适宜的运行环境,以降低不利环境对产品的影响。例如,为电子设备提供恒温恒湿的工作环境。205.4.3测试任务测试任务的定义测试任务是验证系统或设备在特定条件下能否完成预定功能的过程。01测试任务应明确测试的目的、测试的对象、测试的条件以及测试的方法。02测试任务是确保系统或设备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重要手段。03按测试阶段分类可分为单元测试任务、集成测试任务、确认测试任务等。按测试方法分类可分为手动测试任务、自动化测试任务等。按测试性质分类可分为功能测试任务、性能测试任务、安全测试任务等。测试任务的分类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编写测试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测试总结与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管理,修复后进行回归测试,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问题跟踪与回归测试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发现并记录问题。执行测试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资源、测试进度等。根据测试计划,设计覆盖所有测试点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和测试步骤等。测试任务的实施流程015.5测试性评估的特征值定义故障检测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测试能够正确检测到设备故障的概率。影响因素故障检测率受到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环境以及故障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重要性故障检测率是评估测试性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检测率意味着测试能够更有效地发现设备故障。5.5.1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测试能够将故障定位到具体部位或单元的概率。定义故障隔离率受到测试设计、设备复杂度以及故障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故障隔离率对于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故障定位可以大大缩短维修时间。重要性5.5.2故障隔离率重要性虚警率过高会导致维修人员对设备状态产生误判,浪费维修资源并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降低虚警率是测试性评估的重要目标之一。定义虚警率是指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测试错误地指示出存在故障的概率。影响因素虚警率受到测试设备精度、测试方法以及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影响。5.5.3虚警率测试时间是指完成一次测试所需的总时间,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以及测试结果分析等阶段。定义测试时间受到测试方法复杂度、测试设备性能以及测试人员技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测试时间是评估测试性效率的重要指标,合理的测试时间安排可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维修成本。重要性5.5.4测试时间025.6选择诊断设计的评价标准准确诊断能力诊断系统应具备高准确性,能够精确识别设备故障,避免误判或漏判。稳定性与可重复性诊断结果应具备稳定性,即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诊断应得出一致结论,确保诊断的可重复性。5.6.1诊断设计的可靠性诊断速度诊断系统应具备快速诊断能力,及时定位故障,减少维修时间。资源消耗在诊断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诊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5.6.2诊断设计的效率诊断系统应具备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便于操作人员快速上手,降低操作难度。人机交互友好通过引入智能算法和专家系统,为操作人员提供故障诊断的智能化辅助,提高诊断效率。智能化辅助5.6.3诊断设计的易用性诊断系统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恶意篡改,保障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数据安全在诊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因诊断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操作安全5.6.4诊断设计的安全性036开发过程中的测试性设计原则测试性设计应遵循可测试性、可观测性、可控制性和可隔离性的原则,确保系统或设备在开发过程中能够方便地进行测试。设计要求设计流程6.1测试性设计测试性设计应明确测试点、测试接口、测试数据等要求,以便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实施测试。测试性设计应融入系统开发流程,与开发工作同步进行,确保测试性需求得到有效满足。6.2测试性验证验证目的测试性验证旨在验证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设计是否满足规定的测试性要求,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改进。验证方法验证流程测试性验证可采用仿真测试、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等多种方法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测试性验证应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明确验证目标、验证内容、验证方法、验证资源等,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在测试性验证过程中或系统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测试性存在问题或不足,应及时进行改进。改进时机6.3测试性改进测试性改进可包括优化测试点设置、完善测试接口设计、提高测试数据准确性等方面。改进内容对测试性改进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改进后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得到显著提升,满足实际需求。改进效果评估046.1概要梳理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实施提供指导响应行业需求,提升设备维修效率和质量阐明测试性和诊断测试在维修性领域的重要性编写目的和背景主要内容和结构详细介绍测试性设计、验证与评估的流程和要求阐述诊断测试的策略、技术及实施要点提供符合性检查、问题处理与改进的建议概述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010203适用于各类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电设备、电子设备)的维修性设计与实施面向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发人员等为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参考与指导适用范围和对象与其他标准的关系与《维修性第1部分:基本概念与定义》等相互关联,共同构成维修性标准体系01借鉴和引用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02为后续制定更具体的测试性和诊断测试标准奠定基础03056.2功能分配目的功能分配是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到各个组成部分或模块的过程,以确保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原则在进行功能分配时,需遵循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确保分配结果的科学与实用。功能分配的目的和原则方法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从系统整体功能出发,逐层分解至各组成部分或模块。步骤功能分配的方法和步骤确定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制定功能分配方案、评估与调整等。0102确保功能分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分配的情况。充分考虑各组成部分或模块的技术实现难度和成本,确保分配结果的可行性。在功能分配过程中,需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与协调,以确保分配结果的顺利实施。功能分配的注意事项010203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功能分配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分配过程、实施效果及遇到的问题等。实践应用根据实践应用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功能分配的优化方向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分配效率和准确性。优化方向功能分配的实践应用与优化066.3测试性工程VS测试性工程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测试策略,确保系统或设备在研发、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准确诊断故障。工程实施阶段测试性工程贯穿于系统或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以及使用与保障阶段。定义与目的测试性工程概述测试性设计应遵循可测性、可达性、可控制性、可观察性等原则,以确保测试准确、高效。测试性设计原则包括制定测试性工作计划、确定测试性指标要求、进行测试性分配和预计、开展测试性设计等。测试性设计内容测试性设计要求验证方法通过实验室测试、外场试验等方式,对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进行验证,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评价指标依据测试性验证结果,对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指标进行评价,包括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等。测试性验证与评价改进措施针对测试性验证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优化测试流程、提升测试设备性能等。提升策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水平,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测试要求。测试性改进与提升076.3.1测试性设计准则准则一:明确测试性设计目标确保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包括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等状态。确立测试性设计在产品研发流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测试性设计的实施提供明确指导。准则二:遵循测试性设计原则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测试性的需求,使产品具备良好的可测试性。注重测试点的设置,确保能够全面、有效地检测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准则三:实施测试性设计与分析运用测试性设计技术,对产品进行详细的测试性设计,包括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数据等方面。对产品的测试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产品的测试性水平,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根据测试性设计的实施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测试性设计进行持续改进。结合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对测试性设计进行迭代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准则四:持续改进与迭代086.3.2测试性设计可测试性原则系统、设备的设计应便于测试,能够快速地检测与隔离故障。标准化原则测试接口、测试程序等应遵循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模块化原则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可独立测试的模块,便于故障的定位和维修。030201测试性设计的基本原则01测试点设置在关键电路、部件上设置测试点,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测量和诊断。测试性设计的主要内容02测试程序开发根据系统需求和测试性设计原则,开发相应的测试程序,包括测试步骤、测试方法、测试数据等。03诊断策略制定确定系统故障时的诊断流程和策略,以便快速准确地定位并解决问题。测试性设计的实施要点早期介入测试性设计应在系统开发早期就介入,以确保设计的可测试性。01持续验证在开发过程中,应不断对测试性设计进行验证和优化,确保其满足实际需求。02人员培训对测试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测试技能和诊断能力,以确保测试性设计的有效实施。03096.3.3商用现货(COTS)的使用定义商用现货(COTS)指的是在市场上可获得的、非专门为军事或特定应用开发的产品、服务或技术。01商用现货(COTS)的定义与特点特点具有成本效益、技术成熟、广泛支持、可快速部署等特点。02利用COTS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的扩展、升级和维护。模块化设计选择经过验证的、高质量的COTS产品,可确保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靠性保障COTS硬件和软件产品可用于构建测试系统,提供标准的接口和协议,降低开发成本。硬件与软件应用商用现货(COTS)在测试性和诊断测试中的应用商用现货(COTS)使用的优势与挑战挑战与定制开发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功能局限性,需进行适应性改造以满足特定需求。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系统灵活性等。需求分析明确测试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确定所需COTS产品的类型和规格。如何选择合适的商用现货(COTS)产品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可用的COTS产品,对比其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评估与测试对选定的COTS产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测试,确保其满足实际需求并具有可靠的性能。106.4测试性研发过程6.4.1测试性需求与目标测试性需求确定根据产品特点、使用环境和客户需求,明确测试性要求,包括故障检测、隔离和预测等。测试性目标制定设定具体的测试性指标,如故障检测率、隔离准确率和虚警率等,以量化评估测试性效果。制定测试性设计策略,包括测试点设置、测试流程优化和诊断策略等。测试性策略规划遵循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确保测试性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测试性准则应用制定测试性验证计划,明确验证方法、资源需求和进度安排。测试性验证计划6.4.2测试性设计010203测试性验证执行按照验证计划,对测试性实施成果进行验证,确保满足测试性需求和目标。问题分析与改进针对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持续优化测试性效果。测试性实施依据测试性设计,进行具体的测试性实施工作,包括测试设备选型、测试软件开发和测试数据收集等。6.4.3测试性实施与验证测试性评估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全面评估测试性效果,形成评估报告。反馈与迭代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指导后续产品的测试性设计和改进工作,实现测试性研发的闭环管理。6.4.4测试性评估与反馈116.4.1后勤支持后勤支持的定义和重要性后勤支持是确保装备或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装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性后勤支持是指为保障装备或系统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系列保障性活动,包括测试、维修、供应等。定义测试性支持提供测试设备、测试程序以及相关的测试技术支持,确保装备或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故障。维修性支持提供维修备件、维修工具以及维修技术指导,保障装备或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修复。供应支持负责装备或系统所需物资的采购、储存、运输和供应,确保装备或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得到及时供应。020301后勤支持的内容后勤支持的实施与管理制定后勤支持计划根据装备或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后勤支持计划,明确各项支持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后勤支持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优化定期对后勤支持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优化后勤支持流程,提高支持效率和质量。126.4.2可用性和诊断测试可用性定义及重要性高可用性意味着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避免因故障导致的损失。可用性重要性可用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能够按照要求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可用性定义诊断测试目的诊断测试旨在检测、隔离和定位系统中的故障,以便及时修复,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诊断测试分类诊断测试可分为功能诊断、结构诊断和性能诊断等,分别针对不同方面的故障进行检测。诊断测试目的与分类传统诊断方法包括目视检查、仪表测量、软件诊断等,适用于不同场景和故障类型。先进诊断技术诊断测试方法与技术如人工智能诊断、专家系统诊断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0102制定诊断计划明确诊断目标、范围、方法和资源等,确保诊断工作有序进行。诊断测试实施流程01诊断测试执行按照计划进行实际操作,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02诊断结果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和位置,提出修复建议。03修复与验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修复操作,并进行验证,确保系统恢复正常运行。04137测试性评估010203确定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水平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发现和确定系统或设备在测试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改进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提供决策依据。7.1评估目的7.2评估内容010203测试性设计评估对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设计进行审查,包括测试点设置、测试策略制定、测试性指标分配等。测试性验证评估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水平,包括测试覆盖率、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等。测试性改进评估针对测试性验证中发现的问题,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030201静态评估通过审查设计文档、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文件,对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进行定性评估。动态评估通过实际运行系统或设备,模拟故障情况,对测试性进行定量评估。综合评估结合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的结果,对系统或设备的测试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7.3评估方法制定评估计划实施评估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测试性水平得到提升。跟踪验证根据评估报告,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制定改进措施对评估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明确系统或设备在测试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分析评估结果明确评估目标、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时间等要素,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按照评估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系统或设备进行测试性评估。7.4评估流程147.1概述提升设备可靠性通过制定维修性标准,可以确保设备在设计和制造阶段就充分考虑到维修的需求,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明确的维修性标准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维修计划和策略,进而降低因不必要的维修或过度维修而带来的成本。提高维修效率标准的实施使得维修过程更加规范,提高了维修人员的操作效率,缩短了设备维修周期。维修性标准的意义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重要性准确判断故障类型通过专业的诊断测试,可以准确判断设备故障的类型和原因,避免了盲目维修带来的资源浪费。及时发现故障测试性和诊断测试是确保设备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的关键环节,为后续的故障定位和维修提供了重要依据。指导维修工作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结果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维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01明确了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通用要求本部分标准对测试性和诊断测试的通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适用于各类设备的维修性设计和评估。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除了通用要求外,本部分标准还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帮助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要求。与其他维修性标准相协调作为《维修性》系列标准的第5部分,本部分与系列中的其他部分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维修性标准体系。本部分标准的适用范围0203157.2分析验证确保测试性设计满足规定要求通过验证过程,可以确认测试性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性能指标。7.2.1验证目的发现并纠正设计缺陷在验证阶段,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测试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分析验证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生产、使用、维护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仿真验证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或仿真系统,对测试性设计进行模拟验证,以评估其性能和效果。实物验证在实际的物理环境中,对测试性设计进行实际的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对比验证将新的测试性设计与已有的类似设计进行对比验证,以评估其优势和不足之处。7.2.2验证方法制定验证计划明确验证的目标、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实施验证操作按照验证计划进行具体的验证操作,包括仿真验证、实物验证或对比验证等。分析验证结果对验证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得出客观的验证结论。编写验证报告将验证的结果、分析、结论等整理成详细的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7.2.3验证流程7.2.4注意事项01在分析验证过程中,应确保对测试性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验证,避免出现遗漏或疏忽。在收集和分析验证数据时,应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数据错误而导致验证结果失真。在验证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反馈和修正,以确保验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0203验证的全面性数据的真实性及时的反馈与修正167.3测试验证确保测试准确有效通过对测试进行验证,可以确认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测试的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在测试验证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测试中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经过验证的测试可以作为后续工作的可靠依据,为产品的进一步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有力支持。测试验证的目的010203主要对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等进行审查,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