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热点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相比于城市更具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相对治理难度更大。近些年我国各地逐渐开始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涿州市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县级市,它的农村环境是否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涿州市的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哪些弊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使农村生态环境能顺应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不是遏制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本文所研究的目的。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为依据,以涿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和空气质量情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查找了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及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等相关问题,并从政府角度、乡镇企业角度、农村村民自身这三个角度剖析了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不仅丰富了涿州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理论素材,而且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恢复环境承载力,实现涿州市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治理
Abstract
Theproblem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hasalwaysbeenahotissuestudiedbyChinesescholars.The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smorevulnerableandunstablethanthecity,andtherelativegovernanceismoredifficult.Inrecentyears,allpartsofourcountryhavegraduallybeguntopay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andimprovingthe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simminent.Asacounty-levelcitythatisdevelopingatahighspeed,whetherZhuozhouCity'sruralenvironmentadaptstotheneedsofruraleconomicdevelopmentornot,whatdisadvantagesexistinthecurrent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ZhuozhouCity,andhowtosolvethesedrawbackssothatthe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canadapttoagriculturalproductionThedevelopmentoftownshipandtownshipenterprises,ratherthancurbingtheeconomicdevelopmentinruralareas,isthepurposeofthisstudy.
Basedonthebackground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governance,thispapercombinesdomesticandinternationalresearchtrends,relevantconcepts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publicselectionandexternaleffectsandotherpublicmanagementtheoriestostudythecurrentsituationof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ZhuozhouCity,identifyproblemsandprovidesolutions.Thispapercollectsdataandinvestigatesrelevantenvironmentaldatatofindouttheproblemsexistinginthe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agriculture,industry,andlifeinZhuozhou,andidentifythecausesofproblemsfromthegovernment,townshipenterprises,andruralresidents,andprovidethemfromthesethreeaspects.Practicalandfeasiblecountermeasuresnotonlyprovidetheoretical
materials
for
the
promotion
of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new
rural
village
inZhuozhouandtheconstructionofabeautifulcountryside.Themostintuitiveonesareconducivetoimproving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countryside,restoringthe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andrealizingagoodandfastruraleconomyinZhuozhou.
Keywords:thecityofZhuozhou;village;ecologicalenvironment;environmentalgovernance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数量不断上升,我国依然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以农村为重要的载体而进行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水平逐年稳步上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基层政府管理不到位,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渐渐的凸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将生态宜居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将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细胞工程。如此看来,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国正在积极带动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力争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目前为止,国家虽然推行诸多政策和文件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地区的环境还在不断恶化,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农村环境问题,不但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有着深远意义,对农民日后的生产和生活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各重要的是可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早日实现农村与城镇协同发展,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涿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通涞水,北接北京,南通高碑店,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不仅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有着极为优势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也十分显著,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3.2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841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68元,同比增长9.4%。涿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的状态。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涿州市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但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方面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村民生活方面垃圾处理问题和污水排放造成水污染等等。本文以涿州市为例,来分析涿州市农村的环境状况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1.2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从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分类、影响因素出发,从理论层面作为切入点分析涿州市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问题,对推进涿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相应的理论素材。另外,政府过多的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与城市环境同步发展。农村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稳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研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探索农村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发挥政府、乡镇企业、村民等多种力量,共同应对环境的治理问题。
现实意义
通过分析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分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最直观的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问题,减轻农村的环境压力,恢复环境承载力。其次,有利于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村环境遭到破坏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农民环境意识淡薄,积极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农民思想意识觉醒,提升农民思想观念和环保素质。有利于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实现统一协调发展。最后,有利于加强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中的主体意识和主题责任,提升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实现农村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法律法规层面
赵辉(2015年)认为,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补充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问题,以防存在立法缺失。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预防制度,并加强环境监管的执法力度。李昌凤(2016年)认为,在立法层面,要采取城乡合一的环境立法模式,而在单行法律上,要建立适用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范授权立法,确保地方立法权能在农村地区有效执行。注重环境立法质量的提高,并强化立法过程中农民的意志和需求。闫学芬(2016年)认为,首先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加速推广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打造一支高效率、高质量的执法队伍,改善农村地区的执法条件和执法能力,还要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考核以保证执法环节的顺利进行。牛玉兵,刘钦(2017年)认为,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不能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需要从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这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融合。邓娇娜(2017年)认为,不仅要从立法、行政执法、司法这三个方面进行完善,还要注重培养村民的法律意识。各级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开展关于环境保护法的知识普及工作,让村民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治理模式层面
冯燕(2016年)针对农村地区面源污染问题对面源污染治理模式的演进进行了说明。冯燕表示,新时期我国众多地区不断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力求实现传统农业循环模式的重新建立,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以生活环境主义为引导,注重物质资源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使经济和生态保持平衡发展。李妮(2017年)针对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四大创新机制:多中心筹资机制模式、多中心建设机制模式、多中心运营与维护机制模式和多中心监管机制模式。李青菡(2017年)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进行了五大层面的构建,分别是实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法律转变,建立统一的农村环境执法机构,针对环保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免息贷款,积极提高农民环保素质,通过多层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伍海兰,赵娜(2018年)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的治理模式。以往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都忽视了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三方合作关系。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加强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中心的总体部署的同时,注重基层政府与社会治理主体的合作,另外将乡镇企业、公民和环保组织加入到参与治理的结构中来。毕茜、王瑶(2018年)提出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指导,培养适合当地农村情况的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地位作用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讲述农药对环境危害的书籍《寂静的春天》,使得国外的学者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也使得各种环保组织纷纷成立。由于国内外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开始了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
国家政策层面
WiskerkeJsc(2003年)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发展环境保护合作,要求国家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将农村农业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景观管理和社会之间的信任进行融合,将互惠互利作为前提,以此来保证这种新制度的有效性和自律性。PhilipLowe(2007年)认为农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国家政策作为最主要的驱动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建立正确的目标设定和技术支持以及合理的培训机制和基础设施激励机制。KociszewskiKarol(2014年)认为国家的自然保护政策对农村农业政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环境保护政策要充分提高其整体性和有效性,不仅要考虑农民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这一问题。
治理措施层面
Dale(2000年)认为可以通过征税或收费的方法对破坏耕地土壤的行为进行惩治,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既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也使农民生产成本增多致使农民更换有机肥料,一举两得。Eileen(2007年)认为若想要使得农村的环境干净整洁,与科学的垃圾处理和科技堆肥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除了要使用传统方法以外,还要增加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出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Stranlund(2011年)提出了名为“持续农业”的措施,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合理利用资源、保持农村环境稳定、培育优良品种、有效选择投入、增加生物安全农药的使用、排污物集中统一处理。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从农村生态环境的分类和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通过查阅并分析统计数据来找出当前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选择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找到治理涿州市农村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涿州市农村地区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研究的成果介绍,阐述了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以及所用到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关于论文主题的相关概念介绍,本章从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介绍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影响因素。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论依据,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加充分地解释和说明。
第三章开始切入正题,从农村生态环境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入手,利用查阅官方网站找出的相关统计数据,找出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并通过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找出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将这些问题综合成三大方面: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政府的原因来看主要是政府环境治理与监管机制存在弊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和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不足。乡镇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还只追求片面利益而忽视环境问题。在村民的角度看,村民缺乏环境保护观念和环境保护参与治理的意识,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大原因。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文题的解决对策。政府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和监管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资金力度,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乡镇企业方面要明确自身责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农村建设方面要控制面源污染问题,建立农村垃圾集中运行处理体系,打造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
1.3.2研究方法
本文以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环境管理学等专业学科知识作为相应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加以调查和分析。以下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说明:
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找中国知网的相关期刊文献、硕博士论文、结合大学所学的专业课书籍,搜集了与该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将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规范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使论文更具专业性和理论性。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本文是以涿州市当地的农村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需要有较强的实证特征来体现涿州市农村环境现状。以实证方法为主,通过数据采集、当地调查科学规范地进行分析和论述,用客观的数据作为本文论点的支撑手段。加以辅助的规范分析,做到理论和实证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4本章小结
现如今,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研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有深远的意义。本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动态,在本章的结尾列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概述
2.1.1
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就要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农村?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局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区。由此可知,农村生态环境便是影响农村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集合,是农民居住和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基础,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农村生态环境具有范围广、不稳定和环境恢复难度大这三个特点。首先,农村相比较城市而言有大量的占地面积,拥有大量的土地和河流,以便农民进行农业种植和生产。因此,农村生态环境没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在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相比较而言也是呈散落居住,这也更加说明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范围之广。其次,由于受农村居民的生产性质和生活形式的影响,对农村生态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农村生态环境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相互制约。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落后,导致其思想观念仅停留在为自己创收的角度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严重破坏了土地的利用率,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及污水、乡镇企业的无节制生产这些都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充满了不稳定性。最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短时间内没有较为显著的变化。组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众多,生态环境结构较为复杂,在不了解当地农村环境组成因素的情况下,治理的难度便大大增加。政府也曾经进行推行各种治理环境的手段,最终效果都没有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可见农村地区的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恢复原有生态环境的难度不容小觑。
2.1.2农村生态环境的分类
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将农村生态环境分为两大类: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社会环境。其中农村社会环境又分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以下是具体介绍:
农村自然环境
农村自然环境是相对于农村社会环境而言的,是指土地、水源、空气、植被等自然事物所构成的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存。
农村居民居住环境
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包括农村住房、饮用水、公共设施、出行道路和居住环境卫生等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因素。
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生产环境是以农作物和农业生产为主体的环境要素之和,与农村自然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它包括农田、灌溉水、空气、阳光和热量以及施用于土地的肥料、农药和农业生产工具,也包括在农村土地上建成的一系列乡镇企业的生产环境。
2.1.2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
农村生态环境的构成较为复杂,是一个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环境(土壤,河流,大气等)和农村经济与发展问题(农村基础设施、乡镇企业发展等),它强调的是社会、自然和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村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最常见的是把农村生态环境分成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通常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指数加权综合评价法等。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归结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子系统,自然环境有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四个准则,社会环境有人口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三个准则,遵循指标的代表性、可比性、层次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数据的可取性原则,从众多的评价指标中进行筛选,从而构成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常用的指标有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人均粮食总产量、人口密度、每亩化肥使用量、化学农药使用强度等等。
2.2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7年在联合国委员会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并且得到了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可持续发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不威胁后代生存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环境发展理论,它更多地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提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环境承载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等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而最终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优先考虑人的需要,其次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超出环境承载力,自然资源和环境能提供给人类的服务将会减少,以至于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自然与经济协同发展,力求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农村生态环境连接起来,处理好农村居民与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2.2
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外部效应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提出的。公共产品与外部效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准公共产品(有些产品所提供的利益的一部分由其所有者享有,是可分的,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其利益的另一部分由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是不可分的,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事实上是收益外部化的表现,为正的外部效应。在另外的很多场合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成员遭到损失,而这些成员无法得到补偿,是成本的外部化,为负的外部效应。通常负的外部效应也与公共产品(指消费活动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是那些被多个人共同消费的产品)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将农村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公共产品,当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或乡镇企业进行工业生产的时候,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出,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这便成为了外部成本,使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当地其他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却得不到任何补偿。因此,这就需要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当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利用市场进行调节,将外部成本转化成外部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本章小结
本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农村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村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集合,有范围广、具有不稳定性和环境一旦破坏恢复难度大这三大特点。一般来说,农村生态环境分为农村自然环境、农村居住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本章的第二部分主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来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第3章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3.1.1涿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概述
涿州市行政区域面积共751平方公里,共有一乡十镇,402个村民委员会。2017年,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3.2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841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68元,同比增长9.4%。作为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区的黄金地段,涿州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最佳工商业聚集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涿州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涿州近几年的经济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截止到2017年,涿州市总人口数达到69.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总数为45.7万,占总人口数的66%,农村人口依然是本市的主要人口。2017年,涿州市粮食播种面积为52002公顷,粮食总产量为307248吨,油料产量12660吨,蔬菜产量644858吨,园林水果产量32930吨,肉类产量37797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6863万元,涿州农业正在健康持续的发展中。
3.1.2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多
化肥使用量是指一年内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使用量,通常是按折纯量来计算的。折纯量是将氨肥、磷肥、钾肥分别按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量进行折算之后所得出的数量。化肥使用强度=化肥使用量(吨)/耕地面积(亩)。
随着涿州市农业经济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后,农村生态环境曾经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常用耕地面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的缘故呈现逐年减少的状态。2006年涿州市常用耕地面积为46546公顷,到2009年,涿州市常用耕地面积变为44959公顷,下降了1587公顷。虽然近几年政府逐渐认识到了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也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一些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举措,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先来分析一下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下表3-1是涿州市播种面积与化肥使用量情况,并与它所属的保定市播种面积和化肥使用情况的对比。在2006年到2011年,涿州市农村耕地每单位化肥使用量逐年递增,从2012年开始有所下降,化肥使用量有所控制,但总体依旧呈上升趋势。而保定市总体的化肥使用量完全是逐年递增的,没有任何缓和的趋势。众所周知,化肥使用过量会对土壤造成极大的破坏,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还会使土壤酸化,不仅破坏土地环境,还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作物的产量。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候乱用滥用化肥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很大影响因素,若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必须要对施用的化肥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3.1.2空气质量改善缓慢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是根据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高低来决定的。空气污染有很多因素影响,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主要是由于垃圾焚烧造成的。由表中可以看出来,涿州市的空气质量是逐年变好的一种状态,但从整体看,空气污染依旧需要更进一步的控制。涿州市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以PM2.5为主,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和农民焚烧秸秆都会影响空气质量水平。
表3-2是抽取了保定市的十个县城或县级市,对近几年当地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进行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涿州市的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尤其是2014年到2015年之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有一个明显的下降,随后一直在缓慢的下降,但从各县的对比来看,涿州市空气质量改善缓慢,大气污染程度依然排在前几名的位置,这需要涿州市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
3.2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3.2.1化肥农药过度使用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频率逐年增加,土地受到严重破坏,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也加速了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化肥改变了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导致土壤板结,减少了土壤中的有机质,破坏了土壤的内部平衡,直接影响作物和树木的生长。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液体在空气中飞散,残留的农药在树木和农作物中,即使是浓度低的农药,在生物蓄积和食物链之后,生物体内的杀虫剂数量可能增加数百甚至数万倍。生物中的代谢物还可能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对其他生物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3.2.2
秸秆焚烧和工业废气造成大气污染
秸秆焚烧
近些年尽管政府严禁焚烧秸秆,但由于乡镇政府监管不到位,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涿州市近几年在秋收时期依然存在有农民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首先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有数据表明: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SO2、NO2、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标达高峰值,其中SO2浓度比平时高1倍多,NO2、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3
倍多,相当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
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者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导致支气管炎。
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随着近些年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转移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开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农村地区另一大主要的经济来源。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大多数为粗放式经营,毫无节制地进行工业生产,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居高不下,使农村的空气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涿州市本土的乡镇企业多以石料场、水泥厂、楼板厂等粗放型企业为主,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差,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等严重影响到农村环境,对农村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由于生产经营者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严重危害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2.3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当
生活垃圾问题
随着涿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充分的保障,这也同时说明了生活富裕也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垃圾。由于农村缺乏对垃圾集中处理的意识,许多村子没有设置相应的垃圾中转站,在街道上生活垃圾随处都是,甚至有些本来能够降解的垃圾也没能妥善的处理,对农村环境百害无一利。
污水问题
涿州市河流属于永定河水系,流经涿州市最著名的河流名为拒马河。拒马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面宽广,水流湍急,还曾经是本地的唯一水源,被人们成为生命之河。可现如今,流经涿州市的拒马河只剩一条小溪,河面及河道两侧满是生活垃圾,还时不时散发着恶臭。另外,不光拒马河有着污水问题,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也偏低,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3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通过查找近些年河北省经济年鉴数据和环境质量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找出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将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三大类:农业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大气污染,主要是农村焚烧秸秆和乡镇企业排放污染物;生活污染,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问题。
第4章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4.1政府环境治理及监管机制不健全
政府是环境管理的主体,理应对环境问题负责,而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过程当中,缺乏明确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构。考虑到农村环境问题不同于城市环境,它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其进行治理便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配合,例如农业部门需要对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环保局要对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进行整治,城乡建设部门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作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可这三个部门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这就导致了政府部门职权不分明,环境的治理和恢复任务没有办法得到切实有效地推行。另一方面,基层乡镇政府的力量就更为薄弱了,它没有一个部门是针对农村生态环境而设立的,很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农村的环保机构建设不健全的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作支撑,乡镇政府对环境没有专业的监测功能,对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地监测和反馈。再加之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没有较强的约束力,对农村生态环境无法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
4.2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
2017年,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比7.6%,第二产业占比36.9%,第三产业占比55.5%,说明涿州市经济发展重心在城市,农村相对落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环境保护设施不到位,从设施保障环节就削弱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城市有良好的设备来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而农村地区相应地就缺乏这些设施,即没有相应的污染物和垃圾集中处理体系,造成生活垃圾随意乱倒、污水肆意排放,以至于污染土壤和河流,破坏农村生活环境。
4.3环境保护建设投入资金不足
涿州市投入到农村环境保护中的资金主要是来自财政资金和政府税收,但农村环保资金在财政预算中相对较少,甚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预算中政府都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因素,投入的资金不足以支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上级政府下发的环保政策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既浪费了已经投放到环境治理中的资金,又不能对农村生态环境做出明显改善。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投入资金也未达到标准,还有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来源于村民自筹,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和环保观念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差距,不足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环境治理。
4.4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落后
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非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设备简陋等。大部分乡镇企业都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工艺不配套,粗放式经营,给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破坏。采用环保设备就意味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乡镇企业多数以小生产者为主,企业规模和建设投入经费较低,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使得生产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4.5乡镇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乡镇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多数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和城市居民相比较为薄弱,他们往往只考虑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却往往忽视环境问题,把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对立了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这样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乡镇企业领导者环保意识薄弱,这是乡镇工业污染越发严重的主观原因。
4.6村民缺乏环保观念与环保参与意识
农村村民普遍缺乏公共意识和环保意识,他们往往认为农村面积广大土地众多,只要不影响个人生活,便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丢弃和排,没有公共空间和生态环境的概念,更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危害自然环境,同时威胁他们自身的生活和发展。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若是缺乏环保意识,便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只图农作物的产量增长,不考虑农作物的质量和土壤质量,即使政府为改善这些不正当的农业生产行为下达了一些指令和政策,农民多数会产生糊弄心理,对这些指令政策视而不见。虽然存在一些素质较高,希望农村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的村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得到重视,但自己有心无力,认为仅靠个人力量无法对环境起到推动作用,也就任由环境污染肆意扩张。
农民的环境参与意识淡薄,其中的一方面还是归因于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便是我国大环境的影响。村民自治制度虽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认为农村村民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来,但农民比起拥有农村自治的权利往往更在乎个人的利益,并且目前农村并没有能够完全实行村务公开的政策,也限制了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导致农民无法行使自己的环境治理参与的权利。
4.7本章小结
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归为六大点:政府环境治理及监管机制存在弊端、政府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保护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乡镇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村民缺乏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第5章解决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5.1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与监管体系
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首先要集合所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整合机构的基础上选出一个主要的管理部门,其目的是为了对剩下的部门进行监督以确保职责落实到位。其次就是要健全有关部门的干部绩效和考核机制,明确分工,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农业生态建设、畜牧家禽养殖等各个关乎农村生态环境的方面纳进政府的管理职责之中,并且将这些方面的管理成果作为考核政府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经济与效率相结合和就近原则进行市场化规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要建立健全农村监管体系,首先要提高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将涿州市各村村民作为基层政府环保部门的其中一员,使得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落实到实处。其次,完善环境保护信访举报制度,使得政府可以实时关注农村环境治理成效,以此来更好地增加环境监管力度,同时举报制度的完善还可以让对造成环境损害的企业或者人员应该应有的惩罚。
5.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公共设施例如多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其次是确保生活垃圾可以集中处理,更进一步的是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以便减少二次污染。在垃圾集中收集之后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运用新技术来进行处理,对于可回收的垃圾要保证其可以得到二次利用,建立垃圾可持续处理机制,还可以将垃圾处理承包给有技术有经验的处理公司,保证这些垃圾可以重新得到利用。最后,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村子的发展状况建立与本村相适应的生态模式,以此来对农业结构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5.3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就要拓宽政府、企业、社会第三方组织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渠道,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来制定环境经济管理政策,包括相对应的污染治理、排污收费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激励体系,从而解决环境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5.4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途径行进宣传,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以及关于相关环保法律常识,并且举办减少垃圾乱扔现象,美化乡村环境的活动,从而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还要积极向农民宣传正确的耕作方式和农业知识,使农民认识到要合理利用土地,而不是一为地追求产量忽视土壤质量。提高农民环保参与意识,就要使村民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增强信息公开的力度,将村民的意见融入环境保护政策或行政许可的编制中,一步步引导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有序地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5.5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的乡镇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技术加以改造,将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益的初级加工企业尽快转变成低污染、低能耗、高成本的技术性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高的企业比重,发展乡镇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乡镇企业优化升级。从市场角度出发,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加工制造行业,并提高产品质量,用卓越的品牌和优异的质量来赢得市场的青睐。乡镇企业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充分了解乡镇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前提下,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合理的规划,突出自身企业的特色和优势,一是为了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以便促进自身产业和相关联产业的融合。乡镇企业还要提升自身的污染排放物的处理技术,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的前提下,对生产所带来的排放物进行合理的处置。乡镇企业的领导要提高自身素质,要能够认识到传统乡镇工业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从思想上改变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视环境的做法,认清自己的使命,树立保护环境绿色生产的企业文化,支持并协助政府完成企业结构转型。
5.6发挥技术作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相关部门积极开发根据测试土壤配方来选择肥料的施肥工作,如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以取代对土壤和农作物破坏程度大的传统化肥和农药。采用生物或物理技术整治草害病虫,积极推广易降解地膜、液态地膜,从而降低和减少滥用地膜所导致的“白色污染”。相关农业部门加强对农村的管理工作,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扩大,既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又保证农业生产可以良性循环。积极倡导和推行生态农业,投入农业环保科技,加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力度,
这样既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又加快了农村发展,将经济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创建美丽绿色新农村。
5.7本章小结
解决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可以概括为六大点: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与监管体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发挥技术作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结论
本文以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对相关理论进行学习探讨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的理论指导,研究涿州市农村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涿州市农村播种面积和化肥使用情况的分析、涿州市与其它保定市所属县级市的空气质量对比,得出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农业方面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依旧存在秸秆焚烧的现象;工业方面乡镇企业由于生产水平较低排放工业“三废”;农村生活方面为村民乱堆垃圾、污水污染土地和河流。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政府是环境治理的主体,但往往在县及县级市的政府以及乡镇地区的政府执行力、监督力都是较弱的,首先这就需要政府健全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管体系。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所涉及的机构,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机构。其次政府应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干部考核机制,完善环保信访制度、环保举报制度,重点关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机制以解决资金问题,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村民使用垃圾循环新技术,大力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大型振动试验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即时通讯(im)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创新模式分析报告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食品代加工与产品质量追溯协议3篇
- 2024年标准化物业租赁协议模板汇编版B版
- 2024年物联网农业技术开发与合作合同
- 2024年标准股权转让协议一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场节目主持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城市综合体土地房屋股权转让与建设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特色民宿商品房承包销售合同3篇
- YY/T 0251-1997微量青霉素试验方法
- YC/T 559-2018烟草特征性成分生物碱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T 29309-2012电工电子产品加速应力试验规程高加速寿命试验导则
- 齐鲁工业大学信息管理学成考复习资料
- 公务员面试-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课件
- 中频电治疗仪操作培训课件
- 柔弱的人课文课件
-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件
- 电梯曳引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查房课件
- 讲课比赛精品PPT-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