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1页
《大雁归来》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2页
《大雁归来》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第一单元第一单元009《大雁归来》核心素养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该观察手记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2.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人文情怀,理解思想内涵。3.培养尊重自然生命的价值观,深化生命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用名句,导入新课班级开展一次趣味抢答活动: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教师通过以上名句引出“大雁”话题: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因此它们很容易牵动起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而今天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与大雁相关的古诗词,引出课题,营造充满温情的学习氛围。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1.猜读题目。教师提问:当你看到标题“大雁归来”时,你预想文章会写些什么?学生自由作答。预设:大雁什么时候归来?为什么会归来?归来做什么?有何意义?归来的过程如何?等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开展猜读活动,积累自读经验。2.自读课文。(1)学生泛读课文,交流哪些内容是自己预想到的,哪些是自己没有预想到的。(2)教师组织学生实践“自读课文四步法”,规划活动。自读课文四步法:在“阅读提示”中筛选关键信息,提炼阅读目标;有目标地开展阅读批注,甚至摘抄活动;若有旁批,借助旁批深入思考问题;师生交流分享,丰富深化认知。师生规划活动:首先,在泛读课文的基础上,精读“阅读提示”,关注“阅读时要注意其中对雁群生活习性的观察和说明”这句话。其次,以“关注雁群生活习性”为目标进行默读,借助第2、4则旁批,用三角形标岀说明文的写作对象“大雁”,用波浪线勾画岀与之相关的关键语句,并拟定相应小标题。再次,利用小标题制作“大雁归来”知识卡片。“大雁归来”知识卡片最后,小组交流“大雁归来”知识卡片。(3)学生开展自读批注、思考设计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督促活动顺利开展,并适时指导。(4)师生统整知识卡片上的信息,如:大雁归来的时间:每年3月。大雁归来的保障:威斯康星州规定3月为禁猎期。大雁归来的行为:低空飞行,在盘旋之后,滑翔降落在池塘里,叫声喧嚷;数量多达600余只;食物为玉米粒。雁群的组合规律:雁群是家庭的聚合体,雁队成员往往为六只或六的倍数。归来雁群的特点:夜间集会,发出刺耳的鸣叫声。大雁迁徙的常见路径:中国海→西伯利亚幼发拉底河→伏尔加河尼罗河→摩尔曼斯克林肯郡→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迁徙的意义:是自身生命历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植物生命的延续和扩散;是自然的,不像人类那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