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跟踪训练)解析版_第1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跟踪训练)解析版_第2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跟踪训练)解析版_第3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跟踪训练)解析版_第4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跟踪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跟踪训练)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答案】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后生成物由1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8个氧原子,反应物为X与氧气反应,所以X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故选C。2.(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则X是A.H2 B.H2O C.H2S D.SO2【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以求出X。反应前1个Pb,1个S,8个H,8个O;反应后1个Pb,1个S,4个O,4X是8个H,4个O,故X是H2O。故选B。3.(2022·广西百色·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屑溶于稀硫酸:B.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C.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D.过氧化氢制氧气:【答案】C【详解】A、铁单质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二价铁的盐溶液,故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而不是硫酸铁,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和硝酸钾不能反应,原因是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没有水、气体或沉淀,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不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答案】D【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详解】A、根据方程式,反应物中有氢气,是单质,氢元素是游离态,反应后甲醇和水中含有氢元素,则氢元素变成了的化合态,则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根据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前的分子数目是4,反应后的分子数目是2,改变了;不正确。C、根据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正确。D、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了甲醇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故选D。5.(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8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D【分析】由题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甲质量减少了(18-9)g=9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9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g;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1)g=7g;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戊的质量=(18+3+1+2+5)g-(9+2+8+2)g=8g,丁在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5)g=3g。【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x的数值为8g,说法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说法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9g:3g=3:1,说法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由于无法确定,反应物、生成物是否都为化合物,也无法确定反应过程中是否相互交换成分,故无法确定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故选:D。6.(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从物质构成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从定量角度看: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的一氧化碳质量比为1:2C.从反应实质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答案】B【详解】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4):(2×28)=11:14,故B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0323反应后质量/gx31614A.乙可能是催化剂B.x的值为25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答案】B【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40+3+2+3=x+3+16+14,x=15,符合题意;C、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16-2):(14-3)=14:11,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6 B.28 C.30 D.32【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33g-21g=12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x=28故选B。9.(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CO2光催化转化为CH4的方法入选了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B.丙、丁两种分子中都各含有10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丁质量之和D.反应中乙和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答案】D【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得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详解】A、反应中CO2、CH4、H2O属于化合物,O2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丙为CH4,C中含有6个电子,H中含有1个电子,则CH4中含有电子数为1×4+6=10;丁为H2O,H中含有1个电子,O中含有8个电子,则H2O中含有电子数为1×2+8=10,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物质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则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丁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乙(H2)、丙(CH4)质量比为(2×4):(12+1×4)=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0.(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和可能是氧化物C.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 D.该过程表达的反应可能是【答案】C【详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分子与2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所以和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和由两种元素组成,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原子和两个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表达式符合1个分子与2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1.(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D【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乙物质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故A不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B不正确;C、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不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正确;故选D。12.(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 B.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C.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 D.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答案】D【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

B、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过程中H原子数不变,故B不正确;C、由微观过程示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氮气分子,3个氢气分子,反应后是2个氨气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改变,故C不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则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13.(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B.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D.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转化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转化②为二氧化氮和N2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转化①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NO中氮元素显+2价,NO2中氮元素显+4价,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N2H4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显-2价,故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四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不符合题意;D、该转化过程能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可以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14.(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D.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答案】A【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详解】A、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都是4个(包括1个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甲为甲烷,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Ba(OH)2+SO2=BaSO3↓+H2O B.Cu(OH)2CuO+H2OC.2CaSO3+O22CaSO4 D.2Mg+CO22MgO+C【答案】C【详解】A、生成物为两种,不符合“由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B、“由一变多”属于化合反应,B错;C、符合“由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D、生成物为两种,不符合“由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故选C。二、填空题16.(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观察下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如图中,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2)上述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物质与所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答案】(1)(2)【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的微观粒子有3个氧分子和3个二氧化硫分子,反应后还剩2个氧分子和1个二氧化硫分子,生成新分子是2个三氧化硫分子,因此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据此解题。(1)根据分析可知,生成的物质是三氧化硫,化学式是:;(2)根据分析可知,发生反应的物质与所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即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三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7.(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请从微观角度简述水通电分解的过程____。【答案】(1)2H2O2H2↑+O2↑(2)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详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所以微观角度简述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为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18.(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问题。①碲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②碲元素化学性质与图中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碲元素与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2)氢气与乙烯在催化剂金属镍表面反应生成乙烷,微观过程如图所示。①金属镍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不变。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该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答案】(1)

非金属

127.6

氧、硫

Al2Te3(2)

质量和化学性质

1个氢分子和1个乙烯分子在镍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1个乙烷分子(合理即可)【解析】(1)碲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而在元素周期表中,氧、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则碲元素化学性质与图中氧、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已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银离子,则在化合物中碲元素的化合价为-2钾,又由于在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Te3。(2)由图可知,金属镍在该反应中为催化剂,则其在化合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又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2H4和H2,生成物为C2H6,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氢分子和1个乙烯分子在镍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1个乙烷分子(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9.(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1)保护洪泽湖水资源,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清理水中废弃物 B.游船使用清洁能源 C.随意捕捞水产品(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X与SO2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3)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节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答案】(1)AB(2)KClO3(3)淘米水浇花等(合理即可)【详解】(1)A、清理水中废弃物,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B、游船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C、随意捕捞水产品,会破坏生态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A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已知物中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8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故反应前未知物2X中有2个氯原子、6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故X中有1个氯原子、3个氧原子、1个钾原子,即X为KClO3;(3)生活中要做到节约用水,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淘米水浇花等。20.(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中“出差”长达183天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返回地球,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1)电解水是太空舱供氧的一种方式。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b管内气体是______。(2)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都需要及时处理。目前可通过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CDRA系统)将它们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3)航天器中的二氧化碳、水还可以通过如下反应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4CO2+2H2O=4X+3O2,X是______。(4)航天员王亚平等在太空给虎年元宵晚会出灯谜,他们用墨书写的灯谜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氧气##O2(2)过滤(3)KHCO3(4)墨水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详解】(1)电解水中氧气在电源正极产生,故答案为:氧气(O2)(2)由题意可知,分子筛的作用相当于过滤,故答案为:过滤(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钾原子,4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6个氧原子,少了4个钾原子,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因此X化学式是:KHCO3(4)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属于碳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墨水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1.(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某种泡腾片产生气体的反应为:X+3NaHCO3=C6H5O7Na3+3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5.2gC2H2在点燃时能与14.4gO2反应,得到13.2gCO2和mgCO等,则m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

C6H8O7

2.8

4C2H2+9O26CO2+2CO+4H2O【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Na、3H、3C、9O,反应后有9C、11H、16O、3Na,则X中含有0Na、6C、8H、7O,则X的化学式为C6H8O7。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5.2g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3.2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则一氧化碳中含碳元素4.8g-3.6g=1.2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2.8。设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个数比为a:b,44a:28b=13.2g:2.8g,a:b=3: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6CO2+2CO+4H2O。三、计算题22.(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主要反应原理为ZnCO3+2CZn+3CO↑,现用200kg炉甘石与足量碳充分反应,产生CO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此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______kg。(2)列式计算此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答案】(1)84(2)解:设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为x=x=125kg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100%=62.5%答: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62.5%。【详解】(1)由图可知,反应最终生成CO的质量为84kg,故填84。(2)见答案23.(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我国核工业技术世界领先,现已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极硬的陶瓷材料碳化硼(B4C)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还可用于制造坦克装甲、防弹背心等。在电弧炉中用C与B2O3反应制得B4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2O3+7CB4C+6CO↑。按此反应,当消耗70千克B2O3时,可制得B4C多少千克?【答案】解:设可制得B4C的质量为xx=28kg答:可制得B4C28千克。【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详解】见解析。24.(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某公司需要320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请计算:(1)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同时得到的氢气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解:设需要320kg氧气作原料,反应消耗水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x=360kg,y=40kg答:消耗水的质量是360kg;(2)解:设生成氯化氢的质量是zz=1460kg答:同时得到的氢气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质量是1460kg。【详解】(1)见答案;(2)见答案。25.(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