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加氢主操题库_第1页
汽油加氢主操题库_第2页
汽油加氢主操题库_第3页
汽油加氢主操题库_第4页
汽油加氢主操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油加氢主操题库汽油加氢装置题库一、填空1、本装置设置循环氢脱硫设施,目的是降低循环氢中的H2S浓度,提高脱硫反应深度,一般要求脱硫后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小于(100PPm)2、汽提塔顶设注缓蚀剂设施,以减轻塔顶流出物中(硫化氢)对塔顶系统的腐蚀3、设置预分馏塔分离轻、重汽油,采用(中压蒸汽)作重沸热源。4、原料油与空气接触会生成聚合物和胶质,为减少结垢,尤其是减轻高温部位的结焦程度,采用(燃料气)对原料油缓冲罐进行气封。5、为防止反应器因进料中的固体颗粒堵塞导致反应器(压降)过大,设原料油过滤器,脱除重汽油中大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减缓反应器压降增长速度,延长装置操作周期。6、加氢催化剂活性金属组分为氧化态,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新鲜的或再生后的催化剂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预硫化)。7、在汽油加氢改质过程中,除主反应外还存在少量的二烯烃、烯烃或芳烃缩合生焦的副反应。焦炭的生成会堵塞催化剂孔道、覆盖催化剂活性中心,从而引起(活性)下降。8、催化剂上积炭的多少除了与原料油的化学组成有关外,与催化剂的性能和(反应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一定温度下,较高的氢分压有利于减少催化剂上的焦炭生成。9、在汽油加氢装置中,烯烃加氢饱和是不希望的,烯烃加氢反应,不仅增加氢耗,更重要的是会因为强放热,造成床层温度升高,使更多的烯烃加氢饱和,造成(辛烷值)大幅度下降。10、为减少烯烃、芳烃的加氢饱和,需严格控制各催化剂床层温升。由于加氢脱硫反应总放热量不大,床层温升主要来自(烯烃饱和反应),因此尽可能避免烯烃加氢反应最为重要。11、汽油加氢装置首先将汽油切割为轻汽油和重汽油,重汽油加氢脱硫,与轻汽油混合进行脱(硫醇)处理,以达到脱硫和减少因烯烃饱和造成辛烷值损失的效果汽压和腐蚀满足要求。34、提高贫液的浓度,有利于对(硫化氢)的吸收,提高净化气质量。但浓度过高,加大设备腐蚀,易导致胺液发泡,胺耗也增大。而胺液浓度太低脱硫效果差,因此贫液的浓度一般控制在(30—50%)左右。35、35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采用OCT-M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加工催化汽油,采用(FGH-21、FGH-31)催化剂生产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汽油产品。36、热氮试运及系统干燥的目的:干燥系统中(水),完成2.7MPa氮气(气密)。37、反应部分正常停工时降温速度不大于(20)℃/h)并在(200℃38、高温临氢部位着火用(蒸汽)灭火,不得用水灭火39、催化剂干燥时用(氮气)作介质,升温至(250℃)℃40、在停进料以后,反应器进料线立即引入(循环氢)进行冲洗41、催化剂预硫化时,低分压力控制(1.7Mpa)MPa在H2S未穿透催化剂床层前,床层最高点温度不应超过(230℃)42、停循环水时没全开的(空冷风机)应全开以降低冷后温度43、催化剂预硫化时有三个恒温温度点分别是(150)℃,(230)℃,(280)℃44、催化剂装填应力求(疏密均匀)以避免出现(物料走)短路45、当装置发生紧急事故,在处理事故时应遵循的原则有:防止高压(串低压)防止压缩机(串油),防止(硫化氢)中毒46、预硫化期间,在较高温度和预硫化还未产生更多硫化氢时,催化剂上的(金属氧化态)组分易被氢气还原成金属,造成催化剂(失活)47、由于烯烃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原料中烯烃含量高应降低(床层温度)提高冷氢量48、循环氢脱硫塔冲塔时应及时降低(溶剂循环量)和开大(循环氢脱硫塔副线)49、汽油加氢装置采用(湿法)硫化,催化剂预硫化采用的硫化油是(直馏石脑油)。50、加氢装置升温速度控制在≯(25℃/h)51、催化剂氮气干燥恒温脱水温度为(250℃),反应器入口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00)℃52、为了减少加氢处理后硫醇的二次生成,提高总脱硫率,要求加氢单元设置循环氢脱硫系统,以控制循环氢中H2S含量最好≯100ppm,保证加氢重汽油(硫醇硫)含量符合指标要求。53、为了防止铵盐析出堵塞管路和设备,在(A201)和(E201C)入口各设有一个脱盐水注入点。54、分馏部分采用单塔汽提流程,采用(3.5Mpa)蒸汽作重沸热源。55、在烘炉升温过程中,严格控制炉出口温度≯370℃,炉膛≯(850℃56、催化剂干燥结束标准是低分连续两次放明水(<1)L/h。57、催化剂干燥结束后,在氮气循环降温阶段,必须将床层的最高点温度降至(150℃)以下,才能引进氢气置换引氢进装置时,以防止催化剂还原58、反应进料加热炉炉膛火焰检测报警的作用是(防止火嘴熄灭)。59、减温器出口温度正常控制在(245℃)60、在反应器中打冷氢的目的是控制(反应床层温升),控制反应深度,保护催化剂。61、反应系统压力是控制通过(调节低压分离器顶气体的排放量)和(新氢补充量实现)。62、人工判断是否手动紧急泄压的指标是反应器出口温度接近设计温度(380℃)63、加热炉燃料气总管压力低低联锁值是(0.1)MPa,长明灯连锁停炉值是(0.03)MPa。64、循环氢压缩机水站水泵出口压力大于(0.35)MPa才能满足开机条件,当压力低于(0.25)MPa联锁启动辅助水泵。65、放空油泵、(污油泵)和(地下溶剂泵)均设置了联锁自启。66、一个精馏塔的平衡包括:(物料平衡)、(汽液相平衡)、(热量平衡)。67、炉前混氢的优点是(油气混合均匀),(反应温度易于控制),(炉管不易结焦)。68、原料油过滤器的作用是除去原料中的机械杂质,目的是为了(减少原料杂质),(降低床层压降),(保护催化剂)。69、汽油中的烯烃加氢饱和后,辛烷值变(小)。70、如何在加氢脱硫的同时,减少(烯烃的饱和)是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核心。71、辛烷值的大小与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同分子量的化合物其辛烷值顺序为:(芳烃>异构烯烃、异构烷烃>正构烯烃、环烷烃>正构烷烃)。72、在深度脱硫的情况下,需要特别关注烯烃和硫化氢再化合生成(硫醇)。73、烟气露点温度除与(过剩空气系数)和(燃烧中硫含量)有关外,还随烟气中水蒸汽含量的增高而升高,如果水蒸汽含量不变,那么烟气温度随SO3含量增加而升高。74、正常操作中,通过反应器床层压降和床层温升(或局部热点)来判断床层结焦情况。75、氢油比增大,油气分压(降低),促使原料油气化,因此,油品的汽化率(增大)。76、氮气气密试验及催化剂脱水干燥结束后,反应系统泄压,分析系统氧含量(<0.5%)后,从C201出口引入新氢。77、严格控制V203液面,不得超高和过低,严防循环氢(带油)和(高压串低压)。78、反应炉非停工检修降温时,辐射室温度不能低于(149℃)79、硫化氢重度中毒是接触浓度大于(700mg/m3的硫化氢)。80、“五字操作法”是:(看、听、摸、查、比)。81、装置开工前,预分馏塔和汽提塔液位(高收)的原因是:系统升温后,轻组分上升导致液位下降,若原液位较低,将会使塔底油泵抽空,双塔循环建立不起来。82、脱硫化氢汽提塔顶回流罐的温度要求控制不能(太低),原因在于回流罐的温度太低使硫氢化胺结晶,堵塞管线,导致塔顶压力过高,低分油减不过来。83、反应进料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燃料气压力)组成串级控制。84、汽提塔顶回流罐液位与(汽提塔回流流量)串级控制、塔底液位与抽出流、量串级控制。85、管线或设备冲洗时应打开有关(放空阀),避免充水时产生正压,放水时产生负压,把设备搞坏。86、蒸汽吹扫结束后,应打开所有(低点排凝)和(高点放空),排净设备和管线内存水。87、吹扫换热器要遵循(一程吹扫,另一程放空)的原则,以防憋压损坏设备。88、停工蒸汽扫线时,联系仪表将吹扫经过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关闭导压阀。、计量表(切出走副线)。89、(塔底温度)是衡量物料在该塔的蒸发量大小的主要依据。90、循环氢压缩机每级气缸的所有进气阀上都装有卸荷器,给气卸荷,可进行(五档调节)。91、C201已不能运转时,应在低分V202泄压,而在循环氢压缩机出口充(氢气或氮气),使反应器床层有气体流动,将热量带走。92、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组分(挥发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93、在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循环氢中的氢浓度应维持(80%)以上。94、(高压低温)有利于胺液吸收硫化氢。95、精馏塔内上升气相速度过高,会产生(雾沫夹带)。96、、蒸汽再沸器降温速率一般不大于(30)℃/h,防止因降温不均匀出现泄漏。97、化工装置中加热炉风门常用来调节(进炉空气量)。98、精馏操作中,若回流比增加,则(塔顶轻组分含量升高、塔顶产品纯度上升)。99、单向阀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倒流)。100、吸收温度越高,吸收效率越(差)。二、单项选择精馏段是指(B)A、精馏塔进料口以下之塔底部分B、精馏塔进料口以上至塔顶部分C、循环回流以上至塔顶部分D、循环回流以下至塔底部分2、提馏段是指(A)A、精馏塔进料口以下至塔底部分B、精馏塔进料口以上至塔顶部分C、循环回流以上至塔顶部分D、循环回流以下至塔底部分3、关于提馏段的表述,错误的是(B)A、提馏段中液相重组分被提浓B、液相回流是提馏段操作的必要条件C、液相中轻组分被提出D、提馏段中发生传质传热过程4、回流比是(A)A、塔顶回流量与塔顶产品之比B、塔顶回流量与进料之比C、塔顶回流量与塔底产品之比D、塔顶产品与塔底产品之比5、烘炉就是控制一定的升温速度(C)地进行加热干燥A、快速B、长时间C、缓慢D、短促6、循环氢加热炉烘炉前,炉管内应先通入(B)A、空气B、氮气C、氢气D、蒸汽7、循环水进界区的温度一般为(C)℃左右。A、80B、50C、30D、108、氮气进装置后应(C)A、经过过滤B、经过干燥C、经过计量D、经过稳压9、燃料气进加热炉前一般需经过燃料气分液罐以脱除(D)A、水分B、机械杂质C、硫化氢D、凝液10、装置贯通试压的介质一般不宜选用(D)A、水B、蒸气C、氮气D、工业风11、氮气气密中,当压力达到规定数值以后应(A),检查法兰、阀门等设备有无泄漏现象。A、保持规定的时间B、继续升压C、缓慢泄压D、快速泄压12、供氢系统氮气升压气密检查中,各个压力控制阀的副线阀门应(B)A、关闭B、打开C、视实际情况而定D、在气密检查过程中关闭13、供氢系统引进氢气过程中,应做好氮气置换工作,系统内氧含量应小于(A)为合格。A、0.5%B、0.6%C、0.7%D、0.8%14、从制氢装置来的氢气首先进入(A)A、氢气缓冲罐B、氢气过滤器C、水冷却器D、增压压缩机15、低压分离器压力调节阀投用前,应先改通(D)A、液相进料流程B、液相出料流程C、气相进吸收塔流程D、气相排放火炬流程16、工业生产的新催化剂或再生后的催化剂,其所含的活性金属组分都是以(A)的形式存在的。A、氧化态B、还原态C、还原态与氧化态D、纯原子态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催化剂硫化与否,对其加氢脱氮活性无明显影响B、原料油中含硫化合物与外加硫化剂相比,后者的效果更好C、硫化时间、硫化温度对硫化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而硫化氢的分压则无影响D、目前我国的加氢裂化已经大多采用器外硫化的方法18、分馏短循环时,低压分离器的压力设置偏高,则使低压分离器的(A)A、液位下降B、液位平衡C、液位上升D、液位波动19、分馏系统引进(B)进行冷循环。A、轻柴油B、开工低氮油C、重石脑油D、加氢尾油20、燃料需要有一定量的空气存在才能燃烧,加热炉炉膛内保持一定的负压,有利于(A)A、提高热效率B、降低烟道气温度C、炉外空气进入炉内D、降低燃料气用量21、关于燃料气分液罐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稳定燃料气流量B、脱除燃料气中的液相C、储存燃料气D、便于观察燃料气的温度22、串接调节系统的调节阀是通过(B)来控制的A、主调节器B、副调节器C、主、副调节器共同D、选择主副调节器23、炉膛温度一般是指(B)A、炉膛内火焰的温度B、烟气离开辐射室的温度C、烟气离开对流室的温度D、炉膛内中心的温度24、水击主要是由于(C)造成的A、蒸汽压力高B、蒸汽温度高C、管线低点有凝水D、蒸汽压力波动25、补充氢压缩机启动前,应打开氮封阀对(D)进行气封。A、进料缓冲罐B、轴承C、汽缸D、填料箱26、注硫泵启动前,冲程刻度应置于(A)A、0mmB、5mmC、10mmD、最大27、所谓事故切断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气动阀,它具有二个特性:一是只有全开或全关两种状态;二是(D)A、开关灵活B、关闭严密C、关闭后不能打开D、开关较迅速28、当流量孔板被污物堵塞时,仪表显示出的流量(B)A、比实际流量大B、比实际流量小C、与实际流量比有所波动D、与实际流量一样29、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将方向装反了会造成(D)A、差压流量计倒指示B、对流量指示无影响C、流量指示变大D、流量指示变小30、分馏塔的塔顶回流量增加时,塔顶温度降低,内回流(A)A、相应增加B、相应减少C、没有变化D、波动31、确定精馏塔最适宜回流比的依据是(D)A、塔的进料量大小B、最小回流比C、全回流D、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的总和最小32、在分馏操作中,一般通过控制产品的(C)以获得组成相对稳定的产品。A、沸点B、密度C、馏程D、闪点33、将混合液经过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而获得较纯组分的操作,称之为(C)单元操作A、蒸发B、蒸馏C、精馏D、分馏34、精馏过程传质的场所是(B)A、塔B、塔板C、塔釜D、塔顶35、在开工过程中,精馏塔塔压应控制(A)A、低一些B、高一些C、正常D、稍有波动36、在分馏过程中,(D)是切割馏分的主要依据和直观参数。A、压力B、回流比C、进料温度D、抽出温度37、塔底液位偏高,则塔底出料调节阀(B)A、关小B、开大C、不变D、先关小后开大38、关于低压分离器界位上升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酸性水外送调节阀堵塞B、界位指示失灵C、酸性水外送管线堵塞D、减少注水量39、烟囱越高,(B)A、自然拔风能力越小B、自然拔风能力越大C、自然拔风能力不变D、容易产生露点腐蚀40、加热炉回火的原因是(D)A、抽力过大B、进入的空气量过多C、瓦斯烧嘴堵塞D、炉膛内压力上升41、防止加热炉回火的措施有(B)A、加强巡回检查B、通过烟道挡板的调节,使炉膛保持一定的负压C、提高加热炉的热负荷D、增加燃料气量42、在加热炉的操作中,燃料燃烧时,燃料与空气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要(B)A、比理论空气低B、比理论空气高C、与理论空气相同D、视实际情况而定43、加热炉过剩空气系数过大,不但会加剧炉管的氧化腐蚀,并且还会(B)A、降低烟气的露点温度B、提高烟气的露点温度C、导致燃烧不完全D、燃料气用量减少44、加热炉的过剩空气系数过小,空气量供应不足,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加热炉热效率(C)A、提高B、无变化C、降低D、无法确定45、不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的因素是(C)A、过剩空气系数B、排烟温度C、炉子直径大小D、入炉空气温度46、为了控制反应产生的大量反应热,从而防止催化剂床层(C),需要在各床层之间注入冷氢来控制反应器各床层的温度。A、结焦B、沟流C、超温D、径向温度不均匀47、对加氢反应有利的条件是(C)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48、反应系统注水中断,循环氢中(D)A、硫化氢浓度不变B、硫化氢浓度下降C、甲烷含量上升D、氨积聚49、当原料油缓冲罐的压力控制输出为50%时,(A)A、两个调节阀均处于关闭状态B、两个调节阀均处于开启状态C、进气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排气调节阀处于开启状态D、进气调节阀处于开启状态而排气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50、原料油缓冲罐的液位上升,则(C)A、出料控制阀关小B、提高处理量C、进料控制阀关小D、降低处理量51、低压分离器压力上升,则压力控制调节器输出值(B)A、降低B、增加C、不变D、至50%52、加热炉在紧急停运时,烟道挡板(A)A、应全开B、应全关C、应开1/3D、可不作特别处理53、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是塔顶蒸气在操作压力下的(B)温度.A、泡点B、露点C、沸点D、干点54、关于采用冷氢作为反应器的冷却介质的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调节温度灵敏B、操作方便C、操作费用低D、床层不易产生超温现象55、加热炉在提温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加热炉的(C)变化情况A、炉膛负压B、燃烧空气压力C、氧含量D、烟道气温度56、氢气增压压缩机的密封填料箱为(A)A、有油润滑B、无油润滑C、多点有油润滑D、人工注油润滑57、下列各项中,可以用来提高干气脱硫塔脱硫效果的是(C)A、降低精制温度,减少硫化氢生成B、提高胺溶液进塔温度C、提高胺溶液循环量D、降低操作压力58、水对催化剂的危害是(C)A、破坏其选择性B、破坏其稳定性C、破坏其机械强度D、破坏其活性59、设置工艺联锁的目的是(A)A、在事故状态下保护设备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B、在事故状态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C、缩短事故处理时间D、在事故状态下,避免物料泄漏60、反应系统降量操作的原则是(B)A、先降量,后降温B、先降温,后降量C、降温和降量同时进行D、视情况而定61、(B)是衡量塔内组分分布的重要参数A、压力B、温度C、回流量D、进料量62、加热炉停运后,应(B)A、关闭燃料气和长明灯的火嘴阀门B、关闭燃料气和长明灯的火嘴阀门和燃料气控制阀前截止阀C、只要关闭燃料气控制阀前截止阀即可D、只要关闭燃料气界区阀门即可63、加氢裂化停车过程中,分馏系统塔的塔底残液应(C)A、就地排放B、排入污水系统C、排入污油系统D、排入容器内64、下列各项中,对精馏塔内温度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B)A、从下到上递增B、从下到上递减C、从上到下递减D、从上到下递减65、关于反应器的气密检查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因为大修期间反应器经过催化剂装填,大盖及各个法兰经过重新安装B、通过气密即使发现泄漏,以消除隐患C、确保装置长周期运行D、检验催化剂装填的质量66、当反应器床层温度升至150℃以上时,反应系统的气密检查采取(C)A、肉眼观察B、涂肥皂水C、可燃气体检测仪D、用手摸67、关于确认玻璃板液位计指示准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确认上引出线通B、确认下引出线通C、确认玻璃板有液位D、确认上下引出线通68、分馏系统停车退油过程中,当各塔随着退油而压力降低时,应(C)来控制压力A、提高塔底温度B、引入氢气增压C、引入氮气增压D、引入燃料气增压69、关于加热炉正常停炉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根据工艺规定的速度降温B、逐步关闭燃料气火嘴C、逐步关闭长明灯D、关闭烟道挡板、风门,让加热炉自然降温70、破沫网的作用是(A)A、破除液体中的气泡,降低操作压降B、增加介质的流速C、去除介质中的杂质D、降低介质的流速71、设备检修结束后,系统需进行联动试车,除了应对容器及其工艺管道按规定进行蒸汽吹扫外,还需要用水或(B)进行试压来检查其严密性及畅通性。A、空气B、氮气C、蒸汽D、惰性气体72、加热炉是通过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经过炉膛和各段烟道向(C)受热面放热A、炉衬B、炉顶C、炉管D、炉底73、管式加热炉是(A)在炉管内被加热的加热炉A、介质B、蒸汽C、气体D、液体74、按供风方式不同,燃烧器可分为自然通风燃烧器和(D)通风燃烧器A、冷却B、加热C、强迫D、强制75、原料油泵润滑油压力低于下限值,原料油泵将会(A)A、立即停运B、低速运转C、延迟10min停运D、打开小回流阀76、降低(C)可以在不改变反应压力和温度的前提下,使加氢裂化的深度增大A、循环氢量B、氢油比C、空速D、压力77、若因P-201故障而引起原料中断应采取的措施:(C)A、提高炉出口温度B、提高燃料气流量C、降低炉出口温度、D、停C-20178、预分馏及汽提部分停工水运时各设备必须保证温度低于(A)℃才能进水A、50B、80C、10079、预硫化期间230℃恒温阶段循环氢中H2S浓度为(C)A、0-0.3B、0-0.5C80、反应系统停工退油后,当床层温度降至40℃,压缩机停机泄压置换,系统中氢+烃不大于(D)A、1.0B、0.3C、0.6D、0.581、系统差压超高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C)A、提高炉温B、提高处理量C、加大注水D、减少注水82、净化风故障时,当风压降至0.3MPa时,所有调节阀改为(A)操作A、手动B、自动C、风动D、全开83、反应部分停工时,在(C)后停注水A、停P-201B、停F-201C、热氢带油结束D、停T-20184、反应部分停进料后,应及时打开T201副线阀,停P-203目的是保留循环氢中的(B)A、氢气B、硫化氢C、烃类D、一氧化碳85、在正常生产中,通常通过调节(D)来满足汽油产品性质要求A、体积空速B、氢油体积比C、催化剂类型D、反应温度86、催化剂干燥结束后,温度降至150℃,泄压置换至氢纯度大于(C)A、70%B、80%C、85%D、75%87.反应加热炉炉管壁温应控制在(D)A.≤535℃B.500~550℃C.<500℃D88.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催化剂(A)A.不发生变化B.发生变化C.不参与化学反应D.不清楚89.我们通常所说的燃料热值是指(B)A.高热值B.低热值C.平均热值D.最低热值90.从保证装置平稳生产的角度分析,瓦斯罐压力控制阀应选用(B)A.分程调节阀B气开阀C气关阀D气开或气关均可91.下列四种含硫化合物中,脱除最困难的是(D)A、硫醚B、硫醇C、噻吩D、苯并噻吩92.加氢精制催化剂预处理对活性影响最关键的一步是(C)A、过筛B、干燥C、预硫化D、预湿93.对于加氢精制催化剂,下列哪种失活方式通常是不可再生的。(D)A、失SB、NH4中毒C、积炭D、金属沉积94.原料油变重时,为确保产品质量,反应岗位应(B)。A、降低反应温度B、适当提高反应温度C、提高空速D、降低空速、多收新氢95.既可提高精制效果,又有利于装置能耗下降的方法是(C)A、提高操作压力B、提高氢油比C、提高循环氢氢纯度D、提高反应温度。96.(D)是加氢精制过程中最难脱除的一类物质。A、金属B、含硫化合物C、含氧化合物D、含氮化合物97.T301顶出口管线注缓蚀剂,其作用机理为(C)。A、缓蚀剂中和硫化氢、氨B、降低PH值C、在管壁形成保护膜隔绝硫化氢与管壁的接触,防止腐蚀D、保护产品98.原料缓冲罐和注水罐压控气源是(B)A氮气B瓦斯C自压99.(A)对催化剂床层温升影响最大。A、原料油性质B、系统压力C、循环氢纯度D、低分压力100.提高加氢深度的措施(A)A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B降低系统压力。C降低循环氢纯度。D提高空速。101.硫醇硫的二次生成原因(D)A氢气过量B反应温度高C空速过低D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高102.换热器选择走管程的条件是(A)A有腐蚀性,有毒流体B流量大的流体C低温低压流体D粘度大、压降大的流体103.主催化剂的主金属及助剂为(D)。A、Ni-MoB、Ni-CoC、W-MoD、Mo-Co104.注水泵采用的是(B)A普通离心泵B高速离心泵C往复泵D容积泵105.反应器床层进出口压差不大于(B)MPa.A0.1B0.15106.反应空冷注水量设计值为(C)t/hA1.2B2C1.5D3107.3.5MPa蒸汽减温器后温度设计值为(D)℃A230B235C240D245108.循环氢压缩机润滑油过滤器压差指示高报警(B)MPa.A0.05B0.1C0.15D0.75109.新氢中,(C)含量高时易引起超温。AN2BCH4CCO+CO2110.8、停工吹扫塔、罐、容器时,压力表(A)。A、不停用B、停用C、可以停用,也可以不停用111.判断炉管结焦的主要依据是(C)A、炉膛温度B、炉出口温度C、炉管颜色和炉管出入口压力112.一个调节器分别以某段信号控制两个或更多调节阀,以满足生产需要对各种物流进行控制的调节叫(C)。A:串级调节B:自动调节C:分程调节D:手动调节113、下列关于催化剂预硫化操作说法正确的是:(C)A、若硫化剂注入中断则停循环压缩机B、以30℃C、280℃时循环氢中H2S含量在0.5—D、每次切出的水不用应计量114、原料油带水应采取的措施:(A)A、加强V-201切水B、放空降压C、提高进料量D、过多的提高炉出口温度115、能引起加氢后精制汽油不合格的原因:(A)A、汽提塔底蒸汽量过小B、汽提塔底蒸汽量过大C产品外送量大D注水量大116、V101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有(A)A塔顶轻组分增加B冷后温度下降C罐顶去火炬阀位开大D塔底蒸汽量过小117、反应器床层温度上升的原因(B)A进料量提高B烯烃含量增加C燃料气组分变轻D循环氢的纯度下降118、原料罐用燃料气保护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原料油中(A)与氧气接触A烯烃B烷烃C芳烃D氮119、反应器用冷氢控制床层温度,是因为(A)A调节温度灵敏操作方便B节能降耗C床层易超温D床层压差减小120、对于双程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当V201压力控制阀PV20101阀位输出为50%时,两个调节阀均处于半开状态B当PV20101阀位输出为80%时,燃料气进V201C当PV20101阀位输出为0%时,进罐的燃料气阀位是全开状态D当PV20101阀位输出为100%时,去火炬的阀位全关三、问答题1、催化汽油组成分布特点?烯烃主要分布在轻馏分中,随着沸点升高,烯烃含量逐渐下降;芳烃主要集中在重馏分中。硫主要集中分布在沸点较高的重馏分中,并以噻吩等非硫醇性硫化物为主;沸点较低的轻馏分中的硫含量较低,并以硫醇性硫化物为主。2、催化汽油中硫化物分布特点?硫的浓度一般随着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加,硫醇硫和二硫化物含量较少,占总硫的15%左右;硫醚硫占总硫的25%左右;噻吩类硫的相对含量在60%以上;硫醚硫和噻吩类硫二者之和占总硫的85%以上。3、汽油加氢脱硫反应主要有哪些?

(1)硫醇加氢反应时,发生C-S键断裂;(2)硫醚加氢反应时,首先生成硫醇,再进一步脱硫;(3)二硫化物加氢反应时,首先发生S-S键断裂生成硫醇,再进一步发生C-S键断裂,脱去硫化氢。在氢气不足的条件下,硫醇也可以转化为硫醚;(4)噻吩加氢反应时,首先是是杂环加氢饱和,然后是C-S键断开环断裂生成硫醇,最后生成丁烷。4、氢气在加氢精制反应中起什么作用?(1)在加氢反应中,氢气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2)大量的氢气通过反应器,带走反应热,防止催化剂结焦。(3)大量氢气的存在,使油品形成良好的分散系,和催化剂的接触更均匀,反应更完全。(4)大量氢气存在,能维持加氢精制反应所需要的氢分压。5、提高加氢深度的措施?(1)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2)提高系统压力。(3)提高循环氢纯度。(4)提高氢油比。6、反应温度的影响因素?(1)进料量波动(2)原料组成变化或原料带水(3)循环氢或补充氢流量波动(4)系统压力波动(5)燃料系统波动而引起炉出口温度波动7、提高氢分压的方法:(1)提高整个系统的压力;(2)提高补充氢的纯度;(3)提高循环氢的流量;(4)提高循环氢的纯度;(5)提高废氢的排放量;8、简述保证较高氢油比的重要性?氢气为反应物之一,大量氢气的存在可以保护催化剂,减少积炭。此外,还能带出反应热,使反应器内温度均匀。因此放热量大时,氢油比也大。增加氢油比可以少量地增加脱硫率,降低催化剂床层温升。较高的氢油比还有助于减缓催化剂表面的结焦速度,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但过大的氢油比会使系统压降增大,将增加循环压缩机负荷,功耗增大。氢油比过大,还会导致加氢精制反应深度的增加,影响产品辛烷值。9在汽油加氢装置中,对氢分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系统总压力(2)新氢组成(3)低分气的排放量(4)低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5)氢气的消耗10、循环氢在加氢反应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eq\o\ac(○,1)使反应系统保持高的氢分压,由于大部分的补充氢被化学反应所消耗,如果没有循环氢则氢分压很低。eq\o\ac(○,2)循环氢作为热传递载体,可限制催化剂床层的温升。加氢精制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必须在催化剂床层之间加入足够的急冷氢,把热量及时带走,以控制催化剂床层的温升。eq\o\ac(○,3)促使液体进料均匀分布在整体催化剂床层,以抑制热点形成,从而提高反应性能。11、原料缓冲罐的作用是什么?原料缓冲罐的作用主要有四点:eq\o\ac(○,1)让进料充分混合均匀;eq\o\ac(○,2)在原料因外系统原因中断的情况下,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进料泵抽空,造成装置进料中断和机泵损坏;eq\o\ac(○,3)可以通过延长外来原料的停留时间,让原料中夹带的水分充分分层脱除,避免大量明水进入反应系统对催化剂造成粉碎性影响;eq\o\ac(○,4)为防止原料中的烯烃接触氧气氧化,造成反应器压降上升,对该罐进行燃料气或氮气保护。12、原料油缓冲罐为什么用惰性气体保护?加氢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硫、氮、氧的有机物,催化汽油中还有大量的不饱和烃类等,若在原料罐中直接与空气接触,易氧化生成胶质,这些胶质沉积在换热器、炉管及管线内影响传质、传热效果,增加管线阻力;进入反应器则增加了催化剂的结焦量,加快了催化剂的失活速度。所以原料油缓冲罐要用惰性气体保护。13、原料带水有哪些现象?怎样防止原料带水?原料带水时,原料油缓冲罐界面增高,脱水量增多;若水分进入反应系统会引起反应入口温度急剧下降,压力升高,加热炉出口温度烧不上去,带水严重时,催化剂粉碎,床层差压增大,导致停工。采取措施:⑴加强与油品、常压等单位联系;⑵按时巡回检查;⑶出现反应入口温度急剧下降,压力升高现象,而其它条件未变化时,应对原料罐加强检查切水。14、原料油脱水的目的?原料油中含水有多方面的危害,一是装置原料带水将引起加热炉操作波动,炉出口温度不稳,反应温度随之波动,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二是原料油带水对催化剂造成危害,催化剂如果长时间接触水份,容易引起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组分的老化聚结,活性下降;当原料油中长时间含水量过高,将引起催化剂强度下降,催化剂颗粒发生粉化现象,堵塞反应器。为了防止原料油带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定期对原料油缓冲罐进行脱水。装置内设有立式原料油缓冲罐,操作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液面计,并进行脱水工作。加氢装置催化剂的设计一般要求原料油中含水量低于300ppm15、开工前,催化剂为什么要进行干燥?干燥介质是什么?催化剂在制造、贮存、运输和装填过程中都可能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吸水,催化剂吸水变潮后,在高温下水分可导致催化剂粉碎,增大床层压降、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所以必须进行干燥。一般都采用热氮循环除去水分。16、在催化剂预硫化时怎样选择硫化油?

在湿式硫化的方法中,选择硫化油一般需遵循几下原则;(1)硫化油的馏分范围应接近或略轻于被加氢原料油;(2)硫化油中不应含有大量的烯烃,以防止硫化时在催化剂上发生聚合生焦,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因此一般选择直馏和加氢生成油作为硫化油是比较合适的;(3)硫化油一般不希望含有大量的氮化物,因为氮化物生焦的倾向较大。17、简述催化剂硫化步骤?建立反应循环(1)联系调度,引直馏石脑油进原料缓冲罐V201。(2)投用原料缓冲罐V201压控,液位达到80%后,启动原料油泵P201通过FIC20201控制42t/h进料。(3)当低分V202液面达到30%后,打开液控阀上下游手阀,液面达50%时,通过低分油不合格线外甩1小时后改反应系统循环。(4)调整反应循环系统操作,使各液位平稳,停收石脑油。硫化程序按下列程序进行(1)炉子以15~20℃/h慢慢升温,反应器入口温度升至150℃,开始向硫化油中匀速注入硫化剂,恒温2小时。(2)调节泵出口流量控制注硫速度50kg/h,采取不间断均匀注入。(3)按15~20℃/h升温速度将反应器入口温度升到230℃,恒温硫化8小时。升温过程中,H2S会穿透床层,注意定时按要求分析H2S浓度,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升≯25℃。若温升大于25℃,则应适当降低注硫速度,循环氢H2S浓度控制在0.3~0.8v%。(4)按5~118、为什么催化剂预硫化时,在硫化氢未穿透之前,床层温度不能高于230这时因为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硫化氢未穿透催化剂之前,如果温度高过230℃19、硫化结束标准(1)当循环氢中H2S浓度达到1.0v%以上两小时不再下降;(2)低分水液面不再增加;(3)DMDS注入的总量至少达到理论需硫量。20、叙述预硫化结束后开工引油步骤?(1).硫化开始后,预分馏改好流程,通知调度准备引石脑油,E-102,E-302准备引蒸汽,E-103,E-303投冷却水。联系供电给A-101,A-301风机送电。(2).280℃恒温硫化结束后,以15℃/h速度降温至200℃,同时排放部分循环氢,使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降至0.1%以下,V-202控制1.5Mpa。(3).引入石脑油进装置,(注意进料温度变化对操作的影响),V-202硫化油向后部汽提系统退油,进一步退油至罐区不合格罐,置换油量约25T/h。同时调整分馏部分操作参数至正常范围,T-301底部给汽提蒸汽,启动回流泵建立塔顶回流。(4).置换合格后(合格标准待定),联系调度,置换油改送罐区合格催化汽油罐,逐步提高反应入口温度,控制升温速度,视床层温升情况调整操作参数,反应器入口温度控制在220~230℃,反应出口温度260-270℃,床层总温升30-40℃,用冷氢量控制下床层入口温度以尽可能使反应器上下两个床层出口温度相同。(5)用直馏汽油运行48小时后,逐渐切换催化汽油,适当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10℃(6)正常生产操作条件:反应器入口温度:230-260℃低分压力:1.4-1.7Mpa氢油体积比:不小于300:121、床层温度下降的原因及处理?(1)进料量增加(2)加热炉出口温度下降(3)原料烯烃含量减少(4)氢纯度降低(5)原料油带水处理:(1)进料量增加将炉出口温度提上来。正常加油时应根据原料性质的变化及当时温度情况来决定加热炉出口温度,使操作温度达到控制指标。若连续加油时,应等到前一次的反应温度及换热温度平稳后再进行。(2)炉出口温度下降主要原因是:a、瓦斯量下降,可通过自动调节将瓦斯量提上来;b、瓦斯流控制失灵导致瓦斯量下降,控制阀改手动控制瓦斯量,同时联系仪表处理;c、瓦斯压力下降,及时联系调度找原因,若瓦斯压控阀失灵,可改手动控制,同时联系仪表处理,必要时可通过截止阀或付线阀控制;d、瓦斯组成变轻,同时增加瓦斯量。(3)由于烯烃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原料烯烃含量减少导致床层温度下降,可提高炉出口温度。(4)适当提高炉出口温度。(5)加强原料罐脱水,同时提高炉出口温度22、引起反应器顶部结垢的因素有哪些?(1)上游装置来的原料不稳定,原料缓冲罐没有隔离氧气等原因,导致在炉管内更高温区快速结焦形成碳粉等颗粒沉积在床层顶部;(2)原料中含铁,进入反应器快速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硬壳;(3)原料中含有硅、钠、钙等金属杂质及无机盐,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堵塞催化剂孔道,并使催化剂颗粒粘结,形成结盖;(4)原料油中带有机械杂质;(5)原料油或氢气带氯,产生腐蚀,铁离子带入反应器。氯离子和高温的作用,使原料中的某些化合物在炉管表面缩合结焦,碳粉颗粒进入反应器,沉积在催化剂顶部。23、为什么控制反应水冷后的温度?水冷出口温度越低,低分内气体的线速度越小,越不易带液;出口温度越高则反之。控制水冷出口温度越低,能耗增加;水冷出口温度越高,可以降低能耗。但并不是水冷出口温度越高越好,过高温度造成线速度增加,带液量增加,不利于循环氢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控制水冷出口温度的目的是防止低分的气体线速度过大而夹带液体破坏循环。对于设置循环氢脱硫的装置,水冷出口温度过高,使得循环氢中携带烃类导致胺液发泡,脱硫效果变差,严重时出现循环氢带液,影响循环机的安全运行。24为什么要设置循环氢脱硫塔?循环氢中如果有较多的硫化氢,就会腐蚀管道设备,造成铁锈积累在催化剂床层上引起压降增加,同时从化学平衡来看,循环氢中有硫化氢不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大量硫化氢还会与烯烃反应生成硫醇硫。25、硫醇硫的二次生成原因?(1)氢气不足(2反应温度低(3)重汽油中烯烃含量高(4)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高、烯烃和硫化氢再化合生成硫醇是经常发生的反应,在需要深度脱硫的情况下,需要特别关注。26、脱后循环氢为什么控制硫化氢不大于100PPM?主要是为了减少加氢处理后硫醇的二次生成,提高总的脱硫率,以保证加氢重汽油硫醇硫含量指标符合指标要求。27、循环氢带液对脱硫塔有什么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脱硫塔的原料气难免夹带有少量的轻烃或油,这种油或烃积聚过多,就会使胺液产生大量的泡沫,影响脱硫效果;严重时,这种泡沫会沿塔而上,造成脱后气体带液和跑胺事故的发生,影响下游的操作。28、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对脱硫的影响在加氢反应过程中,汽油中有机硫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硫化氢同时,在脱除有机硫过程中,汽油中烯烃会与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结合,生成分子硫醇;一部分环状芳烃硫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化学键打开,H-H键加氢饱和的过程中,硫化氢中的H-HS会乘机而入,生成环状大分子硫醇。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越高,反应过程中生成硫醇的几率和趋势却大。随着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的增加,精制油中硫含量相应增加,硫化氢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硫化氢会抑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尤其是在深度脱硫的情况下,将显著影响其脱硫效果。29、循环氢脱硫跑胺的现象及处理?原因及现象:(1)液面看不清或仪表失灵导致实际液面超高(2)V203液位上升快(3)塔压、循环量波动较大,导致液面波动大(4)超塔负荷(5)胺液发泡处理方法:(1)联系仪表工修理液面计(2)放净V203存液(3))胺液流量改手控,平稳各塔液面(4)降低并稳定塔负荷(5)联系二联合溶剂再生装置,找出胺液发泡原因并处理。30、预分馏塔塔底液面波动对装置的影响?严格控制好塔底液面,确保出塔底重油泵和塔底重沸器的正常运转,液面过高淹没了重沸器返回入口,甚至淹没塔底塔板,使塔底气相组分升不上去,塔内传热传质效果差,甚至发生冲塔。液面太低,则易使塔底泵抽空,轻组分在塔底停留时间短,不能从塔底挥发出来。31、汽提塔塔顶为什么要注缓蚀剂?因为汽提塔顶气体为高含硫化氢,又处于低温状态,与水蒸气形成H2S-H2O型腐蚀,腐蚀特别严重。加入缓蚀剂后形成保护膜,就可以减少硫化氢对汽提塔顶及换热系统的腐蚀,保护设备达到长周期运转的目的。32、塔发生冲塔的现象、原因及处理?现象:(1)塔底液面波动较大。(2)塔压波动较大。(3)顶温波动大(4)回流温度和回流罐液面波动较大。原因:(1)顶回流中断,回流泵抽空或控制阀故障。(2)重沸炉出口温度失控,造成出口温度超高。(3)处理量过大,塔内负荷大,或塔板吹翻油气走短路。(4)塔顶回流带水。(5)操作不当,轻油过多压至塔底造成突沸。处理方法:(1)调整回流量,按工艺卡片的要求调整。(2)立即恢复塔顶回流。(3)降低炉出口温度、循环量。(4)联系仪表工修理温控表。(5)加强回流罐脱水。33、发生安全阀起跳后如何处理?

若设备的压力超高引起安全阀起跳后,应立即启用压控副线或火炬线泄压,将压力降至正常范围内,检查安全阀是否复位,若不能复位,则关闭安全阀手阀,拆下修理。34、燃料气带油有何现象?怎样处理?现象:(1)燃料气压力不变,炉膛温度突然上升(2)炉出口温度升(3)火焰发红发暗,烟囱冒黑烟(4)严重时,由看火孔可看到油滴,甚至油漏在火盆外燃烧。处理:(1)应立即降低炉膛温度,改手动操作,必要时可减少火嘴(2)打开燃料气分液罐排凝阀脱油,冬季开大加热蒸汽(3)联系调度,加强燃料气系统脱油(4)如炉35、换热器使用原则是什么?(1)使用时,先开冷路,再开热路,先开出口,缓慢收入热流,同时打开放空阀排除器内气体后关闭放空(2)停用时,先关热路,后关冷路,同时进行扫线放空排油。其目的是使换热器逐渐升温(或降温),避免温度变化过激导致热胀冷缩,引起漏油或损坏(3)扫线时,先将冷却水放净,打开放空阀不论那一程扫线,另一程不可关闭出入口阀,以防憋压(4)投用或停用时,开关阀门要缓慢(5)其中一程若走付线,先开付线阀,再关入口阀,出口阀不关36、换热器如何切除?缓慢关热介质入口阀,同时开热介质付线阀。待温差不大时,全关热介质入口阀,同时全开热介质付线阀,全关出口阀。切除冷介质。给蒸汽吹扫,交检修处理问题。37、换热器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事项?一切换热器在新安装或检修后必须经试压后才可以使用;换热器在开工时,要先通冷流后通热流,在停工时要先停热流后停冷流,以防不均匀的热膨胀冷缩而引起泄漏或损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不允许单向受热,浮头式换热器,壳两侧也不允许温差过大;蒸汽加热器或换热停工吹扫时,引汽前必须扫净冷层水,并缓慢通气,防止水击,停工吹扫,换热一侧通气时,必须另一侧的放空打开,避免憋压损坏;空冷器使用时需要注意各部分流量均匀,确保冷却效果;经常注意监视防止泄漏。38循环氢压缩机进气阀漏为什么温度会升高?进气阀漏气时,经过压缩的气体便从进气阀泄漏处倒流,回到入口通道。由于此压缩气体未冷却,周而复始,因此,便会使温度升高。39、压缩机产生液击有何现象和危害?当液体进入气缸时,会产生激烈的液击声,气缸和机身剧烈振动。同时,由于负何大,会使电流增大并波动,气缸中的液体被活塞推动,剧烈地向气缸盖上冲击,可能将气缸盖击碎,而其反作用力将导致活塞杆弯曲,严重时会使压机全部损坏,威胁装置及人身安全。40、0.3MPa/min紧急泄压阀启动导致联锁停?(1)停原料泵(2)停反应加热炉(3)关新氢进料阀。41、怎样对气阀故障进行判断?(1)响声,气阀工作时,气缸发出的声音是均匀的,当气阀漏气时,会发生嘶嘶声,借助听诊器可以听出(2)压力:气阀泄漏,则前一段的压力必然上升,出口压力下降(3)温度:如果是进气阀漏,则进气温度必然上升,如果排气阀漏,则出口温度上升。从阀盖温度上可摸出或测出是否漏气(4)气阀发生故障,会时吸气量减少,严重时气阀碎片被吸入气缸,损坏缸体,造成重大事故。42、出入口气阀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吸气阀和排气阀是压缩机完成其工作循环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开闭运动应与活塞的往复运动相配合才能正确地完成压缩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和余气膨胀过程。在吸气过程中,当气缸内压力降低到低于管道内的压力时,吸气阀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开启,气体进入气缸,在压缩过程中,吸、排气阀均保持密闭。在排气过程中,当气缸内的压力升到高于排气管道内的压力时,排气阀开启。在余气膨胀过程中,吸排气阀均保持密闭。43、为什么冷却水中断时必须停机?冷却水中断后,造成压缩过程中,大量的热量带不出,气体温度升高,而使得气缸和活塞温度上升,润滑油粘度下降,润滑性能破坏,造成活塞与气缸磨损、卡死。甚至温度过高,超过润滑油闪点时,还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停冷却水时,必须停机。44、汽油线停工蒸汽吹扫前为什么要用水顶?汽油线停工蒸汽吹扫前用水顶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用蒸汽直接吹扫汽油线,那么汽油遇到高温蒸汽迅速汽化,大量油气高速通过管线进入储罐,在这个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吹扫前先用水顶,那么管线内绝大部分汽油就会被水顶走,然后再吹扫就比较安全了45、停电事故处理?如果是瞬时间停电,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停运设备恢复生产。(1)立即启动反应空冷A201(2)开启循环氢压缩机C201(3)启动原料泵,恢复进料。(4)加热炉连锁后及时关闭炉前手阀,准备点火(5)启动其他停运设备,恢复生产(6)及时调节低分及各塔、罐液面,防止液面超高或压空。如果是长时间停电,则按如下步骤处理:1).反应系统按停循环机处理。(2)降低预分馏塔和汽提塔塔底温度。(3)如果汽提塔液位过高,则可以将低分油改不合格线出装置。(4)关各停运机组出口手阀。46、装置进料量过低有什么危害?进料量过低的不利因素有:(1)在相同的温度下,空速低,停留时间长,加氢反应激烈,容易导致床层温度不易控制;(2)空速过低,会增加缩合反应的可能,导致在催化剂表面结焦;(3)空速过低,会使生成物中轻组分含量多,特别是气体量增加;(4)空速过低会造成反应床层沟流;(5)当进料量过低时,分馏系统操作难度增加。47、装置检修时按什么顺序开启人孔?为什么?检修时开启人孔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即应先打开设备最上的人孔,而后自上而下一次打开其余人孔。以便有利于自然通风,防止设备内残留可燃气体,是可燃气体很快溢出,避免爆炸事故。48、如何判断玻璃板液位计指示是否正确?玻璃板液位计是利用流体“U型”管原理,两个管子中液位保持同一水平,因此塔内的液位与玻璃板指示的液位一致。玻璃板液位指示错误,对分馏塔或容器的操作带来麻烦。正确使用玻璃板液位计,关键是玻璃板上下两端与塔容器连接口应保持畅通,有一端连接口堵塞,都将影响玻璃板液位计正常指示,重质油品冬季温度低,保温不佳会引起液位指示失灵,造成假象。使用玻璃板液位计,要与仪表控制的液位相对照,发现玻璃板液位计指示的液位有异常要进行检查伴热是否良好、指示是否灵敏,可将液位与界位提高或降低以考察玻璃板液位指示是否真实。首先关闭液位计上、下引线阀,排空液位计(对于热油要注意防止烫伤和自燃),然后分别开上、下引线(让其中一引线关闭),如均有介质流入玻璃液位计内,则说明量引线阀畅通,就可以确认玻璃液位计指示正确。49、什么是石油馏分?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每个组分有其各自不同的沸点。在加工过程中,人们把石油按不同的沸点范围切割成不同的石油馏出部分为一种石油馏分。150--280℃的喷气燃料馏分,200--350℃50、什么是油品的馏程?在规定的条件下蒸馏切割出来的油品,是以初遛点到终馏点(或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馏程(即沸程)来表示其规格的。51、什么叫做汽油辛烷值?汽油辛烷值是汽油在与空气组成稀混合气情况下抗爆性的表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在规定条件下与试样抗爆性相同时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辛烷值的测定是在专门设计的可变压缩的单缸试验机中进行。标准燃料由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和正庚烷的混合物组成。异辛烷用作抗爆性优良的标准,辛烷值定为100;正庚烷用作抗爆性低劣的标准,辛烷值定为0。将这两种烃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可配制成辛烷值由0到100的标准燃料。混合物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愈高,它的抗爆性能也愈好。在辛烷值试验机中测定试样的辛烷值时,提高压缩比到出现标准燃料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使发动机产生同样强度的爆燃。当确定所取标准燃料的抗爆性与未知辛烷值试油的抗爆性相同时,所选择的标准燃料如恰好是由70%异辛烷和30%正庚烷(体积百分数)组成的,则可评定出此试油的辛烷值等于70。52、加氢精制的定义是什么?加氢精制是各种成品油在氢压下进行催化改质的一个系统。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原料油、氢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在加氢精制催化作用下,把成品油中所含硫、氮、氧等非烃类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烃类及易于出去的硫化氢、氨和水。53、温度对加氢反应有何影响?反应温度也是加氢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从热力学来看,提高温度对放热反应是不利的,但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看,提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度。由于在加氢精制通常的操作温度下硫、氮化物的氢解属于不可逆反应,不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以提高反应温度,可以促进加氢反应,提高加氢精制的深度,使生成油中的杂质含量减少。但温度过高,容易产生过所的裂化反应,增加催化剂的积炭,产品的液收率降低,甚至这一极限反应温度时,脱硫或脱氮率开始下降。工业上,加氢装置的反应温度与装置的能耗以及氢气的耗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来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54、什么叫氢油比?在工业装置上通用的是体积氢油比,是指工作氢在标准状态下(latm,0℃55么是催化剂?催化剂作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催化剂是指能够参与反应并加快或降低化学反应速度,但化学反应前后其本身性质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作用的基本特征是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常数,但不改变反应的化学平衡。56、催化剂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作用?工业催化剂大多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按其在催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三部分。=1\*GB3①主活性组分是催化剂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组分,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主活性组分主要是金属,是加氢活性的主要来源。=2\*GB3②助剂添加到催化剂中用来提高主活性组分的催化性能,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或热稳定性。=3\*GB3③载体是负载活性组分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的多孔性物质。其作用是:作为担载主活性组分的骨架,增大活性表面,改善催化剂的导热性能以及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有时载体与活性组分间发生相互作用生成固溶体和尖晶石等。改变结合形态或晶体结构,载体还可以通过负载不同功能的活性组分制取多功能催化剂。57、催化反应的过程有哪几步?常规操作可调整的有哪些?催化反应的过程包括=1,2,3,4,5,6,7\*Arabic:=1\*GB3①反应物通过催化剂颗粒外表面的膜扩散到催化剂的外表面的膜扩散到催化剂的外表面;=2\*GB3②反应物自催化剂外表面向内表面的扩散;③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依附;④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反应生成产物⑤产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依附;⑥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⑦产物自催化剂外表面通过膜扩散到外部。以上七个步骤可以归纳为外扩散、内扩散、吸附和反应四个阶段,如其中七个某一步骤速率慢,则整个反应速率取决于该步骤的速率,该步骤成为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常规操作调整的手段有温度调整、氢分压的调整以及催化剂的改进等。常规操作中可以调节的主要是①和⑦,即改变空速或氢油比可以改变催化剂的润湿分率,改变油膜厚度,从而改变扩散速度;循环氢的纯度对氢分子的扩散有一定影响。、么是催化剂活性?活性表示方法有哪些?衡量一个催化剂的催化效能采用催化剂活性来表示。催化剂活性是催化剂对反应速度影响的程度,是判断催化剂效能高低的标准。对于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多采用以下几种表示方法:①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比活性常用表面比活性或体积比活性表示,即所测定的反应速度常数与催化剂表面面积或催化剂体积之比表示。②反应速率表示法。反应速率表示法即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的量的摩尔数变化来表示。③工业上常用转化率来表示催化剂活性。即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已转化掉反应物的量(nA)占进料量(nAO)的百分数。④用每小时每升催化剂所得到的产物重量的数值,即空速时的量YV+T来表示活性。上述③、④活性表示法,都是生产上用的,除此之外,还有用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反应后某一组分的残余量来表示催化剂活性,例如烃类蒸汽转化反应中用出口气残余甲烷量表示。这些方法直观但不确切,因为它们不但和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制备的条件有关,并且也和操作条件有关。但由于直观简便,所以工业上经常采用。59、催化剂初期和末期相比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催化剂在实用过程中,会产生催化剂表面生焦积炭、催化剂上金属和灰分沉积、金属聚集及晶体大小和形态的变化等现象,因此其活性、选择性、会逐步下降,为了达到预期的精制要求和裂解化深度,必须通过逐步提高相应的操作温度来补偿其活性选择性的下降。60、加氢催化剂积炭的机理及规律?由于酸性中心的存在,在催化剂表面会逐渐形成积炭。积炭会使催化剂活性下降,原因是易生炭化合物在酸性中心上强烈吸附,覆盖了活性中心,并且由于焦炭积累,堵塞孔道,使反应物不能接近活性中心上发生吸附,大大降低了催化剂的表面利用率,在反应初期,积碳量开始迅速增加,催化剂活性下降也很定期。反映后期,由于过多的积碳堵塞哦了催化剂的孔道,活性下降太多,需要提高温度来进行补偿。61、加氢催化剂干燥时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哪些?①为了能使催化剂中的水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出来,催化剂干燥阶段反应系统压力应维持在1.5Mpa;②在压缩机能达到的情况下,气剂比应尽量大些,反应床层温波推进快,温度分布均匀,催化剂上的水脱除得快些;③升温和恒温阶段有专人对脱水量进行称重记录;④升温速度不可过快,在250℃恒温阶段时间不小于6h;⑤当床层温度高于催化剂供应商给定的进氢最高温度时,不能引氢;⑥62、在催化剂干燥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氮气介质,而不适用氢气介质?在催化剂干燥过程中,如果使用了氢气介质干燥,且搞糟温度超过了200℃,那么催化剂上的活性氧化物将会被氢气还原而成为抵价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这样在下一步预硫化步骤中将会遇到困难,因为被还原后的金属很难被硫化,从63、为什么新催化剂升温至150℃以前,应严格控制10~15在催化剂床层从常温开始升温时吗,分为两个阶段,常温至150℃和150-250℃。新催化剂温度<150℃时属于从催化剂微孔向外脱水阶段,如此阶段升温过快,水汽化量大,易破坏催化剂微孔,严重时很可能使催化剂破碎,造成床层压降过大,缩短开工周期。150℃-250提温阶段可以适当提高升温速度。催化剂中的大多数水分经15064、什么是催化剂的预硫化?初始装入反应器内的加氢催化剂都以氧化态存在,不具有反应活性,只有以硫化物状态存在时才具有加氢活性和稳定性、选择性。所以对新鲜的或再生后的加氢催化剂在使用前都应进行硫化。湿法硫化的起始温度通常控制在150℃-160℃;一般国内装置根据硫化剂确定干法硫化的起始温度:二硫化碳注硫温度为17565、加氢精制催化剂为什么要预硫化?新出厂或再生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活性物多数为W、Mo、Ni、Co的氧化态,而加氢精制催化剂的高加氢活性态为硫化态,催化剂经过硫化以后,其加氢活性和热稳定性都大大提高,因此,催化剂在接触油之前必须进行预硫化,使其与硫化物反应转化为硫化态,才能发挥催化剂的高加氢活性。硫化反应通常为:3NiO+H2+2H2S→Ni3s2+3H2OMOO3+H2+2H2S→MOS2+3H2O 9C0O+8H2S+H2→C09S8+9H2O CS2+4H2→2H2S+CH466、催化剂预硫化时为什么要先预湿?催化剂的预湿,通过试验研究和工业实践,已成为加氢精制催化剂开工必须的步骤,特别是滴流床加氢反应器中,必须使用催化剂的预湿技术,其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催化剂颗粒均处于湿润状态,防止催化剂床层中“干层”的存在,而“干区”的存在将降低催化剂的总活性;另一作用是使含硫油中的硫化物吸附在催化剂上,防止活性金属被氢气还原为硫化带来困难,有利于提高硫化催化剂的活性。另外,预湿还可避免水对催化剂质量的影响。67、催化剂预硫化过程的注意事项是什么?①为防止催化剂发生氢还原,引氢进装置时床层最高点温度应低于150℃。在H2S未穿透催化剂床层前,床层最高点温度不应超过230℃。避免高温氢气对催化剂金属组分的还原作用。②硫化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及各阶段硫化温度,硫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升温太快或硫化剂注入太多,则发硬剧烈,会导致床层超温。因此,引入硫化剂后,要密切注意床层温升,升温速度要缓慢,一旦升温超过25℃,则减少硫化剂注入量,适当采取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的措施。如果分馏部分热油循环时,影响预硫化升温要求。③当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体积分数)大于1%时,适当减少DMDS注入量。④在催化剂预硫化期间,各工艺参数每小时记录一次,脱水、称量必须有专人负责。⑤要注意的二甲基二硫液面,正确辨别真假界面,掌握真正的注入速度,同时不能把水压至反应器中。需向硫化剂罐补充硫化剂时,应暂停预硫化,反应器床层温度降至150℃。待硫化剂罐重新装入硫化剂后,再升温继续硫化。68、在催化剂预硫化时,怎样选择硫化油?在湿式硫化的方法中,选择硫化油一般遵循一下原则:①硫化油的馏分范围应接近或略轻于被加氢原料油;②硫化油中不应含有大量的烯烃,以防止硫化时在催化剂上发生聚合结焦,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因此,一般选用直馏和加氢生成油作为硫化油是比较合适的;③硫化油一般不希望含有大量的氮化物,因为氮化物生焦的倾向较大。69、预硫化过程中,注入的硫消耗在哪些方面?硫化过程中,注入的硫消耗在下面几方面:①催化剂上取代氧元素消耗了最大量的硫;②系统泄漏一部分硫;③高分酸性水中溶解硫;④残留在反应系统中的硫。70、加氢精制催化剂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①防止已硫化的催化剂与空气接触,若与空气接触,将容易着火或者氧化失活;②避免大量毒物与催化剂接触;③防止催化剂床层超温,引起催化剂表面熔融,原料油结焦,催化剂表面积炭,活性下降;④保持适当的氢油比避免原料油结焦;⑤升降温操作应缓慢,防止催化剂破碎;⑥使用催化剂前要对催化剂进行质量检查(合格证、使用说明、有否受潮、污染,根据破碎程度决定是否进行除尘去粉);⑦反应器在装剂前必须进行烘干;⑧做好催化剂的装填。71、水对催化剂有哪些危害?少量的水在反应系统中绝大部分为汽态,浓度较低对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基本没影响,但液态水或高浓度水蒸气与催化剂接触时,会造成催化剂上的金属聚结、晶体变形催化剂外形改变,从而破坏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及活性、稳定性。72、什么叫催化剂结焦?如何防止?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反应系统中某些组分的分子经脱氢聚合形成高聚物,进而脱氢形成氢含量很低的焦类物质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减少可利用的表面积,同时由于孔口堵塞,降低了内表面利用率,引起活性衰退,这种现象称为结焦,降低了内表面利用率。引起活性衰退,这种现象称为结焦,结焦是催化剂失活最普遍的形式,可以再生,因此是一个可逆过程。防止催化剂结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①控制好原料的密度、干点、比色等指标,防止胶质、沥青质的大量带入。②保持在较高的氢油比下操作,抑制结焦反应。③严防催化剂超温。73、失活过程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失活过程通常分三个阶段:①初期失活。这一阶段为期约数天。在这一阶段激烈炭沉积,活性下降快速,最后达到结焦的动态平衡,活性稳定。初期失活需要提高温度来补偿活性损失。②中期失活。这一阶段催化剂失活是由于金属硫化物沉积引起。由于重金属与炭沉积稳定,活性下降缓慢。③末期失活。运转末期操作温度高,加剧炭沉积和金属沉积,催化剂迅速失活。74、催化剂为什么要再生?催化剂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由于积炭、金属或活性组分状态的变化,催化剂的活性将逐步降低,以致不能再符合生产的要求。为充分利用催化剂,必须对失活的催化剂实施再生,使其基本恢复活性,再继续使用。催化剂的生焦(或结炭),使一种氢含量少、碳氢比很高的固体缩合物覆盖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它可以通过含氧气体对其进行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谁;由于绝大多数的加氢催化剂在硫化状态下使用,因此失活催化剂再生烧焦的同时,金属硫化物也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金属氧化物,烧焦和烧硫都是放热反应。75、氢气在加氢精制反应中起什么作用?①在加氢反应中,氢气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②大量的氢气通过反应器,带走反应热,防止催化剂结焦、原料油结焦、催化剂积炭,起到保护催化剂的作用。③大量氢气存在,使油品形成良好的分散系,和催化剂的接触更均匀,反应更完全。④大量氢气存在,能维持加氢精制反应所需的氢分压。76、加氢精制反应堆循环氢浓度有何要求?堆反应操作有何影响?循环氢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装置反应氢分压的高低,而加氢装置反应压力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该工艺的理论氢纯度(设计值)来确定的。因此,如果氢纯度低于设计值,则装置的反应氢分压将得不到保证,氢纯度偏离设计值较多时,将直接影响装置的加工能力、所处理原料油的干点、催化剂的运转周期和产品质量等。加氢精制装置的和设计的循环氢纯度一般为不小于80%(体积分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装置一般不作循环氢纯度的调节,如果循环氢纯度低于80%(体积分数),则从装置中排出部分废氢。同时补充一部分新氢来维持装置的氢纯度。77、加氢精制氢气消耗在哪几个方面?①化学反应耗氢②排放废氢耗氢③溶解损失耗氢④机械泄露耗氢78、何为化学耗氢?加氢精制反应中吗,置换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质,烯烃饱和‘芳烃饱和及生成的硫化氢、氨、水等所需为化学耗氢。化学耗氢与原料油的性质和反应温度有关,79、加氢反应系统的开工步骤有哪些?①开工前的准备工作②氮气置换③氮气气密④催化剂干燥⑤催化剂预硫化⑥切换原料油,调整操作。80、正常操作中提高加氢反应深度的措施有哪些?以哪个为主?正常操作中提高加氢反应深度的措施:①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②提高反应压力③提高循环氢纯度④降低空速⑤提高氢油比⑥更换高活性催化剂。其中以提高反应温度为主要手段。81、如何控制反应温度?通过调节进料加热炉出口温度,继而调节反应器入口温度;通过调节催化剂床层冷氢注入量;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升在合理范围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先提量后提温和先降温后降量”的操作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