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_第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_第2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_第3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_第4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旧”“温馨”“闪烁”等9个生字,正确书写“柴”“旧”“狠”等11个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了解课文是用现实与幻象的对比手法来表现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想象和描绘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美好景象,培养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2.培养对弱者的同情心和爱心。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3.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难点1.理解现实与幻象的对比手法。2.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教具与学具准备1.课文插图。2.生字卡片。3.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小女孩的形象。2.提问:你们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3.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美好景象。2.交流:小女孩在火柴的光亮中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象代表了什么?3.讨论课文现实与幻象的对比手法,理解作者情感。四、学习生字,掌握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讲解书写要点。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寒冷、饥饿、痛苦-幻象:温暖、美食、快乐```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3.想象小女孩看到的美好景象,写一篇短文。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初读课文、研读课文、学习生字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明确课文主题。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研读课文,深入理解”。教学过程(续)五、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情境创设:播放轻柔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一种温暖而梦幻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女孩的世界中。2.细读课文: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特别是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描述,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3.情感体验: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时的感受,以及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的景象对她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小女孩的心情。4.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与她在火光中看到的幻象,让学生理解这种对比手法如何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5.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探讨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如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贫困人民的同情等。6.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同情和关爱他人,特别是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续)难点1.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小女孩的情感,理解她的渴望和绝望。2.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现实与幻象的对比,以及这种对比对故事情感的影响。3.主题探讨:鼓励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过程(续)六、情感教育1.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有何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同理心。2.现实联系:讨论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类似困境,如何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3.价值观培养:通过小女孩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并鼓励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教学过程(续)七、作业设计1.情感日记: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的感受,以及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影响。2.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小女孩如果能够逃离困境,她的生活会发生怎样变化的短故事。3.社会实践:布置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或慈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课后反思(续)本节课通过研读课文,深入理解小女孩的情感世界和故事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培养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情感日记、创意写作和社会实践等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学过程(续)八、课后延伸与家长参与1.家庭作业:设计一份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让家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对故事的解读,促进家校共育。2.亲子活动: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一幅关于小女孩的画作或手工艺品,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增强亲子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3.社区互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如为流浪儿童捐款、捐物,或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讨论、提问和分享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在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2.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情感日记的深度、创意写作的想象力和社会实践的参与度。3.情感态度变化: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自我报告,评估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如同理心的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等。教学反思(续)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如情境创设、情感体验、对比分析和主题探讨,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内涵。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入,学生不仅学会了同情和关爱他人,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家庭作业、亲子活动和社区互动的延伸,教学活动的影响得以扩展到课堂之外,形成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新时代公民。结语《卖火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