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2019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2019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2019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2019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

2019年8月

流动的颜色

【教材简析】

红、黄、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复色,在以

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调色、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

色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材目标】

1、通过让红、黄、蓝三原色互相流动、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

律。

2、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色彩规律。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到的

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

一幅画。

3、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生。

【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玻璃、光滑

的卡纸、吸管、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生宣纸、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抹

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魔术”

——运用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请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活动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一

到两个进行实验:

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分别用小棒充分的搅拌,看看一共能出

现多少种变化。

2将红、黄、蓝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色充分的混合,

然后将生宣纸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在一片玻璃上涂红色墨水、另两块涂黄色和蓝色,晾干后将三片玻璃两片两片

的覆盖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

各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大家讨论一下通过实验可以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即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

用嘴或者利用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鼓励大胆创新,有些画从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激发自己的想

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

课后拓展:

回家在纸壳上掏圆洞,寻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糖纸贴到洞上,做成三张

滤光片。使用这几张滤光片组合着来观察世界,体会色彩流动带来的美感。

【教学后记】

染色游戏

【教材目标】

1、初步了解扎染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艺术的精美。

2、掌握基本的折纸、染色的方法,用染好的纸做手工或装饰物品。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折纸、染色,感受色彩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创意折纸进行染色,并用染好的纸做手工活装饰物品。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折叠方法进行浸染练习,并将染好的纸做有创意的手工。

【教学准备】容易吸水的纸张、水粉颜料工具、废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习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欣赏扎染作品实物,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2、启发、拓展思路:教师示范染色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

(1)首先调色

(2)然后折纸

(3)接着染色

(4)最后打开

(5)获得染色作品

3、探究纸张的创意折叠方法:

(1)出示四种纸张折叠方法:“井”字折法、“米”字折法、“田”字折法、“十”

字折法。

(2)学生尝试其他折叠方法(3分钟尝试时间)

4、教师挑出学生有创意的折纸,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法(可让学生上台演示)对

能力较高的班级,可以根据折法出示相应的染色作品,分析色彩搭配的规律。

5、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从作品及作品名字中,感悟折纸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思路。

6、学生动手尝试。

7、创意制作:

(1)了解窗花、花朵、剪纸蝴蝶的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运用染色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

新的方法。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五、小结:

【教学后记】

装饰自己的名字

【教材简析】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也寄予了家长对孩子的无限祝愿。上学期学象形文字时,

好多学生已经用象形文字表现了自己的名字。本节“闪光的名字”是引导学生运用多

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

【教材目标】

1、引导学生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用闪光胶或其它有光泽的材料使自己的名字“闪光”。

3、在表现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体会家长在名字中寓于的对自己的期望。

【教学重难点】

1、在表现自己名字时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名字与底色、装饰的颜色要来开,一定要突出名字。

【教学准备】

教师:以班里同学的名字为表现对象的范作若干。示范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美术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闪光笔、闪光中性笔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出示一幅上学期班里一位同学用象形文字表现的自己的名字供大家欣赏。

请几位同学起来谈谈家长为什么为自己起这个名字,其中有什么寓意,谈谈自己

对自己名字的认识。

活动二:

谁不想做个顶天立地的人,谁不想自己的签名富有特色,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闪

闪发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为班里几位同学设计的名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等,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怎样根据名字的外形、笔划、意思来进行造型加工。

活动三:

怎样让表现好的名字闪闪发光?请学生们通过看书、讨论、试着画一画等,找寻

让名字发光的多种手法。

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活动四:

试着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的名字,并运用闪光胶或其它材料表现自己的名字。

“闪光的名字”作品展览。

相互参观与评述。

拓展:

有什么方法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呢?试着做一下。

【教学后记】

彩泥世界欢乐多

【教材简析】

彩泥在学生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但作为一个专题来制作这才是第一次。用彩泥

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材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强调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图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造。

2、能否在制作上创新。

【教学准备】

教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泡沫盘子、彩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用彩泥做过哪些东西,你都会运用那些制作技法?

活动二:

欣赏天津“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从作品中得到的审美

感受。

欣赏本校美术小组的同学用彩泥制作的装饰挂盘“瓢虫”、“风景”等,说说他们

运用了哪些学过的制作技法,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夸张变形的。

将作品发到各组,请学生近距离的欣赏,并互相谈一下自己的欣赏感受。

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夸张、变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组合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还可

以适当的介绍一下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活动三:

以书上的范作“小狮子”为例,与真实的狮子的照片相比较,看看作者对它进行

了哪些夸张、变形。尤其是狮子的鬃毛和五官的制作技法。

教师以小猫为例,通过夸张变形现场演示猫头的制作。

活动四:

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富有情趣的作品。教师向学生展示其它欣赏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作。

活动五: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节课带泡沫盘子。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欣赏工艺小组的同学制作的彩泥浮雕挂盘,启发学生思考要在挂盘上做彩泥浮雕,

可以做什么形象的。

说一说自己想做什么,怎样对创作对象进行形象的加工。

针对范作《瓢虫》,说说哪里做的最高,最有立体感,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平,为什

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明白:在盘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层次感)

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谈一谈准备怎样表现作品的层次感。

活动二:

同学们在自己带来的纸盘上用橡皮泥制作动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静可以用水彩笔

添画,也可以一个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系列或一个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

妈妈》。充分体现合作学习。

活动三:

做好后在纸盘上扎眼,穿上绳子系成挂环,按照表现对象的类别挂到美术教室的

展示台上。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象参观美术馆一样对每件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鼓励学生自评、

互评。教师评价时不要只谈技法的运用和形象表现得是否真实,对有创造性、大胆夸

张变形的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回去后试着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纸浆等)制作各种形象。

【教学后记】

奇妙的电话机

【教材简析】

电话,现在已经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通讯工具了,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电话,可

以让学生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以及创造的乐趣。

【教材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

话机。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2.能否突破电话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彩泥、纸盒、剪刀、胶水、牙签、彩纸、彩笔等材料。各个

时期的电话模型。教师范作,各种电话的彩色招贴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教师带来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电话

的发展历史遗迹电话的一些知识,欣赏一些电话的造型。

引导学生讨论:你在超市、商店、别人家里,还见过什么样子的电话?我们将来

的电话会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欣赏达利《虾形电话》《唇型沙发》及同龄人运用彩泥制作的电话作品。

以“玉米形电话机”为例,师生共同探讨可以运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来表现。

讨论完后,教师迅速的现场示范一个。

活动三: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见的东西,通过夸张、变

形、重组等方法运用彩泥之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机,体验造型的快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超市特卖会”,作业展示,引导学生以介绍产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构

思与制作。

教师发给每一组几张“代币券”,组里派代表购买大家感到最满意的电话,最后评

出“最受欢迎的商品”。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一节课带纸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用纸盒制作的双屏翻盖手机装作与学生通电话步入教室,引起学生

兴趣。

教师将这个手机传给各组看看,请孩子们说说老师是怎样将盒子改造成手机的。

活动二:

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各种电话、手机的彩色广告发到各组,请同学每研究一下,并

将大家带来的材料堆到一起,看看最适合做哪一种电话。

教师以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天线宝宝”形电话为例进行示范。请学生从自己组的

材料中找出一个最适合做这个电话的盒子交给老师。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将盒子改造成

需要的形状。

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盒子进行剪、切、贴等改造。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

贴、画等造型。

启发学生考虑可以怎样来制作凸起的按键。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通过动脑与合作,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纸、

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传情”表演,每组推选两位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电话表演打电话,在表演

过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乐,体现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查号台等。

【教学后记】

花花衣

【教材简析】

本课实际上就是运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旧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

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教材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旧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

饰品。

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体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否根据瓶子的形状及质地选择装饰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

颜料、胶水等工具。还可准备各种野生植物的花朵、种子、石子、贝壳、泥土等。

2、教师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先出示几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在什么地方?

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讨论:说说老师是怎样装饰这只瓶子的?

在教材中介绍了几种方法?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

活动二:

1、学生用装饰材料将容器全部掩盖起来,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

2、用水粉颜料涂色,应该少加水,也可以现在瓶子上裹一张纸,干后再涂颜色。

3、用纸片拚贴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将纸裁(撕)的小一些,这样比较容易伏贴。

还可用绳子、线绕圈捆绑的形式来使纸片固定。

4、还可以用蜡笔画好图案,在水粉涂色,然后用它包装容器。

5、还可以选择贝壳、石子等材料粘贴。

活动三: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

收拾多余的材料

课后拓展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进行装置艺术的摆放。

学习评价:

1、能否合理学用多种媒材进行设计制作

2、能否牢固的拚接、粘贴材料

3、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

【教学后记】

对折剪纸

【教材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对称的物体,能用对印的方法表现出来。

2、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会对印的方法,创作出美丽的图画。3、欣赏生

活中的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对印的方法,并进行添画。

【教学难点】用对印的方法表现对称图形,根据对印出的图形创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图片、颜料、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让同学议一议、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对称的,对称就是以一条中心线

为准、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对角对称,出示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范例让学生看一

看、议一议对称的美(平衡、均衡、整齐、稳定)。

2、组织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制作过程:把作业纸对折,在对称轴的一边画、合起来,

印一印,打开看象什么?让大家来试一试制作一幅对称图,再谈谈制作中会遇到什么

困难,(对称的颜色不明、画面糊了)。讨论怎样才印的清晰。(颜料浓淡要适当)

3、小组讨论:哪些物体适合用对称方法表现。构图(一半图形的设计)、色彩的

搭配?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1)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

(2)调色(注意颜料少调些水,色彩要鲜艳,不要几种颜色混在一起,弄脏画面。)

(3)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

(4)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

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

2、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手脏

了不要用抹布擦干净。引导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三、展示作品:小组进行评议,让同学谈谈其他同学的作品、及教材的作品,你

看了会什么感受,个别同学对全班小结。

四、小结:

【教学后记】

对印的图形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5—10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能够用对印的方法表现2—3幅作品。

3.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说出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2.是否能留心观察对印作品产生的肌理效果。

3.是否将课桌及周围收拾干净。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笔、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

(2)教师准备与学生一样的材料及范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制作过程图,鼓励学生在纸上试一试,之后,可以让学生交

流在诗作中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帮他出主意,主要谈谈,什么情况下印的很清晰,

什么情况下不容易印清楚,同时教师可以举例相关学生作品。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那些物品适合用对印的方法来表现,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

出那些?

活动二:

教师示范:调色,绘画,对印。

学生在正式的作业纸上练习。(由学生对颜料及水分的控制能力有差异,气候情况

对作业效果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晴朗的天气,颜料干得很快,动作稍稍慢一点就印

不出来了,因此建议老师让孩子使用水粉颜料,调色过程中尽量少加水,并且,可将

作业纸裁得稍小一些。)

活动三:

学生作业展示,请学生谈谈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收拾与整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展示学生上节印制的作业,让学生将作业拿得远一点,“看一看,想一想,我印出

来的东西象什么?”

然后进行添画。构图有缺陷的,用添画来补救;形象不清楚的,用添画使它具体;

色彩不丰富的,用添画来点缀。可以直接用笔画上去,添画的时候注意对称。

活动二:

展示作品,欣赏学生及教材上的作品、图片,让学生谈谈感受,如:平衡、完美

等等,学生所说的与对称相关的都予以肯定。另外,在对印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偶

然的、奇妙的效果,可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欣赏。

活动三:

有目的的创作一幅对印作品,再进行添画。

收拾与整理:

将工具洗干净,将桌子擦干净。

课后拓展:

将作品制成卡片送给师长或朋友。

【教学后记】

蜻蜓飞飞

【教学目标】

1.有重点的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副以蜻蜓为主体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有重点的观察蜻蜓。

2.能否将观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3.是否能够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教室准备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

(2)学生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通过实物投影观察蜻蜓标本。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概念

化的,农村的孩子虽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细观察的不多。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

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

生的创作灵感。

活动二:

描述蜻蜓的外形特点,说说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在交流中,了

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

欣赏书上绘画蜻蜓的作业,谈谈哪些画的精细、写实、哪些写意但又抓住了蜻蜓

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画法。

谈谈自己认为绘画的蜻蜓周围可以添加哪些背景。

活动三:

运用线条来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以组为单位将画好的蜻蜓剪下来,贴到一张大纸上,共同添画背景。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出示折纸的蜻蜓,引起学生兴趣。

每一组发两只折好的蜻蜓请学生们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该怎样折,同以前学过

的“千纸鹤”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起来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

学生随老师的演示学折蜻蜓。

活动二:

教师在教师的展板上布置一朵油菜卡纸画好的荷花,制作一只立体的蜻蜓停在上

面。蜻蜓翅膀上花纹用彩色笔描述出来。告诉大家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陪她

玩,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的蜻蜓铁道展板上。

蜻蜓可以用对折剪,再装饰的方法。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样式。

提醒孩子选择制作蜻蜓,需要强调它的翅膀的对称性。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并完成作业。

活动三:

用学生们的纸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励做得快的学生再制作莲蓬和蝌蚪,充实池塘

中的景色。最后教师为展板题词:荷塘秋色。师生共同体会创造的快乐。

【教学后记】

画出你的想象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欣赏艺术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富有创意

的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以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形象。

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

造性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想象力是否有新意,并大胆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是否在画面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新颖的特征。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欣赏所需要的大师的作品。实物投影仪

(2)师生共同准备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绳子、彩色kt板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组织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欣赏大师的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产生背景以及表现方

法以及形式的介绍交流,激发学生对新颖的表现形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师们所用的各种材料所表现的物体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

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想。

活动二:

要求学生通过边思考边模仿,根据学生的想像,表现出各种富有个性的画面来。

可以运用塑料袋、图钉绳子、彩色钙塑板等等材料表现物体形象特征,还可以表

现这些物体过程中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表现出各种形象新颖有趣的特点。当学生

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议:谁设计的作品有新意,谁的画富有想像力,谁

材料运用富有创造力。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富有新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把桌面和地面的废料收拾起来,把多余的材料放入塑料袋内,以备再次

使用。

第二课时

活动一:

针对学校刚刚开始建设“艺术长廊”,将设立一个“我和大师一起画”学生作业展

栏目的情况,鼓励学生运用大师的绘画元素自由的大胆创作。

活动二: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喜爱的和熟悉的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

式。

欣赏同龄人模仿大师的表现方法和形式创作的绘画作品,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什

么样的模仿是成功的、具有再生力的。

活动三:

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以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形象。

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

造性的作品。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即变形、夸张等表现形式,像大师们一样用非

具象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

活动四:

“我和大师一起画”小小画展。将同学们自己创作的大师级作品在展板上进行布

置,并评选出最佳作品布置到艺术长廊上。

【教学后记】

儿歌变画

【教材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教学准备】儿歌配画作品、图书、彩笔。

【教学过程】

1、组织学习: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经常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歌声中进入甜蜜的梦乡,同学

们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儿歌吧!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儿歌《小老鼠上灯

台》,师生拍手齐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愉快的进入到学习当中)。

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画,那就更完美无缺了。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

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

神奇吧!(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1)教师示范儿歌《风和树》的配画:(一名学生朗诵儿歌风和树)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公公、一个风娃娃。

师: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范画,有没有这几个形象?(有)

虽然有,但是否美观?我们如何让它更美呢?

让学生闭上眼睛,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使画面内

容更丰富,视觉冲击力更强。(指名学生说)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儿歌《风和树》的配画作品。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画的也很好,想象力很丰富。老师也想了一个背景供咱

同学们参考。(在黑板上画出背景)

师:现在看起来画面就丰富多了,涂上颜色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出示完成

图)

我们书上也有几幅儿歌配画作品,画的也很棒,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4、作品评析(欣赏课件):

(出示教诲儿歌《数星星》)

学生齐读《数星星》儿歌。

师:《数星星》小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爬上梯子往天上挂星星,好

像在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祈福出示儿歌《懒汉歌》的两幅范画。学生小组讨

论:同样是一首儿歌,作品的表现却完全不同,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研

究和分析儿歌配画的两种方法:全面表现和夸张或含蓄。)学生分组发言。

师:分析的很好,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很强,希望大家都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养成

认真分析的好习惯。所以我们在为儿歌配画时一,一定要先观察、分析,想好以后再画。

画时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一种是全面描绘,如《懒汉歌》;一种是夸张或含蓄的

表现,如《小耗子上灯台》。

④学生分组讨论并欣赏《日头落》和《三个和尚挑水喝》儿歌。5、总结儿歌配画

要点和步骤。

6、学生实践:为自己搜集的儿歌配画。(播放儿歌音乐)

7、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出示)

画自己喜欢的儿歌,先仔细分析儿歌的内容。

②能够反映儿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景,构图饱满,主次分明。

③形式与儿歌内容要统一。

④着色要恰当。

8、小结:

9、拓展:自己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并且为其配画。

【教学后记】

巧用瓶盖

【教材目标】

1.能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更够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做成1-3件玩具。

3.对用废旧材料自制的玩具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瓶盖制作一件玩具。

2.是否觉得自制的玩具特别有意思。

3.在制作过程中能否安全的使用工具材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饭做和具有圆形物体的图片资料,收集瓶盖若干。

2、学生收集各种瓶盖,各种质地的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将各人收集到的瓶盖展示在桌面上,然后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谁的瓶盖最大,

谁的瓶盖最小,谁的瓶盖形状最离奇。

请学生举例他们所看到过的圆(柱)型的物体及物体中的圆形部分,如:水井、

风扇、太阳、月亮、灯、镜子、凳子、篮子、钮扣、各种按钮,娃娃的眼睛、眼睛、

猫眼……教师在适时的时候出示一些图片。

活动二:

学生讨论:如何将这些东西与眼前的瓶盖联系起来?

联想游戏:

将两个瓶盖放在一起,像一想,它像什么,叠在一起又像什么?

小组里的同学一遍完一边说,最后比一比谁想得最多。

活动三:

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新建的艺术长廊,引导学生欣赏小工艺小组的同学运用各

种瓶子盖制作的工艺挂件,体会瓶盖千变万化的装饰魅力。

教师就自己辅导的作品谈创作思路,演示制作过程。

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作品,阅读文字部分,按后思考并交流:我今天准备用瓶盖做

什么,还要用到那些材料,怎么做。

活动四:

学生根据设想好的思路创作。一些金属的瓶盖有锋利的口,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以免割伤手指。

制作过程中及时将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做法进行展示,以便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

收拾与整理

丢弃边角料时,提醒学生将纸张与其他无机材料分开放置。

课后拓展:

用瓶盖做轮子,制作一辆汽车或一列火车,并进行游戏。

用瓶盖作棋子,制作一副棋。

【教学后记】

回家的路

【教材目标】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是否喜欢这种绘画题材。

2.是否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代清楚。

3.绘画语言是否具有创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交通地图、旅游地图,范作。

2.学生准备纸、笔、胶水、剪刀,收集一些房产广告纸、建筑物、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青岛市区大地图,问: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请学生从

大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

请学生描述一下学校回家的线路,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路口、十字路口)

描述的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大家这一路上有哪些标志性建筑或物体。如:家世界、

热电厂的大烟囱。

活动二: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

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请学生谈创作思路。教师启发学生:

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你的家,纸不够可以

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活动三:

学生绘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如果有的学生将路线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

家的位置定好,然后,先用单线轻轻的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活动四:

作业展示,布置学生按照居住的区域分成几个小组,下节课按照小组来进行路线

图的绘画。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学生按照上节课布置的分组坐好。各组派代表起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自

己上学的途中所看到的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以及交叉路口的具体的情况。

活动二:

分配各组的任务:教师带领住在学校旁边的几座楼上的同学画学校周边的几条小

区内的路;住在从港口医院到辽阳西路区域的学生一起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军

休五所、三所以及伊春路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海城宾馆以及哈尔滨路周

边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通榆路周边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

每组发一张四开的纸,小组分路段共同来绘制这一部分的路线图,根据需要可以

添加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活动三:

各组将自己画的路线图以学校为中心按照实际的方向粘到一起。

活动四:

展览我们共同制作的“青师附小学区图”大家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

课后拓展:画出从不同方向回家的路线,还可以画出路上看到的事情。

【教学后记】

做一道拿手“菜”

【教学目标】

学习胶泥塑造方法,感受排列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教材分析】

小朋友爱操作橡皮泥。学习中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

生制作过程的指导,而且还应引导学生玩得有趣,有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画能套在手指上的动物玩偶。

【教学难点】折、画出耳朵和面颊长短不一的动物玩偶。

【教具准备】学习范画数件、泥塑范品(5盘)、围裙一条、室内模拟餐厅布置等。

【学具准备】胶泥、白色盘子、牙签等泥塑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组织学生安静坐下,用具摆放有序。

2、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教室模拟“新尚快餐”布置,将各小组编为1—5号。教师扮“厨师”,邀请学生

到“新尚快餐”参加“美食节”活动。(出示“新尚快餐”标志牌)

活动二:

1、教师出示菜谱。(出示5幅工艺菜图片)

2、抽生谈观察后的感受,鼓励学生为菜取名字,表扬发言好的学生。

活动三:

分小组制作小吃。(如:面条、大饼、汤圆、饺子)(竞赛形式,限时5分钟)

1、要求:面条一看谁做得又细又长;大饼一看谁做得又大又薄;

汤圆一看谁做得最圆;饺子一看谁做得最美观。

2、学生通过制作小吃,领悟并小结出泥塑的几种常用方法。(学生小结教师板书

方法:搓、捏、压、亥IJ、挖)

活动四:

每桌推荐优秀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取出菜名。(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餐

桌上)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教室模拟“新尚快餐”布置,邀请学生参加“美食节”活动。并出示一份菜谱请

学生点菜。

活动二:

1、“厨师”为每桌送菜单,请学生看看这份菜单与平时见到的有何不同,再欣赏

书上的菜单。

2、请学生观察上节课做的菜的颜色、形状,鼓励学生想象出菜的味道并试取菜名,

向大家介绍。

活动三:

请学生参与到“新尚餐厅”举办的“美食节”活动。要求每组参赛厨师用艺术的

手法来装饰自己组的菜单。

作业要求:设计一份独特、美观的菜单,向大家介绍自己组的菜。

活动四:

欣赏、评价交流:

请各组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介绍自己组的菜单。

活动五、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做出了许多漂亮的菜单。今后,还会有更多美的艺术品通过

我们的劳动创造出来。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做一个珍惜粮食、不挑

吃穿、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后记】

我和马儿在一起

【教材分析】

本课不光是让学生来画马,还要让他们了解画面的构成,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组

织画面。

【教材目标】

1.了解马的造型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和马儿在一起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面上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图画纸、水彩工具。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

有关马儿的图片、录像资料。多媒体学习系统。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马儿的资料,作研究性预习。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图

画纸、水彩工具。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马儿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以前学过的绘画方法简单的来画一头大象。

活动二:

教师播放马儿的录像资料。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乘着大象的情景及感受。

和同一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欣赏同龄人画的乘着大象的作品,体验绘画中表达的乘着马儿时的快乐、兴奋、

紧张、害怕等感觉。

活动三:

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有关于乘着马儿时的作品。

提示学生构图方法:

以马儿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可以在马儿的背上乘着马儿的人物。

教师简单演示乘坐马儿的人物形象。

学生进行绘画构图。

活动四:

展示构图作品,进行讲评。

布置下节课带涂色工具。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展示上节课的构图作业,表扬构图大胆、有创新的作业。

教师向学生展示多幅使用不同绘画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表现乘着马儿的图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讨论,说一说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对于画面效果

的影响。

活动二:

教师重点向学生介绍几种表现手法并简单演示:

1.使用水彩笔或记号笔用线描的方法表现。

2.用油画棒描边,用水彩涂。

3.多种方法结合。

活动三:

学生尝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涂色。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作个别指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提示交流。

活动四: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要大胆创新。

收拾与整理,整理工具、材料,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后拓展:

1.建议课后可以画乘着鸟儿上天的情景。

2.建议课后可以用版画、拼贴画、剪贴画等形式来表现这些主题。

【教学后记】

风来了

【教材分析】

风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它还能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与上节课画的“乘着大

象”一样,它鼓励的是学生的创造力。

【教材目标】

1.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图画纸、水彩工具。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

有关风的图片、学习录像资料。多媒体学习系统。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风的资料,作研究性预习。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图画

纸、水彩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放学习录像资料《风》,请学生体会四季的风的不同,黄土高原的风与海南岛

上的风的不同。分组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组派一名代表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

分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风吹来的情景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并说一说假如在这样的风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风中的快乐、兴奋、紧张、害

怕等感觉。

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

提示:可以以自己为主题,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在

风中的感受。(暗示春、夏、秋、冬,风吹来了,人们在风中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可

以通过表情、服饰、画面色彩等因素来表现感受)

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活动三:

作业要求:描绘风吹来时的情景。

教师指导过程中及时作个别指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展示交流。

活动四:

展示作品,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画面编一个故事,向大家作介绍。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课后可以用版画、拼贴画,剪贴画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

【教学后记】

会转的玩具

【教材分析】

上学期我们学过会滚的玩具,这学期我们学习会转的玩具,其共同点是都会动。

本课学习运用废旧物品制作会转的玩具,引导学生勇于创新,锻炼想象力,能够培养

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

【教材目标】

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造出会转的玩具。

【教学难点】

积极思考,能创造出标新立异的玩具。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废旧材料,吸管、剪刀、胶水、废旧挂历纸等。

学具:废旧画报、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滚动乒乓球,你发现了什么?一一会滚。

上学期我们学了会滚的玩具,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玩具,你看他有什么特点。

出示风车,请学生观察。一一会转。

由此导出课题。

活动二:

想一想,说一说。

1、在你身边有哪一些是会转的玩具?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出示风车,你怎样使它变成会转动的玩具?

请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后回答。

3、教师出示各种会转的玩具,展示给学生看,拓展学生思维。

4、出示各种材料,动脑筋想一想,你怎样把这些材料组合成一个会转动的玩具?

小组交流后回答,教师参与交流。

5、你准备做一个什么会转的玩具?

活动三:

学生制作:

根据自己手头的材料,自由组合,创造成一个会转的玩具。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标新立异。

活动四:

展评:

展示学生作业,请大家共同评议。

回去搜集各种材料,下一节课继续制作。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欣赏:

1、展示上节课优秀作业,互相评议优缺点,哪里需要进一步改进。

2、欣赏范作,使学生了解同一物体可以做成不同会转的玩具。

欣赏同时注意玩具的色彩变化与审美性。

活动二:

思考讨论:

1、教师出示彩纸卡,我怎样使它变成一个会转的玩具?

鼓励学生动脑思考。

教师可予以演示,将纸卡弯成弧度粘帖,启发学生思维。

2、请学生出示自己手中所带物品,请大家思考讨论,如何变成一个会转的玩具。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

3、玩具有一个什么特点?(出示两个不同玩具,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小结:好看、美丽、吸引人等等,所以我们做的会转的玩具,要有这些特点。

活动三:

学生制作:

1、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能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标新立异。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

注意安全及卫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活动四:

小结:

1、展评学生作业,评选十佳。

2、回家利用各种材料,动脑筋制作会转的玩具送给邻居的小朋友。

【教学后记】

电脑美术

【教材分析】

上学期学过电脑美术,本学期巩固学习画板程序。运用画图板中的方和圆等工具

进行绘画创作,绘制建筑物或动物,使学生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对

电脑绘画产生兴趣。

【教材目标】

1、指导学生进入系统画板程序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电脑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

【教学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画图板操作。

【教学准备】

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中的各种学习设施。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习:

作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个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活动二:

欣赏:

1、欣赏一些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产生对电脑绘画的直观印象。请学生谈感受。

2、欣赏电脑美术作品,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强

烈兴趣。

活动三:

师生共同演示并操作:

1、请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2、教师讲清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重点使学生了解复制工具的基本

用途。

3、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用圆和方来概括它的特点。一位学生到前面来操作,其

他学生画在本机电脑上。

4、运用粘贴、复制工具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活动四:

学生操作:

用圆和方概括特点进行操作。利用摸板中的各种工具和形状等,绘制一幅电脑画。

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绘制。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五:

评价:

共同评价,有自己的特色或操作中能敢于大胆尝试的。

【教学后记】

指偶剧场

【教学目标】

学习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过折、画手指玩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通过纸工小舞台玩一玩,体验美感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小朋友爱操作玩偶,边讲边演,其乐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

的愿望。本课学习溶折、剪、画、讲、玩为一体。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制作过程的

指导,而且还应引导学生玩得有趣,有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