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一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②乙烯: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③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④乙醇:可以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⑥蛋白质:可通过烧焦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⑤⑥D.①②⑥2、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据此推断,下述不正确的是A.丙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形成10电子分子C.由甲和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止一种D.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NaCl B.CO2 C.NH4Cl D.NH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无机化合物,天然气和石油是有机化合物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C.化学电源放电、植物光合作用都能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能量的转化D.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热5、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钠块始终浮在液面上 B.钠块来回游动C.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 D.钠块迅速熔化为光亮小球6、采用下列措施的目的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将煤块磨成煤粉B.红酒中添加二氧化硫C.染料中添加铁红D.铁锅洗后擦干7、歌曲《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C.x等于6 D.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8、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方程式中,x=1B.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molC.2min时,A的转化率为50%D.反应速率v(B)=0.25mol·L-1·min-19、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的碘的步骤如下:①海带焙烧成灰加入水搅拌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和H2O2④加入CCl4萃取⑤分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B.步骤③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C.步骤④中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D.步骤⑤中获得I2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石油分馏产品乙烯.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D.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11、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A.Cl2 B.氯水 C.Ca(ClO)2溶液 D.CaCl2溶液12、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重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泥沙13、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抑制了水的电离的是A.Na2CO3B.NH4ClC.CH3COONaD.H2SO41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SO2完全转化为SO3B.各物质浓度均不再改变C.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D.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15、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顺序,下列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颜色由浅变深B.氧化性逐渐增强C.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密度依次减小16、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 D.17、下列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AlB.MgC.SiD.Cl18、联合国大会确定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B.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即发现了118种原子C.在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D.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都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的1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④⑤⑥20、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4)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6)加入催化剂A.(1)(2)B.(2)(5)C.(3)(5)D.(4)(6)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B.许多领域中用液氮制得低温环境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D.正常雨水因溶有CO2,其pH约为1.6,而酸雨的pH小于1.62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A=B△H<0,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比B大B.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101kPa时,2H2(g)+O2(g)==2H2O(g);△H=-Q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1/2QkJ·mol-lD.H+(aq)+OH-(aq)=H2O(l);△H=-57.3kJ·mol-1,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图表示物质A~F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物质,B、C为无色溶液,D为气体,E、F为白色沉淀。请填写下列各空:(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为______,B为_____,C为_____,D为_____,E为_____,F为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在A~F六种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24、(12分)已知:如图中A是金属铁,请根据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的化学式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写出①④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25、(1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1)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体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过滤;(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27、(12分)菠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民间流传:菠菜与豆腐不宜同时食用。资料:(1)菠菜中含有可溶性草酸盐、碳酸盐等(2)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3)某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x(实验一)菠菜中部分成分分析(1)用开水煮沸菠菜样品碎末2~3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M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与醋酸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草酸比碳酸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实验二)对某草酸钙晶体进行热分解研究,得到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800℃时得到的固体只含钙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2,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2)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3)x=_______________。28、(14分)最近中央电视二台报道,市场抽查吸管合格率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塑化剂超标是一个主要方面,塑化剂种类繁多,其中邻苯二甲酸二酯是主要的一大类,(代号DMP)是一种常用的酯类化剂,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7。工业上生产DMP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R-X+NaOHR-OH+NaX(1)上述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2)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3)DM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在T℃时,将1.6molH2和1.4molN2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mPa)发生反应:3H2+N2⇌2NH3△H<1。若保持温度不变,某兴趣小组同学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8min内分钟NH3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mol·L-1·min-1。(2)仍在T℃时,将1.6molH2和1.4molN2置于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①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l:3:2b.3v正(N2)=v逆(H2)c.3v正(H2)=2v逆(NH3)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②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与题(1)条件下NH3的体积分数相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氨气能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2NH3(g)+5NO2(g)=7NO(g)+3H2O(g)ΔH=-akJ·mol-14NH3(g)+6NO(g)=5N2(g)+6H2O(g)ΔH=-bkJ·mol-1则NH3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标准状况下NO与NO2混合气体41.32L被足量氨水完全吸收,产生标准状况下氮气3.56L。该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与氯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故①正确;②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②正确;③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③错误;④乙醇、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不能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故④错误;⑤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故⑤错误;⑥蛋白质烧焦有特殊烧羽毛的气味,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⑥正确。选D。2、D【解析】分析: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则甲为H元素,丁处于第三周期,乙、丙处于第二周期;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处于不同的主族,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乙为C元素,丙为N元素,丁为A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H、C、N、Al。则A,丙为N元素,丙的简单氢化物为NH3,NH3分子间存在氢键,A正确;B,甲为H元素,乙为C元素,甲、乙组成的化合物有CH4、C2H4等烃,甲烷为10电子分子,B正确;C,H与N可形成NH3、N2H4等,C正确;D,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CO3,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Al(OH)3与H2CO3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D。3、C【解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详解】A.NaCl为离子化合物,且只含离子键,故A不选;B.CO2只含共价键,故B不选;C.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N-H是共价键,故C选;D.NH3只含共价键,故D不选。答案选C。4、C【解析】A.煤是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B.化学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且不廉价,故B错误;C.化学电源放电、植物光合作用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D.从化学键角度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方法: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大于新键生成释放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反之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5、C【解析】
乙醇中羟基的H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是其活性远远小于水中的H原子,所以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远远小于水和金属钠的反应。【详解】A.钠的密度比乙醇大,应该是沉在试管底部,A错误;B.乙醇羟基的H的活泼性,远远小于水的H的活泼性,所以相对于水和钠的反应,乙醇和钠的反应剧烈程度要缓和了许多,气泡产生的速率也就慢了许多,看不到钠块来回游动,B错误;C.钠和乙醇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可以看到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C正确;D.该反应缓慢,看不到钠块迅速融化,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C。【点睛】乙醇的活泼H的活性远远小于水的H的活性,导致两种物质和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表现得平缓。6、C【解析】分析:A.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二氧化硫能够杀菌消毒,且具有还原性;C.氧化铁是红色染色剂;D.钢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详解:A.将煤块磨成煤粉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有关,A不符合;B.二氧化硫能够杀菌消毒,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添加于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所以红酒中添加二氧化硫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有关,B不符合;C.氧化铁是红色染色剂,因此染料中添加铁红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无关,C符合;D.钢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铁锅洗后擦干可以防止铁被腐蚀,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有关,D不符合。答案选C。7、D【解析】
A.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硅酸铜钡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故A正确;B.BaCuSi2Ox中铜为+2价,二价铜离子不容易被还原,所以性质较稳定,不容易褪色,故B正确;C.在硅酸铜钡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硅元素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2)+(+2)+(+4)×2+(-2)×x=0,解得x=6,故C正确;D.BaCuSi2Ox难溶于水,能和强酸反应,和强碱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D。8、C【解析】分析: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v(D)=0.5mol/L2min=0.25mol·L-1·min-1,B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知道,x=2,设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n,生成D为2L×0.5mol·L-1=1mol,则
3A(g)+B(g)⇌2C(g)+2D(g)
起始
n
n
0
0
转化
1.5
0.5
1
1
2min
n-1.5n-0.5
1
1
c(A)∶c(B)=3∶5,则n-1.5n-0.5=35,计算得出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x=2,故A错误;
B.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mol-1.5mol=1.5mol,故B错误;C.2min时,A的转化率为1.53×100%=50%,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反应速率v(B)=0.5mol2L2min=0.125mol·L-1·min-1,故D错误;
所以C9、D【解析】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A不选;B.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加入的H2O2可以把I-氧化为I2,稀硫酸提供了酸性环境,故B不选;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里的碘,故C不选;D.CCl4的密度大于水,萃取碘后在分液漏斗的下层,所以获得I2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D选;故选D。10、D【解析】
石油主要成分是多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因此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A正确;B.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混合物,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正确;C.裂化目的的把长链烃断裂为短链烃,以获得更多的轻质液态燃料,裂解是以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为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把烃断裂为短链气态不饱和烃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是把大分子的烃转化为小分子烃的过程,反应产物中既有饱和烃,也有不饱和烃,如乙烯的产生,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C正确;D.乙烯与溴加成生成CH2Br-CH2Br,所以③是加成反应,CH2Br-CH2Br的名称为1,二溴乙烷,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1、D【解析】
A、Cl2遇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不选A;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不选B;C.Ca(ClO)2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不选C;D.CaCl2溶液不能生成次氯酸,没有漂白性,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选D。12、C【解析】
A项、氯化钾和硝酸钾都溶于水,二者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B项、自来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利用沸点不同制取蒸馏水,则一般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故B正确;C项、酒精和水互溶,则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一般选择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故C错误;D项、泥沙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泥沙,故D正确;故选C。13、D【解析】A、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A错误;B、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NH4+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C、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C错误;D、硫酸属于酸,抑制水的电离,故D正确。14、B【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SO2均不会完全转化为SO3,故A错误;B、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B正确;C、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故C错误;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并没有停止,不等于零,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相关知识。15、A【解析】分析:根据卤素单质的性质递变规律解答。详解:A.F2、Cl2、Br2、I2颜色由浅变深,A正确;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F2、Cl2、Br2、I2氧化性逐渐减弱,B错误;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F2、Cl2、Br2、I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错误;D.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F2、Cl2、Br2、I2密度依次增大,D错误。答案选A。16、D【解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理论:即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判断。【详解】A、违反了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应表示为:故A错误;B、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先排布4s轨道后排3d轨道,应表示为:故B错误;C、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3p后排4s,20号元素为钙,不可能失去6个电子,应表示为:故C错误;D、均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故D正确。答案选D。17、B【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Al、Mg、Si、Cl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序数Mg<Al<Si<Cl,所以Mg原子半径最大、Cl原子半径最小,故B正确。18、B【解析】
A.短周期元素为前三周期元素,元素种类分别为2、8、8,共18种,选项A正确;B、目前元素周期表有118种元素,某些元素具有同位素,如H有H、D、T三种原子,则原子的种类多于118种,选项B错误;C、金属元素的单质容易导电,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不容易导电,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选项C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都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的,选项D正确;答案选B。19、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含有醛基、羧基、醇羟基结构、利用官能团的性质来解答.解:①有机物含有醛基,则它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羟基,故①可能发生;②有机物中不含有卤代烃,也不含有酯基,故②不可能发生;③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和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的醇羟基也能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③可能发生;④有机物含有醇羟基结构,醇羟基能被氧化成醛基,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醛基能被氧化成羧酸,故④可能发生;⑤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故⑤可能发生;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且醇羟基相邻的碳上含有氢原子,故能发生消去反应,故⑥可能发生;⑦有机反应中,去氧或加氢的反应应为还原反应,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可以加氢生成醇,故⑦可能发生;故选A.20、B【解析】①总体积不变,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若生成物的体积增大小于混合物总体积增大,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可能降低,①错误;②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②正确;③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但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③错误;④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④错误。⑤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⑤正确;⑥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⑥错误。综上所述②⑤正确。答案选B。21、C【解析】A.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所以为作物提供了所需要的N元素,属于氮肥,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故A正确;B.液氮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能制造低温环境,故B正确;C.氮的氧化物为有毒气体,为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D.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从而使雨水的pH约为1.6,酸雨的pH小于1.6故D正确;故选C。22、B【解析】分析: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焓变=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B、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C、燃烧热必须是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能量;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反应A=B△H<0,焓变△H=生成物b的能量-反应物A的能量<0,所以A物质比B物质高,所以B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比B小,故A错误;B、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B正确;C、H2的燃烧热必须是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化合物液态水时所放出的能量,故C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导致△H<-57.3kJ•mol-1,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SH2SO3H2SO4SO2BaSO3BaSO4H2SO3+2H2S===3S↓+3H2OH2SO3+Cl2+H2O===H2SO4+2HClSO42-+Ba2+===BaSO4↓ABDE【解析】
A为淡黄色固体,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S,则D为SO2,与水反应生成的B为H2SO3,具有还原性,可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C为H2SO4,B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E为BaSO3,F为BaSO4,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S,B为H2SO3,C为H2SO4,D为SO2,E为BaSO3,F为BaSO4,故答案为:S;H2SO3;H2SO4;SO2;BaSO3;BaSO4;(2)B→A的化学方程式:2H2S+H2SO3=3S↓+3H2O;B→C的化学方程式:Cl2+H2SO3+H2O=H2SO4+2HCl,故答案为:2H2S+H2SO3=3S↓+3H2O;Cl2+H2SO3+H2O=H2SO4+2HCl;(3)C为H2SO4,可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答案为:Ba2++SO42-═BaSO4↓;(4)在A~F六种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说明S元素的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介于中间价态,有S、H2SO3、SO2、BaSO3,故答案为:ABDE。【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24、Fe(OH)22FeCl2+Cl2=2FeCl3Fe+2H+=Fe2++H2↑Fe3++3OH-=Fe(OH)3↓【解析】
A是金属铁,与HCl反应生成C为FeCl2,C可与NaOH反应,故D为H2,E为Fe(OH)2;C与Cl2反应生成D为FeCl3,FeCl3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根据转化关系可知,Fe与H2O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可以生成H2,应是Fe与水蒸气的反应生成Fe3O4和H2,则B为Fe3O4,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易知:(1)E为Fe(OH)2;(2)反应③为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D为FeCl3,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3)反应①为铁与HCl反应生成FeCl2与H2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反应④为FeCl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与NaCl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25、Fe+2H+===Fe2++H2↑正极反应:2H++2e-===H2↑;负极反应:Fe-2e-===Fe2+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片表面是否生成红色物质Fe+Cu2+===Fe2++Cu【解析】
(1)方案Ⅰ:根据铁与酸的反应分析并写出离子方程式;(2)方案Ⅱ:根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写出电极反应式;(3)方案Ⅲ:根据铁、铜之间的置换反应设计。【详解】(1)方案Ⅰ: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产生H2的速率越快,Fe能与H+反应生成H2:Fe+2H+===Fe2++H2↑,Cu不与H+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Fe的活动性大于Cu的。(2)方案Ⅱ:利用原电池中相对活泼金属失去电子为原电池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为原电池的正极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用铁、铜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设计原电池,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3)方案Ⅲ:可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设计实验,设计方法如下: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反应原理为:铁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点睛】本题使用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角度出发,结合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26、②④⑤除去水中溶解氧防止得到Fe2+被氧化而引入杂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取样,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现血红色,则溶液中含有Fe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煮沸和过滤操作常用到的仪器。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实验室一般用KSCN溶液检验Fe3+,若加入KSCN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Fe3+存在。详解:(1)溶液加热和过滤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锥形瓶、滤纸等,因此本题答案为②④⑤。(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氧气防止得到Fe2+被氧化而引入杂质。(3)(NH4)2SO4溶液显酸性,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抑制Fe2+的水解。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本题答案: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4)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待测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加入KSCN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Fe3+存在;反之没有Fe3+。点睛:本题以制备硫酸亚铁铵载体,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例如检验Fe3+的存在问题。掌握Fe3+的鉴别方法是待测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加入KSCN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Fe3+存在。27、充分浸出可溶物C2O42-、CO32-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CaC2O4强CaOCaC2O4CaCO3+CO↑1【解析】实验一:(1)用开水煮沸菠菜样品碎末有利于使样品中的可溶物充分溶解,故答案为充分浸出可溶物。(2)由资料:菠菜中含有可溶性草酸盐、碳酸盐等,溶液M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有C2O42-、CO32-。(3)因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二氧化碳,根据信息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则加醋酸时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沉淀A为草酸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沉淀B为草酸钙,故答案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4)由上分析知,沉淀B为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5)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醋酸酸性大于碳酸酸性,又因为醋酸不能溶解草酸钙,所以草酸酸性大于醋酸酸性,故草酸比碳酸的酸性强。实验二:(1)根据图象可知600℃时发生碳酸钙分解反应,800℃时得到的固体只含钙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2,则N(Ca):N(O)=1:1,固体成分为CaO。(2)400℃时草酸钙分解,其质量由12.8g变为10.0g,生成碳酸钙和CO气体,方程式是:CaC2O4CaCO3+CO↑。(3)根据图象可知0~200℃是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14.6克CaC2O4•xH2O失去水后生成12.8克CaC2O4,根据,所以x=1。点睛:本题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了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的原因,考查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时注意:①熟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②挖掘题目信息并灵活应用。28、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羧基【解析】分析:邻二甲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A,A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B,B被氧气氧化生成生成醛C,C被氧气氧化生成羧酸D,D和醇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生成DMP,根据DMP
的结构知邻二甲苯中甲基上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B是,C是,D是,邻二苯甲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MP,DMP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7,则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4,则该醇是甲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锗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照明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业用可锻铸铁制品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安防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售后回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EMBA教育培训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机会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钢板防盗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转锤式缩管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充气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师工作压力及其积极应对课件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增PET-CT及CT诊断项目环评报告
- 保健院关于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通知
- 2023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 湖北武汉建筑工程施工统一用表资料目录
- 钻井队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质量检验报告
- 2023年全国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统计
- 机械加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 GB/T 21205-2022旋转电机修理、检修和修复
- GB/T 30314-2021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磨性的测定泰伯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