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单元测试(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单元测试(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单元测试(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单元测试(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单元测试(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度)小学语文统编版单元测试(记忆加深)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看拼音,写词语。

pāndēngshānjiànfènzhànxiǎnyào

bàofāyùdìngsùjìngcìxù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把成语补充完整。

(

)头晃(

)手忙(

)(

)五(

)丰(

)

(

)(

)尽染(

)然有(

)(

)(

)夺秒2).照样子,写词语。

山川名山大川穷尽__________________

烟云___________遥远__________________3).回顾本学期学习的文学文化知识,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__________故事,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

(2)《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__________”是尊称,在诗中指__________(人名)。

(3)苏轼是__________(朝代)诗人,号“__________”,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4).比一比,再组词。列_______历_______勾_______蜡_______例_______厉_______钓_______腊_______5).照样子写词语,并选一个造句。

懒洋洋:___________空荡荡:____________百发百中: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面句子中,运用对比写法的是()A.“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D.运动赛场上锣鼓喧天,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2).“我喜欢吃酸溜溜的和甜津津的。”下面词语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是()A.葡萄辣椒B.话梅西瓜C.香蕉杨梅D.柠檬苦瓜3).与“大象慢吞吞地走过来”中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一眨眼B.慢悠悠C.逐渐D.渐渐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小句子变具体。

(1)王小丽跑过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老师爱护我们每一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接过接力棒向前跑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跑得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连一连,组词语。

车幸但使窑表

愿厢洞福示劲2).把书名和作者连起来。

《小鲤鱼跳龙门》陈伯吹

《“歪脑袋”木头桩》冰波

《孤独的小螃蟹》孙幼军

《小狗的小房子》金近

《一只想飞的猫》严文井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我会把下列字词连成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1)飘扬鲜艳的五星红旗风中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出每个里窗子灯光来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点儿这间也不透气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哥哥说:“我们看得见嘛!”

(

)弟弟说:“他看不见,不知道是我们踢的。”

(

)弟弟不小心把球踢到一个盲人身上。

(

)弟弟不吭声,跟着哥哥跑到盲人身边,一齐说:“叔叔,对不起!把您的衣服弄脏了。”

(

)放学后,小鹏和小刚兄弟俩在街上踢球玩。

(

)哥哥看见了,赶紧跑过去,拉着弟弟去给盲人叔叔道歉。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根据《司马光》一文的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群儿戏于庭”就是一个叫作群的孩子在庭院里玩。(

)

2.“瓮”就是水缸。(

)

3.“光持石击瓮破之”的停顿是“光/持石/击瓮/破之”。(

)

4.“一儿登瓮”和“儿得活”当中的两个“儿”指的是同一个人。(

)

5.“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刚刚好把脚放在水中。(

)

6.司马光就是姓司,名马光的人。(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4.山村孩子的画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鉴赏感悟:

这首诗写出了山村孩子的天真可爱,用画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并把自己的梦想紧紧地和生活的环境相结合,给人美的感受。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

)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

①②③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习作。

选择下面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作为题目,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要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疫甜

要求:内容具体、字迹美观、语句通顺。文章不少于400字。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曹丕之母卞氏,听得曹熊缢死,心甚悲伤;忽又闻曹植被擒,其党丁仪等已杀,大惊。急出殿,召曹丕相见。丕见母出殿,慌来拜谒。卞氏哭谓丕曰:“汝弟植平生嗜酒疏狂,盖因自恃胸中之才,故尔放纵。汝可念同胞之情,存其性命。吾至九泉亦瞑目也。”丕曰:“儿亦深爱其才,安肯害他?今正欲戒其性耳。母亲勿忧。”卞氏洒泪而入,丕出偏殿,召曹植入见。华歆问曰:“适来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乎?”丕曰:“然。”歆曰:“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丕曰:“母命不可违。”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须臾,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植曰:“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曰:“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欻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及群臣皆惊。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1.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用自己的话写出它们的意思,并写写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意思的。

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怀才抱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池中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些方法不可以帮助我们顺畅地阅读古典名著?()A.借助影视作品帮助了解故事情节。B.上网查询或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把所有字词句的意思都弄懂。C.运用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理解语句的大致意思。D.遇到难理解的词句,不用反复琢磨,联系上下文知道大概意思即可。3.按故事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写写故事的主要内容。

太后相劝→(

)→(

)→(

)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曹丕怎样的内心?再选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不得走,又强忍泪水离开期待出结果,又害怕有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选文前你对曹丕有哪些了解?读选文后,你对曹丕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再读一读下面的资料,你对曹丕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曹丕年少时好骑射,及长,熟读《五经》《四书》《史记》《汉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毕览。他生于战乱年代,青年时便随军作战。建安16年(211年),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22年(217年),被曹操立为嗣。曹操死后,丕袭魏王、丞相。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都洛阳。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读选文前对曹丕的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选文后,对曹丕进一步的了解:________________

读补充资料后,对曹丕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这部著作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故事。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选自周国平著作《经典和我们》)【材料二】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摘自网络)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15.38分钟12分钟144分钟【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摘自报纸)1.上面三则材料是五年级王利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B.我国成年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读报的时间。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D.人类的心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