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三)(原卷版)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透骨的寒冷和暖心的激情在这一刻交汇,碰撞出充满希望的火热。哈尔滨的冷,与生俱来。作为我国最北边的省会城市,这里冬季漫长,动辄出现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因此哈尔滨有了响亮的名号———“冰城”。冷是阻碍,对发展构成制约。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也因低温、冻土等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室外寒冷,东北人曾有宅在家里“猫冬”的习惯。冷也是资源,别具特色优势。每年12月,松花江上的冰冻了,太阳岛上的雪厚了,“冰豆腐”和“大雪垛”在能工巧匠手中“华美变身”,成为美丽的冰雪胜景,吸引着不远千里络绎而来的游客大军。以高寒为气候特质的哈尔滨,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最热的文化符号。这座地处北疆的东北城市,正在把制约发展的“冷”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在聚光灯下焕发无限生机。今日的哈尔滨,寒冷不变,热度却“只增不减”,背后是这座城市深挖冰雪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推出各种“有求必应”举措,从量变走向质变的主动作为。让哈尔滨在这个冬天“走红”的,还有中外文化在哈尔滨碰撞、交融带给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东北大花”主题与火车、汽车融合,将冻梨改刀、切块、摆盘,用勺子吃烤红薯,路边新增温暖驿站,东北大汉学会“夹子音”,哈尔滨的建筑、饮食、洗浴文化以及市民的热情好客,也被大家津津乐道。“土”与“洋”的对话与融合,使哈尔滨更添奇妙丰富的色彩。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映衬着白雪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很多国外游客驻足欣赏货架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一家铺着浓浓东北风的大花布的摊位上,摆着多款俄式“大列巴”。哈尔滨,曾经是松花江边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百姓,带着开天辟地的豪迈,历尽千辛万苦“闯”到这里,成为重要的开发建设者。这座城市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埋头探索,焕发青春荣光。“85后”郑好是新时代“闯关东人”,2022年,他从日本北海道大学毕业回国,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短短几个月,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围绕寒区冰雪路面开展研究。寒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也是冰雪游的宝贵财富。抓住“文旅热”的风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新经济、新业态,让城市发展尽显青春与活力。(摘编自新华社《“冰城”缘何成“热点”————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哈尔滨观察》)材料二:这个冬天,“东北冰雪游”火爆出圈,但好运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让冰天雪地也能变成金山银山;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持续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用“掏家底”的诚意,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努力接住了这轮流量。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丽山河的热爱里。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奇谲壮丽,文化瑰宝灿若星辰,可以全方位满足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好奇与探索。2024年元旦假期,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的“南北互跨”长线游成为热点。网络数据显示,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贡献了全国三成左右的冰雪游预订量。更要看到的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差距意味着潜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生活品质将激发更多需求,新型城镇化带动的内需潜力将以万亿计。消费的潜能,藏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从“吃饱穿暖”转向了“吃好穿美”,也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有了更高要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期待。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要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消费的潜能,还藏在对身心体验的追求里。花钱消费,图的是花得高兴玩得开心,甚至期待下次再来,这也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实现“开门红”,为新年消费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消费潜能向何处寻,不在别处,正是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所需之中。(摘编自赵晗、张翀《从哈尔滨“出圈”看中国消费潜能》)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粮食作物只能种一季,基建工程因低温、冻土等困难重重,加之室外寒冷导致的“猫冬”习惯,制约东北发展。B.哈尔滨以高寒气候特质为出发点,突出自身优势,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C.哈尔滨主动作为,推出各种人性化举措,因此能够深挖出这座城市所深藏的冰雪禀赋。D.中西文化在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对话与融合带给了这片土地独特魅力。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伴随着我国消费结构转换,冬奥带动冰雪经济发展,且哈尔滨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才有了东北冰雪游的火爆出圈。B.广东、浙江、上海是冰雪游客源地前三名;北上赏冰滑雪、南下赏花看海成为热点,占据最大旅游市场份额。C.中国人当今的消费需求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是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的更高要求,希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只要在民生所盼、高质量发展中所需寻到消费潜能,就可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3.下列选项对哈尔滨的描述,更偏向经济视野的一项是(3分)()A.冰雪大世界展出青花瓷雪雕、冰雪水墨画、冰版画。B.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的“阳台音乐”倾情上演。C.老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但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D.开发“滨滨有礼”、冰雪服饰等100.多种工艺品和纪念品。4.要激发深藏的中国旅游市场消费潜能尚需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注重文化融合,要有闯荡和创新的意识。B..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新型城镇化。C.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低等收入群体,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D.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5.哈尔滨爆火,校报“壮游天下”栏目选取了材料一,你作为小编请为其写一段富有文采的导读,概括内容,吸引读者,要求110字以内。(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个回忆巴金回忆折磨我。我好像又回到去年春天里了……在上海闸北的宝山路上有我平日称作“家”的地方。然而一个多月来,我就不能够回到那里去了。许多穿制服的人阻拦着我,每一条通到闸北的路都被铁丝网拦住。我冒险地奔走许多次,始终找不着一个机会回到我那个“家”,回到我在一个凄清的夜里分别了的那个“家”。我一个人带着一本书离开了微雨中的上海,那时宝山路上只有寂寞和寒冷。等到十多天以后我从南京回来时,就只能够看见闸北的火光了。轮船驶进黄浦江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我看见黑烟遮满了的北面的天空,我听见大炮隆隆的怒吼和机关枪密放的声音。我冷静地看着黑烟的蔓延,我冷静地听着船上许多乘客的惊叫。我又望着那些江边的高大的建筑物,我又望着外白渡桥上拥挤的行人,我又望着外滩马路上来往的载行李的车辆,我咬紧我的嘴唇,不让它们发出任何的声音,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冷得结冰了。忽然一阵恶毒的憎恨抓住了我,使我的全身颤抖起来,我明明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说:“历史上没有一次血是白流的。”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十六浦码头登了岸。如今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晚上我没有固定的住宿的地方。这样彷徨了几天以后,我才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找到了住处。三月二日的夜晚,得到闸北落在侵略者手里的消息,看见半个天空的火光,听见无数人的绝望的叹息,我又一次被恶毒的憎恨压倒了。我一个人走在冷静的马路上,我也叹息,我也呼吁,我要血海怒吼起来把那些侵略者淹没掉。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到闸北去了,我同一个朋友从北四川路底绕进去。我们受到了两次的搜查。我们的脚踏在闸北的土地上。在我们的面前横着许多烧焦的断木和碎瓦,路已经是不可辨认的了。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面全是空洞。我同行的朋友曾经住过的江湾路口的房屋就只剩下光光的一堵墙壁。那个房间内,哪里是床,哪里是柜子,哪里是书架,我都记得很清楚。然而如今我就只看见一片瓦砾……我们在废墟中慢慢地走着,我认不出哪里是我曾经进去过的饭馆,哪里是我常常看见的店铺,哪里又是我的一些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们踏着瓦砾,有些地方还有热气。我们非常小心,害怕踏着没有爆炸的炸弹。“看,这血迹!”朋友埋着头说。在地上瓦砾堆旁边,我看见了一摊黑红色的迹印。人的血!活人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然而活着的时候,他们分明是人,跟我一样的、并且生活在我周围的人呀!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走了这许久,我们没有看见一个人影,连日本兵也不见一个!我以为我可以看到我的家了,然而几个日本兵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穿便服的日本人站在路旁用上海话对我们说,前面不许通行。失望压倒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过是两个徒手的青年,四周又没有别的人,只有一条开始脱毛的死狗躺在我的脚边。几天以后我第二次走进了闸北,陪我去的是另一个朋友。这一次我们从虬江路进去。我以前很熟习虬江路,如今我居然认不出它是什么地方了。我看不见一间完好的房屋,瓦砾堆接连着瓦砾堆,这样遮住了我的视线。两三部黄包车载了劫余的用具迎面过来。几个乡下女人在我们前面低声叹气。十字路口被沙袋堵塞了,只留下容许一部汽车通过的地方。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这个海军陆战队的小兵毫无原因地叫嚣着,故意威胁、留难来往的行人。我们受过几次盘查,终于进到里面去了。我们走在似乎还有热气的路上,我用憎恨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一队日本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几个江北人躬着腰在瓦砾堆里挖掘。一个老妇人坐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失去的丈夫。几个中年人一路上摇头叹气。“完了,什么都完了!作孽呀!”许多人这样说。于是我回到了我的家。弄堂门关着,我们只得埋着头从隔壁的劫余的墙洞里进去。我看到家里楼下,有人挖了一个大坑,亭子间是我放书的地方,被一个炮弹打破了,不过只毁了几十本书。除了书和家具外,什么东西都给人拿走了……“你的书还在,这真是幸事!”那个朋友安慰我说。我起初微笑,我很高兴。但是后来我和朋友将一本一本的书整理的时候,我忽然带着厌恶对自己说:“我已经被书本累了一生了!”……我的记忆模糊起来,许多影子在我的眼前晃动。日本兵的枪刺……海军陆战队中队长蠢然的笑脸……一对逃难归来的贫家夫妇……一个脱了肉只剩牙齿的头颅……两三次日本兵的严厉的查问……在江湾路上被日本兵打伤腿的两个江北人……未爆炸的二百五十磅的炸弹……以及许多许多……1932年春在上海1933年5月底在广州改写(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回忆折磨我”一句,写出作者难以忘却去年遭遇,暗示下文所写内容对“我”的刺激与震撼之大,同时照应文题。B.文章多次写到“憎恨”,有时甚至用“恶毒”来强化这种情感,表明作者面对日本军队的恶行时,内心的愤恨难以自抑。C.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两次进入闸北的所见所闻,第一次重点写建筑物遭受的破坏,第二次重在写人遭受的战争创伤。D.“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四段连用多个“我”,用“我”站在轮船甲板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日军进攻闸北造成的影响,让文章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B.“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在鲜明的对比中写出了上海闸北遭到日军轰炸后的悲凉景象。C.文中描述侵略者的“骄傲”“得意”“英勇”等三个词语,与《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伟绩”“武功”等词的用法相同,都是反语。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片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对“回上海途中”“一进闸北”“二进闸北”进行描写,结构清晰明了。8.第二次走进闸北,“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起伏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括。(5分)9.文章写了作者战争中的经历,在情节叙述上并不复杂;但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何承矩,字征则。开宝二年,从父继筠讨刘崇,生擒其伪将胡澄。四年,特除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中,兵泉州,以平草寇功,迁闲厩使,更擢权知河阳,六年徙潭州。端拱初,除淄州刺史,签书沧州事。时契丹数寇边,承矩请屯兵于顺安寨西关易河沟口引水,东西三百馀里,南北五十七里,筑堤潴水,以助要害,太宗用其策,会霖潦为患,议者多攻其失,承矩援汉魏至唐故事以折之。诏以承矩为河北制置屯田使,民遂获莞蒲鱼蛤之利,而稻田岁入亦助边饷,自是高阳、并海以抵顺安,绝胡寇奔冲之虞。又言顺安至西山,不远百里,亦多川源,愿因而广之,用息外患,朝廷虽嘉之,未及行也。太宗即位,尝手疏和戎为息民之利。景德初,契丹修好,上益善其有谋,又命知雄州,进本州团练使兼安抚使。时虏使初至,承矩以为待遇之礼,宜得折中,庶可久也,上嘉纳。卒,年六十六,赠相州观察使。缘边及涿、易州军民,闻承矩卒,无不流涕,相与至雄州发哀供佛。何氏世为名将,而承矩好学有文,所与游者必贤士大夫有文集藏于家平时章疏论事多适用。既卒,上遣内侍就其家,取存日奏疏进内。太宗知其好学,喜吟咏,前后命中贵人赐以御制并书,积五十馀轴,又面付手札以褒之。初除团练使,真宗谓宰臣曰:“承矩将家子,知书好名,以才能自任,宜授以美名。”遂除英州,及丐罢瓦桥,诏自择代,遂荐李允则,亦良将也。承矩御下以诚,同其甘苦,边民有告机事者,必与款语,无所猜忌,故虏中动息无不逆知。至道初,虏骑万馀,夜逼城蝶,迟明承矩出战,斩获甚众,得其酋长,虏始引去,议者犹以开关不俟命为罪,故徙沧州。魏廷式采访河北,得其功状,朝廷遣使实覆,将士始获推赏。承矩治沧、雄州三任,绩效甚著。(节选自曾巩《隆平集》,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所与A游者B必贤C士大夫D有文集E藏于家F平时章疏G论事多H适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诚,用介词“以”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并后置,与“鞣以为轮”(《劝学》)的句式不同。B.夜,指在晚上,名词作状语,与“吾从而师之”(《师说》)中“师”的用法相同。C.故事,指旧事、先例。今义指的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D.利,指利益、好处,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利”的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承矩深得民心。沿边及涿州、易州的军民听说何承矩去世没有不流泪痛哭的,一起到雄州举行哀悼仪式。B.太宗知道何承矩好学喜吟咏,便派中贵人将御制并书送给他,还当面交付手札以示褒奖。C.太平兴国年间,何承矩出兵泉州并平定草寇有功,于是迁任闲厩使,又提升为暂代河阳知府。D.何承矩担任河北制置屯田使时,提出的以稻田收入资助边饷、扩大江河源头等主张,都得以实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宗用其策,会霖潦为患,议者多攻其失。(4分)(2)边民有告机事者,必与款语,无所猜忌,故虏中动息无不逆知。(4分)14.真宗为什么要给何承矩“授以美名”?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一剪梅周文璞风韵萧疏玉一团。更著梅花①,轻袅云鬟。这回不是恋江南。只是温柔,天上人间。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注】①据《太平御览》中《荆州记》记载,南朝陆凯自江南折梅赋诗寄赠好友范晔后,人们常以折梅赋诗表达对家人和友人的怀念。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周词开篇“风韵萧疏玉一团”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风韵萧娴,貌美如玉的女主人公形象,“更着梅花,轻袅云鬟”在高耸的云髻上插上梅花,又写出了她对意中人的思念。B.周词中“温柔”二字是女主人公浓郁相思的情结所在。“天上人间”表明过去的温柔和现在的离索有如天壤之别,极言女主人公对曾经美好生活的留恋不舍。C.李词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写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流水之景,与上片的“红藕香残玉簟秋”“独上兰舟”“两句相照应。D.周词和李词同属婉约词,两首词用词浅近却意蕴深厚,语言疏朗自然,格调明艳,令人回味无穷。16.这两首词都表达了闺中思妇的怀人之情。试比较“一样眉尖,两处关山”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小明用ChatGPT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寒假学习方案,让正在埋头制定计划的小红感慨不已,用《荀子》里的话来说就是:(1)_______,_______。小明按照计划开始寒假学习,但是最终没有完成计划,他借用《谏太宗十思疏》中关于“善始善终”的话评价说:(2)_______,
_______。小红借用含有“镜子”意象的诗句向小明表达出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3)_______,_______。同时勉励小明再接再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ChatGPT大热,对于算力的讨论也随之①。因为不管人工智能走向何方,其背后都需要庞大算力的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已满一周年,“东数”想要真正实现“西算”仍需迈过几道坎。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旨在实现东西算力的均衡布局,优化算力成本,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为目的。“东数西算”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原因在于,我国东部资源和空间有限、耗电指标紧张、计算成本更高,算力供不应求;而与之②,西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土地资源等丰富多彩,计算成本更低,优越的气候条件还能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但算力需求不足。业界把“东数西算”比作“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正是因为其本质都是要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下好全国“一盘棋”。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③。比如数据网络传输的速度、安全、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亟待解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3分)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0、与文中“东数西算”工程的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3分)A、她们就和另一种河流──同在东洋厂工作的“外头工人”们汇在一起。B、包身工由“带工”带进厂里。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D、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如今,①,除了结合人们较为熟知的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研究手段,应用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也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为探索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科技,正在重塑现代考古。镌刻在古DNA中的人类演化史可以填补人类历史的缺失环节。古基因组学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人类化石、骨骼遗骸或是曾经生活过的地层沉积物里提取到千年、万年乃至十几万年前的人类DNA,探究人类起源、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机构保安工作内容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宠物安全救生衣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顶底包装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落地式拆码盘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厨房家用电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智能电梯紫外线消毒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商用储水式热水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耐高温硅胶电缆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夹具零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磁参数测量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单词表(按单元编排)
- 苗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