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客观评价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关系与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2.时空观念了解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抗战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重难点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难点: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作用时空思维一、基础知识梳理(一)抗日战争阶段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9.3)(二)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的四大会战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2.太原会战:国共抗战配合的典型。①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②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3.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李宗仁指挥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4.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三)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抗战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四)工业内迁与高校西迁目的,表现,意义目的:为保存抗战力量。工业内迁: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高校西迁: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意义: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五)开辟敌后战场1.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敌后解放区):1937年11月,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2.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错,疲于奔命。3.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作战,称为“百团大战”。此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六)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措施,目的

政治上: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军事上: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直接目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本目的: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七)中共七大背景,时间,文件,内容,意义背景: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时间: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文件: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内容:⒈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⒊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⒈全党团结: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团结。⒉胜利基石: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争取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八)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意义:⒈近代首胜: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⒉大国重立: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⒊民族复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新的征程。课堂小结1.1940年春,晋察冀边区进行村选运动,各县参选人数平均占各县全体选民的80%以上,根据地新乐两个区在村选中“共选出31个坚强的女村长”。1941年村选中,边区试验村参选民众占全体选民的90%以上。这表明,当时晋察冀边区的村选运动()A.实现了男女自由平等 B.巩固了工农民主政权C.增强了民族战争信心 D.践行了“三三制”原则2.1943年3月起连续数月,《解放日报》陆续刊登了以边区劳动英雄为题材的各类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数十篇,如诗人艾青、画家古元围绕边区第一个农民劳动英雄吴满有,分别创作的长诗《吴满有》(见左图)和木刻版画《向吴满有看齐》(见右图)。这反映了()A.双减双交政策深得民心 B.中共团结群众共克时艰C.全面抗战路线得以落实 D.文艺创作追求百花齐放3.下面两张照片选自1943年晋察冀边区出版的画报。这两张照片折射出()A.根据地军民积极向上的抗战生活 B.根据地精兵简政运动的蓬勃开展C.八路军成为了边区生产的主力军 D.大生产运动成为边区的中心工作4.下图是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单,这份宣传单意在()A.宣传战略反攻决策 B.动员民众积极抗战C.打击日本嚣张气焰 D.维护团结抗战局面5.1937年8月2日,空军飞行员张锡祜在给父亲张伯苓的家书中写道:“男等现已奉命出发…此次出发非比往常,生死早置度外…因沿海各省一旦开战将无一片静土!”12天后,张锡祜在抗击日寇的征途中殉国。家书中提及的战役()A.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胜利 B.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典型C.粉碎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 D.发生在对日作战的相持阶段6.如图为1942年7月朱德视察陕甘宁边区的南泥湾后赋的诗。该诗反映了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由此可知()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裁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湿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A.南泥湾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减租减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陕甘宁边区实现抗日物资自给 D.大生产运动有利于抗日根据地巩固7.如图是漫画家张漾兮在抗战期间创作的漫画《抗敌将士给后方同胞的遗嘱》,作者巧妙地用一根电话线将两幅画面连接,前方战士负伤躺在地上,胸前流着鲜血,小腿缠着绷带,枪支放在身边,眼睛看着远方,随时准备战斗,他对着电话那头的后方同胞说:“同胞!再汇不来,就请把捐款换成钱纸烧来。”在后方官员面前扣压着八月、九月、十月三个月的捐款。该漫画()A.讽刺了部分官员无视国家危亡的行径 B.刻画了爱国官兵一致抗日的历史场景C.抨击了国民政府破坏团结抗日的政策 D.反映了抗敌将士缺乏坚定的胜利决心8.英国记者史坦因在《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