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押题卷1(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识字班孙犁鲜姜台的识字班开学了。鲜姜台是个小村子,三姓,十几家人家,差不多都是佃户。冬天到来了,一个机关住在这村里,住得很好,分不出你我来啦。过阳历年,机关杀了个猪,请村里的男人坐席,吃了一顿,又叫小鬼们端着菜,托着饼,挨门挨户送给女人和小孩子吃。而村里呢,买了一只山羊,送到机关的厨房。大家住在一起,住在一个院里,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们总是拿着块红薯,走进同志们的房子:“你们吃吧!”同志们也就接过来,再给他些干饭;站在院里观望的妈妈也就笑了。“这孩子几岁了?”“七岁了呢。”“认识字吧?”“哪里去识字呢!”接着,边区又在提倡着冬学运动,鲜姜台也就为这件事忙起来。打扫了一间房子,找了一块黑板——那是临时把一块箱盖涂上烟子的。又找了几支粉笔。定了个功课表:识字,讲报,唱歌。全村的人都参加了学习。分成了两个班:自卫队、青抗先一班,这算第一班;妇女、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每天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那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大青他妈,吃了饭上学去呵!”“等我刷了碗吧!”“不要去晚了。”第二班的“先生”,原先是女同志来担任,可是有一回,一个女同志病了,叫一个男“先生”去代课,一进门,女人们便叫起来:“呵!不行!我们不叫他上!”有的便立起来掉过脸去,有的便要走出去,还是儿童团的班长说话了:“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这些顽固!”虽然还是报复了几声“王八羔子”,可也终于听下去了。这一回,弄得这个男“先生”也不好意思,他整整两点钟,把身子退到墙角去,说话小心翼翼的。等到下课的时候,小孩子都是兴头很高的,互相问:“你学会了几个字?”“五个。”可有一天,有两个女人这样谈论着:“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孩子们还没新鞋。”“念老鼠!我心里总惦记着孩子会睡醒!”“坐在板凳上,不舒服,不如坐在家里的炕上!”“明天,我们带鞋底子去吧,偷着纳两针。”第二天,“先生”果然看见有一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做活计。先生指了出来,大家哄堂大笑,那女人红了脸。其实,这都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做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把孩子一把送到丈夫手里说:“你看着他,我去上学了!”并且有的着了急,她们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看报呵!”对不起鲜姜台的自卫队、青抗先同志们,这里很少提到他们。可是,在这里,我向你们报告吧:他们进步是顶快的,因为他们都觉到了这两点:第一,要不是这个年头,我们能念书?别做梦了!活了半辈子,谁认得一个大字呢!第二,只有这年头,念书、认字,才重要,查个路条,看个公事,看个报,不认字,不只是别扭,有时还会误事呢!觉到了这两点,他们用不着人督促,学习便很努力了。末了,我向读者报告一个“场面”作为结尾吧。晚上,房子里并没有点灯,只有火盆里的火,闪着光亮。鲜姜台的妇女班长,和她的丈夫、儿子们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她丈夫是自卫队,大儿子是青抗先,小孩子还小,正躺在妈妈怀里吃奶。这个女班长开腔了:“你们第一班,今天上的什么课?”“讲报说是日本又换了……”当自卫队的父亲记不起来了。妻子想笑话他,然而儿子接下去:“换一个内阁!”“当爹的还不如儿子,不害羞!”当妻的终于笑了。当丈夫的有些不服气,紧接着:“你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这个问题,不但叫当妻的一怔,就是和爹在一班的孩子也怔了。他虽然和爹是一班,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可是他不同意他爹拿这个难题来故意难别人,他说:“什么时候讲过这个呢?这个不是说明天才讲吗?”当爹的便没话说了,可是当妻子的并没有示弱,她说:“不用看还没讲,可是,我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他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我们总能打胜它!”接着,她又转向丈夫,笑着问:“又得问住你:你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这回丈夫只说出了一个,那是“坚持抗战”。儿子又添了一个,是“坚持团结”。最后,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当盆里的火要熄下去而外面又飘起雪来的时候,儿子提议父、母、子三个人合唱了一个新学会的歌,便铺上炕睡觉了。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撒了一大泡尿,已经湿透妈妈的棉裤。1940年1月19日于阜平鲜姜台(有删改)文本二:在孙犁的小说当中,女性人物是被突出的,这主要是与孙犁一贯以来的创作观念有关:孙犁认为女性身上保留了很多人类古老的美好传统。因此,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了“美”的承担者。(摘编自肖益坚《孙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研究》)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鲜姜台村民的佃户身份,是开办识字班缘起,在前后对比中彰显新旧世界的差异。B.不让男“先生”上课,是女人们潜意识中的本能反应,颇具时代气息和生活趣味。C.“还是丈夫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们这全的”,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D.小孩撒尿湿透妈妈的棉裤,女班长与家人多次问答,这些直接体现他们学习很投入。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通过简单生活场景反映了机关人员和村民之间和谐融洽的鱼水关系,为识字班的开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B.小说语言风格独特,用华丽的辞藻、流畅的笔调呈现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C.小说大量使用独句段,多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来结构全文,省略了交代环节,在表达上更加简洁,容易吸引读者。D.作者没有赋予小说人物以具体姓名,也未着意呈现他们独特的外貌特征,这样写更能够显示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8.小说结尾部分写一家三口坐在炕上讨论学习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正如文本二所言:“在孙犁的作品当中,女性往往成了‘美’的承担者。”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文本一和《荷花淀》中女性形象的相同点。(6分)6.D【解析】“小孩撒尿湿透妈妈的棉裤”是侧面体现。7.B
【解析】“华丽的辞藻”错。本文语言质朴无华。8.①把情节推向高潮。这一场景是白天识字班学习的延续,呈现了识字班学习成果,掀起了学习的高潮。②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妇女们从被动学习、消极学习、主动学习到领先学习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③升华小说主题。通过一家三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讨论,表现了人民群众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9.①勤劳顾家:《识字班》里的妇女既要上学,还要做饭刷锅,照顾小孩;《荷花淀》里的水生嫂也承担了大部分家务。②追求进步:《识字班》里的妇女勤奋好学,努力识字;《荷花淀》里的妇女学会了射击,后来配合子弟兵作战。③乐观自信:《识字班》中妻子说“只要我们有那三个坚持”,我们总能战胜日本;《荷花淀》里的妇女助夫歼敌后说笑起来,表示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等。(每点2分,共6分)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押题卷2(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葛师傅陆文夫我的师傅姓葛,名字叫增先,五十八岁。总戴一顶瓦灰色的鸭舌帽,为的是遮掩了那一头斑白的头发。他总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广德,一个就是我。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师兄广德便来鼓动我,说:“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我说:“师兄,说书这一行,还有点窍门:你听或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那有个情节;眼前这厂里的事情,太淡。”广德说:“这话不对,就说我们的葛师傅吧,他身上就有好材料。“先对你说一段:葛师傅三十八岁那年,从汉口回到苏州。有个史老板,接下一宗大生活,替客户配一只大活塞。那时没有科学仪器测量,全靠一把大卡钳,手头上的功夫。照理,这样大的生活要到上海去做的,史老板想创招牌,硬把生活接下了。“那活塞车了三天,最后一刀没人敢车了。史老板一急,把苏州一带稍有名气的车工都请到厂里。车工有句老话:“千刀万刀,最后一刀。”这最后一刀吃对了,就是正品,吃不准,就得报废。生活一废,史老板的招牌就碎了,车工的饭碗也得过河,没人敢落车。“葛师傅站出来,拿起卡钳,量了个仔细。量完了,二话没说,把车床马达一推,拖板一摇,嗤溜溜地车了一刀,大模大样地说:“落车!”——活塞进汽缸,正好!“从此,葛师傅到哪爿厂,哪爿厂就生意兴隆。葛增先这三个字,被人家喊成了活神仙!”我听了这段故事,来劲了,说:“这有点像式松打虎哩!”广德笑起来说:“你怎么老是武松打虎啊?当今的英雄不同了,葛师傅去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这才是正文哩。以后有空,我慢慢说给你听。”我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去年九月,葛师傅开会去了。这时候,来了紧急任务,也是要配大活塞。我心里想,这下子可以显显葛师傅的威风了。我把任务交给一个车工,关照他说:“这最后一刀你别车,放着等葛师傅回来。”葛师傅刚回来。车间里的人呼隆一下把他围在当中,有人直着嗓子喊:“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葛师傅被弄得莫名其妙,我说:“别听他们瞎起哄,有只活塞请你卡一卡。”葛师傅听到活塞两字,眉毛动了一下,问:“生活急不急?”“人家一爿榨油厂停工,几百人等着哩!”“活塞有多大?”我说:“和你二十年前车的一样大。”葛师傅脸色一虎,说:“什么二十年前,快领我去看。”我见师傅脸色不对,心里有点虚。说实话,这样紧要的生活,是不能当耍的。那些看表演的人,一个劲地喊:“快来呀,表演开始罗!”葛师傅跑到车床跟前,立刻把袖管一捋,拿起卡钳就量。量完问我:“厂里有没有这么大的分厘卡?”“货已经订了,还没来,最快也要三天。”葛师傅责怪我:“你为啥一点准备不做,莽莽撞撞地干险事?”我听了,肚皮里泛泡泡。你二十年前干得那么神奇,如今却非分厘卡不可了。用分厘卡算啥稀奇。那些看表演的人,也和我一个心思。本想见识葛师傅的当机立断,干脆利落,没想到活神仙却磨磨蹭蹭!有些人熬不住了,嘁喊嚓嚓地议论起来:“并不那么神嘛!”“他过去跟资本家做,也不曾考虑嘛,是怕塌面子!”葛师傅耳朵十分尖灵,抬起头来追问:“这话是哪个说的?你哪知道替老板卖命的寒苦?那辰光,你当我真是神仙?我是拎着饭碗碰运气啊!碰对了,我能在苏州多吃几年饭。碰不对,大不了再闯几个码头。如今能这么乱闯?损失工料还是小事,榨油厂几百人等着!停一天工要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这不是个人的饭碗问题了!”车间里鸦雀无声,只有车床在咝咝嘘嘘地旋转,铁器轻轻地碰击。天窗里突然射进耀眼的阳光,我才看清葛师傅严肃的目光。我忙劝他说:“那就等三天吧。”葛师傅拧起眉头,翘起下巴,味细着眼睛,停了一息说:“不能等。眼下正是新豆登场,榨油厂任务紧急。”我说:“万一报废了,时间也差不多。”葛师傅说:“通知翻砂车间,别把活塞的泥模毁了,随时准备浇第二只······”他把帽子一脱,现出一头斑斑白发。旁边那些看表演的,肃静无声,好像在替葛师傅助劲,大家共担着一个责任。紧要关头到了,见他满满地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把全身的力气都提到两只膀子上,屏住气,稳住劲。卡钳脚在活塞上轻轻地一探,跟着一挥手,高喊:“开车!”床飞舞起来了,车刀嗤喷地切削过来,雨点般的铁屑,沙沙地四洒开来。工夫不大,一刀到头,大活塞完工了。我没等葛师傅吩咐,便吹响哨子,指挥落车。那一边,人们个个抢着活干,忙着向汽缸里装。只听见梆头梆梆梆三响,车间里一片欢叫:“正好!”我的一颗心从喉咙里落下肚去。回头看葛师傅,才发现他上半身的衣衫全湿透了,眉毛上都吊着汗珠。这以后,我花了三个夜晚,编了一段新的评弹,它受到了大伙儿更加热烈的欢迎。1961年发表(有删改)文本二,向评弹学习(节选》陆文夫我向苏州评弹学过不少东西,所以有人说我的某些短属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爱上苏州评弹,那是在我开始写小说之后。那时我为写小说而苦恼,而评弹带给了我各种启发。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惜的是我不能用吴语来写小说,不懂苏州话的人看不懂,懂苏州话的人着起来也很吃力,何况吴语也和许多地方语言一样,许多传神之处无法用普通话加以翻译,只好吸收一些读音不同,字面能懂的方言,如“瞎七搭八”“滴溜滚圆”等等。(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广德讲故事,先说葛师傅三十八岁从“汉口”回来,暗示他一身本领是从何而来。B.“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就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C.葛师傅告诉大家,二十年前为史老板巧车大活塞是“碰运气”,这里有谦虚的成分。D.“我”建议“等三天”,而葛师傅想清楚得失利弊之后,果断决定冒险去车大活塞。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从榨油厂来的任务很紧急,文本一中的这些细节透露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时代气息。B.文本一多处以描摹五官来刻画人物,如“眉毛动了一下”“拧起眉头”,神形兼备,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C.文本一中,工人们从议论纷纷到肃静无声再到欢呼一片,烘托了故事气氛,也表现了人们对葛师傅认识的转变。D.两则文本都写到了评弹,但用意不同,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文本二以评弹为学习对象,谈论小说创作。8.文本一中两处划线部分都描写葛师傅车活塞,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葛师傅,谈谈你的理解。(5分)9.陆文夫指出“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请结合两则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哪些方面“像苏州评弹”。(6分)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就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错,根据“我把任务交给一个车工,关照他说:‘这最后一刀你别车,放着等葛师傅回来’”,可知“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等葛师傅回来”,是怕车工失误,相信只有葛师傅才能万无一失,而不是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但用意不同,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错,根据“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等内容,可知文本一写到评弹,也有学习的成分。8.①第一处划线句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葛师傅车活塞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突出其技艺高超。②第二处划线句以“我”的视角,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葛师傅车活塞时的全神贯注和竭尽全力,突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第一处划线句,主要描写了葛师傅一连串的动作“量完了”“一推”“一摇”“一刀”,还有葛师傅干净利落的一句话“落车”,写出葛师傅车活塞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突出其技艺高超。②第二处划线句,从“我”的视角,观看葛师傅车活塞,主要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住气,稳住劲”“轻轻地一探”“一挥手”等,真实、精彩地还原了“活神仙”表演的场景,集中地表现了葛师傅车活塞时的全神贯注和竭尽全力,突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9.①情节设置巧妙、有吸引力。文本一写“我”听说葛师傅的故事,编成评弹大受欢迎,又遇到新任务,葛师傅再次显露身手,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张弛有度,和评弹一样吸引了听众。②人物形象鲜明。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方式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主人公形象。③语言富有表现力。文本以的语言质朴生动,通俗易懂,和评弹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根据“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等内容,可知评弹情节设置巧妙、有吸引力,文本一先写了“我”从广德哪里听说的葛师傅故事,“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后来又亲眼见识了葛师傅再次显露身手,再次“编了一段新的评弹”。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张弛有度,和评弹一样吸引了听众。②根据“还有点窍门:你听或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可知评弹人物形象鲜明,文本一通过侧面烘托,“我”从广德那里听到葛师傅的传奇故事,又正面描写,直接写“我”亲眼目睹葛师傅这一“活神仙”的表演,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主人公形象。③根据“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知评弹语言富有表现力,文本以的语言质朴生动,如“千刀万刀,最后一刀”“活神仙巧车大活塞”“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等内容,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同时又和评弹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押题卷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天知我有地知我无徐小斌穿白色旗袍的赵一曼坐在一张椅子上,怀里抱着儿子宁儿。虽然照片呈现出古旧的黄褐色,却遮挡不住我们的女主人公极富书卷气的美丽。白净的象牙色的脸上,有那样一双深得看不到底的黑眼睛,那里面藏着深深的爱与忧郁。有谁能想到这文雅娇弱的躯体内蕴藏着那样一种骇人的力量?有谁能想到这蓬勃内敛的生命竟结束得那般惨烈?当然还有她的遗书——给儿子宁儿最后的信,至今令人不忍卒读。但是,赵一曼这三个字令我想到的,首先却是童年时读过的一本《少年文艺》,里面讲了一个赵一曼少女时代鲜为人知的故事。赵一曼出身大地主家庭,按照多年以前的“出身论”,是绝对没有机会革命的了。但她却天生喜欢朴素的生活,嗜书如命。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少女时代气质高雅、清纯美丽,但个人生活却到了不修边幅的地步。①她躺着看书,坐车看书,甚至走路时也要捧着一本书,有时走着走着,忽然撞在树上。更多的时候,她沉浸在书里,连冷热都不知,往往人家都穿上了裙子,她还穿着厚厚的毛衣。她有个非常聪明的小侄女,常常提醒她:姑姑,该换衣服了!姑姑,该梳头了!她笑一笑,也并不以为意。有一天,小侄女围着姑姑打转,姑姑却毫无觉察。小侄女发现,姑姑的一双眼睛,牢牢地被一本书捉了去,那本书的名字叫作《前夜》。直到姑姑把书放下,小侄女才说话:姑姑,这本书好看么?好看,当然好看。它讲的是个什么故事?讲的……你现在还不懂,它讲的是个很美的爱情故事。我懂,爱情,就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一起。哈哈,对对,就是这样。就像我的爸爸妈妈那样。太对了,你真聪明!那个女的好看吗?赵一曼拉着小侄女慢慢地走进小树林:好看,她叫爱伦娜,她长得好看极了,最要紧的,是她的心很美。为了所爱的人,她能够毫不犹豫地献出一切……她是俄罗斯贵族的女儿,为了爱英沙罗夫,她失去了继承权,失去了国籍,甚至失去了父母的爱……英沙罗夫是谁?英沙罗夫是保加利亚的一个革命者。如果说爱伦娜是为爱而献身,那么英沙罗夫就是为祖国而献身,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爱比爱伦娜更深厚,更无私,也更伟大……小侄女并不大懂得姑姑的话,但姑姑的神情感染了她,不知为什么她小小的心里升起了一种预感!姑姑眉宇间流露出了神圣和冷峻,②小侄女听着周围树叶的沙沙声响,看着夕照把树林染成纯金的冠冕,她小小的心在颤抖。几年之后,姑姑真的要去反满抗日了,临行的时候大家都很忧伤,愁云惨雾笼罩着这个家庭,大家似乎都在心照不宣:坤泰也许会一去不返。小侄女想要大家笑一笑,想啊想啊,突然看着姑姑,眼睛一亮。姑姑,我给你猜个谜语吧。好啊,什么谜语?天知我有,地知我无,人知我有,我知我无。赵一曼猜啊猜啊,怎么也猜不出。小侄女嘻嘻一笑,指着姑姑的脚说:就是你脚上的破袜子啊!赵一曼一怔,笑了,笑得前仰后合。全家人都哈哈大笑,所有的忧伤一扫而光。后来,赵一曼来到东北,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领导人,与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并驾齐驱。她率领抗联队伍,辗转在白山黑水之间。再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故事了:她因受伤而被俘,受尽了日寇的严刑拷打,日军首领一开始就从她的非凡气质中判断,她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严刑无用,只好把重伤的她送进医院。在医院,她做通了一位护士和一位警士的工作,他们协助她,逃出了医院。她的计划差一点就成功了。赵一曼在珠河县被日军枪杀。那是一个凌晨。③曙光和星星同时出现在天空上,赵一曼抬头看了看那奇异的景象,觉得那种光照十分迷人。日军宪兵让她转过身去,在那瞬间,她对着黑洞洞的枪口,突然微微一笑。宪兵拿枪的手颤抖了起来,他们对这个不平凡的中国女人的微笑感到惶恐。枪响了,我们看到那秀气冷峭的女人慢慢倒下去,她的脚正对着我们,那是一双秀美的脚,脚上的旧毛袜仍是破的,露出了脚后跟。再后来,这一切都浸透在新鲜透明的血液中,在星星与曙光的交相辉映下,露出一抹灿红。(选自《中国财经报》)文本二:接连几天的审问,大野泰治(时任伪满洲国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编者注)毫无所得,他像一头发了疯的野兽,用马鞭子抽打赵一曼左腕的伤口,用鞭梢狠戳赵一曼腿部伤处……赵一曼疼痛难忍,昏迷过去好几次,敌人以为这下她该开口了。不料,醒来后赵一曼的表现冷静平和而又坚定有力:“我是中国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的行动,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中国人反抗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直到她最后牺牲,日寇也没弄清赵一曼的真实情况,审讯档案仅记录赵一曼自称“湄州人”。日本人不会明白,在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小孩遇到倒霉事,会自嘲“走湄州”。④受尽酷刑的赵一曼竟然用一个轻松的玩笑,回击了日本人。(摘自党建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本一第一自然段从描摹照片上的人物落笔,总述对赵一曼的印象,带领读者感受赵一曼的非凡气质。B.赵一曼出身地主家庭,嗜好读书,气质高雅却不修边幅,这种内在和外在的矛盾使她形象更立体。C.小侄女的谜语是文本一的核心内容,正是有这个谜语,才有最后对赵一曼破袜子的描写,也呼应标题。D.文本二中被捕的赵一曼冷静平和,用刑的大野泰治疯狂残暴,对比中突出了赵一曼坚定的革命信念及顽强的斗争精神。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句子①在突出赵一曼“嗜书如命”特点时点面结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B.句子②对小侄女的心理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凸显了小侄女内心的震撼。C.句子③描写赵一曼临死前看到的“曙光与星星”同时出现的“迷人光照”,景物中寄寓未来的胜利。D.句子④“一个轻松的玩笑”,写出了赵一曼对敌人的无情嘲弄,对个人遭遇的自嘲调侃。8.文本一中有赵一曼和小侄女对于《前夜》的讨论,她们二人的对话有何特点和效果?请结合上下文分析。(4分)9.文本一和《记念刘和珍君》在描绘人物时都多次提及人物的笑容。请简析两者“笑容”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不同作用。(6分)……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记念刘和珍君》6.C【解析】C项,小侄女的谜语照应文章最后对赵一曼破袜子的描写,也呼应标题。但不是文本一的核心内容。)7.A【解析】A项,“点面结合”错。8.①姑侄对话多短句独段,节奏简捷明快,更易于集中表现二人的思维交流。(2分)②小侄女的问答具有线索作用,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赵一曼的内心世界,了解赵一曼革命思想日趋进步的缘起。(2分)9.①文本一的“笑容”,丰富了人物形象(1分)。前面几次“笑”,讲述赵一曼少女时代的生活故事,重点刻画了她的知性、洒脱、乐观(1分);结尾部分牺牲前“她对着黑洞洞的枪口”的“微笑”,则体现她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对敌人的极度蔑视。(1分)多次“笑容”的细节描写,塑造了赵一曼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②“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五次微笑是该文的写作线索,融入了刘和珍生平的相关事迹及作者的态度(1分);反复出现,强调刘和珍是一个和蔼善良的青年(1分),她的被害,更能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加强控诉的力度(1分)。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押题卷4(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札莫希奇市①【苏联】伊萨克·巴别尔师长和师部躺在距札莫希奇市三俄里的一片收割过的麦田里。各部正待命夜袭这个城市。军部通令全军,今夜务必夜宿于札莫希奇,所以师长在等待胜利的消息。哗哗地下着雨。夜风和夜暗在湿漉漉的大地上飞翔。星星全被吸饱墨汁的乌云压熄了。筋疲力尽的马匹在黑暗中叹着气,抖着身子。没有马料可以喂它们。我把马缰绳拴在我腿上,裹上雨衣,躺到一个积满雨水的坑里。被雨水泡得涨鼓鼓的大地向我伸展开了坟墓令人慰藉的怀抱。马拉直了缰绳,拽着我的腿,把我拖向前去。马找到了一小丛草,低头吃了起来。这时,我睡着了,梦见了一个堆满干草的草棚。草棚上边,尘土飞扬的金灿灿的打麦场上在轰隆隆地打麦。只见麦捆在空中乱舞,使七月的白昼成了傍晚,密林似的晚霞仰面朝天地横卧在村庄的上空。我展开双臂安卧在静静的眠床上,干草抚爱着我的后脑勺,令我神魂颠倒。后来,草棚的门吱嘎一声推了开来。一位身穿舞会礼服的女子走到我跟前……我醒了过来。一个胡子拉碴的庄稼汉站在我面前,他手里握着一支枪。马的背脊像黑糊糊的横梁将天空割了开来。缰绳的死结勒紧了我翘起的腿。“老乡,你睡着了,”庄稼汉说,他欠睡的夜间的眼睛含着笑意,“马把你拖了半俄里路……”我解开缰绳,站了起来。被杂草刮破的脸上淌着血。就在这里,离我两步近的地方,是前沿的散兵线。我已经能看到札莫希奇市的烟囱,犹太人区小胡同里提心吊胆的灯火和黑灯瞎火的瞭望台。灰蒙蒙的曙光像氯仿②的气浪向我们流来。波军营地上空腾起几枚绿色信号弹。信号弹在空中战栗了一会儿,便好似月光下的玫瑰,撒落下来,熄灭一尽。战地静悄悄的,我听到了远处微弱的呻吟声。秘密屠杀的烟雾弥漫在我们四周。“在枪杀什么人,”我说,“不知在枪杀谁?……”“波兰人慌了手脚,”庄稼汉回答我说,“波兰人在杀犹太佬……”庄稼汉把枪从右手换到左手。他的络腮胡子歪到了一边。他友好地瞥了我一眼,说:“这样的黑夜在散兵线内是长得见不到头的,一个人来到这儿就想跟另一个人拉拉呱儿,可上哪儿去找这另一个人……”庄稼汉硬要我跟他对火抽支烟,拉住我的手,怕我跑了。可我却翻身上马,朝师部所在地飞马而去。师长正准备出发。他面前是一溜通信员,别看他们都立正站着,却在那里打盹。骑兵连都下马步行,沿着湿漉漉的山冈缓缓行进。“我们拧紧螺丝帽了。”师长轻声说道,旋即拍马而去。我们跟着他,登上了去西坦涅茨的路。又下起雨来了。一路上的水洼里漂着死耗子。秋天在我们心的四围设下了埋伏,连树木都像一具具站立起来的赤身裸体的死尸,在十字路口摇来晃去。早晨,我们到达西坦涅茨。我跟师部设营员沃尔科夫在一起。他给我俩在村边的农舍里找到了一间空屋。“拿酒来,”我对女房东说,“拿酒来,拿肉来,拿面包来!”老婆子坐在地板上,用手喂着藏在床底下的一条还未下过崽的牝牛。“统统没有,”她冷冰冰地回答说,“我都记不得什么时候有过这些东西了。”我坐到桌前,解下手枪,打起盹来。一刻钟后,我睁开眼睛,看到沃尔科夫俯身在窗台上。他在给未婚妻写信。“万分尊敬的瓦丽娅,”他写道,“您还记得我吗?”我看过信后,从兜里掏出火柴,点燃了地板上的一小堆干草。火苗訇的一声朝我窜起来。老太婆扑到火上,用胸脯把火压灭。“老爷,你这是干吗?”老太婆说道,惊恐地往后退了一步。沃尔科夫回过头来,用呆滞的目光瞪了老太婆一眼,又写起信来。“烧死你,老东西,”我嘟哝说,把干草撒在地上,“烧死你,把你那头偷来的牛一起烧死。”“等等!”女房东叫道。她跑到前厅,抱了一罐牛奶和面包回来。我们吃了还不到一半,外边枪声大作。密集的枪声响了很久,听得我们好生烦躁。我们喝光牛奶后,沃尔科夫就跑到外面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我给你的马备好了鞍子,”他从小窗口对我说,“我的马中了弹,还是别骑的好。波兰人在百步外架起了机枪。”这么一来,我们两人只剩下了一匹马。这匹马好不容易把我们驮出了西坦涅茨。我跨在马鞍上,沃尔科夫紧贴着我,坐在我身后。辎重队的大车奔跑着,叫喊着,陷入泥泞。晨曦由我们体内流向天空,一如氯仿流向医院的手术台。“柳托夫,你结婚了吗?”坐在我身后的沃尔科夫突然问我道。“老婆把我扔了,”我回答说,“打了短短的一个盹,我梦见自己睡在床上。”沉默。我们的马脚步不稳地走着。“马再走两俄里就要累死了。”坐在我身后的沃尔科夫说。沉默。“这一仗我们打输了。”沃尔科夫一边嘟囔着,一边打着呼噜。“是呀。”我说。【注】①:一九二○年,二十六岁的巴别尔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帅的苏维埃红军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本文是他根据这次征战经历创作的一篇战地小说。本文的“我”和沃尔科夫都是知识分子。札莫希奇市,波兰古城。本文选自《红色骑兵军》,有删节。②氯仿:一种医疗上具有麻醉效果的无色液体。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双线推进,一条线是部队进攻札莫希奇,一条线是“我”的行踪,开头准备进攻,结尾进攻失利,结构完整。B.老太婆被迫向“我们”提供牛奶和面包,是害怕她的小牛被烧死,因为那是她在战争中唯一的财产和生存希望。C.从糟糕的天气到精疲力尽的官兵,从冷漠不配合的当地居民到粗暴的军人,小说暗示,这场战斗失利毫不意外。D.本文在描写战争和暴力场景时“若无其事”,可这冷若冰霜的“客观”却反而蕴含着巨大的抗议力量和震撼效果。7.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令人慰藉”,躺在像“坟墓”一样的雨水泥坑里,都很“舒服”,突出“我”极其疲倦。B.“提心吊胆”,距离前沿散兵线不远的札莫希奇市,无辜者在被杀害,“我”感到十分紧张。C.“拧紧螺丝帽”,师长这句话的意思,有可能是要求部下调整心态,以克服眼前的困难。D.“扑到火上”,用细节描写突出老太婆的反常的敏捷和惊慌的心态,反衬了纵火者的粗暴。8.文章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特点及其作用与《荷花淀》中环境描写特点及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孙犁《荷花淀》)9.残酷的战争会让正常的人性异化。请以“我”、庄稼汉和沃尔科夫三个形象为例,结合文章情节,分析上述观点。(6分)6.B
7.B
8.《荷花淀》:清新,充满活力;暗示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烘托出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敌的英雄形象。《札莫希奇市》:昏暗,压抑,死寂;烘托出战前颓丧的气氛,暗示战斗失利的结局,烘托“我”低沉的心情。
9.①“我”由一个知识分子被异化成一个粗暴无礼冷血残忍的军人:粗暴地命令房东老太婆拿出食物,用纵火的的方式逼迫房东老太婆拿出食物。②庄稼汉由一个朴实汉子被异化成一个极其孤独又冷漠军人:“硬要我跟他对火抽支烟”,拉住“我”怕“我”跑了,对波兰人杀害犹太人漠不关心。③沃尔科夫由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异化成一个性格诡异的军人:对未婚妻十分卑微,对房东老太婆冷漠,对战友的暴行熟视无睹,边睡觉边说话。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押题卷5(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茧①(节选)费孝通一①1936年的初夏,在一座介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小镇上,一间丝厂开张了。大运河从这座新建工厂前面流过,河上航船满载茧袋。工人们在码头卸下茧袋,将其存放在仓库里。茧袋不断流进工厂,好似自己在运动。②突然,茧袋平顺的流动中断了。张婶的闯入,扰乱了茧袋的运输秩序。张婶不知所措,她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扰乱工厂的运转。她忘了自己此时并不在村里,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她知道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而年轻人正等着她解释。但她舌头打结,不知怎么称呼他。在老家,她可以叫他“小叔子”,可她意识到,此时此地这么称呼他是不妥的。她突然想到可以叫他“先生”。“先生,”她说,“我来找我的儿媳的,她在哪儿呢?”③“儿媳”是个多么令人愉悦的鲜活词语啊,工人们听见了张婶说的,笑着,起哄着。“去那里问问,这儿可没人知道你儿媳在哪儿。”张婶不太相信自己问错了地方。这不就是工厂吗,不就是儿媳来上班的地方吗。没错啊。她之前已经问过好几个人,他们都说镇上没有其他工厂。但是,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阻碍她进厂子,可她说不清。她站着,笑话起自己:“我个慧度,宝珠在这个洋工厂里上班,肯定忙得很,不像乡下的女人,缫丝的时候随时都能停下来搭话。”自责了一番,她冷静了下来。二④“呜”——“呜”——,航船驶入了村庄,宝珠站在船头。这是她第一次从工厂回家。她离开村子时还是初夏,那时荷花开得正盛,而现在却已是隆冬。对宝珠而言,在她的新世界里,时光飞逝,以至于她几乎快忘记了曾经的乡村生活。⑤张婶已等了宝珠许久。宝珠下了船,提着行李,跃向张婶。张婶想帮她提行李,被宝珠拽住了,她只好叨叨:“好,好,你可回来了。”随后她们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去。⑥宝珠走进屋里,“妈,您猜我挣了多少钱?”宝珠从她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在婆婆面前打开,这是她六个月的工作所得。张婶四周张望了下,门如往常一样开着,但没人在那里。她转身背对着门。“嘘嘘——,小声点。别让人看到——”这么一大沓崭新的钞票,张婶都看花了眼。“妈,我还给您做了一件新的橹毛线外套。您正月就穿上它吧。”宝珠音调很高,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⑦宝珠让婆婆坐在凳子上,拿出衣服来,“妈,这料子人家叫羊毛,又结实又舒服。”这是宝珠第一次能够送礼物给婆婆。以前,她能做的就是取悦婆婆,而现在可以议论好坏了。她变了,这变化使张婶感到害怕。这时,她注意到宝珠还穿着旧裙子,这令她感动,“哦不,不要给我这么好的料子,会浪费的,拿去给自己做件裙子吧。”“妈,我不需要新裙子,我们穿制服。”“——看,我给妈织了一条围巾,您戴上,让我看看怎么样。”她拿出围巾,给张婶围上。“您觉得暖和不?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⑧宝珠折好衣服,做了个鬼脸。“妈,我还当选了自治会的主席呢。您晓得的,主席的意思是头儿,自治意思是我们自己管理自己。”张婶吃了一惊。“什么?主席,头儿——我这么信任你,是因为你少言少语,只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要当头儿?宝珠,不要干那事,枪打出头鸟。还有,自己管理自己是什么意思?你还年轻,从人家那里挣钱,一定要顺人家的意。我不明白女孩子怎么管理自己。不要开玩笑了。”她换了副声调,因为她发现宝珠有些失望。“宝珠,好孩子,你也不想我担心你吧。跟我保证,回厂子后就辞了。当头儿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只有惹麻烦。这是千真万确的,老话就是这么说的。”宝珠完全没料到婆婆会有这种反应,她原以为婆婆得知此事会为她骄傲。婆婆却又唠叨说:“做个好姑娘,不要出头。年末回来和我待在家里。”⑨宝珠还记得自己如何走向讲台、当选主席的情景,千百双眼睛追随着她。这是一种荣耀。当选那刻,她为自己的丈夫三福和婆婆不在现场而遗憾。若是他们在,那就更是意义非凡了。她真心热爱这一切,爱她的家,但此刻似乎有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正在将她往外推。她的短发,她麻利的动作,充满活力的清亮嗓音,都与周遭格格不入。在她和这个家之间有什么正暗自滋长。别工作,别说话,顺从,接受一切,做命运的奴隶,重演婆婆的人生轨迹——她做不到。一切已无法逆转。她记得李义浦②的声音,他说:“你有你的责任,通过你,村里人将会实现现代化。”⑩桑蚕吐丝作茧,蚕蛹破茧成蝶。蚕茧本身有何用呢?【注】①《茧》是费孝通的中篇小说,主要叙写了20世纪30年代苏南乡村一家新兴丝织工厂的故事。童养媳宝珠为帮助当学徒的丈夫三福凑齐出师费,征得婆婆张婶同意后到丝厂工作。②李义浦:丝厂经理,城市来的知识青年。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初到丝厂的张婶人生地不熟,因而感到十分困窘,不知所措。B.提到“儿媳”这个词,工人们“笑着”“起哄着”,包含了对多下人的嘲讽。C.宝珠送婆婆的礼物有棉毛线外套、手织围巾,体现了她的孝顺与细心体贴。D.张婶对宝珠的变化感到害怕,是因为儿媳有钱了,她害怕失去儿媳。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修缮合同范本
- 泥水工程施工分包协议
- 工业齿轮油供应合同
- 2024个人担保借款合同(附借据)
-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老年人福利的整合考核试卷
- 公共航站楼设施消防巡查管理考核试卷
- 广告投放策略与实施规范考核试卷
- 商业用房转让合同范例
- 新版豇豆种植合同模板
- 灯具销售长期合同模板
- 七星电子流量计CS200产品使用手册(A,C,D)(+profibus+0-20ma)(su)
- 人民医院肿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月经紊乱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网课章节答案
- 保险企业营销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 4.22.7.2运用PDCA循环降低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项目
- 路灯杆强度计算简述
- 香烟出售情况记录表(竖版10天)
- EPC项目承包人建议书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2.1 走进旅行社门市
- 《大数据财务分析-基于Python》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