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4篇_第1页
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4篇_第2页
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4篇_第3页
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4篇_第4页
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4篇在沙漠中心教案篇一【关键词】“学案导学”热点材料补充学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要保证“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学案的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如何做高质量的学案的认识,与大家共勉。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案,就应该是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的补充,所以不应该重复设置内容,而应该把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进行补充,这一方面能将课本深奥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展示,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实际,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把握,不至于在高三时才恶补时事,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也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所在。下面是我做的一个高三复习课的补充学案:认识论补充学案:第一部分:知识点简述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主要知识: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重点)。第二部分:材料补充沙漠里的低碳实践者李京陆(2024,1)2024年,经过考察,李京陆就发现治沙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沙漠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沙漠有水,可以生长植物。第二是沙漠地区人均土地很多,农区的人均土地不到1亩,而在这里竟然高达1500亩。第三是这个项目与我国的林业政策相得益彰。“研究来研究去”后,李京陆决定种杨树。说干就干。推土机、打井机、测量仪一起上。杨树苗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忙活了一个月。在承包的3万亩沙地上种下了3万棵杨树,投资400多万。不到1个月,绿油油的树叶长出来了,李京陆心里那个美。只可惜高兴得太早。一年后,八成的树都死了。这让李京陆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几百万打了水漂。是放弃还是继续?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李京陆听说了一个绿化了几万亩沙漠的治沙英雄的故事。他马上丢下工地的残局,钻进沙漠深处找到了那个叫乌日根达赖的小伙子。乌日告诉他,要想治沙,杨树肯定不行,最好是种沙柳。“沙漠里头物竞天择的是什么?最顺溜的是什么?沙生灌木。灌木种类有很多,沙柳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治沙的先锋植物,固沙的,先种它,沙子不动了,有一定的雨水量,才能长出草来。”李京陆说。他开始研究沙生灌木的投入产出性。结果发现,沙柳在这个地方长得很好,也很多,而且种植成本特别低,一亩只要一两百块钱。当地这么多年也有些利用沙生灌木造纸造板的小企业,只是这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造纸直接污染了沙漠的地下水,造板虽然对沙漠本身污染不大,但由于沙生灌木的木质层次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甲醛,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污染。在2024年的一次会议上,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给李京陆讲了一个英国小区用树叶和树枝发电的故事,他恍然大悟,原来灌木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回到内蒙古,李京陆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和西安热工院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花棒等近10种沙生灌木或植物进行热化学全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每公斤沙柳的低位热值4200大卡,高位4500大卡――比很多次煤热值还要高。拿到数据后。李京陆眼中的沙漠已经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煤田”。历经千辛万苦,生物发电项目终于立起来了,沙柳产业形成了,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积极种植,既能治理沙漠,又能提高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已经有7000多农牧民因此受惠。生物质热电厂投入运行后,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按照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它应该能供应4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400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李京陆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使得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成为全球首家开发绿电、富民治沙示范项目。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已经投资、建设、运营沙生灌木能源林自由基地60万亩,热电厂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沙柳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上已经形成了生物质种植、管护、平茬、储运、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仅收购原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牧民增收7000多万元。结合材料进行基本的复习,请结合材料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1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1.1什么是实践?1.1.1实践的含义:1.1.2实践的基本特征:1.1.3实践的前两个特征分别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哪些哲学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1.1.4实践的三个特征的统一体现了什么?1.1.5实践的基本形式:1.2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1.2.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2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2真理及其发展规律2.1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1.1真理的绝对性:①真理的客观性;②真理的唯一性2.1.2真理的相对性: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是具体的。2.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2.1认识具有反复性:2.2.2认识具有无限性:2.2.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3请总结3.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3.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3.3真理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3.4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重点)。第三部分:高考题实战1.(2024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2024江苏卷)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2024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2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2024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24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2024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6.(2024广东卷)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7.(2024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24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8.(自助餐)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24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4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答案)8.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篇二那么,如何做好“本色语文”教学设计呢?我就以薛法根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教学案例,谈谈我对“本色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一、素材取舍上应该摒弃浮华的渲染,追求文字的真境本色语文追求本真素材,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取舍要求极其严格。教师必须努力研读文本,最好从文本中萃取的文字素材为课堂所用。薛法根老师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中,没有使用华美的视频、激昂的音乐等课件去渲染课堂,而是引导学生悟词、品句,在语言文字间穿行,品悟人物的情感魅力和精神品质。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真情魅力。例如,在课始阶段为了让学生感受沙漠的环境恶劣,薛法根老师是这样匠心独运的。(薛老师出示一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陷进沙子里、松散的沙子、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师问: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些词语的意思来?(学生自由地朗读,薛老师指名读词。)师追问其他学生:你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生1:听了他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沙漠。生2:听了他的朗读,我感到沙漠很可怕。师引导语:读词语或者词组,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薛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很投入地跟读。)师追问:谁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生1:这些词语中都有一个“沙”字。生2:都是描写沙漠的。师追问: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生1:我知道沙漠里都是沙子,没有水。生2:沙漠是无边无际的,人在沙漠里很容易迷路。生3:我知道沙漠里白天的温度很高,有时要达到60多度。晚上温度又很低,有时会达到零下十几度。……师引导语:沙漠环境那么恶劣,那谁能生活在恶劣的沙漠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为了让学生形成对沙漠正确、全面的认识,也为学习文章做好铺垫,薛老师舍弃了“茫茫的沙海,尘土飞扬”的课件,而选用了极为普通的一组词语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这样取舍素材,似乎让课堂少了许多的华彩,不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仔细想想,用华美的视频、激昂的音乐等课件撑起的课堂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吗?学生在那样的课堂上并不是在学语文,而是化成了影院的看客吧。课堂成了画面、音乐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浮华的渲染给学生带来的只是另类的说教。只有精练出课文中原汁原味的词语,通过教师精当的示范、指导,引领学生揣摩、朗读,把沙漠环境恶劣的印象通过词语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这才是真实的本色语文。二、环节设计上应该剔除形式上的新奇,紧扣文本脉络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设计中,薛老师没有刻意追求阅读形式上的时髦,采用许多人认为比较时尚的阅读形式。如:跳读法(即先抓学生最感兴趣的段落,然后学全篇,因这种方法被灌注是尊重学生的美名,故许多人乐此不彼)、倒读法(先抓事情结果,再依果寻源,倒着习文。这种方法被标榜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受追捧)等。而是采用似乎是“因循守旧”的顺读法,引导学生阅文读句。是不是薛老师的环节设计落伍呢?其实不然,小学教材所选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写景、叙事或说明,作者在布局谋篇上可谓颇具匠心。采用顺读法,寻着作者情感的脉络,一路走来,一路品悟,生本交融,同构共生。这种读书方法表面看似因循守旧,实则是引领学生依文寻情,渐入佳境。读文章好似品茶,只有一口一口细读慢品,才能与作品情感渐渐融合,产生共鸣,最终心灵得以熏陶洗礼。而跳读法容易把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破坏美文意境。倒读法虽依果寻源、易于激趣,但这种先果后因的读法,有时也会让学生索然无味。阅读美文就如欣赏一场精彩的电影,试想知道结果的电影,你还想看吗?所以,本色语文的环节设计,不要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奇,而应该紧扣文本脉络,依文寻情,遵循文本自身的意蕴。三、学法选用上应该摆脱热闹的喧嚣,悉存沉静的思考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学习形式是花样百出――表演、辩论、歌唱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是异常活跃。但是,学生在疲于应付中缺失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浮华的背后是一无所有。薛老师的课堂摆脱了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少用了浅尝辄止的合作学习,悉心留存的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与思考。许多时间,薛老师只寥寥数语,引发学生紧抓词句进行深思,扣住空白进行想象,在这样看似“死气沉沉”的“静思默想”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课尾时薛老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巧用迁移,拓展阅读,进行一个说话练习,彰显语文的人文魅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天然合一,达到大道无痕的境界。教师提出要求: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阅读《沙漠之舟》,边读边画出骆驼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全班学生安静而专注地阅读短文。)教师引导语:请同学们现在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薛老师看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薛老师引导语: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写几句赞美自己的话,要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哦。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绘画很出色,曾经在好几个比赛中得过一等奖。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会弹钢琴,已经考到了五级。在沙漠中心教案篇三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一、选用的案例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鲁超国“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24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n/display.asp?id=504658)二、教学引入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自然景观的变化:“绿洲、清泉、天鹅”到“风气,扬沙,沙尘暴”人的变化:“生态伦理”到“人定胜天”教师: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关荒漠化的问题,它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学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阿拉善。三、案例探究(一)荒漠化的含义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学生回答:西北地区。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2)你认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因为同样的自然环境,人口少、自然神论统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着“绿洲、清泉、天鹅……”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三)荒漠化的危害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短缺。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四)荒漠化的治理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具体措施:(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3)生态移民;(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传,为治理荒漠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四、课后分析本课使用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参考文献:[1]陆静。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地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在沙漠中心教案篇四在首页,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多么清醒。在雪中,在祁连山上,多少往事,多少梦想。一匹狼,它是它自己的英雄。”这话说得多好啊――一匹狼,它是它自己的英雄。可这样的英雄,却少之又少。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竟浮现出了一匹狼,在沙漠里,在孤独的夜色中,对着月光,声音凄厉绵长。我想,杨献平先生或许就是那匹狼,一匹在沙漠中行走的狼,双眼泛光,执著而坚定。在额济纳,在巴丹吉林沙漠,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他对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他写苍天般的额济纳,写西门外,写巴丹吉林,写花朵上的沙尘暴,写流沙上的城堡,还有他的古日乃,他的蒙根沁乐,无不倾注着一腔热血,和内心深处的爱。说实话,对于沙漠我是陌生的,直到我读完《沙漠之书》,才对沙漠有了重新的认识。我本以为沙漠寸草不生,人烟稀少。可是我错了,在沙漠还有绿洲存在,有胡杨、沙葱、苁蓉和锁阳,有马匹、羊只、骆驼、野鸡和野兔,还有果园和田地,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当然,还有扬起的沙尘、连绵不断的风、一望无际的戈壁。我记得十多年前,我曾到沙坡头坐过羊皮筏子。在羊皮筏子上看对岸的黄沙,心里空荡荡一片,好像自己随时要被那沙子淹没掉一样,眼里满是茫然。几个调皮的同学在沙子上相互追逐玩耍,扬起的沙子不时落在我身上,瞬间又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我分不清哪一粒是经过我身体的沙子,好像都是,又都不是,每一粒都熠熠生辉,让我遗忘了自己。那时,我才明白生命是多么渺小,人只不过是一粒微尘,随时会消失在茫茫沙海。那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