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WZ二○二四年六月七年级学业评测历史试题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新)命题范围:1-17课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用时间为60分钟,共50分。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朝代更替时间轴中,“?”处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定都长安 B.隋朝统一 C.考试选官 D.隋朝灭亡2.据《隋书》记载:“古代哲王之驭天下也,明四目,达思聪,悬敢谏之鼓,立书谤之木,以开言者之路,犹恐忠言之不止。……而帝(隋炀帝)恶直言,仇谏士,其能久乎!”材料认为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A.隋朝赋税徭役繁重 B.隋炀帝刚愎自用C.统治阶层奢侈享乐 D.大运河消耗国力3.右边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4.《旧唐书·崔融传》载:“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千舶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它可以佐证唐朝:()A.政治制度的创新 B.发达的商业贸易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开放的社会风气5.如图所示的内容反映出唐朝:()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B.社会风气比较开放C.妇女喜好骑马射箭 D.物质生活十分丰富6.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C.“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D.“致安之本,惟在得人。”7.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的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生人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之句,与此相关的史实是:()A.朝政腐败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如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民族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9.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一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词句,描写的是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12世纪初金崛起于我国:()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蒙古草原 D.宁夏地区11.如图为我国古代“瓦舍”又名“瓦子”,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的出现 B.宋朝市民文化丰富C.元朝民族关系的和谐 D.明清工商业繁荣1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面是张华整理的学习笔记,其所述史实反映的阶段特征是:()·宋军在澶州打退辽军,签订“澶渊之盟”·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3.如图为北宋和辽签订的议和盟约内容(部分),该盟约的签订:()A.使各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没有隔阂C.促进了宋辽经济文化交流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距14.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描述某一科技发明:“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一科技的发明者是:()A.阎立本 B.毕昇 C.沈括 D.郭守敬15.下边是元大都平面图,图中有“孔庙”“太庙”“社稷坛”等,这反映了()A.元朝统治者借助汉化政策来维护统治 B.元朝统治者注重城市规划C.元朝城市商业发达 D.元朝统治者完全摒弃了本民族文化16.朱彧在1119年写成的《萍洲可谈》一书中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体现了宋元时期:()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 B.造船技术领先世界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 D.对外贸易繁荣发达17.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下列关于该时期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五代是唐朝灭亡后,长江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B.十国是指南方地区出现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后汉C.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没有利于统一的因素18.《哈佛中国史》记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稳固。”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王安石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B.王安石代表了下层人民的利益C.变法得到了所有阶层的支持 D.变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北宋的统治19.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最突出的表现是:()A.实行民族歧视的四等人制 B.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C.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D.灭掉南宋完成统一20.明朝中后期,甘薯、玉米、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经南洋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加快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 B.有利于海外贸易往来C.促进了全球性经济互动 D.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21.国家治理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①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②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莫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钱穆《国史新论》(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①②两种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材料二如下史料(2)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都指向了宋朝的哪一基本国策?(1分)依据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该国策的影响。(2分)材料三: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3)元朝为加强对A处的管理,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为加强对B、C两处的管理,元朝在当地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3分)22.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注重民族交流与对外交往。各民族、各国家在碰撞与交流中文明互鉴,共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备受瞩目。在第四单元“和同一家”展出了著名的历史画卷——《步辇图》(下图)。(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展品(上图)的作者。(1分)并说明该展品与展览单元主题“和同一家”的关系。(提示:可从展品反映的事件及其影响两个方面叙述)(2分)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版图。——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唐朝写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对外交往事件。(4分)材料三:如图:郑和航行路线图(3)依据材料三指出,最早派遣郑和出使西洋的是哪位皇帝?郑和的航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想象一下,郑和的船队在航海上已经具备了哪些航海技术?(4分)2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兴趣小组以“盛世繁荣的经济”为主题,探究隋唐至明朝的经济发展,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兴趣小组搜集到材料一中唐朝时发明和改进的农具图片,请你写出生产工具图一和图二的名称。(2分)材料二:史料1: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史料2:南宋持罗盘陶俑在南宋政府每年近一亿贯的财政收入中,来自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的收入最高贡献了340万贯,大的占3.4%。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800万贯。史料3:吴钩《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2)请指出材料二中三则史料的类型,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经济状况。(3分)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请回答:(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1分)材料三:唐宋时期人口占比分布图(4)解读材料三“唐宋时期人口占比分布图”,指出从唐朝到北宋时期人口占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基于该种变化,宋代的经济格局最终发生怎样的转变?(1分)材料四:(5)建筑是固化的历史,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上述两处建筑反映了明朝时期哪两大著名商帮的兴盛?(2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BBCCD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BAACDB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21.(本题9分)(1).①科举制②三省六部制(2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奠定了后世的政治统治基础(1分)(2).重文轻武(1分)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移政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导致宋朝军队战斗力减弱,最终覆灭。(积极、消极方面各1分,共2分)(3).A宣政院、B北庭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各1分,共3分)22.(本题11分)(1).阎立本(1分)画卷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一条即可)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所以体现了汉藏两族“和同一家”(一条即可)(答出事件及影响,各1分,共2分)(2).玄奘西行天竺取经(2分);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和中国文化;(2分)(3).明成祖(1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造船技术极其先进,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子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食品用塑料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 英语学习开拓视野
- 音乐生活解读
- 艺术世界的奇妙旅行
- 2025【桥梁工程监理合同文本】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合作合同销售代理协议书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简要范本
- 《课题研究报告》课件
-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明股实债协议合同
- 2025“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现场踏勘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贵州卷)及答案
- 胃癌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