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学校年班姓名初四语文试题一二三总分得分题号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你心态平静,只要你开动脑筋,你就会觉得试题并不难。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当然,你还必须注意保持试卷的卷面整洁。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梅岭的丛莽间,我潜伏着,山下烽烟四起。悔么?不悔!就是九泉之下,我也要高举jīng旗,和战友们一道造阎罗王的反。怕么?不怕!自打加入革命的队伍,就做好了取义成仁的准备。只盼这血雨腥风早日终结,让胜利的jié报飞传人间,让自由的花朵开遍世界。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隧洞(suì)纤细(xiān)侦缉(jí)闷闷不乐(mèn) B.蜗行(wō)胆怯(què)翡翠(fěi)伤痕累累(léi) C.顷刻(qīng)舵手(duò)熄灭(xī)毛骨悚然(sǒng)D.飞窜(cuàn)伫立(zhù)蠢笨(chǔn)惊心动魄(pò)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评价一个同学应该一分为二,不能只是吹毛求疵,把人说得一无是处。B.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C.他才思敏捷,写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C.在“文明校园建设”的知识竞赛中,王明和李刚进行激烈的角逐,最终他获得了冠军。D.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活动,此书由西汉刘向校录编订。B.《简·爱》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C.散文诗《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D.稽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3)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修辞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句子是:,。(6)《出师表》中,陈述作者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2分)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①,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②。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8.口语交际。(3分)为了同学们阅读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同学们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同学们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15题(18分)【古诗词阅读】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不同。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1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古文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乙】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4分)(1)弗敢专也______________(2)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3)有诈冒事觉者______________(4)据法应流______________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何以战固以怪之矣(司马迁《陈涉世家》)B.小大之狱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战国策》)C.擢为大理少卿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D.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13.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断一处)(1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4.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B.甲文中鲁庄公政治上目光短浅,是一个昏聩无能的君主。C.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人。D.甲乙两文都采用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乙文中唐太宗是个从善如流,勇于纳谏的君主。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二)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6-18题。(8分)【材料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粮食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历朝历代的首要之事;粮食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纵观世界,人类主要有两大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小麦不大可能做成“米饭”,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摘编自岳玉峰《中国水稻史话》)【材料二】中国的饮食当中,最平常也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五谷。据记载,古代“五谷”之说始于春秋战国,后来逐渐约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常常因时而异。但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得以维持。汉朝时期,中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与当地的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小米。唐代开始,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上第一粮食作物宝座。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到明代,人们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一说可见水稻在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后来,随着人口的迁被和垦荒的推进,水稻“南征北战”,从“苏湖热”到“湖广热”,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水稻与区域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有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而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摘编自程强《水稻之于中华文明》)【材料三】2022年中国稻谷、小麦、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种类种植面积(万公顷)总产量(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万吨)稻谷2945208497.08小麦2352137725.86大豆102420281.98(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6.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B.小麦一般得脱壳加工成面粉食用,稻谷可脱壳成米直接煮食或磨粉制作食物。C.汉朝时期江南人口稀少,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总产量远不及小米。D.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17.认真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加点词语“据记载”,体现了文章语言的性;材料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水稻在明代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这则材料按照的说明顺序,说明了不同时期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3分)18.为什么说“食以稻为先”?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3分)(三)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19-21题。(7分)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崔妍①近年来,短视频受到互联网用户青睐,青少年上网看短视频也愈发普遍。然而,由于内容特点、算法推荐、心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人感觉刷短视频会“上瘾”。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②《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短视频沉迷极易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还会产生误导,进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觑。防范短视频沉迷,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③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才能更好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在制度上,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到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青少年设置起“防护网”。下一步仍须与时俱进,以制度刚性建好“防火墙”。在技术上,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推动责任落细落实。监管部门可利用上线审查、应用管控等实现综合监管,短视频平台等也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推动“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迭代升级。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才能让监管更加有力有效。④帮助未成年人防范沉迷,关键在疏导。应当真正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就短视频本身而言,平台和创作者有责任瞄准未成年人需求,多发布、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应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图书、文体设施、社区活动等更可及,为未成年人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无法陪伴的情况下,如何更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亟待全社会合力破题,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⑤未成年人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防止网络沉迷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从推进专项行动、深化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到围绕有关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一系列务实举措,凝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也应看到,构建良好网络生态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用网也需“授之以渔”。譬如,防沉迷的治本之策,就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既针对新形式、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又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用网能力,才能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⑥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网络应用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每个人都是维护网络环境的责任人、受益人。集聚众智、汇聚众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生态,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让他们的生活更多彩。(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4日)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篇议论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B.文章首先针对社会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C.第②段引用相关研究报告,用数据说话,提出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的办法。D.集聚众智、汇聚众力,标本兼治,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20.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写出来。(2分)21.文章第③~⑤段提出了哪些防止未成年人短视频沉迷的方法?请简要概括。(3分)(四)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22-25题。(13分)残匾赵明宇①吴家诊所位于元城古槐胡同,是吴家的老宅子,青砖灰瓦,低低矮矮。到了阴雨天,瓦垄长满绿绿的苔藓,墙头上爬着凌霄。院落不大,被一棵树冠如伞的国槐笼罩着,显得格外幽静。②诊所门楣上一块红色大匾,上书四个金色大字:妙手回春。这块匾,是前任县长刘大琨送的。那年,刘大琨的爹得了一种怪病,脑袋不停地摇摆,止不住,去市里大医院也没治好,就把吴子皋请去了。吴子皋亮出一套绝活,点燃酒精灯,取一根银针在酒精灯上烧红,扎病人颈部。那动作快如闪电,眨眼之间,扎了三针,刘大琨老爹不停摇摆的脑袋终于安静下来。刘大琨在一旁看呆了,说吴大夫,真是神医。③吴子皋微微一笑,雕虫小技,不足称道。老爷子是血管痉挛所致,以后多按摩颈部,睡觉平躺,脖子下面枕一个装满黄豆的小袋子即可。④刘大琨身在官场,却喜欢书法,情不自禁地写了一幅字,让人刻在沉船木上,制成匾额,送给吴子皋。⑤药香袅袅中,那块匾愈发显得幽古。⑥吴子皋天赋异禀,着装打扮也与众不同,他留长须,穿唐装,端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稳若泰山,一手捋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时而微闭双目,把脉的手指偶尔弹跳几下;时而睁开眼睛,让病人吐舌头,看舌苔,接下来开药方。开药方更是怪,是用毛笔蘸着墨浆,写在一张草纸上,让病人拿着去隔壁的药房抓药。病人禁不住要问,吴大夫,俺得的啥病?吴子皋不抬头,一字一顿声若洪钟地说,我只看症,不看病,你要相信大夫,按时吃我开的药,三五个疗程,自然就会好的。⑦被家人搀扶着来的病人,吃了药再来,不用家人搀着了,枯黄的脸色变得红润。再抓几副中药,回家继续熬着喝,吃饭香甜,睡觉踏实,能在大街上转悠了,不由得面带喜色,见人便说,这个吴大夫,真是有两下子。⑧每天一大早,吴家诊所排满了人,骑车来的,开车来的,蹬三轮来的,等着吴子皋叫号。⑨吴子皋的儿子原本是学医的,名牌医科大学毕业,在县医院做主治医生。有了刘大琨这层关系,就上了仕途,到县卫生局做副局长。去年,刘大琨荣升副市长,安置吴子皋的儿子到一个重要单位担任局长。儿子比老子有能耐,在新城区买了两套房子,让父亲搬到楼房去住,在街上开个像模像样的诊所。吴子皋拒绝了,说你做你的官,住你的豪宅。我是个大夫,在老宅住习惯了,哪里也不去。再劝,吴子皋就不高兴了,说离开老宅子就丢了魂儿。⑩人丢了魂儿,可不是小事儿。儿子只好依他。⑪吴子皋是个怪人。病人跟他套近乎,恭维他心地善良,面目慈祥,定然能长寿。他瞪了病人一眼说,现在,你是我的病人,怎么给我看起病来了?⑫也有请他吃饭的病人家属,说吴大夫,晚上我在元城酒家订了包厢,你给个面子吧。他挥挥手,说几包草药不值一顿饭钱。病人家属心中感激,再来,带了一瓶名酒,或者一条名烟,他便不客气了,阴着脸,嘴里吐出四个字:赶快拿走。⑬那断然拒绝的神色,让病人家属对他敬重有加。⑭日子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⑮儿子出事了。一开始,家里人瞒着吴子皋,但是时间一长,吴子皋还是察觉出了端倪。⑯这天,吴家诊所大门紧闭,吃了闭门羹的病人在门前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无奈地猜测一番,摇着脑袋走了。⑰第二天,病人又来。这事儿对于吴子皋来说,实在是打击太大了,大家担心吴子皋想不开。只见诊所大门开着,进了院子,掀开门帘,吴子皋没任何异样,依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留长须,穿唐装,微闭双目,一手捋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⑱来人排号看病,提着一兜中药出门,还是不放心,禁不住向后扭头,发现那块红底金字的匾,被砍丢半块,只剩下“回春”两个字。⑲那被砍过的痕迹,豁豁牙牙的,露着白茬。⑳病人心里一惊,返回屋里,指着半块残匾不解地问,吴大夫,那是?㉑吴子皋没抬头,说,我是大夫,却医治不了儿子的病,糟蹋了这块匾啊。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宅”是医德的象征,“离开老宅子就丢了魂”,意味着如不坚守医德,就容易走上邪路。B.吴子皋不对病人直言病症,是因为他个性清高孤傲,自负医术高明,不愿意对病人多做解释。C.文中的儿子弃医从政,后又因贪腐而落马,对比反衬了吴子皋的形象,也深化了本文的主旨。D.之所以砍去“妙手”二字,是因为吴子皋觉得自己治不了儿子心里的贪婪,妙手不过是虚传。23.梳理并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全空缺处。(3分)——循古诊疗——————砍匾行医24.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①青砖灰瓦,低低矮矮。到了阴雨天,瓦垄长满绿绿的苔藓,墙头上爬着凌霄。院落不大,被一棵树冠如伞的国槐笼罩着,显得格外幽静。②吴子皋没任何异样,依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留长须,穿唐装,微闭双目,一手捋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25.简析本文以“残匾”为题的好处。(3分)三、作文(50分)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作文题目:100200300400500600600700800800初四语文期末检测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旌捷(每个字1分,共2分)D(2分)B(2分)D(3分)A(2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2)一蓑烟雨任平生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瀚海阑干百丈冰(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每空1分,共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