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历三模】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1页
【9历三模】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2页
【9历三模】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3页
【9历三模】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4页
【9历三模】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历史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70分。历史作答时间56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孔子推广私人教学,在实践中,他破除了等级、地域等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品行地位低下的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由此可见,他主张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2.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建立,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不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这一变化源自A.郡县制的推行B.分封制的实行C.科举制的创立D.行省制的设立3.学者刘涛将北魏“洛阳时期”的新体楷书称为“洛阳体”,并提道:“洛阳体的出现表明北魏楷书受到南朝新书风的影响……实际上北魏后期书法已经与南朝接轨。”据此可知A.民族交融促进文学的发展B.北魏书法体现了汉化特征C.北魏政府注重艺术的交融D.北魏风俗呈现出胡汉同化4.晁补之在《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中写道:“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陆游在《杂赋》中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这说明宋代A.娱乐方式多样B.文化生活丰富C.商业贸易繁荣D.戏剧艺术发达5.修建于康乾时期的承德外八庙是具有汉、满、蒙、藏等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其中普宁寺纪念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历史,普陀宗乘之庙中有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这反映了清朝A.民族政策受到宗教影响B.消除各民族间隔阂C.政府十分重视民族问题D.全面实行政教合一6.某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该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该会议还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此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7.图1是1913-1919年中国民营纱厂布机的发展情况(1913年的指数为100)。促使这一时期民营纱厂布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图1A.第一次世界大战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8.某法律文件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翁的事实。该法律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舆论热词统计(部分)。下列选项中,属于“21世纪初至今”的舆论热词是时间舆论热词20世纪70年代末一80年代初“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20世纪90年代初一21世纪初南方谈话、姓“资”姓“社”、下海、“三个有利于”21世纪初至今网购、全面小康、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A.经济特区B.“两弹一星”C.三大改造D.“一带一路”10.12世纪建立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13世纪出现了剑桥大学;14世纪又有罗马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相继建立起来。这些大学的名称充分说明中世纪大学A.与城市的兴起密切联系B.享有充分的自由与自治权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满足了社会分工的需要11.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该画的作者是图2A.彼特拉克B.达·芬奇C.拉斐尔D.米开朗琪罗12.马克毒在其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过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这表明英国A.国王退出政治舞台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实行民主共和制度D.摆脱了上帝的束缚13.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相符的一项是选项史实推论A20世纪初,欧洲形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凡尔赛体系的内容之一:德国及其盟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凡尔赛体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C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14.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27年的42.1%上升到77.4%,这主要得益于苏联A.废除封建农奴制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D.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5.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迫使欧洲国家都要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这样一来,美国把遏制共产主义的阴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使A.欧洲加速了一体化进程B.欧洲国家丧失国家主权C.美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D.美苏走向全面冷战对峙二、辨析改错(8分)16.世界多元多样,文化多姿多彩。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清朝小说《水浒传》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亡,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改正:(2)聂耳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改正:(3)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巴比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改正:(4)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以中国近代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积淀的。中国近代对此进行探索的历史逻辑,是从洋务运动经过维新派再到革命派,表现了探寻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的起步与转折,即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及其文明的同时,把目光开始转向社会主义,试图以此使得中国后来居上。五四运动以后,经过长期摸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用自己的脚踩成的路”。……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摘编自陈卫平《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近代以来的探索历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起步与转折”的史实,(2分)并分析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五四运动后发生转变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归纳中国现代化道路所经历的曲折历程。(2分)谈谈你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得到的经验教训。(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每天运转14个小时,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棉花产业的中心。——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棉花产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国家或地区现象印度1813—1844年印度输往英国的原棉由4100吨上升到40000吨,扩大了近10倍;1813—1835年英国布进入印度的数量由9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英国通过不平等交换,无穷无尽地榨取印度财富美国1800—1850年美国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产值增加近20倍,向英国提供的廉价原棉每年增加12%。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棉花为主的全球贸易对印度和美国的历史影响。(4分)(3)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时期历史事件汉朝①通西域;发明造纸术唐朝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宋朝②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明朝③下西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现青蒿素;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请你把上表中画线处的人物信息补充完整。(4分)(2)在上表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从中国对世界产生影响的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ABCCDACDABBBDC16.(1)×;(1分)改正:“《水浒传》”改为“《红楼梦》”。(1分)(2)×;(1分)改正:“聂耳”改为“冼星海”。(1分)(3)×;(1分)改正:“古巴比伦”改为“古印度”。(1分)(4)√。(2分)17.(1)史实: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任答两点即可,2分)原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领导;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4分)(2)历程:从“学习西方”到“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2分)经验教训:地主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向外国学习;等等。(答出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2分)18.(1)原因:蒸汽机的改进;工厂的建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全球联系的加强。(任答两点即可,4分)(2)对印度:使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及商品倾销地,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对美国:使美国南部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及商品倾销地;美国南北方矛盾加剧,1861年爆发南北战争。(一点2分,共4分)(3)示例:棉花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商品交流推动全球化进程;小小棉花,撬动大大地球。(答出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9.(1)①:张骞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