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卷_第1页
高一地理-试卷_第2页
高一地理-试卷_第3页
高一地理-试卷_第4页
高一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高一年级地理复课检测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多样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2-3题: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有()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读图,回答4-5题。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下图,回答6-7题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A.A地和B地 B.A地和C地 C.B地和C地 D.B地和D地导致D地人口迁移差额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A.经济落后 B.政策因素 C.社会因素 D.环境变迁下图为我国两省(甲是安徽省,乙是江苏省)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两省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理位置

②水资源

③经济水平

④劳动力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两省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计划生育政策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流动 D.自然资源与甲省相比,乙省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剩余劳动力增加 B.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C.社会负担加重 D.人口流出量增加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读“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完成11-12题。

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

B.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C.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D.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最吻合的是()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 B.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 D.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安徽省地形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北部地区);丘陵占29.5%,山地占31.2%,丘陵和山地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南部地区)。据此结合安徽省集镇地理分布统计表,回答13-14题。地形平原丘陵山地集镇数量(个)929343376总面积(平方千米)640253586838952服务范围(平方千米)68.921045710340服务半径(千米)4.685.775.73密度(集镇数量/1000平方千米)14.59.59.7结合资料信息可知,安徽省()A.南部地区的集镇数量较大 B.南部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小

C.北部地区的集镇密度较大 D.北部地区的集镇服务半径大表中数据显示,安徽省山地和丘陵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山地和丘陵地区物产比较丰富 B.山地和丘陵地区交通不便

C.山地和丘陵地区集镇规模较大 D.山地和丘陵地区人口分布分散关于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边缘

B.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C.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四级

D.这样设置是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来设置的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据此回答16-18题。

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空中连廊系统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系统完善于A.城市化初期 B.城市化加速期 C.再城市化时期 D.郊区城市化时期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19-20题。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发展种植业的科技水平高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读我国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21-23题。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当地所产的柑橘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 B.水源差异 C.土壤差异 D.气候差异阿根廷的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据此回答24-25题。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外,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A.培育良种牛 B.开辟更大的牧场

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有()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

②地光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A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2分)(2)图中B地区的混合农业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混合,该地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形成一个__________农业生态系统。(6分)(3)图中C地区种植的谷物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4)图中D地区放牧的牲畜种类是__________,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2分)(2)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______地,其布局符合__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6分)(3)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

(4分)

_______。下面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①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4分)(2)图1中甲图气压带、风带位置比乙图_____(偏北或偏南),其成因是_______(4分)(3)图2中E地沿岸常年在④的影响下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图2中D海沿岸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该地属于_____________

气候,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5)图2中由A到E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地域分异(地带性)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4分)高一年级地理复课检测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A 2.C 3.A 4.A 5.B 6.A 7.A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D

15.B 16.A 17.B 18.C 19.C 20.D 21.B

22.B 23.D 24.A 25.B 26.(1)季风水田农业

(2)畜牧业

种植业

良性

(3)小麦

玉米

(4)牛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27.(1)偏南风(或东南风、西南风和南风)

(2)钢铁

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

(3)B

(4)B交通最优交通便利;地租较低。

(5)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28.(1)赤道低气压带;全年高温多雨。

(2)偏北;太阳直射点北移。

(3)终年温和湿润(多雨)。

(4)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

(5)纬度地带性;热量。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描述信息。

【解答】

我国南方地区,地貌上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气候上高温多雨,发育了红壤;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这是我国南方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统一演化的结果,它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对,BCD错。

​故选A。2~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对生物的影响。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可以满足桉树的生长,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不适宜大量种植桉树,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整体性及差异性。由材料中桉树的种植及澳大利亚与贵州省的差异可以看到,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①②对。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引进外来物种,不一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③④错。故选A。4~5.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题目中反映五原的春天来的晚,西安的春天来的早,不同纬度的气候相差较大,纬度差异导致热量差异,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春风代表夏季风,夏季风很难达到玉门关,这是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而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降水较多,体现了因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差异,B正确,ACD错误。故选B。6~7.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运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两地的人口迁移差额都为正值,因而可能为发达国家。A正确。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D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可能为发展中国家,导致其人口迁移差额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为经济落后,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迁出。A正确。8~10.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济越发达,生存条件越优越,人口密度越大。

【解答】据材料可知,甲是安徽省,经济水平较低,人口迁出务工;乙是江苏省,经济水平高,吸引劳动力迁入。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经济水平,①③正确;两地降水差异小,水资源差异小,②错误;劳动力差异是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差异引起的,④错误。A正确。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答】甲省经济落后,老龄人口比重小;乙省经济发达,老龄人口比重大。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B项正确;计划生育政策相同,A项错误;人口流动的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的,C项错误;自然资源对人口老龄化基本没有影响,D项错误。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的表现,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乙省的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

【解答】与甲省相比,乙省人口老龄化严重,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社会负担加重,C项正确。11~12.1.【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生态园林城市仍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绿地只能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解答】生态园林城市仍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绿地只能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A项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C项是解决住房紧张的措施,D项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措施,只有B项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吻合。13~15.1.【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读表可知,该省的平原地区集镇数量较大,而平原主要分布在该省的北部;南部丘陵和山地的集镇数共为719个,比平原929个少,所以南部的集镇数量较小。表中显示南部地区的集镇占地面积大,服务半径大,C项正确。

【解答】读表可知,该省的平原地区集镇数量较大,而平原主要分布在该省的北部;南部丘陵和山地的集镇数共为719个,比平原929个少,所以南部的集镇数量较小。表中显示南部地区的集镇占地面积大,服务半径大,C项正确。

2.【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由题干信息可知,安徽省山地和丘陵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山地和丘陵地区人口分散,单位面积的集镇数量较小,所以集镇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

​​​​​​​故选D。

【解答】由题干信息可知,安徽省山地和丘陵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山地和丘陵地区人口分散,单位面积的集镇数量较小,所以集镇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

3.【分析】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充分利用了中心地理论,是城镇规划的一个经典型案例,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三级,尽可能地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并且充分考虑了各级居民点的人口,根据人口的需求来布置相应的功能。B对,ACD错。

​​​​​​​故选B。

【解答】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B正确。16~18.1.【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连廊所处功能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可结合材料信息及城市功能区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

由材料信息可知: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空中连廊方便行人出行,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一般建在人流多的商业区,A对,BCD错。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空中连廊系统的功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熟练掌握空中连廊系统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空间连廊系统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区,不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不可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它只能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缓解交通拥堵,B对,ACD错。

故选B。

3.【分析】

本题考查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系统完善的城市化阶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系统完善的城市化阶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空中连廊的建设资金投入较大,故在城市化初期和城市化加速期不可能完善,AB错;郊区城市化时期大量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只有在再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增多,资金充足,最有可能完善空中连廊系统,C对,D错。

​故选C。19~20.1.【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解答】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均高,为混合农业;②地区种植业产值比重高,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区畜牧业产值比重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C正确。

2.【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是解题关键。

【解答】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A错;②地区发展种植业的科技水平低,B错;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C错;大牧场放牧业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正确。

故选D。21~23.1.【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该地区农产品产值构成说明该地的农业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据图,该地区主要的农产品为乳产品和花卉、蔬菜,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该区域农业生产对象有两种以上,且比例相当,故为混合农业,B正确,ACD错误。

2.【分析】本题考查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的主导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该地农产品说明其主导农业区位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材料,该地区主要的农产品为花卉,蔬菜,乳制品,该类产品主要用于销售,故市场是其主导因素,B正确,ACD错误。

3.【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两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柑橘产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昼夜温差相较于地中海气候区小,D正确;水源、土壤和地形对于含糖量影响不大,ABC错误。24~25.1.【分析】本题考查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所做的有效措施。

【解答】阿根廷人促进牧牛业发展的措施,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之外,还不断培育良种牛,加强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另外不断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建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牲畜很方便地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外运,其次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此外还种植饲料,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相关知识点。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