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700℃时,H2(g)+CO2(g)^H2O(g)+CO(g)o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Ch,起

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ELO)为0.025mol/(L-mi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甲乙丙

C(H2)/mol/L0.10.20.2

C(CO2)/mol/L0.10.10.2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

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H2和OZOmol/LCCh,到达平衡时c(CO)与乙不同

2、用普通圆底烧瓶将某卤化钠和浓硫酸加热至500℃制备纯净HX气体,则该卤化钠是

A.NaFB.NaClC.NaBrD.Nai

3、25℃时,用0.1mol-L_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7

6

5

4

3

2

1

.

(/

匕WNaOIB/.nl

A.HX为弱酸

B.Vi<20

C.M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XD>c(Na+)>c(H+)>c(OH)

D.O.lmokLrNaOH溶液和O.lmokLTH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XD+c(OH)

4、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H2c2。4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I表示的是1g空名£与pH的变化关系

c(C2O;)

B.图中纵坐标应该是a=1.27,b=4.27

C.C(HC2O4)>C(C2O:)>C(H2c2O4)对应1.27<pH<4.27

D.C(K+)=C(HC2O4)+C(C2。;)对应pH=7

5、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ZnSO4(aq)交换膜CuSO^aq)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阳离子通过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6、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常将硫磺撒在汞的表面以除去不慎洒落的汞

B.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th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C.硫酸钢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

D.“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所描述的“石胆”是指FeSO/7H2O

7、下面是丁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沸点及熔点如下表所示:

异丁醇叔丁醇

OH

结构简式

沸点/℃10882.3

熔点/℃-10825.5

下列说法不巧颂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6

C.用蒸储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同一种烯燃

8、实验室利用SO2和C12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SO2c12,原理为SO2(g)+C12(g)USO2cl2(1)AH=-97.3kJ/molo装置如图

所示(部分装置已省略)。已知SO2c1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C,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乙中盛放的试剂为无水氯化钙

B.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装置甲置于冰水浴中

C.用来冷却的水应该从a口入,b口出

D.可用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9、关于①②③三种化合物:②个Qi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均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B.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8W

C.它们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一定不共面

D.③的二氯代物有4种

;

10、已知:工:s+0:g=MnO2(s}ABJ

-o:E=so;rAH;

Mm.s-S⑸,IO:g;=MnSO,$;AH;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3:c

B-AH5)AH:

C;

--S0::g.=M::3;,s:4<-二{_"「』上

D•二二.二▼二0:;一」:i工二;上」H:

11、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丫2+电子层结构与颊相同,Z

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Z<YB.Y的单质起火燃烧时可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C.可用XM2洗涤熔化过M的试管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Z

12、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g),减小压强后,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一:可以表示1602一,也可以表示18()2-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H

C.氯化钱的电子式为H::H

H

D.CO2的结构式为O—C—O

14、锌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VS2/Zn扣式可充电电池组成示意图如下。及2+可以在vs?晶体中

可逆地嵌入和脱除,总反应为VSz+xZn莹ZnxV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Z充电XZ.

A.放电时不锈钢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Zn—2F=Zi?+

2+

C.充电时电池正极上的反应为:ZnxVS2+2xe-+xZn=VS2+2xZn

D.充电时锌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15、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现有四种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

增,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Z、W处于同周期且族序数相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X>W

B.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Z、W的简单离子半径:Z<W

D.只有W元素的单质可用于杀菌消毒

16、铢(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锚酸钠(NaBiCh)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铳

(MnSO。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①适量镀酸钠溶满②过量双氧水③适量KI-淀粉溶涌

溶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

实睑现象溶液呈紫红色溶液缓慢变成篮色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iCh-的氧化性强于MnO/

B.H2O2被高镒酸根离子还原成。2

C.H2O2具有氧化性,能把KI氧化成L

D.在KI-淀粉溶液中滴加锌酸钠溶液,溶液一定变蓝色

17、某种新型热激活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的材料是氧化石墨烯(CP)和钳纳米粒子,电极b的材料是聚苯胺

(PANI),电解质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加热使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L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

绝缘体)+2H+,电池冷却时Fe2+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可使电池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极a为正极,且发生的反应是:Fe3++e'—Fe2+

B.电池工作时,若在电极b周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电极b周围慢慢变红

C.电池冷却时,若该装置正负极间接有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D.电池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2Fe2++PANIO+2H+=2Fe3++PANI

18、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

C

勒夏特列原理元素周期律盖斯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

陶,驾吨

验4

方*/U

/N61MMUEH水京外水中

则)—

案电解水

测得为△-、

结左球气体颜色加深烧瓶中冒气泡AHH?与。2的体积比

果右球气体颜色变浅试管中出现浑浊AH,的和约为2:1

(B中试剂为浓盐酸、碳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

A.AB.BC.CD.D

19、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

B.阳极反应式为40H--4e=2H20+02t

C.纯净的KOH溶液从b出口导出

D.I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20、下列制绿矶的方法最适宜的是用

A.FeO与稀H2s04

B.Fe屑与稀H2sO4

C.Fe(OH)2与稀H2sO4

D.Fe2(SC)4)3与Cu粉

21、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所得的沉淀为

将SO2通入BaCL溶液中,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

ABaSCh,后转化为

滴入HNO3淀不溶于稀硝酸

BaSO4

向足量含有淀粉的FeL溶液中滴

B溶液变蓝还原性:r>Fe2+

加2滴氯水

C向FeCL溶液中加入Na2()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液体FeCL溶液部分变质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

D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性气味现了吸水性和脱水性

A.AB.BC.CD.D

22、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3.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F(4-苯并吠喃乙酸)是合成神经保护剂依那朵林的中间体,某种合成路线如下:

OKO。

A___B川<C11_.0-..I_D

⑴化合物F中的含氧官能团为一和(填官能团的名称)。

(2)试剂X分子式为C2H30a且分子中既无甲基也无环状结构,则X的结构简式为;由E-F的反应类型为

o并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且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请写出以和BrCHzCOOC2H5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路线流程

图示例如下:

加热、。泡化剂>线啜墨>

CMCHOCH3COOHCH3COOCH2CH3

24、(12分)请根据以下知识解答

OH

;(代表煌基,下同。)

R-C=C-H+R2-CHOfR_0=0-—R2R

R-C三C-(CH2)n-CH=CH2+H2P&BaSg4R-CH=CH-(CH2)n-CH=CH2

1,4—丁二醇是生产工程塑料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重要原料,它可以通过下图两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

请写出相应物质的结构简式

A—nBaS°.»B

两分子聚合.

ICH三CH||cH2BrCH=CHCH9Br

C

稀NaO电K溶液

HQC^(CH2)2CH2OH

.对某二甲隈

F(PBT)

⑴请写出A和D的结构简式:、o

⑵写出生成CH2BrCH=CHCH2Br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生成F(PB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3)关于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有个。

(4)某学生研究发现由乙族可制得乙二醇,请你设计出合理的反应流程图。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反应物反应物C…一反应物乙一酹

25、(12分)I.含氨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某课外活动小组先测定废水中含NO3为3xlO-4mol/L,

而后用金属铝将NO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

⑴配平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NOy+A1+______H20TN2T+A1(OH)3+OH„

(2)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每生成2molN2转移_________mol电子。

⑶有上述废水100nA若要完全消除污染,则所消耗金属铝的质量为go

ILNO与CL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合成亚硝酰氯(NOC1)。它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64.5℃,沸点-5.5℃,

遇水易水解。亚硝酰氯(NOC1)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实验室制备原料气CL的装置如图所示:

(4)实验室制CL时,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将上述收集到的CL充入D的集气瓶中,按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0

②如果不用装置E会引起什么后果:o

③某同学认为装置F不能有效吸收尾气中的某种气体,该气体为,为了充分吸收尾气,可将尾气与

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6、(10分)三氯氧磷(POC13)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化、塑胶助剂等行业。某兴趣小组模拟

PCL直接氧化法制备POCb,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辕石灰

ABC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七沸点代其他性质

遇水生成和遇生成

PC1}-11275.5HjPO,HQ,02POC1,

2

P0C1,105.3遇水生成HJP04和HQ,能溶于PC1,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o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中制备POC13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其主要目的是o

(4)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1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I.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H.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的AgNO3溶液40.00mL,使C「完全沉淀;

III.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IV.加入指示剂,用cmol・L-i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VmL。

-1,)-12

已知:Ksp(AgCl)=3.2xlO,Ksp(AgSCN)=2xlO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填序号),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a.酚酸b.NH4Fe(SO4)2c.淀粉d.甲基橙

②Cl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

③若取消步骤III,会使步骤IV中增加一个化学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12分)Sth可用于防腐剂、消毒剂,也是一种重要的冷冻介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SO2,并用纯净

SO2进行相关实验。

(1)上述方法制备的SO2中,往往因伴有硫酸小液滴而呈白雾状。除去白雾可在制备装置后连接下图所示装置,该装置

中的试剂是,气体从口(填"a”或"b”)进。

⑵检验SO2常用的试剂是,利用了SO2的_________性。

(3)将Sth通入0.1mol/LBa(NO3)2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储水配制Ba(NO3)2和BaC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so2S02so2

—>=7

pH传感器一直物油pH传感器一力,pH传感器

力港0.1mol/L20mL

0.1mol/L20mb里卜BaCl?溶液

Ba(NO3)2溶液

A(煮沸)B(未煮沸)C(煮沸)

(4)实验A、C中,煮沸蒸储水及使用植物油的目的是

(5)实验C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6)实验B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A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0若实验A、B中通入

足量的Sth后,溶液pH:AB(填“>”、“<”或"=")。

28、(14分)光纤通讯是光导纤维传送信号的一种通讯手段,合成光导纤维及氮化硅(一种无机涂层)的工艺流程如下:

焦炭

石英砂

高温高温

表面涂层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2C+SQ芟逞Si+2COf,其中还原剂为,产物Si在周期表中位于

,该反应涉及的副反应可能有C+SiCh金基Si+CO2T(碳不足)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足量)。

(2)经反应II所得的四氯化硅粗品中所含的物质如下:

组分名称

SiCl4SiHCl3SiH2a2HC1BCI3PCh

质量分数0.5450.4050.04620.00030.001930.00157

沸点/℃57.631.88.2-8512.575.5

图中“操作X”的名称为;PCh的电子式为

⑶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4NH31400。1Si3N4+12HCl,若向一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ImolSiCk和lmolNH3,

6min后反应完全,则0〜6min内,HC1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反应HI的与IV产生的气体相同,

则反应III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II中的原料气氏和02在碱性条件下可构成燃料电池,其正极反

应的电极方程式为O

29、(10分)化合物G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0

(3)D-E的反应类型为»

(4)已知B与(CH3cO)2。的反应比例为1:2,B—C的反应方程式为

(5)路线中②④的目的是o

(6)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②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Q

I

(7)参考上述合成线路,写出以1-澳丁烷、丙二酸二乙酯、尿素[CO(NH2)2]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

O

成线路(其它试剂任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根据水蒸气的反应速率,生成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H)25x2mol-Lr=0.()5mol-Lr,则消耗CCh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0.05mol・L-i,推出CO2的转化率为些xl00%=50%,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础上再通入H2,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0.1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即大于50%,故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甲和丙互为等效平衡,即丙中c(CO2)是甲中c(C(h)的2倍,故B正确;

C.700℃时,

H2(g)+CO2(g)=H2O(g)+CO(g)

起始:0.10.10

变化:0.050.050.050.05

平衡:0.050.050.050.05

0.05x0.0525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K=(005xOO5)j温度升高至800℃,此时平衡常数是记>1,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若起始时,通入O.lmo卜L-1H2和0.2mol-L-iCO2,转化率相等,因此达到平衡时c(CO)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2、B

【解析】

A.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所以不能用普通圆底烧瓶制取氟化氢,选项A错误;

B.利用高沸点的酸制取挥发性酸原理,盐酸是挥发性酸,浓硫酸是高沸点酸,且氯化氢和玻璃不反应,所以可以用

浓硫酸和氯化钠制取氯化氢,选项B正确;

C.澳化氢能被浓硫酸氧化而得不到澳化氢,选项C错误;

D.碘化氢易被浓硫酸氧化生成碘单质而得不到碘化氢,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D

【解析】

A.由图可知,0.1mol・LrHX溶液的pH=3,说明HX为弱酸,故A正确;

B.若Vi=20,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X,由于HX为弱酸,则NaX溶液呈碱性,pH>7,所以Vi应小于20,故B正

确;

C.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HX和NaX,溶液呈酸性,说明HX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

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XD>c(Na+)>c(H+)>c(OH),故C正确;

D.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X-)+c(OH),故D错误;

故选D。

4、B

【解析】

A.二元弱酸草酸的&=c(H照)),K产),当[gy=。时,pH=Tgc(H+)=-lgK,pHi=L27<

C(H2C2O4)C(HC2O4)

P24.27,表明“1。皿>31。『所以直线I表示的是想方间与pH的变化关系,直线II表示的是

C(HCO;)

2与pH的变化关系,故A错误;

c(C2Ot)

B.pH=0时,1g,*黑=坨*也/=427,1g署")=坨喂=lgJ=L27,则图中纵坐标应该是

C

c(C2O4)K2K2(HC2(J4)居冬

a=1.27,b=4.27,故B正确;

C.设pH=a,c(H+)=10-a,C(H02?4)=C(H),c(HC,C)4)>c(C,O:),10427-,1>1,则4.27-a>0,解得

c(C2O^')K2

c(HC,C)4)c(H+)c(CQj)c(H+)C(C2(3:)C2(H+)C(CQ,IO5542a,

o^^4v/<<•=---------------------X--------------------=------------------------------------=----------=--------=III

2+2a

''C(H2C2O4)C(HC2O4)C(H2C2O4)'C(H2C2O4)C(H)10

当C(C2O:)>C(H2c2O4),102a-5M>l,贝!I2a-5.54>0,解得a>2.77,所以c(HC2()4))>c(H2c2O4)对

应2.77<pH<4.27,故C正确;

++)+2C(-)+C(OH),C(K+)=C(HC2O4)+2C(C2+

D.电荷守恒:c(K)+c(H)=c(HC2O4C2O4当。:)时,c(H)=c(OH),对应

pH=7,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在上述原电池中,锌电极为负极,锌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锌离子。电子沿着外接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为正极,

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单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详解】

A.铜电极为正极,锌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

B.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但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SO?-

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并且甲池中硫酸根不参加反应,因此甲池的c(SO4*)不变,B项错误;

C.锌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铜电极上沉淀,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每沉淀Imol,即

64g铜,就补充过来Imol锌离子,其质量为65g,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C项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使溶液保持电中性,维持电荷平衡,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其口诀可概括为“两极一液一连线,活泼金属最优先,负失氧正得还,离子电极同性

恋”,可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与记忆。本题的难点是C选项,理解电极中固体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解此类

题时同时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学生要火眼金睛,识破陷阱,提高做题正答率。

6、D

【解析】

A.常温下,硫磺能与汞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汞的挥发,A正确;

B.葡萄酒中添加SO2,可减少葡萄中单宁、色素的氧化,B正确;

C.硫酸领不溶于水不于酸,不能被X光透过,可作消化系统检查的内服药剂,C正确;

D.“石胆”是指CuSOr5H2O,D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A.醇的系统命名步骤:1.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

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3.侧链的位置编号和名称

写在醇前面。因此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故不选A;

B.有几种氢就有几组峰,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比;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1:6,

故选B;

C.根据表格可知,叔丁醇的沸点与异丁醇相差较大,所以用蒸储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不

选C;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均得到2-甲基丙烯,故不选D;

答案:B

8、B

【解析】

SO2c12的熔沸点低、易挥发,根据装置图可知,三颈烧瓶上方的冷凝管的作用是使挥发的产物冷凝回流,由于会有一

部分SO2和C12通过冷凝管逸出,SO2和C12都会污染空气,故乙装置应使用碱性试剂,SO2c12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

并产生白雾,乙中盛放碱石灰,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

气进入甲中导致SO2c12水解。

【详解】

A.乙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甲中导致

SO2cL水解,故乙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只能吸收水,A选项错误;

B.根据题目中热化学方程式可知,AH<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SO2cL产率,

B选项正确;

C.冷凝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故用来冷却的水应该从b口入,a口出,C选项错误;

D.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故不可用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问题时需仔细分析题干,利用题干信息分析出装置的作用以及相关试剂,综合度较高,要求对知识点能够综

合运用和灵活迁移。

9、B

【解析】

A.①中没有不饱和间,不能使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根据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8H8,故B正确;

C.②中苯环和碳碳双键都是平面结构,②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C错误;

D.不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如图分析,③的二氯代物有:

其二氯代物共6种,故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A.硫与氧气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焰变小于0,AH2<0,故A错误;

B.反应放出热量多少未知,无法判断^出和△!!]大小,故B错误;

仁修(6)4。®=*^®;①,即“1住户:丁一:计②,①-②得:Mn(s)+SO2(g)=MnO2(s)+S(s),根据盖斯

定律得,Mn(s)+SO2(g)=MnO2(s)+S(s);AH=3H:-2H*故C错误;

D•二.,-0-:g=:;2H:①

期上<>10)=49砥z②

HkKWCQ+AS4ItalSQiM;喝③

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得:MBQ1GH吗(kT^OU勾;AH=AHJ-AH2-AHI,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X是C元素;丫2+电子层结构与家相同,Y是Mg元素;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M

是S元素;Z的质子数为偶数,Z是Si元素。

【详解】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SVSiVMg,故A正确;

B.Mg是活泼金属,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镁起火燃烧时可用沙子盖灭,故B错误;

C.S易溶于CS2,可用CS2洗涤熔化过S的试管,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iO3,

故D正确;

答案选B。

12、C

【解析】

A、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

B、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

C、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幅度更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

率逐渐增大,C正确;

D、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幅度更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

率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D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

A.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表示为氧元素形成的离子,若中子数为8时,表示为1602,若中子数为10时,表示为18()2

,A项正确;

B.根据比例模型的原子半径可知,可以表示甲烷分子,。的原子半径大于C的原子半径,不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B项错误;

H

C.氯化铉的电子式为]H:、:H:一二日:],C项错误;

H

D.CCh的结构式为O=C=O,D项错误;

答案选A。

14、C

【解析】

如图:对VS2/Zn扣式可充电电池组成分析,放电时,不锈钢箔为正极,锌片为负极,电极反应Zn-2e-=Zn2+;充电

时原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

A.放电时,不锈钢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放电时,负极为锌,锌电极反应为:Zn-2e=Zn2+,故B正确;

C.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充电时,原电池负极锌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故D正确;

故选C。

15、C

【解析】

现有四种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W处于同周期且族序数相差6,则Z位于IA

族,W位于VIIA族;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该化合物可能为H2O、CO2,若为H2O,H位于

IA族,与Z位于同一主族,不满足条件,所以X、Y形成的化合物为CO2,则X为C、Y为O元素;Z、W的原子

序数大于O元素,则Z、W位于第三周期,Z为Na,W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W为Cl元素。

A.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非金属性X<W,故A错误;

B.O、Na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

C.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故C正确;

D.除了氯气,臭氧也能够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C。

16>A

【解析】

A.向无色硫酸钛(MnSO”溶液中加入适量无色弱酸钠(NaBi(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反应产生了

MnO4-,M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为Mn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的氧化性,可知BKh-的氧化性强于MnOr,A正确;

B.向该紫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的红色消失,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02,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

氧化,则H2O2被高镒酸根离子氧化成02,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适量KL淀粉溶液,溶液缓慢变为蓝色,可能是H2O2将KI氧化为12,也可能是MM+作催化剂使H2O2

分解产生的O2将KI氧化为L,L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C错误;

D.钿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L,L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也可以将KI氧化为KIO3,因此溶液不一

定变为蓝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7、C

【解析】

根据b上发生氧化反应可知b为负极,再由题中信息及原电池原理解答。

【详解】

A.根据b极电极反应判断电极a是正极,电极b是负极,电池工作时电极a上的反应是Fe3++e=Fe2+,A正确;

B.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L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绝缘体)+2H+,溶液显酸性,若在电极b周

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电极b周围慢慢变红,B正确;

C.电池冷却时Fe2+是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使电池再生,因此冷却再生过程电极a上无电子得失,导线中没有

电子通过,C错误;

D.电池冷却时Fe2+是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使电池再生,反应是2Fe?++PANIO+2H+=2Fe3++PANL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挖掘所给反应里包含的信息,判断出正负极、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再联系原电池有关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18、B

【解析】

A.2NO2N2O4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颜色变深,可以作为勒夏特列原理的证

据之一;

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应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浓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无法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1气体,氯化氢与二氧化碳都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

淀,故也无法比较碳和硅的非金属性,不能证明元素周期律;

c、AH=AH1+AH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可以证明盖斯定律;

D、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电解水生成的氧气和氢气

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以证明阿伏加德罗定律;

故答案为Bo

19、D

【解析】

A、阴极的反应是2H++2e=H2f,氢离子来自于水电离,所以剩余了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溶液的pH升高,A正确;

B、阳极是溶液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反应为:4OH-4e=2H2O+O2T,B正确;

C、左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转化为氧气,多余的钾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右侧水电离的氢离子转化为氢气,

剩余大量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加上透过交换膜过来的钾离子,使右侧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增大,所以纯净的KOH

溶液从b出口导出,C正确;

D、阳离子应该向阴极移动,所以K+通过交换膜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移动,D错误;

故选D。

20、B

【解析】

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氧化Fe2+,加入铁粉可以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据此分析。

【详解】

A.FeO与稀H2s。4生成硫酸亚铁,Fe2+易被氧化成三价铁,A错误;

B.Fe屑与稀H2s0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入铁粉可以防止二价铁被氧化,B正确;

C.Fe(OH)2与稀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