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_第1页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_第2页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_第3页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_第4页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选择题突破

第1题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

复习建议:1课时(题型突破+习题共1课时;以训练为主)

DI悟真题•明考向

考向1化学与STSE的协调发展

1.(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答案D

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

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错误;

棉花、麻来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为碳水化合物,但蚕丝来源于动物,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干冰升华时,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

成了小水珠,形成“云雾”效果,D正确。

2.(2021.全国甲卷)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食品加工时可以添加防腐剂,但要控制用量,A错误;废旧电池中含有重

金属(如汞等),掩埋其会造成土壤及水污染,B错误;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

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正确;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D错误。

3.(2021.全国乙卷)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

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答案D

解析“碳中和”实际上就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法实现二氧化碳的“零

排放”。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只是将长链姓变为短链烧,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量不会改变,A错误;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依旧会产生

二氧化碳,B错误;清洁煤技术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

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错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

他能源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D正确。

考向2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4.(2022•全国乙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答案B

解析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碳酸氢钠不稳定,受

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青铜是在纯

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所组成的合金,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

于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钠及其化合物灼烧火焰显黄色,D错误。

5.(2020.全国卷I)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醛、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

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0H能与水互溶

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答案D

解析乙醇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项正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

性,能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项正确;由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e)0H)可知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C项正确;氯仿的化学式为CHC13,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

D项错误。

考向3化学与传统文化

6.(2020.全国卷H)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矶,烹胆矶则成铜。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胆矶的化学式为CuS04

B.胆矶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矶”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胆矶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项错误;湿法冶铜的原理是CuSO4+

Fe=FeS04+Cu,即胆研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B项正确;CuSCU溶液经熬制

可以得到胆矶,是CuS04溶液浓缩结晶的过程,C项正确;熬胆矶的铁釜中发生

的反应为CuSO4+Fe=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D项正确。

考情预测:预计在2023年高考中,仍会以某热点为信息源辐射相关联知识与方法,

以判断正误、推理的形式,借助最新科技成就和古诗词考查化学物质的性质、用

途及相关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DI析题型•固双基

微题型1化学与STSE的协调发展

题型精练

[精练1](2022.广东卷)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

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文物◎■11

选项A.南宋鎏金饰品B.蒜头纹银盒C.广彩瓷咖啡杯D.铜镀金钟座

答案c

解析鎏金饰品是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

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其中不含硅酸盐,故A项不符合题意;蒜头纹

银盒中主要成分为金属银,其中不含硅酸盐,故B项不符合题意;广彩瓷咖啡杯

是由黏土等硅酸盐产品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C项符合题意;铜镀

金钟座由铜和金等金属制得而成,其中不含硅酸盐,故D项不符合题意。

[精练2](2021.海南卷)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CO2减少的是()

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

答案C

解析A.氨水能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铁或碳酸氢镂,则用氨水捕

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A不符

合题意;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减少,故C符合题意;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

[精练3](2022.湘豫名校联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B.2021年我国科学家以CO2为原料合成淀粉,为缓解温室效应带来新的希望

C.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用来杀死有害细菌,防止色素被氧化

D.新型水处理剂Na2FeO4利用其强氧化性对病菌和悬浮物进行高效处理

答案D

解析A.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可吸入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

凶”,A正确;B.以C02为原料合成淀粉,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

应带来新的希望,B正确;C.二氧化硫作为抗氧化剂,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

剂,用来杀死有害细菌,防止色素被氧化,C正确;D.新型水处理剂NazFeCh中

+6价铁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可杀死水中的细菌;+6价铁被还原为+3价后可以转

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而不是强氧化性,D错误。

智能提升

1.化学与环境

⑴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

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

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2)PM2.5与雾霾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

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

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

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

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

雾霾

结(或凝华)的产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

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3)酸雨

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4)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

二者都属于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剧厄尔尼诺的出现频率和负面

影响。

温室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

效应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指由于全球温室效应逐渐增强,海洋温度不断上升,使得冰川、冰

厄尔

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强烈的热带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

尼诺

变化无常的现象。

⑸臭氧空洞

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

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6)光化学烟雾

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

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

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有毒烟雾污染现象。

(7)赤潮和水华(水体富营养化)

海水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

赤潮

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面上

水华的藻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

量死亡的现象。

(8)白色污染

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9)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

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

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

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化学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常见的有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

聚丙烯。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

天然纤维包括纤维素(棉花、麻)、蛋白质(蚕丝、羊毛)等。合成纤维包括

纤维

晴纶、涤纶等。

橡胶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是线型高分子。

(2)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其成分为Na2SiO3、CaSiCh、

SiO2等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

水泥:硅酸盐水泥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陶瓷: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制备原料为黏土。

硅材料: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

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低。

微题型2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题型精练

[精练4](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

C.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

D.用石灰石一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同时可得到石膏

答案A

解析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

造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A错误;钠的

焰色试验为黄色,可用作透雾能力强的高压钠灯,B正确;耐高温材料应具有高

熔点的性质,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正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碳酸钙,石灰石一石膏法脱硫过程中发生反应:CaCCh真遑CaO+CO2t,SO2

+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得到了石膏,D正确。

[精练5](2022.广东卷)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

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Na2cCh可与酸反应

B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熟石灰具有碱性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C铁与H20高温下会反应

D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答案A

解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主要用来做膨松剂,故A符合题意;熟

石灰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用于处理酸性废水,故B不符合题意;熔融的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因此必须将模具干燥,故C

不符合题意;钢板上镀铝,保护钢板,金属铝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而保护金属铝

不被腐蚀,故D不符合题意。

智能提升

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

性质用途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

1生理盐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钠溶液

鼻腔等

2硅胶能吸收水分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3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

4可制作光导纤维

柔韧度

5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加碘食盐中的含碘物质

6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钛、错、铝等金属

NaHCCh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

7

反应剂

8Na2c0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9锂质量轻、比能量大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

10可用于焊接铁轨

的热

中国古代利用明矶溶液清除铜镜表

11明矶溶液显酸性

面的铜锈

12A1(OH)3有弱碱性可用于中和胃酸

13Fe2O3是红棕色粉末可用作红色颜料

14CuSO4使蛋白质变性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CU用

15BaSCU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作患者服用的“领餐”

微题型3化学与“传统文化”

题型精练

[精练6](2022.山东卷)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答案C

解析A.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说明金的

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合题意;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

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而CaO

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合题意;C.石

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

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

2CH3COOH=(CH3COO)2Ca+H2O+CO2t,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

无关,D不合题意。

[精练7](2021.海南卷)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

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发火和燃

烧,A正确;B.发烛具有可燃性,“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B正

确;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

能等,C正确;D.硫磺也燃烧,不是催化剂,D错误。

智能提升

经典史料中的化学物质

(1)《汉书》中“高奴县有涌水可燃”,这里的“涌水”指的是石油。

(2)《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

是K2co3。

(4)《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5)《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

钢”是指铁的合金。

(6)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

矶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学成分

为KA1(SO4)2-12H2OO

DI练模拟•验效果

1.(2022.安徽诊断)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修复我们的

地球”,用以鼓励自然恢复、新兴的绿色技术和能够恢复世界生态系统的创新思

维。以下相关措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并对含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等进行深层掩埋

B.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综合利用

C.控制含氮、磷污水的排放,以防治赤潮、水华等现象

D.减少CH4、C02等气体的排放,以防止臭氧空洞的形成

答案C

解析A.含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等进行深层掩埋会引起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危害,

A错误;B.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C.含氮、

磷污水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等现象,故需控制含氮、磷污水的

排放,C正确;D.臭氧空洞是氟氯煌等引起的,应减少氟氯煌等气体的排放,以

防止臭氧空洞的形成,D错误。

2.(2022.四省八校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荧光材料BGO的主要成分错酸钿(Bi2Ge2O7)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除去水体中Pb2+等重金属离子

C.棉、丝、羽毛及塑料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答案A

解析A.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错酸钺(BizGezCh)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利用

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除去水中杂质,故B错误;C.丝、

羽毛属于蛋白质,燃烧产物里面有氮的氧化物,故C错误;D.“燃煤脱硫”有利

于减少含硫的有害气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3.(2022.江西重点中学联考)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

部将着力于做好此次冬奥会的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或说法错

误的是()

A.非遗文化“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中国娃娃入驻奥运村,不能用加酶洗涤剂清

洗娃娃

B.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有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C.冬奥会将采用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

出行”的理念

D.北京冬奥会将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

答案B

解析A.“北京绢人”技术制作的中国娃娃的主要材料是丝绢,不能用加酶洗涤

剂清洗,A项正确;B.碳纤维是一种复合材料,B项错误;C.冬奥会采用氢燃料

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车载光伏发电系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体现了“绿色

出行”的理念,C项正确;D.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

冰机组,可减少氟利昂的排放,更加环保,D项正确。

4.(2022.河南百校联考)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A.煤的干储、海带提碘、石油裂解等都涉及化学变化

B.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用纳米技术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天然气、沼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均为CO2和H2O

答案D

解析A.煤的干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海

带提碘过程中需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进行萃取分液再蒸

福,涉及化学变化,石油裂解过程中是将轻质油转化乙烯等小分子炫的过程,也

涉及化学变化,A正确;B.Fe3O4为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B正确;C.用纳米技

术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实现

“碳”的循环利用,C正确;D.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沼气是通过植物秸秆

发酵而成,属于可再生资源,两者主要成分均为甲烷,完全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D错误。

5.(2022.太原期末)中国古代诗词和书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B.“一般皎洁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

分是二氧化硅

C.我国古时镀金“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

其中“入火则汞去”是指汞与氧气发生反应

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种分散质

答案B

解析A.诗句中的“翠色”与CU2O的颜色不相符,因为CU2O是砖红色固体,所

以诗句中的“翠色”不可能来自Cu2O,A错误;B.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正确;C.汞和金形成液态的合金,涂在银器上,加热,汞转化为蒸气,被蒸发,

剩下的金附着在银的表面,所以“入火则汞去”是指蒸发,C错误;D.“墨滴无

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种分散系,属于胶体,D错误。

题型特训

题型特训1化学与STSE的协调发展

1.(2022.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

C.“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地沟油经处理后可得到生物柴油,其主要成分和柴油相同,都是烧类

答案D

解析A.镁比铁活泼,镁与铁连接后,镁失去电子受到腐蚀,从而保护了铁不受

腐蚀,因此镁可以保护不锈钢,故A正确;B.聚酯纤维材料属于酯类,在碱性条

件下水解,所以忌长期用肥皂洗涤,故B正确;C.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

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地沟油属于酯类,柴油属于姓类,故D错误。

2.(2022•安徽十八校联盟模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硝化镉(CdTe)薄膜太阳

能电池”被誉为“挂在墙壁上的油田”。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硫化镉(CdTe)薄膜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工作时存在光能一热能一化学能一电能几种能量转化

C.推广使用该电池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D.破损的CdTe薄膜要回收集中处理

答案B

解析A.硫化镉(CdTe)薄膜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太阳能电池可

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错误;C.该电池的广泛使用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

耗,从而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C正确;D.镉是重金属,有剧毒,故需回

收集中处理,D正确。

3.(2022•河南示范性高中段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土金属可以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B.耐折叠、可伸缩的碳纳米管可用作柔性电池的材料

C.5G技术中使用的通信光缆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D.结晶牛胰岛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不同的稀土金属具有催化性质、光学性质、磁性和核性质等性质,可以

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A正确;B.碳纳米管具有

良好的力学性能,则耐折叠、可伸缩的碳纳米管可用作柔性电池的材料,B正确;

C.5G技术中使用的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或强碱

反应,C错误;D.结晶牛胰岛素是蛋白质,它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4.(2022.河南名校联盟联考)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这说明国家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下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

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B.燃油汽车使用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种植蔬菜水果时禁止农民使用肥料和农药

D.在田间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将灰分还田

答案A

解析A.化学技术可以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碳达峰、

碳中和“,A正确;B.燃油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它们在

尾气催化转化装置中会转化为无害的CO2、N2,但这并不能减少碳的排放,与实

现碳中和无关,B错误;C.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能完全

禁止,C错误;D.焚烧秸秆的过程中有CO2生成,不利于碳中和,D错误。

5.(2022.辽宁五校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PP),它与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B.动力电池上使用的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可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白酒和淀粉溶液

D.化妆品中添加的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答案A

解析A.聚丙烯和聚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值为不确定值,都是混

合物,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新型的无

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C.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淀粉

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用丁达尔效应能区分白酒和淀粉溶液,故

C正确;D.甘油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具有吸湿性,化妆品中常添加的甘油可以

起到保湿作用,故D正确。

6.(2022.梅州一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煨烧贝壳,将产物投入海水中以获得Mg(OH)2

B.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种粮食发酵酿酒

C.将在酒精灯上灼烧后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D.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锦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答案A

解析A.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煨烧碳酸钙时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

化钙,氧化钙、水、镁离子结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钙离子,在整个过程中均不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B.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种粮食的主

要成分为淀粉,由淀粉发酵酿酒需要经过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被氧化成乙醇、

二氧化碳和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在酒精灯上灼烧后的铜丝迅速

插入乙醇中,会引起乙醇的催化氧化,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乙烯

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高镒酸钾本身被还原而褪色,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7.(2021.天津卷)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

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

A.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锄原子钟,锄(Rb)是金属元素

B.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

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项错误。

8.(2022.芜湖质监)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石墨烯是电解质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芜湖轻轨建设中使用混凝土浇筑轨道梁,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材料

D.屠呦呦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

答案A

解析A.石墨烯为单质,电解质为化合物,因此石墨烯不是电解质,故A说法错

误;B.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青铜属于铜合金,故B说法正确;C.混凝土

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混凝土是指用水

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

到水泥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材料,故C说法正确;D.用乙醒提取青

蒿素,该过程为萃取,故D说法正确。

9.(2022•安徽名校联考)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首次完成“天和”核心舱

在轨6个月的任务后,于2022年4月16日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处于世界前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核心舱采用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翼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核心舱采用的镁合金具有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耐腐蚀的化学特性

D.核心舱采用无水氢氧化锂净化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A.相对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正

确;B.柔性太阳能电池翼是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错误;C.镁是活泼的金属元

素,其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易被腐蚀,即镁合金不具有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耐腐蚀的

化学特性,错误;D.核心舱采用无水氢氧化锂净化二氧化碳的反应即2L1OH+

CC)2=Li2cO3+H2O,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10.(2022•河南名校调研)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质素纱裨衣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5G通信技术所使用的通信光纤耐酸碱腐蚀

C.石油分储可获得生产口罩用的原料聚丙烯

D.沙中淘金的原理是利用了金与沙的密度不同

答案D

解析A.丝质素纱裨衣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通信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与碱会发生反应,错误;C.聚丙烯的单体丙烯需要通过石油的

裂解来获得,错误;D.沙中淘金的原理是利用金与沙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得以分

离,正确。

题型特训2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1.(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氯仿:CHCh

B.黄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

C.芒硝:Na2SO4-10H2O

D.铝土矿的主要成分:AhO3

答案B

解析A.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HC13,故A正确;B.黄铜矿的主

要成分:CuFeS2,故B错误;C.芒硝:Na2SO410H2O,故C正确;D.铝土矿的主

要成分:AI2O3,故D正确。

2.(2021.海南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剂

D.苯酚可用作消毒剂

答案A

解析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故A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故B正确;C.乙烯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可以用作水果催熟剂,故C正

确;D.苯酚能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低浓度时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D正确。

3.(2022.十堰调研)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应用错

误的是()

A.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B.用食醋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

C.用维生素C作NaNO2中毒的急救药

D.用明矶给井水杀菌消毒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A不符合;B.醋酸与碳酸

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溶液,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用食醋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B不

符合;C.维生素C具有较强还原性,亚硝酸钠具有较强氧化性,二者发生反应,

能使亚硝酸盐的含量大大降低,故可用维生素C作NaNCh中毒的急救药,C不符

合;D.明矶是一种净水剂,因为其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固体悬

浮物并使之沉降,但不能用明矶给井水杀菌消毒,D符合。

4.(2022.岳阳一模)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用途等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SO2具有还原性,并且可以杀菌、消毒,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SO2能杀灭微

生物并防止葡萄酒的氧化变质

B.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聚乙烯等化工产品,工业上可通过石

油的裂化获得乙烯

C.A1(OH)3分解是吸热反应且分解后生成A12O3和水蒸气是其作阻燃剂的主要原

D.SiCh透明度高,折射率合适,光能够发生全反射,故SiO2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

要原料

答案B

解析工业上可通过石油的裂解获得乙烯,裂化得不到乙烯,B错误。

5.(2022.重庆调研)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A.制造“蛟龙号”潜水艇载人舱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天和核心舱舷窗使用的耐辐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

C.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

和“

D.我国“硅—石墨烯—错晶体管”技术已获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

答案B

解析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B项错误。

6.(2021.广东卷)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

是()

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

A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

B利用海水制取澳和镁单质Bd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C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氢氟酸可与SiCh反应

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答案A

解析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与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关系,

A符合题意;利用海水制取澳,是将Bd氧化成Bn,利用海水制取镁单质,是将

Mg2+还原成Mg,B不符合题意;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是因为氢氟酸

可与二氧化硅反应,C不符合题意;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是设置防护

涂层,使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从而防止钢铁腐蚀,D不符合题意。

7.(2022.江西名校模拟)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能源开发等相结合是海水综合利用

的重要方向。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矶可以吸附海水中悬浮颗粒使海水淡化

B.澳被称为“海洋元素”,海水提取澳单质时不用富集

C.海水晒盐所得粗盐需经过提纯才能用于氯碱工业

D.海水提镁过程中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备Mg

答案C

解析明矶可以吸附海水中悬浮颗粒,不能吸附可溶性杂质,故不能使海水淡化,

错误;B.澳被称为“海洋元素”,但海水中澳的含量很少,故海水提取澳单质时

需要先富集,错误;C.海水晒盐所得粗盐需经过提纯才能用于氯碱工业,否则制

得NaOH不纯,正确;D.电解饱和MgCb溶液得不到单质Mg,应通过电解熔融

的MgCb制备Mg,错误。

题型特训3化学与“传统文化”

1.(2021.湖北卷)“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

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

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

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

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

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

答案D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项正确;通过揉搓,

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B项正确;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

质银,单质银活动性较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铜的活动性比铝弱,

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

2.(2022.华中师大附中模拟)2022年春晚上,《只此青绿》惊艳了许多观众,生动还

原了北宋名画一《千里江山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千里江山图》中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Cu(OH)2・2CuCO3]可表示为

3CUOCO2H2O

B.《千里江山图》中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

C.《千里江山图》中的红色来自赭石(FezCh),其性质稳定,不易被空气氧化

D.《千里江山图》的画布材质为麦青色的蚕丝织品—绢,绢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答案C

解析A.《千里江山图》中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Cu(OH)2-2CuCO3]可表示为

3CUO-2CO2H2O,错误;B.《千里江山图》中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

酸铜,不是氢氧化铜,错误;C.《千里江山图》中的红色来自赭石,其主要化学

成分为Fe2O3,正确;D.《千里江山图》的画布材质为麦青色的蚕丝织品—绢,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

3.(2022.福建四市质检)《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剑的出现早于铁剑

B.“帝采首山之铜铸剑”包含氧化还原反应

C.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千年不朽的原因是与0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D.流传千古的剑鲜少铁剑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品易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C

解析A.青铜器时代早于铁器时代,故青铜剑的出现早于铁剑,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