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被称为“一日七法”。这反映了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明确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A.我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渐普及 B.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C.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 D.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典制定,但都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直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再次启动,经过数年艰苦努力,民法法典化才梦想成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于(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C.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D.中共十八大4.20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经过征名确定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中共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关活动一时间风靡开来。这些做法(

)A.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B.反映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风貌C.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5.下表所示为我国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1993年宪法修正案序号修改的主要内容一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二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等三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四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A.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 B.凸显了宪法的根本地位C.肯定了市场经济体制 D.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6.1991年,中宣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要像抓物质生产重点工程那样,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生产思想文化精品,力争每年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电影、一部优秀电视剧(电视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和说服力的文章。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规范思想道德建设C.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7.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法院民事、刑事案件数目很大。旧案清理未完,新案又不断涌来。各级法院干部少,案件多,造成积案甚多。但各级人民法院克服困难,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分工负责,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制度,较快地完成了积案的审理工作。积案审理工作的完成(

)A.保证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B.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有利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8.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然而很多民众却认为“什么婚姻法?还不是整贫雇农的离婚法!”“什么婚姻法?还不是整穷人法!”“今后的男子又要受压迫。婚姻法就是妇女法。”最终,中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由此可知,该法律的制定表明(

)A.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 B.彻底废除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C.建国初新旧婚姻家庭观念的冲突 D.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9."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B.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C.为之后新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奠定了基础D.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确立10.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①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④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A.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B.“依法治国”方略已实现C.法律体系已经完善健全 D.法律内容存在不平衡性12.下表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部分江西省的好人事迹,这些好人事迹体现了(

)人物事迹退休工人施炳缘眷恋乡村20余年坚守续写“第二故乡”。“献血侠”侯兵22年坚持无偿献血7万毫升。八旬老农罗明道奋勇救下2名落水儿童。“大国工匠”的涂爱鹏情系稀土20年,赣州稀土行业的“产业英雄”。古稀老人陈怀林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残疾弟弟57年A.劳动模范具有榜样作用 B.新时代中国的道德追求C.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兴起 D.民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13.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中共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B.弱化爱国主义教育C.推动社会风气异变 D.提高公民文化素养14.新中国成立后的几部宪法的结构都是四章。1982年以前的宪法的结构顺序都是“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宪法结构的这一变动表明我国(

)A.更加重视保障公民权利 B.法制体系日趋完善C.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D.依法治国稳步推进15.习近平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指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B.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C.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精神 D.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精神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强调,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设立的必要性是为了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满足高龄化社会在成年监护上的法律需求;二是该制度的确定受到国际人权保障新理念的驱动;三是为了弥补传统成年监护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据此可知,该法典的规定(

)A.凸显了国家保障人权理念 B.完善了国家基层治理能力C.明确了社会主义宪法原则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整体改造,将“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还在故宫设立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陈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陈列室”等专题陈列室,并向公众开放。这次故宫博物院改造(

)A.顺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风貌C.宣告了君主专制时代的终结 D.破除了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18.下表所示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修订和颁布的部分法律。这说明此时期的中国(

)时间修订和颁布的法律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A.构建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 B.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基本确立C.法制建设迎来发展新时机 D.“左”倾错误得以彻底纠正19.时代精神是指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着物质困乏、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这样的时代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时代内涵的精神是A.挽救危机、求亡图存 B.艰苦奋斗、发奋图强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引领时代、开拓进取20.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举措(

)A.突出落实政府“依法治国”的理念 B.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C.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D.表明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至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摘编自赵惜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1)如何理解“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这两句话的内涵?(2)根据史料二,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3)说说材料一与材料二改革呈现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材料二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材料三:新时期颁布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经全面修改后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说明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在立法方面的重大贡献。(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参考答案:1.C2.C3.C4.A5.D6.D7.D8.D9.C10.A11.A12.B13.A14.A15.D16.D17.B18.C19.B20.B21.(1)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双重影响。(2)说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哪些问题。(3)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哪些优势。22.(1)“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读《圣经》理解教义;提倡节俭;鼓励人们发财致富。“给人的心畏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