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书写(共1题;共3分)1.抄句子,体味情感(3分)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二、单选题(共9题;共10分)2.下面各项字音有误的是()A.只zhǐ(只有)窝wō(鸟窝)招zhāo(招手)B.孤ɡū(孤单)单dān(单双)乐lè(快乐)C.种zhǒnɡ(种树)都dōu(都是)静jìnɡ(安静)D.邻lín(邻居)居jū(居住)呼hū(呼吸)3.看到“咳”字,我猜(cāi)它的意思与()有关。A.嘴巴 B.眼睛 C.手 D.水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眉”字的读音是第三声。 B.“看”字是半包围结构。C.“原”字的部首是“厂”。 D.“忘”和“望”是同音字。5.快轮到小红上台表演了,她心里非常紧张,像()A.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B.竹篮子打水——一场空C.芝麻开花——节节高 D.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6.以下哪一项与其他事物不属于同一个季节?()A.冰棍 B.凉席 C.围巾 D.西瓜7.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从每年公历的()月4日或5日开始。A.1 B.2 C.3 D.48.下面汉字的音节有前鼻韵母的是()A.令 B.动 C.因 D.名9.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招呼 B.打蓝球 C.哥哥 D.当时10.下列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是()A.蝴蝶蜻蜓大象 B.鸡鹅鸭C.猫猴狮 D.鲫鲤鲈三、填空题(共4题;共27分)11.读拼音,写词语。běijīngyīnwèigùxiāngchūnfēnggāoxìngshēntǐyǐjīngxuěhuā12.照样子,写词语。来来往往黑乎乎走来走去13.选词填空。(1)A.座B.坐①我的位在丽丽旁边。②我在小军的后面。(2)A.红B.虹老师穿的上衣是色的。大雨后,一道彩挂在天空。14.按要求填空。(1)“之”的笔顺是。(2)“王”加一笔可以变成,组词为、。(3)“近”的部首是,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四、默写(共7题;共17分)默写15.我知道万物复苏、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词语。16.唐代诗人写的《静夜思》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17.农历五月初五是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18.初,性本善,性,。19.天黑了,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20.妈妈经常用“读书百遍,”来鼓励我读书。21.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我知道小壁虎向、和阿姨借尾巴,都没借到。最后,它发现。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16分)22.说一说。(1)你姓什么?我姓。什么?。(2)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因为。23.看图补写句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地上跑来跑去。和在地上走来走去。在水里游来游去。24.按要求做题。(1)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用加下划线的词语造句)。多么!(2)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改为“被”字句)。(3)你有过下面这些心情吗?选一个写一写。高兴生气着急担心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熊猫的好意夏天的早晨,熊猫吃饭时发现小公鸡在吃石子,就特意送了一份早饭给小公鸡。熊猫说:“快吃吧,看你饿得吃石子,这样会把胃弄坏的。”小公鸡笑着说:“谢谢你,你误会了。我吃小石子是为了帮助消化,因为我们没有牙齿,所以需要小石子将食物磨碎。”熊猫恍然大悟,它们两个看着对方都笑了。25.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点明了时间。26.小公鸡为什么要吃小石子?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27.小朋友,你想对小熊猫说些什么?阅读理解。阳光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28.这篇文章有个自然段。29.“阳光是大家的”的原因是()A.万物生长需要阳光,谁缺了阳光都活不了,所以阳光是大家的。B.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没有一个人独占阳光。30.“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原因是()A.阳光它太贵了,我们买不起。B.金子能用钱买到,阳光是不论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3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阳光像锦缎禾苗更高了小河像金子小树更绿了七、看图写话(共1题;共15分)32.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中都有谁?什么时间?他们在干什么?请发挥想象力,写5—8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2.【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ABD三项中加点字读音都是正确的;

C项中“种zhǒnɡ(种树)”读zhǒnɡ时可以组“种子”,“种树”应读作zhòngshù。这项加点字读音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3.【答案】A4.【答案】A【解析】【分析】A项中“眉”应读méi,声调是二声,这项表述错误;

BCD三项中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汉字的读音、结构和笔顺的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生字的学习,和相关的读音、笔顺笔画知识,遵循汉特点,进行作答。5.【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选项中各项的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表示心里紧张,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表示没有任何收获;“芝麻开花——节节高”指越来越好的意思;“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表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结合题目中内容,应选择A项。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歇后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歇后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6.【答案】C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从每年公历的2月4日或5日开始。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的识记首先要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知识才能积累更多,做题才能得心应手。8.【答案】C9.【答案】B1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A:“蝴蝶”“蜻蜓”都属于昆虫,“大象”是动物,但不属于昆虫。所以,它们不属于同一类。B:此项都属于家禽类。C:此项都属于动物类。D:此项都属于鱼类。故答案为:A【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11.【答案】北京;因为;故乡;春风;高兴;身体;已经;雪花12.【答案】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金灿灿;绿油油;白花花;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解析】【分析】“来来往往”是AABB式词语,如“安安静静、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等;“黑乎乎”是ABB式词语,如“白花花、红彤彤、绿油油”等;“走来走去”是ABAC式词语,如“飞来飞去、说来说去、游来游去”等。结合词语的不同样式进行正确作答。故答案为: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金灿灿;绿油油;白花花;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点评】仿写词语考查学生的词语掌握能力。作答时根据题目要求,集合题目给出的例词,认真分析要求和例词的特点,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作答。13.【答案】(1)A;B(2)A;B14.【答案】(1)(2)玉;玉石;宝玉(3)辶;远【答案】15.春回大地;百花齐放16.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7.端午;粽子;屈原18.人之;相近;习相远19.七上八下20.其义自见21.小鱼;牛伯伯;燕子;尾巴自己长出来了22.【答案】(1)张;张;弓长张(2)春天;春天到了,百花都开了,到处生机勃勃23.【答案】小鸟;小马;牛;羊;小鱼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