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标准Standardfordatabaseofevaluationofintensiveuseof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I 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 5数据库结构定义 6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267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298元数据 附录A(规范性附录)属性值域说明 附录B(资料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类关系模型 46附录C(资料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附录D(资料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元数据样本 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编制。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Ⅱ为规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据TD/T1029—2010《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等标准规范,特制定本标准。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数据库结构、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数据内容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本标准适用于依法审批的各类开发区(旅游度假区除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880.1—2005语种名称第1部分:2字母代码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与代码GB/T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6820—2009地图学术语GB/T17798—2007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9231—2003土地基本术语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J137—19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H/T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1016—2003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29—2010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17798—2007,定义3.4]空间要素spatialfeature包含空间位置的地理实体的抽象,它是在地理实体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主要包括点、线、面等基本类型。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2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于段。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床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以坐标或有序坐桥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GB/T16820—2009定义5.13栅格数据rasterAata表示地理实体的位障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GB/T16820—2009定义5.15]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2003,定义3.3]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3要素x—要素x—四级类要素码土地利用数据landusedata描述土地利用要素特性及关系的数据。开发区土地developmentzoneland开发区土地是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批的开发区界线范围内的全部土地。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4.1数据库内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等。4.2要素分类与编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分类中,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要素代码采用十位数字的层次码。其结构如下:小类码级类要素码二级类要素码X三级类码其中: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要素为10,土地信息要素为2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和二级类要素码为2位数字码、三级类和四级类要素码为1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b)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符合GB/T13923—2006中附录A的规定。4.3要素的代码与特征描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名称与特征描述见表1。表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代码、名称与特征描述表说明定位基础测量控制点空间数据空间数据4表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代码、名称与特征描述表(续)说明内图廓线空间数据坐标网线空间数据水系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湖油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水库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水利及附属设施空间数据空间数据通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运设施空间数据空运设施注记空间数据境界与行政区空间数据行政区界线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等高线空间数据高程注记点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5表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代码、名称与特征描述表(续)说明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点状地物空间数据点状地物注记空间数据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图件要素图件数据注1:本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GB/T13923—2006。注2: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按GB/T13923—2006要求的结构进行扩充,注4:文本数据应符合TD/T1029—2010中9.2规定的成果报告。注5:表格数据应符合TD/T1029—2010中附录E、附注6:图件数据应符合TD/T1029—2010中9.3规定的成果图件。注7:其他数据包括基础资料汇编(含典型企业照片等)、元数据65数据库结构定义5.1数据组织管理5.1.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组织管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2。表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层表表名约束说明定位基础A11定位基础点测量控制点C2定位基础线内图廓线C坐标网线3C水系A24O5O交通A36M市道路等7M8行政区界线行政区界线M各级行政界线9M区、镇、村级行M地貌点高程注记点C高程点等等高线CC注1:约束条件取值:“M”表示必选、“O”表示条件必选、“C”表示可选。下同注2:数据分层存放,可视具体情况进行扩展。下同。75.1.2土地信息要素组织管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信息要素包括开发区基本信息要素、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要素和其他信息要素。开发区基本信息要素和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3。其他信息要素包括文本要素、表格要素、图件要素和其他数据要素。文本数据、图件数据和其他数据要素采用文件方式进行组织管理,表格数据采用二维关系表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表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信息要素分层表表名约束说明1M线范围2M开发区界线3点状地物M界桩坐标点4M5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M6M7M8M9C注:对评价范围内的全部企业用地进行调查时,层名称为“企业用地5.2要素逻辑关系要素逻辑关系包括要素与要素间关系、要素与属性间关系、属性之间的关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类关系模型参见附录B。5.3数据库属性数据结构5.3.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属性数据结构表4面数据结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约束备注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8表4面数据结构(续)约束4M5M64M注:基础地理要素中水系面要素、交通面要素、行政区面要素,均采用此表结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M表6点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M注:基础地理要素中定位基础点要素、地貌点要素,均采表7注记数据结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约束备注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9表7注记数据结构(续)约束4M5M64M7M84M91C下划线1C宽度1C高度1C注记方向6C5.3.2土地信息要素属性数据结构5.3.2.1开发区基本信息要素5.3.2.1.1开发区基本信息表8基本信息面状图斑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开发区级别M6开发区类型M7开发区设立时间7M8M9开发区管理机构MM开发区依法审批土地总面积4M单位:公顷开发区评价范围图上量算总面积4M单位:公顷表8基本信息面状图斑数据结构(续)约束62MM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2M2M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2O注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第17项必填注2:相关值域说明见附录A。下同。表9基本信息线状地物数据结构小数约束条件1a目标标识码aM2RR见表1M3M4M5M表10基本信息点状地物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M64M74M5.3.2.1.2开发区基本信息注记表11基本信息注记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M64M7M84M91C下划线1C宽度1C高度1C注记方向6C5.3.2.2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要素5.3.2.2.1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表12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数据结构类型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图斑编号M6M7M8地类面积4M单位:公顷9地类名称1O地类代码13O地类面积14O单位:公顷表12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数据结构(续)约束O3O4O权属4M供应时间7OM3M2O有偿使用土地填写OO建筑面积4O建筑基底面积4>0O建筑物构筑物圈总面积地的O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类别O2O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4Q折算比例62O2OM3M4C4C52C62CC5.3.2.2.2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表13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图斑编号M6M73M8地类面积4M单位:公顷9闲置土地类型0闲置土地填写本项内容闲置土地类型代码2O闲置土地填写本项内容权属4M供应时间7O供应类型M3M2O有偿使用土地填写6OOO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填写本项内容3O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填写本项内容M3M规划建筑面积4C规划建筑基底面积4C52C62CC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图斑编号M6M73M84M单位:公顷9权属4MM3MMC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约束备注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图斑编号M6典型企业代码2M7企业名称M8企业地址C9行业类别M行业代码4M6M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2M表15典型企业用地数据结构(续)约束实际完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M2M2M2M厂房及配套用地面积4M设施用地面积4M露天堆场、露天操作场地面积4M厂区内部预留地面积4M企业内部道路停车场面积4M绿地面积4M4M52M62MC5.3.2.2.5土地利用状况注记表16土地利用状况注记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目标标识码M2见表1M37M4M5M64M7M84M91C下划线1C宽度1C高度C注记方向6C5.3.3其他信息要素数据结构其他信息要素数据结构包括文本要素数据结构、表格要素数据结构、图件要素数据结构和其他数据要素数据结构,以下主要针对表格要素数据结构予以说明,根据TD/T1029—2010分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数据结构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数据结构两部分,以下表格字段与TD/T1029—2010对应表格保持一致。5.3.3.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数据结构5.3.3.1.1开发区基本信息调查表表17开发区基本信息调查表数据结构约束17M2M3开发区级别M4M5开发区设立时间7M6M7M8M92M62MM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2M2M2OC注:“备注”中填写“图上量算面积(hm²):”及面积数值。5.3.3.1.2开发区用地审批及调整情况调查表表18开发区用地审批及调整情况调查表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7M2M3M表E.2“项目”表18开发区用地审批及调整情况调查表数据结构(续)小数约束4扩区或调整时间7M52M单位:公顷62M单位:公顷5.3.3.1.3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I)——按建设状况划分表19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I)——按建设状况划分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7M2M3类别M表E.3“类别”43M表E.3“编码”5面积2M单位:公顷6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比例62M5.3.3.1.4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Ⅱ)——按供应状况划分表20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Ⅱ)——按供应状况划分数据结构约束17M2M3类别M表E.4“类别”43M表E.4“编码”52M6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比例62M约束7M2M3类别O表E.5“类别”42Q表E.5“编码”52O6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比例2O①表22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统计表数据结构值域约束17M2M3类别BO表E.6“类别”42①裱E.6“编码”52O6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比例62O约束17M2M3M表E.7“项目”42M5C小数约束17M2M3O表E.8“项目”4面积2O5C表25开发区有偿使用土地到期及处置情况调查表数据结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约束备注7M2M3编号3O4O5O6O7O8起始时间7O9到期时间7O处置时间7O处置面积2O备注C表26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情况统计表数据结构类型小数约束17M2M3O表E.10“项目”4面积2O5C5.3.3.1.11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情况调查表表27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情况调查表数据结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约束备注17M2M3编号3O4O5Q6O7获得使用权时间7O8O9认定为应收回的时间7O土地面积2O单位:公顷处置状况8O表28开发区土地供应市场化情况统计表数据结构段码约束1M2M3O表E.12“项目”42O5C5.3.3.1.13开发区土地供应情况统计表表29开发区土地供应情况统计表数据结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约束备注17M2M34M表29开发区土地供应情况统计表数据结构(续)约束42M52M6C5.3.3.1.14开发区典型企业情况调查表表30开发区典型企业情况调查表数据结构约束17M2M3M4C5M6行业类别M74M86M9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2M实际完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M2M2M2M企业用地面积2M厂房及配套用地面积2M设施用地面积2M厂区内部预留地面积2M露天堆场、露天操作场地面积2M企业内部道路停车场面积2M绿地面积2M2M总建筑面积2M52M表30开发区典型企业情况调查表数据结构(续)约束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2M62MC小数约束17M2M3目标M4目标权重值42M5M642M7M842M注:《规程》的表E.15、表E.16参照本表数据约束17M2M3目标M4M5M62M72M8M注:《规程》的表E.17、表E.18参照本表数据结构定义。5.3.3.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数据结构5.3.3.2.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测算表表3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测算表数据结构约束17M2M3M表F.1“项目”42M5.3.3.2.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结构潜力测算表表34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结构潜力测算表数据结构约束7M2M3M表F.2“项目”462M562M6结构潜力2M5.3.3.2.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强度潜力测算表表35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强度潜力测算表数据结构约束17M2M3M表F.3“项目”42M52M6强度潜力2M5.3.3.2.4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潜力测算表表36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潜力测算表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7M2M3M表F.4“项目”4面积2M单位:公顷5.3.3.2.5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汇总表表37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汇总表数据结构小数约束17M2M3M4M52M单位:公顷6C5.3.3.2.6开发区尚可供地年数汇总表表38开发区尚可供地年数汇总表数据结构约束17M2M3用地类型M4扩展潜力2M5前三年年均供应用地面积2M62M7尚可供地年数I62M8尚可供地年数Ⅱ62M9C5.4数据库属性值代码表39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I)——按建设状况划分要素代码类别类别类别A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 其他公共管理与 B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已建成农村工矿仓储用地已达到供地条件的未达到供地条件的C 自然、生态保护区土地 表40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Ⅱ)——按供应状况划分要素代码类别类别类别D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E尚可供应土地尚可划拨土地 尚可有偿使用土地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F —相关区—相关区域代码开发区代码评价时点代码表41开发区闲置土地要素代码类别类别类别类别G闲置土地表42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要素代码类别类别类别类别H5L6.1总文件(一级立件光)命名规则开发区土地集约!剩用评价总文件(一级文件夹)命名规则如下:p色止p色止代码命名规则说明:a)主文件名采用二十一位字母数字型代码;b)专业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专业代码为20;c)业务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利用业务代码为01;d)评价时点代码采用八位数字码,如2009年12月31日,代码命名为20091231;e)开发区代码为七位字码,是《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中的目录代码或依照《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中的说明编制的目录代码;f)相关区域代码采用十进制二位顺序码,按照TD/T1029—2010对开发区进行评价时,代码为00,参照TD/T1029—2010对开发区相关区域进行评价时,采用01至99编码。6.2二级文件夹命名规则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二级文件夹命名规则如下:专业代码业务代码评价时。点代码开发区代码一码相关区域一码特征码命名规则说明;a)文件夹名采用二十三位字母数字型代码;b)专业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专业代码为20;c)业务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利用业务代码为01;d)评价时点代码采用八位数字码,如2009年12月31日,代码命名为20091231e)开发区代码七位字码。是《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中的目录代码或依照《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中的说明编制的目录代码;F)相关区域代码采用十进制二位顺序码,按照TD/T1029—2010对开发区进行评价时,代码为00,参照TD/T1029—2010对开发区相关区域进行评价时,采用01至99编码;g)特征码命名规则如表43所示。表43二级文件夹特征码命名规则空间数据图件数据6.3数据文件命名规则6.3.1文本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文本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如表44所示。表44文本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命名规则工作报告注2:文本数据文件为成果更新报告时,命名规则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工作报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技术报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专题报告、开发区土地集6.3.2表格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表格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如表45所示。表45表格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命名规则表E.4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Ⅱ)——按供应状开发区有偿使用且已到期土地处置情况统计表开发区有偿使用土地到期及处置情况调查表表E.10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情况统计表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情况调查表表E.11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情况调查表开发区土地供应市场化将况统计表开发区土地供应情况统计表表E,15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权重表(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权重表(二)表E.17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秤价指标汇总表(一)表E.18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汇总表(二)表F.2开发区七地集约利用结构潜力测算表注2:表格数据文件命名中的空格应采用两6.3.3图件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图件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如表46所示。表46图件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件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土地利用状况图(I)土地利用状况图(Ⅱ)闲置土地分布图开发区闲置土地分布图典型企业分布图开发区典型企业分布图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分布图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分布图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分布图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分布图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潜力分布图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潜力分布图7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7.1数据交换内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需要交换的数据内容包括所有空间数据、图件数据和元数据,交换7.2数据交换格或本标准按照CB17798—2007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8元数据本部分根据TD/T1016—2003和CHXT1007—2001编写,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元数据定义为一个工维数据表,元数据元素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衷条件、最多出现次数、数据类型及值域见下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元数据表格式可是QDBC(开放式数据库连接)支持的任意一种数据表格式。8.1数据字典概述数据字典描述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特征。字典中按核心元数据,标识、数据息、分发信息等元数据子集、公用的负责单位联系信息以及相应的代码表进行描述。字典中有阴影的行定义的是实体。实体和元素由以下属性进行描述:名称/角色名称、缩写名8.1.1名称/角色名称名称是一个元数据实体或元数据元素的唯一标记。角色名称用于标识关联(作用与数据库表之间进行连接的关键字类似)。实体名称在整个字典中唯一。元素名称在实体中而不是在整个字典中唯一。8.1.2缩写名除代码表外,元数据实体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缩写名。这些缩写名在整个标准中唯一,可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通用标记语言(SGML)或其他类似的实现技术中作为域代码使用。8.1.3定义对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确切含义的描述。8.1.4约束条件约束条件说明相应的元数据实体或元素是否必须包括在核心元数据中,或满足一定条件时必须包括。约束条件可能有如下三种取值:M(必选)、O(条件必选)或C(可选)。必须包括的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可选的实体中可有必选的元素,这些元素只有在可选的实体被选中时才成为必选元素。8.1.4.2条件必选(O)当满足约束条件中的条件时,相应的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必须包括在核心元数据中。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可包括,也可不包括在核心元数据中。定义可选的元数据实体和可选的元数据元素,是为满足描述不同数据集的需要。如果没有选用某个实体,则该实体包含的元素(包括必选的元素)也不能选用。8.1.5最多出现次数指定元数据实体或元数据元素的实例可能重复出现的最多次数。出现一次的用“1”表示,重复出现8.1.6数据类型该属性既可表示预先定义的基本数据类型,如整型数、实型数、字符串对于元数据元素,域表示该元素的可取值范围或与之对应的实体或数据类型的名称。对于元数据实体,域表示在字典中描述该实体的行的范围。角色名称的域表示与之关联的实体名称。8.2核心元数据信息表47核心元数据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MD_元数据信息M12日期M13联系的联系信息M1表47核心元数据信息(续)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4角色名称:标识信息信息M15角色名称:信息的总体评价信息M16角色名称:空间参照系统信息说明O/空间N7角色名称:内容信息MN8角色名称:分发信息要的有关信息C8.2.1标识信息(自括影像的标识)表48标识信息表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域1MD_标识MDIdentifi-信息MClass(MD2数据集引用M13语种语种MN4要说明M1自由文本5M16地理范围理范围17说明数据集空间范围约定俗成的点或区域名1表48标识信息表(续)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8时间范围的时间范围M19MN空间分辨率密度的参数。如CN自由文本类别MN数据集联系信息与数据集有关的单位的联系信息MN信息空间范围的图形C1Associa-据集限制MNAssocia-式信息MNAssocia-8.2.1.1静态浏览图信息表49静态浏览图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MD_浏览图态图形(包括图C12件名M1自由文本8.2.1.2数据限制信息(包括法律和安全)表50数据限制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限制MNClass(MD_I-2限制制和法律上的先决条件M13或注意事项MN4限制数据集的限制M15安全等级数据集安全限制的等级名称M18.2.1.3格式信息表51格式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MD_格式式说明MN2供的数据交换格MN自由文本3MN自由文本8.2.1.4引用信息表52引用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CI_引用信息M12M1自由文本3日期最近更新日期M141自由文本8.2.1.5地理坐标范围信息表53地理坐标范围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标范围GeoBnd-中整个数据集覆12西边经度数据集覆盖范围最西边的经度坐标,单位为十进M1-180.0<=西边经度<=180.03东边经度数据集覆盖范围最东边的经度坐标,单位为十进M1经度<=180.04南边纬度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南边的纬度坐标,单位为十进M1-90.0<=南边纬度<=90.0;南边纬度<=北边纬度5北边纬度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北边的纬度坐标,单位为十进M1-90.0<=北边纬度<=90.0;北边8.2.1.6地理描述信息表54地理描述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描述数据集空间范围的定位名称12定位名称的唯一M1自由文本、数字或8.2.1.7时间范围信息表55时间范围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EX_时间范围TempEx-生成或采集跨越的时间范围M12范围生成或采集跨越的时间范围M1表56时间段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TM_时间段M12起始时间或采集的起始时间间段13终止时间或采集的终止时间O/时间一时间18.2.2数据质量信息表57数据质量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DQ_数据的总体评价信息M1Class(MD_2数据集质量的定性和定量的概括说明M1自由文本3数据志数据生产过程中(算法与参数)等的说明信息M1自由文本8.2.3空间参照系统信息(包括基于坐标和基于地理标识的空间参照系统)表58空间参照系统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RS_参照间参照系统说明O/空间N2SC_基于坐照系统球上位置关系的空间参照系统O/采用照系统N3CoorRef-M24照系统名称大地坐标参照系统名称M15角色名称:M18.2.3.1坐标系统信息表59坐标系统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M12M13M1自由文本4数的说明1自由文本8.2.4内容信息中文名称疑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域1MD_内容MN2图层名称N自由文本3要素(实体)具有同类属性的N自由文本4要属性内容的文N自由文本5栅格/影像内集的内容(属性)1自由文本8.2.5分发信息表61分发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MD_分发者和获取数据集的信息C12字传输方式信息CNAssocia-3信息M18.2.5.1数字传输选项信息表62数字传输选项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TransferOp-CN(MD_Dis-2可获取数据集的网络资源信息MN8.2.5.2分发者信息表63分发者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MD_分发者Distribu-信息M1Aggrega-(MD_Dis-2分发者联系信息可获取数据集的单位的联系信息M18.3负责单位联系信息表64负责单位联系信息中文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与数据集有关的系信息2pOrg-负责单位的名称M自由文本3联系人姓名C1自由文本4负责单位的职责CN5联系信息负责单位的联系信息MN8.3.1联系信息表65联系信息中文名称英交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最多出数据类型域1CI_联系系信息M12电话负责单位或联系MN自由文本3负责单位或联系CN自由文本4负责单位或联系M1自由文本5邮政编码邮政编码M1自由文本6负责单位或联系地址CN自由文本7网址网络的地址CN中文名称1负责单位的作用2内容提供者3管理员负责维护数据的管理人员45用户6789能获得有关数据情况或回答有关数据问题的联系负责采集信息和进行研究的关键人员能进行数据更新的负责单位出版者出版数据的负责单位中文名称1数据集使用的限制类型2公开34未规定尚未规定中文名称1MD_现状代码2已完成3数据已存储在脱机设备中456正在建设中8.4.4MD_限制<<代码表>>(MD_Restrictions<<C表69MD_限制<<代码表>>信息中文名称1MD_限制访问或使用数据的限制2无限制没有限制3公民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对其研究成果4法律保障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创造发明5678未规定尚未规定8.4.5MD_表示方式<<代码表>>(MD_RepresentationFormCode<<CodeList)>)表70MD_表示方式<<代码表>>信息中文名称1MD_表示方式2345678空间数据的多维表示表71MD_分类<<代码表>>信息MD_分类MD_TopicCategoryC1基础地理信息2土地利用土地法规与文档3地质基础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4表72SC_坐标系统类型<<代码表>>信息中文名称12笛卡儿坐标系相互正交于原点的n个数轴(n是任意正整数)组成的n维坐标系3大地坐标系(经纬4投影坐标系由不同的投影方法所形成的坐标系5极坐标系用某点至极点的距离和方向表示该点位置的坐标系6重力相关坐标系表73SC_大地坐标参照系统<<代码表>>信息中文名称1SC_大地坐标参照2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n维坐标系3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4地方独立坐标系由不同的投影方法所形成的坐标系(规范性附录)属性值域说明A.1开发区名称:根据依法审批的标准名称填写,不要用缩写。A.2开发区代码: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中的目录代码填写,开发区审核公告后进行调整、升级或新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代码由部统一编排;开发区审核公告后进行调整和新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代码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编排。开发区代码编制方法为:开发区级别代码+省级行政代码+开发区类型代码+序列编码开发区级别代码:1位,分为G(国家级)和S(省级)。开发区类型代码:1位,1为经济技术开发区、2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为保税区、4为出口加工区、5为边境经济合作区、6为其他类型的国家级开发区、7为省级经济开发区、8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序列编码:3位,根据行政顺序和审批时间排列。予其他开发区。A.4开发区类型:分为1(经济技术开发区)、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保税区)、4(出口加工区)、5(边境经济合作区)、6(其他类型的国家级开发区)、7(省级经济开发区)、8(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9(省级特色工业园区)。A.5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典型企业选择保持一致,按实际情况填写。A.6图斑编号:可根据开发区宗地编号等已有资料或信息编制,也可自行重新编制,但要确保同一开发区内图斑编号的唯一性。A.7地类名称、地类名称1、地类名称2:符合TD/T1029—2010附录B的B.1.1的规定填写。依据土地供应文件,当调查单元用途为两类时,地类名称按用途主导顺序组合填写,如商服用地比例大于住宅用地的调查单元地类名称填写方式为:商服用地+住宅用地。余此类推。规定填写。依据土地供应文件,当调查单元用途为两类时,地类代码填写方式对应地类名称填写方式。A.9地类面积、地类面积1、地类面积2:根据有关用地资料和调查结果确定。A.11供应时间、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者:根据土地供应文件填写。供应时间填写格式为“YYYY-通运输用地以及特殊用途土地(高压线塔基等)外,供应时间、土地使用者的填写值原则上不能为空,公园与绿地、街巷用地、其他交通运输用地以及特殊用途土地(高压线塔基等)供应时间视具体情况填写。A.14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和用地调查结果确定。A.15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和用地调查结果确定。A.16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类别、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类别代码: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类别分为“一类”和“二类”,对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类别代码符合TD/T1029—2010附录B的B.4.1中的“类别编码”的规定填写。A.17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折算比例:根据有关用地资料和用地调查结果确定,其中一类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折算比例按100填写,二类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应根据建筑面积分摊折算比例填写。A.18规划用途、规划用途代码;规划用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符合TD/T1029—2010附录B中B.1.1规定的按建设状况划分的各类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代码符合TD/T1029—2010附录B的B.1.1中的“类别编码”的规定填与。A.19规划建筑面积、规划建筑基底面积、规划容积率、规划建筑密度;根据土地供应文件或相关规划确定。A.20闲置土地类型、闲置土地类型代码:闲置土地类型符合TD/T1029—2010附录B的B.3.1的规定内容填写。闲置上地类型代码符合TD/T1029—2010附录B的B.3.1中的“类别编码”的规定填写。A.21批准用途、批准用途代码:批准用途根据土地供应文件填写,符合TDXT1029—2010附录B中B.1.1规定的按建设状况划分的各类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批准用途代码符合TD/T1029—2010附录B的B.1.1中的“类别编码”的规定填写。A.22认定依据:镇月作为不可建设土地认定依据的相关规划、文件、专家论证材料等的名称。A.23典型企业代码根据典型企业调查确定的企业数量,按O1“XX”排列,不足位数以0补齐。A.24企业名称业类别、行业代码、企业人数、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实际完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收入、总产值、和税总额、厂房及配套用地面积、企业内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以及露天堆场、露天操作场地面积和厂区内部预留地面积、企业内部道路停车场面积,绿地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系数)行业类别和行业代码参照GB/T4754—2002填写,其余各项根据TD/T1029—2010有关规定,结合典型企业调查结果填写。A.25备注:填写需要特殊说明的内容。如土地供应文件中的用地面积与图斑地类面积差距较大时,需在备注中注明供应面积。组成关系依赖关系连接关系组成关系依赖关系连接关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类关系模型数据集要素类开发区土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其他信息要素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其他信息要素元数据-线状用地-零星地类素文本要素技术报告表格要素开发区基本信息表(资料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C.1矢量数据组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矢量数据文件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件头;第二部分为要素类型参数;第三部分为属性数据结构;第四部分为几何图形数据;第五部分为注记;第六部分为属性数据。本标准给出未建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建立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参见C.2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HeadBegin(参见本节注释)MinX:<浮点数〉MinY:<浮点数>MaxX:<浮点数>MaxY:<浮点数>Scale:<整数〉Projection:Gauss-KruegerPParameters:6378245,6Date:<数据产生的日期〉Meridinan:<字符串〉Taren:<浮点数〉FentureCodeBegin(参见表1及本节注释)要素代码1,要素名称,几何类型,属性表名要素代码2,要素名称,几何类型,属性表名要素代码n,要素名称,几何类型,属性表名TableStructureBegin(参见本节注释)属性表名1,字段个数m扩展属性表1(如无扩展属性表,则不必描述)扩展属性表n(如无扩展属性表,则不必描述)属性表名n,字段个数m扩展属性表1(如无扩展属性表,则不必描述)扩展属性表n(如无扩展属性表,则不必描述)字段代码m,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PointBegin(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点的特征类型LineBegin(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线的特征类型线的点数nPolygonBegin(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面的特征类型边界点数n0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参见本节注释)层字体颜色字号间隔注记内容注记位置点数AttributeBegin(参见本节注释)属性表名1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扩展属性表名1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第1条记录)(第2条记录)(第n条记录)(第1条记录)(第2条记录)(第n条记录)扩展属性表名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第1条记录)(第2条记录)(第n条记录)属性表名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第2条记录)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扩展属性表名1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第1条记录)(第2条记录)(第n条记录)扩展属性表名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字段内容1,...,字段内容n(第1条记录)(第2条记录)(第n条记录)注释:(1)第一部分:文件头Version:表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矢量数据文件的版本号,用1.0表示。Unit:坐标单位,M表示米。Dim:坐标维数,2表示仅有二维坐标。Topo:是否带结点与线段的拓扑关系。2表示有结点关联线目标的标识以及线目标有起结点、终结点左多边形、右多边形的拓扑信息;1则表示没有这些信息但有多边形关联的线目标标识;0表示没有拓扑,多边形直接带坐标。Coordinate:坐标系,G表示测量坐标系、M表示数学坐标系。Projection:投影类型。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矢量数据交换格式中,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Spheroid:参考椭球体。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矢量数据交换格式中,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Parameters:投影参数。在城镇地籍矢量数据交换格式中,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长半径、短半径作为投影参数。Scaleu:原图比例尺分母。Meridinan:中央子午线经度,以度为最小单位。Taren:图幅理论面积值,或行政区控制面积(行政区应同数据文件名表示的行政区一致)。MinX:最小X坐标。MinY:最小Y坐标。MaxX:最大X坐标。MaxY:最大Y坐标。Date:指原图数据外业采集的日期。Separator:任意单字节非空白字符,用做属性字段的分隔符,缺省用“,”表示。(2)第二部分:要素类型参数仅需要描述带有属性表的要素;具有同一属性表的要素,可只描述最上层的要素,例如:3000,注记要素,Annotation,<0,0,0>,ZJYS要素代码:表1中的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表1中的要素名称。几何类型:表1中的几何类型。属性表名:表1中的属性表名。(3)第三部分:属性数据结构按照6.1~6.2青定义的属性表结构及相应的扩展属性表结构进行描述。YSDMLChar,10BMXM,17MBBSM,Int,1CMBBSM:即目标标识码,由系统产生的标识某一要素的唯一代码。(4)第四部分:几何图形数据目标标识码:由系统产生的标识某一要素的唯一代码。要素代码:表1中的要素代码。层:表1中的层。点的特征类型:由4位数字层次码组成(XXXX)。第1位表示点的特征;第2位至第4位表示点的符a)点的特征:1|2|31表示独立点,2表示结点,3表示有向点。b)点的符号代码:由3位数字码组成。线的特征类型:由4位数字层次码组成(XXXX)。第1位表示线的特征;第2位至4位表示线的符号a)线的特征:1|2|3|4|5|6|01表示折线、2表示圆弧、3表示圆、4表示椭圆、5表示光滑曲线、6表示B样条曲线、0表示间接坐标。b)线的符号代码:由3位数字码组成。c)线的符号方向:按右手定则确定,即前进方向的左侧。面的特征类型:由4位数字层次码组成(XXXX)。第1位表示面的特征;第2位至4位表示面的符号a)线的特征:11表示平面。b)线的符号代码:由3位数字码组成。LabX:多边形标识点X坐标。LabY:多边形标识点Y坐标。边界点数:对复杂多边形,应表示为“外边界点数+内边界点数”之和;复杂多边形应为一个多边形,先描述外边界,再描述内边界,最后以0为多边形结束的标志。(5)第五部分:注记磅数:0~1000的整数,表示字型线划的粗细程度。如400代表正常体,700代表粗体字。形状:0|1|2|3|4|50代表正体,1代表左斜,2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故障诊断课程设计
-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 机械动态仿真课程设计
- 机械加工工艺的课程设计
- 低空经济产业趋势、挑战与市场前景全景解析
- 机械制造原理 课程设计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1)教案 苏教版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3 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2 教科版选修3-4
- 实验室审核检查表参照模板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doc
- 做新时代好队员竞选小队长演示PPT课件
- Linux网络管理
- 混凝土结构连接化学螺栓锚栓计算表
- 华为AC6005配置清单
-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15吨每小时垃圾渗滤液管式超滤技术方案
- 危大工程台账
- 旺角城广场商铺招商代理协议书
- 自己编制的表格-两孔箱涵(结构、配筋、裂缝、基底应力)箱涵结构计算(恒载+活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