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土地利用资源_第1页
南部县土地利用资源_第2页
南部县土地利用资源_第3页
南部县土地利用资源_第4页
南部县土地利用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部县总体规划11级地理信息系统1班1110040125何阳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简介第一节远看世界,近看南部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简介南部县位于川中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东与仪陇、蓬安接壤,西与盐亭、梓潼相邻,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东西相距89.7公里,南北相距59.5公里,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县境内212国道纵贯南北,唐巴公(又称成南路)横穿东西,它己成为川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南部县境,丘陵起伏,地势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600米至800多米的山峰有40余座,形成了南部特有的自然景观。县城东郊火峰山公园、城外东去25公里禹迹山大佛、西去70余公里升钟湖等,还有八尔滩风光、皇后坟李封观,都是这自然景观中最富神韵的几处景点。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在南部境内河道长78公里。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河全长307.4公里,境内流长202公里,其上游兴建的升钟水库是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它像一颗明珠闪烁在南部大地上,给故乡风貌增添了最美丽的色彩。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景观南部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二节远看世界,近看南部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资源利用地域差异明显耕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嘉陵江及其最大支流西河河沿岸的平坝地区;林地则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东北部的山丘地区。南隆、河东、定水、建兴、盘龙、老鸦等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重大。王家、建兴、盘龙、定水、南隆、富利等嘉陵江沿江乡镇平坝相对较多,地势平缓,土地开发早,垦殖率高。大坪、升水、太霞、西河、桐坪等乡镇以丘陵、山地为主,林地面积比重较大,森林覆盖率高,土地农业利用率较高,人文、风景旅游独具特色。2、人均耕地数量少,人地矛盾突出2005年全县人均土地面积0.18公顷,人均耕地0.065公顷,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警界线。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特点3、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但呈逐年增大趋势全县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2.06%,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2.86%,土地利用率94.74%,高于全省90.88%的平均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规模逐年扩大,建设用地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耕地质量较低。据统计,在全县现有耕地中高产田面积为25394公顷,仅占31%;中低产田面积56522公顷,占69%。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2、宜耕后备资源有限。南部县整体土地利用率高,宜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裸岩难以开垦,滩涂用地不宜过度开垦。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实施,全县宜耕后备资源逐年减少。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一方面是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大,布局分散,居住环境差,人均用地超标。南部县土地资源规划第三节远看世界,近看南部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土地资源规划1、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坚持以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积极恢复灾毁耕地数量,有效提高复耕耕地质量,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保证经济发展必需的用地,控制和引导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布局。坚持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土地资源规划2、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注重眼前利益,更强调长远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土地供给能力,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综合平衡各类用地需求,妥善处理各业用地矛盾,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近看南部南部县土地资源规划3、转变用地方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道路,提高各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2024/6/1此处添加公司信息远看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