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命题源8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命题源8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命题源8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命题源8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命题源8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1.(2015·河北廊坊质量检测)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两个遗传定律发生的实质体现在F2出现了性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解析:选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可以相互作用,A错误;两个遗传定律发生的实质体现在F1形成配子的类型上,B错误;测交实验可用于检测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及它产生的配子类型与比例,C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2.(2015·安徽华普教育二模)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其他们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秃顶和非秃顶方面的表现没有差异B.若一对夫妇均为秃顶,则所生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C.若一对夫妇均为非秃顶,则所生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D.若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2解析:选C。由图中信息可知,基因型为b+b的男性表现为秃顶,而女性则表现为非秃顶,说明秃顶在男性、女性中的表现存在差异,A错误;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而秃顶男性的基因型可以是b+b和bb,若秃顶男性基因型为b+b,则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有基因型为b+b的个体,而该个体为女孩时,则为非秃顶,B错误;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则他的子女一定具有b+基因,而含有b+基因的女性均为非秃顶,C正确;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子女中只有基因型为b+b的女孩才是非秃顶,而该种女孩出现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3.(2015·山东邹城月考)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做母本,矮茎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A.3∶1 B.7∶1C.5∶1 D.8∶1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AA)做母本,矮茎植株(aa)做父本进行杂交,由于父本产生的花粉粒很多,因此只有1/3花粉的成活率并不影响产生的后代的数目,则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均为Aa。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因此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为1/2A、1/2a,而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3/4A、1/4a,因此产生的子二代中aa=1/2×1/4=1/8,因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7∶1。4.(2016·江西五校联考)摩尔根曾经将一对红眼果蝇交配,F1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若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13∶3 B.5∶3C.3∶1 D.7∶1解析:选A。摩尔根将一对红眼果蝇交配,F1中出现了白眼果蝇,由此推测,亲本果蝇为XBXb和XBY,F1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利用基因频率解题,F1雌性中XB占3/4、Xb占1/4,雄性中XB占1/4、Xb占1/4、Y占1/2,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果蝇中白眼果蝇为1/4×1/4+1/4×1/2=3/16,红眼果蝇为1-3/16=13/16,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3∶3,A正确。5.(2015·福建福州期末质检)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解析:选D。甲、乙豌豆杂交为YyRr×YyRR,子代为(3Y_∶1yy)R_,性状分离比为3∶1,A错误;乙、丙豌豆杂交为YyRR×YYrr,子代基因型为(1YY∶1Yy)Rr,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错误;甲、丙豌豆杂交为YyRr×YYrr,子代为1Y_(1Rr∶1rr),性状分离比为1∶1,C错误;甲、丁豌豆杂交为YyRr×Yyrr,子代基因型为(1YY∶2Yy∶1yy)(1Rr∶1rr),有2×3=6种,表现型为(3Y_∶1yy)(1Rr∶1rr),有2×2=4种,D正确。6.(原创题)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下列关于单基因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B.位于Ⅰ区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C.位于Ⅱ­1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D.位于Ⅱ­2区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解析:选A。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为杂合子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错误。7.(原创题)染色体组型是描述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数量的图像。如图是某人的染色体组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个体为三倍体,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B.该个体的形成是亲代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造成的C.该个体的形成只和他母亲有关D.如果该个体为红绿色盲患者,则亲代中一定有红绿色盲患者解析:选B。正常人为二倍体,而该个体为三倍体,即染色体数目异常,这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个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移向了同一极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B正确;该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既可能是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卵细胞与性染色体组成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也可能是性染色体组成为X的卵细胞和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后面这种情况下,该个体的形成与其父亲有关,C错误;如果该个体为红绿色盲患者(XbXbY),则其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XBY,这种情况下,母亲只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错误。8.(原创题)某学校的生物小组在对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某单基因遗传病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家系图(注:图中未标明患病情况),下表中最符合该遗传病的特点的组别是()组别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男性正常女性正常A1,3105,7,92,4,6,8B3,5,7,912,4,6,8,10C3,7,941,52,6,8,10D3,7,91,52,4,6,8,10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可知,该遗传病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的特点,因此,解本题的突破点是看女性患者的上下代男性的患病情况。A组中10号为女性患病,其父亲(7号)正常,说明A组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C组中3号和4号均患病,但他们的女儿8号正常,说明C组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B组和D组均无女性患者,且D组只有3号、7号和9号三位男性患者,根据遗传病的特点可知,该遗传病最可能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D错误;与D组不同的是,B组的1号男性正常,而5号男性患病,说明B组不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因此,只有B组最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B正确。9.(2015·福建泉州第十次模拟)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选C。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有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低,也有可能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遗传病,①错误;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可能不是遗传病,如地方性特有的地质、气候条件引发的营养缺乏症及传染病等(如缺乏维生素A导致夜盲症),②错误;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不是白化病患者,只是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③错误;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④错误。10.(2016·湖北八市联考)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查阅文献发现,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10-5。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9的基因型为aaXbYC.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6×10-5D.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们都能正常结婚生子,则他们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解析:选C。由图中Ⅰ1、Ⅰ2没有甲病而其女儿Ⅱ2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没病,子代中的儿子患有乙病,通过系谱图发现儿子患乙病的多,故乙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如果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说明乙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9的基因型为aabb,B错误。Ⅱ3有2/3的概率是Aa,Ⅱ4是Aa的概率是1×10-5,则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0-5×1/4=1/6×10-5,C正确。由于正常女人是携带者还是完全正常并不清楚,所以都患乙病的Ⅲ1和Ⅲ2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不一定相同,D错误。11.(2015·安徽安庆二模)羊群中有黑羊、白羊两种,羊毛的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现已知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致死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的影响)。请根据下表相关数据回答问题: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白色(♀)×白色(♂)白238白230乙白色(♂)×黑色(♀)白111,黑110白112,黑113丙乙组的白色F1自交白358,黑121白243,黑119(1)据题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毛色的白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2)丙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白与黑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组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4)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且与____________(填“A”或“a”)在一条染色体上,________激素会促进致死基因的表达。解析:丙组杂交的亲本为乙组子代中的白色个体,在丙组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白色是显性性状。由此也可以得出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体(Aa),其子代中白色与黑色的比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白色与黑色个体的比为2∶1,其原因是子代白色雄性个体中1/3的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并死亡,生存下来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占子代雄性个体的2/3。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甲组的子代中,只有白色,说明其亲本中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体,但亲本中雄性白色个体不可能是纯合体,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答案:(1)丙组杂交的亲本都是白色,而其子代中出现了黑色白色(2)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3)AA(♀)×Aa(♂)(4)隐A雄性12.(2015·甘肃兰州诊断考试)某家兔耳形有尖状、圆状和扇状三种类型,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为探明耳形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做了相关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耳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扇状×扇状→F1全为扇状实验二:圆状×圆状→F1中圆状︰扇状=3︰1实验三:尖状×扇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1︰2︰1实验四:尖状×尖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9︰6︰1回答下列问题:(1)该家兔的耳形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3)让实验三F1中圆状耳不同基因型之间相互交配,F2中表现型为尖状耳的有150只,那么表现型为圆状耳的个体理论上有________只。(4)实验四F1中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有____种。解析:(1)由实验四可知,在F1中出现了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是两对基因控制的,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实验四分析可知,尖状应是双显性基因控制的A_B_,圆状应是A_bb和aaB_控制的,扇状应是aabb控制的。实验二的亲本都是圆状,而子代中圆状∶扇状为3∶1,说明亲本应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3)在实验三子代中的圆状耳基因型是Aabb和aaBb,它们相互交配后代中A_B_的尖状占1/4,扇状占1/4,其余是圆状占1/2。假如尖状有150只,那么圆状应有300只。(4)在实验四F1中亲本基因型应是AaBb和AaBb,其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故和亲本基因型不同的有8种。答案:(1)两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Aabb、aaBb×aaBb(3)300(4)813.(2016·江苏泰州期初联考)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____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3)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若某婴儿已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你认为有效的食疗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①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②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dXd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