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湘豫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湘豫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湘豫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湘豫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并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数字文化是数字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为人类创造

出的全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

主任祝孔强指出,数字文化可以从文化的数字形态和数字的文化表征两

个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数字形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和文化信

息的数字化呈现,通俗理解为“文化数字化”,如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

就是实现文化数字形态的重要途径。再如从内容创作生产的角度,文化

数字化是以数字思维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网络化、

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与平台化转型。数字的文化表征是指数字化的

文化环境和数字文化所蕴涵与表达的文化信息,通俗理解为“数字文化

化”,既包括数字文化的信息,也包括数字化环境自身的文化特征。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空间中,人们之间发生着交互,产生了对自身和

自身关系的构建诉求,塑造着新型的社会关系。网络数字空间日益成为

与现实世界并存的虚拟世界,使其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与交往

互动的范式、规范等发生重构,衍生出基于数字空间的新兴文化形态。

与现实世界一样,数字空间的文化价值塑造同样重要,以营造风清气

朗、和谐有序的网络生态空间。例如,数字空间的道德观引导“数字向

善”,防止虚拟世界成为突破道德底线的“法外之地”;数字空间的价

值观既尊重数字自由,又维护数字秩序,为数字技术注入符合人类根本

利益的价值理性,约束数字空间的不理性行为;数字空间的世界观推动

数字世界成为人类生活新空间、国家主权新疆域、全球治理新领域,使

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理念成为数字空间的发展共识。

人们在数字空间通过虚拟身份完成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

形成了与现实空间并存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世界中包含大量的人类活

动,理应是一种文化存在。数字替身就是人们现实身份在虚拟世界的延

伸和映射,调节了人们对虚拟空间的体验。在虚拟世界中,现实中的人

借助数字替身参与虚拟数字世界的活动,聚集形成包括消费、购物、娱

乐、社交等主题的虚拟社群。虚拟社群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相应的社

会系统以及独特的规章和制度,使虚拟数字世界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需要在现实中建构虚拟世界的运行规则,也要利

用数字替身来参与并推动数字世界的文化形成。以网络游戏为例,游戏

开发商必须制定相应的运行规则,而玩家在游戏中的交互行为也在建构

网络游戏自身的文化生态。Woolgar等(2002)认为,虚拟世界的创造

者让虚拟世界具备独特的“社会性”,这种原始的“社会性”通过创造

者对这个世界的不断更新以及参与者的再创作,逐渐给虚拟世界注入了

人文特性并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这实质上也是数字文化化的实质逻

辑。

数字世界相对独立于现实世界,其内生的文化系统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明显区别于现实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系统。同时,数字空间是人类通过技

术和想象构建的虚拟世界,是人们凌驾于现实、自行构造的虚拟世界。

这个世界的文化形态是现实世界文化形态的延伸,同时也是为现实世界

服务的文化系统。事实上,人们在数字空间的活动既有纯粹网络空间的

交互,如游戏、社交等,也有线上线下的结合,例如,很多网络购物就

是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交付的方式来完成。再如当前风行的元宇宙,元

宇宙拥有起源于现实、依托于现实却又独立于现实的虚拟文明,这套文

明系统拥有自己完备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交

融,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和虚拟化进程,重塑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当前,

数字生活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新图景,人们通过大量数字化活动赋予“数

字”更加鲜明的文化属性。数字空间及其衍生出来的数字文化,正在加

速改变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数字技术都从量的

积累迈向了质的飞跃,带来了社会文化形态的变革,高度依赖数字技术

的数字文明方兴未艾。同时,数字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形态和文化样态,

改变了文明发展方向,但并未改变社会基本价值,尤其是对“善”的追

求,而这是超越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根本价值所在。儒家主张“天地

之间人为贵”。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的发展、坚持社会

效益优先,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重新审视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

文化的发展,促进“科技向善”,让数字文化惠及全人类,以数字文明

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杨永恒《文化数字化与数字文化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字文化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化新样态,高度依赖于数字技术的

发展,也是传统文化在数字环境下的形态拓展。

B.在数字环境中,在人与人、人与机器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中,一种

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呈现出各种文化现象。

C.人建构起虚拟世界的运行规则,用数字替身参与活动,形成虚拟

社群,而社会系统就随着虚拟社群规模的扩大形成。

D.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社会文化形态的变革,但要注意的是

社会基本价值没有改变,对“善”的追求没有改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文化包含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存储和传播,如中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库建设,也包含将数字技术融入文化生产环节。

B.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发呈现出对数字自由的尊重,但要切记

虚拟世界不是突破道德底线的“法外之地”,防止出现一些不理性行为。

C.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独立,数字文化及其内生的文化系统也

不同于现实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系统,不过,数字文化是为现实世界服务

的。

D.数字文化要繁荣发展,离不开对社会效益优先和价值理性的坚守,

在重视数字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要让数字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吴文化博物馆精心挑选了8件具有江南特色的馆藏文物,以数字

藏品盲盒的形式进入元宇宙世界,成为被网络一代追捧的新社交符号。

B.从来都是朴素的京剧也要花团锦簇,出现各种豪华版,把舞台美

术往舞蹈和影视上引,铜雀台盛景、火烧赤壁奇观、草船借箭梦幻……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数字革命蕴含着不可估

量的潜力,但应该对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合理应用予以关注”。

D.5G全连接工厂里,工人用激光投影仪将面料形状投射在裁床上,

自动化切割刀具在裁床上“依样画葫芦”,与传统服装制作车间的景象

不同。

4.下列对数字文化的形成和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字文化可以从文化的数字形态和数字的文化表征两个角度来进

行理解。

B.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与数字空间得以深度交互,形成了有

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C.原始的“社会性”给虚拟世界注入人文特性并演变成一种文化形

态,于是有了数字文化化。

D.数字文化是人们凌驾于现实、自行构造的虚拟世界,所以也凌驾

于现实世界的道德法规。

5.文章前三段,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对数字文化内涵进行阐释?请根据

文本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陆蠡

院子里的鸡缩头缩脑地踱进螭里去了,檐头喊喊喳喳的麻雀都钻进瓦

缝里,从无人扫除的空楼的角落,飞出三三两两的蝙蝠,在院宇的天空

中翻飞。蝙蝠可说是夜和黑暗的先驱,①它的黑色带钩的肉翅,好像在

奉开夜的帷幕,这样静悄悄地,神秘地。

这时候,这家里的年青的媳妇,从积满尘垢的碗碟橱的顶上拿下一个

长嘴的油壶,壶里面装着点灯的油。她一手拿壶,一手拿灯,跑到天井

跟前——那里还有暗蒙的微光——把油注在灯瓢里面。她注了一点,停

一停,把灯举得和眼睛相平,向光亮处照一照,看看满了没有,拿下来

再加一点油,复拿起照了照,又加上一点,等到灯里的油八分满的样子,

等到油面和瓢缘相差二分的样子,才住了手。一边把油壶放还原处,一

边顺手在一只破灯笼壳里抽了两条灯芯,把它们浸在油里,让灯芯的一

端露在瓢外二分长短,而另一端则像两道白色的尾巴翘着。

少妇把灯放在灶突上。这是灶间的中心点。不论从那一方量来,前后

也好,左右也好,上下也好,都是等距离。她从来没有想到这所在是室

内的正中心,只觉得放在这里很好,便放在这里了。她每次都这样放,

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毫不以为异。

少妇没有伸手点灯,只是在灶门口坐下。灶里还有余火,吐着并不逼

人的暖气。锅里的饭菜熟了,满室散着饭香。她把孩子拖到身边来,脸

偎着他,若有所待地等着。②等着谁呢?不,她只等着天黑,伸手不见五

指的天黑。她要等天黑尽时方才举火点灯。她知道就是一滴的灯油也是

不能浪费的。

这是一盏古式的青油灯。和现在都市里所见的是大不相同了。这灯在

乡间仍被普遍地用着。

坐在灶前的媳妇,她来这家里很幸福,大家都爱她,丈夫在外埠做工,

在一定的时候回来,从来没有爽约。膝前的孩子则已经四岁了。她的公

公婆婆----都还健在。

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她推开孩子,拿一片木屑在尚未尽熄的

灶火中点着,再拿到灯边点起来。蓦然一间室都光明了。“一粒谷,撒

开满堂屋。我给你猜个谜儿,你猜不猜?”“灯,灯。”连说话未娴熟的

四岁的孩子都会猜谜儿了。且说灯点着了,这灯光是这样地安定,这样

地白而带青,这样地有精神,使这媳妇微笑了。“太阳初上满山红,满

油灯盏统间亮”,她在心头哼着儿时的山歌。她,正如初上的太阳,前

面照着旭红的希望;她,正如满油的灯,光亮的,精神饱满的,坚定的,

照着整个房间,照着她的孩子。所以她每次加油的时候,总要加得满满

的,因为这满油的灯正是她的象征。

灯光微微地闪了。这家的公公和婆婆走进灶间来。她看见他们进来了。

她揭开锅盖,端出菜和饭。热喷喷的蒸气使灯光颤了几颤。她的公公说,

“一起吃了便好”。而她总是回答,“你先吃”,她真是懂得如何尊敬

长辈的。每逢别人看到这样体贴的招呼,总要说一声,“一团和气哪”。

饭吃半顿的样子。“录U录可录『',有人敲门了。婆婆坐在门边,顺手一

开。③头也不用回便说:“二伯伯请坐。”二伯伯便在门槛坐下。

“剥剥剥”,又敲门了,这是林伯伯。他们俩不用打招呼,便一个先

一个后。从来不会有迟早。他们夜饭早吃过了。他们总在天未黑的时候

吃,吃过之后,站在门口望着天黑,然后到这家里来闲谈。有时这家里

的媳妇招呼他们一声说:“吃过吗?”二伯伯便老爱开玩笑地说:“老早,

等到今天!”他的意思是说,“我早就吃过了”。

二伯伯和林伯伯在一起,话便多了。他们谈到村前,谈到屋后,谈到

街头,谈到巷尾。真不知他们从哪里得到许多消息。④像是专在打听这

人间琐事,像义务的新闻访员。谈话便不知不觉地转到灯上来。

“我有一次到城里去。他们点的都是洋灯,青油灯简直看不到。他们

点的是洋油,穿的是洋布,用的是洋货,叫人看得不服眼。”

“他们作兴点洋油,那有什么好处。洋油哪里比得上青油!——这屋

子里点的是青油——洋油又臭,又生烟,价钱又贵,风一吹便熄,灯光

也有点带黄。青油呢,灯花白没臭气,又不怕风,油渣还可以作肥料。

洋油的油渣可以作肥料吗?”

“是啊!我说城里人不懂得青油的好处。譬如说,我们一家有两三株

乌柏树,每年你不用耕锄,不用施肥,可以采几石柏子,拿到油坊里去,

白的外层剥下来可以制蜡烛,黑的芯子可以榨青油。柏子的壳烧火。这

些城里人哪里懂得。”

林伯伯忽然指着浸在油里的灯芯,说:

“灯芯只要点上一根便够了。两根多花一倍油。”

“因为伯伯们在这儿,点得亮点。”媳妇说。

“讨扰讨扰。”

谈话又移到灯芯上面。二伯伯和林伯伯谈着灯芯是怎么样的长在水边

的一种草,便是编席子的草,灯芯还可以做药;又说有一种面,很脆很

软,像灯芯大小,叫作灯芯面。

媳妇在这时候正洗着锅子。不一会儿灶头抹净了,舀一盆热水洗手,

又把快要睡去的孩子擦了一把脸,解下腰上的围裙,拿一根竹签子剔一

剔灯花。

伯伯们都告辞了。他们还要到别家去闲谈,把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媳妇一手提了灯,一手牵了孩子。施施然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

章开头通过对鸡、麻雀、蝙蝠的描写,渲染了乡村凄凉、残破的景象,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黑暗。B.文中叙写了媳妇给青油灯加油的详细过程,媳妇特意把灯放

在室内正中心,显示出她对灯的重视。C.二伯伯和林伯伯对媳妇的招呼不太在

意,得知媳妇点两根灯芯的原因后,他们在表达歉意后告辞。D.作者在叙述乡

村日常生活中赞颂了淳朴的乡民,也暗示了乡土中国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将面临冲

击。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将蝙蝠的翅膀比喻成夜的帷幕,表明夜晚和黑暗的来临。B.句子②

中运用设问,强调她并不是等人,而是等着天黑尽时才点灯。C.句子③中“头

也不用回”并不是待人冷淡,而是彼此相熟到无须客气。D.句子④中两个“像”

用法不同,前一个表示推测,后一个表示比较。8.文中二伯伯和林伯伯的对话

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

经讨论,甲组提出的关键词是“灯的意蕴”;乙组提出的关键词是“平淡与温情”。

请任选一组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

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日: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日:“君问可,非问臣之

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

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

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

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

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

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

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

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

人臣去公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

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临难必死,

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

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

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

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饰邪》)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刑赏A不察B则民C无功D而求E得F有罪G而幸免H则兵弱I主

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举不避仇”与《屈原列传》中“举贤以自佐”的“举”词义

不同。

B.“臣以计事君”与《论语》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事”词义

不同。

C.“至夫临难必死”与词语“登山临水”“身临其境”中的“临”

词义不同。

D.“严刑以威之”与《孟子》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

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和以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

等事例,说明王伯之君当诛暴而不私。

B.祁黄羊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的称赞,

人臣做事应出于公心。

C.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这有利于君臣和谐,公义可使官吏廉

洁,私义能促进朋友讲信用。

D.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君主及臣子要公私分明,国家要法治严明,

这是历代君主都知晓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2)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

14.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大雾

苏舜钦

欲晓霜气重不收,余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喟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略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①。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沉忧!

【注】①西汉成帝时,外戚王氏执掌朝政,汉成帝悉封诸舅为侯。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用“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来隐喻奸臣掌权、贤人与

不肖难辨,赋予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

B.第九、十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朝廷政治混乱、赏罚不明的不满,

认为这是造成“大雾”的重要原因之一。

C.“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中的蚩尤是坏人的代表,

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朝廷有坏人作怪的担忧。

D.最后两句诗人疾呼,希望有澄清天下的壮士,来驱散迷雾,让太

阳照射万里,消除自己心中的忧患。

16.诗歌前八句是如何写雾大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过秦论》中“,”两句,表明秦始皇继承并发

扬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与《夜筝》

中“弦凝指咽声停处”相似,写出乐声暂停之状。

(3)泰山是五岳之首,历来备受文人雅士关注,纷纷在诗文中描绘或赞

扬泰山的雄伟,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11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

号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

号载人飞行任务四次飞行任务标识。发布的标识不仅科技感十足,Ao

如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的标识,将任务序列“8”与天舟飞船尾焰相结合。

再如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标识,风格简洁又有现代感,采用极具

科技感的样式设计;又将数字“18”作为背景强调任务序列,提高标识

识别性与记忆性。除此之外,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标识Bo

标识主体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跟中国空间站对接的场景,并用黄线突

出成功对接所在的位置。

①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一个中国蓝为主色调的圆形标识,

②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③数字“19”

表明此次任务序列,④并融入了中国龙元素舞动上升。⑤周围的星星共

十九颗,⑥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⑦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

繁荣昌盛。⑧根据发布会专家的介绍显示,⑨综合考虑两次载人飞行任

务候选标识方案的整体情况,⑩入选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的标识是由神

舟十九号候选方案优化形成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

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i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旧船屋跟前,走了进去。葛米治太太已经不像

先前那样,无精打采地坐在自己那待惯的屋角里发呆了,而是忙着在做

早饭。侍候我们大家吃好早饭后,她便退到窗口旁,在那儿忙着为佩格

蒂先生缝补一些衬衣和别的衣服;补完后,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把它们

放进一只水手用的油布袋里。同时,她仍跟刚才一样,态度文静地继续

说着。“不管是什么时候,不论是什么季节,”葛米治太太说,“我都

要永远守在这里,样样都要张罗得合你的心意。”

她是那么忠心耿耿。她忘了自己,那么关心别人的悲伤,因而我对她

肃然起敬了。那天她干了多少活呀!因为许多东西都得从海滩搬回来,

存放在外面的小屋里——像桨啊,橹哇,网啊,帆哪,缆绳啊,桅杆哪,

捕虾篓哇,压舱袋呀,等等。虽然海边的人,凡是能干活的,没有一个

不愿为佩格蒂先生效劳的,而且也没有一个被请帮忙的人不得到好好酬

谢的,所以帮忙的人有的是,可是葛米治太太整天执意要搬运那些重得

她力不胜任的东西,还不辞辛苦地跑来跑去忙着干那些不需要她去干的

差事。甚至悲叹她自己的不幸,她好像也完全忘了,不记得自己有过任

何不幸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像桨、橹、网、帆、缆绳、桅杆、

捕虾篓、压舱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21.选文关联词的使用很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第二段中任选两处不同

类型的关联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2.语言文字运用I和H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都用到了“跟”,说说

二者用法的不同。(2分)

(1)标识主体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跟中国空间站对接的场景,并用黄

线突出成功对接所在的位置。

(2)同时,她仍跟刚才一样,态度文静地继续说着。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中指出:“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

的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重新审视数字

技术的进步和数字文化的发展,促进‘科技向善',让数字文化惠及全

人类,以数字文明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

L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概括分析各

种信息之间的关系等能力。c项“人建构起虚拟世界的运行规则……形

成虚拟社群”错误,原文是“虚拟社群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相应的社

会系统以及独特的规章和制度”。

2.B【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作出合理推论的能力。B项“数

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发呈现出对数字自由的尊重”错误,原文“数字

空间的道德观引导‘数字向善',防止虚拟世界成为突破道德底线的'法

外之地';数字空间的价值观既尊重数字自由,又维护数字秩序”等内

容,不存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发呈现出对数字自由的尊重”这

一状况。

3.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实证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四段是论述数字文化的特点,指明数字文化

与传统形态的文化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B项是传统文化本身,也未

必与数字文化有关。C、D项,都是在谈数字技术。

4.D【解析】本题考查多角度、多方面获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所以也凌驾于现实世界的道德法规”错误,原文中是“这个世界的文

化形态是现实世界文化形态的延伸,同时也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文化系

统”“数字空间的文化价值塑造同样重要,以营造风清气朗、和谐有序

的网络生态空间。例如,数字空间的道德观引导‘数字向善',防止虚

拟世界成为突破道德底线的‘法外之地’”。

5.【答案】①引用专家的观点阐释数字文化的内涵;②对文化数字

化和数字文化化下定义,从二者的两种形态来阐释数字文化的内涵;③

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类比,阐释数字文化内涵。(6分。每点2分,意

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本材料,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6.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A项,“渲染了

乡村凄凉、残破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说法不当,这是对乡

村环境的形象化描写,表现乡村的静谧。B项,“媳妇特意把灯放在室

内正中心”说法不当,原文说的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这所在是室内的正

中心,只觉得放在这里很好,便放在这里了”。C项,“他们在表达歉

意后告辞”说法不当,原文中在表达歉意后“谈话又移到灯芯上面”,

他们并没有告辞。

7.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A项,“将蝙蝠

的翅膀比喻成夜的帷幕”说法不当,原文是“好像在牵开夜的帷幕”,

是想象。

8.【答案】①丰富了内容,补充说明了与青油灯灯油的制作、特点、

灯芯等相关的信息。②表明了情感,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的灯,写出青

油灯的优点,表明喜爱之情。③表现出乡民的淳朴,乡村生活的自然和

谐,以及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不满。(5分。答出2点3分,答出3点5

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注意认真阅读题干中“二伯

伯和林伯伯的对话内容”,不要理解为与二伯伯或林伯伯相关的所有内

容。然后明确题干问的是作用,从结构、内容、形象、主旨等角度来答

题。结构上作用不明显,内容上明显补充介绍了很多与青油灯相关的信

息,形象上表现了乡民的淳朴,主旨上表现对青油灯的喜爱、乡村生活

的和谐,以及乡民对城市生活的不满。

9.【答案】甲组示例:①灯在文中是指青油灯,是乡民夜晚生活的

工具;②灯是满怀希望、精神饱满、光亮坚定、照看家人的媳妇的象征;

③灯是乡村生活自然和谐、乡民友好相处的象征。

乙组示例:①“平淡”指媳妇一家和二伯伯、林伯伯等人的乡村生活

简单而平常;②“温情”指媳妇对孩子、丈夫的爱和对公公婆婆的孝敬,

以及乡邻们的友好;③在平淡与温情中,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

乡民的友好相处。(6分,任选一组作答即可,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

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

是一道带有明确任务的情境式题目,要求写一则文学短评的思路。此题

为开放性题目,考生的短评思路可以是个性化的。任选一组,围绕关键

词作答即可,注意把握好关键词,如''灯”的多重意蕴,“平淡”与“温

情”的指向。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成理,都可得分。不要求将短评成文,

只需围绕关键词说明思路即可。

10.BFH【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要从整体把握语段,特

别是前后句的限制和暗示;抓住对象,分析句子结构,注意断句常见的

切入点。根据句子结构,“刑赏”句子不完整,后面不能断开。“不察”

后断开,后面“则”另起内容。“则民”句子不完整,后面不能断开。

“而”连接前面的“无功”和后面的“求得”,不能断开。“而求”后

要加上“得”才完整,在“得”后断开。“无功而求得”与“有罪而幸

免”结构一致,内容相对,“有罪”后不能断开,“而幸免”后断开。

“则兵弱主卑”与前文“则兵强主尊”结构一致,“弱”后不能断开。

正确标点: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

1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判断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项,两

个“举”意思相同,都是“举荐、推荐”的意思。B项,两个“事”意

思不同,第一个是“侍奉”的意思,第二个是“事务”的意思。C项,

三个“临”词义不同,文中是“面临”的意思,后面词语“登山临水”

的“临”是“靠近”的意思,“身临其境”的“临”是“来到,到达”

的意思。D项,两个“威”意思相同,都是“威慑”的意思。

1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应先公义后私

心……私义能促进朋友讲信用”曲解文意,原文中肯定公义,否定私义,

并未将两者排序;且私义是为了朋友间信义,并不一定能促进朋友讲信

用。

13.【答案】(1)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

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关键词“暴”和“封”

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若关键词中有错别

字,该关键词不得分)(2)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求自身

的安乐和家族的利益,是臣子的私心。(关键词“污”和“从”的翻译

各1分,大意2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若关键词中有错别字,该

关键词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句中关键词有:(1)

暴:暴君。封:分封。(2)污:玷污。从:放纵。

14.【答案】相同:都强调要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不同:材料一强

调“至公”的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材料二强调君臣有公心、私

心,要刑赏分明或明确法制。(3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在认真审清题干的基

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找到两则材料论述“公私”的观点,然

后概括出来即可。先具体归纳相同点,都重视公私、强调公私分明或明

公去私。再看两则材料有关公私的不同点或侧重点差异,材料一重视“至

公”,强调其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材料二则是强调君臣有公心、

私心,要刑赏分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

个儿子,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是最公正无私

的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

羊回答说:“您是问谁可以担任县令,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哪。”平公

说:“说得好。”于是任用了解狐。国人都对此说好。过了一段时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

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

是问谁可以担任军尉,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说得好。”

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都对此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祁黄

羊的这些话太好了!举荐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人不避开儿子。祁

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无私的了。”

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所以可以做厨师。如果厨师调和五味

而私自把它吃掉,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以做厨师了。成就王霸之业的君

主也是这样。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

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如果他们诛杀暴君而把他们的财产

占为己有,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业了。

材料二

明君的处事原则,一定要明白公私的区别,彰明法制,舍弃私人恩惠。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君主的公义;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私利,在朋友

中取得信任,不能用赏赐鼓励,不能用刑罚阻止,是臣子的私义。私义

风行国家就会混乱,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所以公私是有区别的。臣

子有私心,有公义。修身廉洁而办事公正,做官无私,是臣子的公义;

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求自身的安乐和家族的利益,是臣

子的私心。明君在上,臣子就去私心行公义;昏君在上,臣子就去公义

行私心。所以君臣不一条心,君主靠算计蓄养臣子,臣子靠算计侍奉君

主,君臣交往靠的是算计。危害自身而有利国家,臣子是不做的;危害

国家而有利臣子,君主是不干的。至于臣子面临危难一定拼死,竭尽才

智和力量,是法度造成的。所以先王明定赏赐来加以勉励,严定刑罚来

加以威慑。赏罚分明,百姓就能拼死;百姓拼死,兵力就会强盛,君主

就会尊贵。刑赏不分明,百姓就会无功而谋取利益,有罪而侥幸免罚,

结果是兵力弱小,君主卑下。所以先王贤臣都竭力尽心。所以说,公私

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察,先王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赏析诗句。B项,“表达

了对朝廷政治混乱、赏罚不明的不满”有误,从“政无滥”“未尝”看

出诗人认为朝廷并没有政治混乱、赏罚不明。

16.【答案】①从不同感官角度写雾大。“咫尺不辨人与牛”通过视

觉写,“群鸟蜩啾满庭树”通过听觉写,“微风吹过冷自流”通过触觉

写,把一场大雾写深写透,使人如亲临其境。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通过“余阴”衬托雾大,通过群鸟不敢飞写雾气凝重。③运用比喻修辞

手法。“四檐腌蔼下重幕”把雾霭比喻成重重帷幕,写出雾气之大。(6

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诗前八句咏雾,先描

述雾起的原因是早晨霜气太重,阴气笼罩,以至于大雾弥漫。次写雾气

中即使很近的地方也无法分辨很大的形体,只听见群鸟在树上喳喳地叫,

不敢飞动。屋檐下昏暗不清,犹如挂上了层层帷幕,风儿吹过,雾气流

动。这八句很形象地写出雾气浓重的情况,“咫尺不辨人与牛”通过视

觉写,“群鸟蜩啾满庭树”通过听觉写,“微风吹过冷自流”通过触觉

写,把一场大雾写深写透,使人如亲临其境。群鸟不敢飞动是侧面描写,

借动物写雾大。修辞角度“四檐唯霭下重幕”运用比喻,写雾大。

17.【答案】(1)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