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_第1页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_第2页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_第3页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_第4页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T985—202X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品分级与标记.....................................................................3

4.1分类...........................................................................3

4.2分级...........................................................................3

4.3标记...........................................................................3

5技术要求...........................................................................3

5.1总则...........................................................................3

5.2外观质量.......................................................................3

5.3光谱特性.......................................................................4

5.4反射颜色均匀性.................................................................4

5.5加热功率.......................................................................4

5.6热点识别.......................................................................4

5.7除霜效率.......................................................................4

5.8电插片拉脱力...................................................................4

5.9超压性.........................................................................4

5.10耐低温电热冲击................................................................5

5.11耐湿性........................................................................5

5.12抗盐雾性......................................................................5

5.13耐冷热湿循环..................................................................5

5.14抗热冲击......................................................................5

5.15抗热老化......................................................................5

5.16耐低温性......................................................................5

6试验方法...........................................................................5

6.1试验条件.......................................................................5

6.2厚度、尺寸、形状及边部质量.....................................................5

6.3视野安全、强度安全、环境耐久性安全.............................................5

6.4外观质量.......................................................................5

6.5光谱特性.......................................................................6

6.6反射颜色均匀性.................................................................6

6.7加热功率.......................................................................7

6.8热点识别.......................................................................7

6.9除霜效率.......................................................................7

I

QC/T985—202X

6.10电插片拉脱力..................................................................8

6.11超压性........................................................................8

6.12耐低温电热冲击................................................................8

6.13耐湿性........................................................................8

6.14抗盐雾性......................................................................8

6.15耐冷热湿循环..................................................................8

6.16抗热冲击性....................................................................9

6.17抗热老化......................................................................9

6.18耐低温性......................................................................9

7检验规则..........................................................................10

7.1检验分类......................................................................10

7.2出厂检验......................................................................10

7.3型式检验......................................................................11

8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12

8.1包装、标志、运输..............................................................12

8.2储存..........................................................................12

II

QC/T985—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QC/T985-2014《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与QC/T985-2014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范围,删除材料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修改为“本文件适用于

汽车热反射镀膜与汽车热反射镀膜加热夹层前风窗玻璃(见第1章,2014版第1章);

b)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删除材料要求(见2014版第5章);

d)修改总则的要求,增加玻璃上应开设电波窗口(见5.1,2014版第6章)

e)修改光谱特性技术要求、修改名称由“太阳能总透射比”更改为“光谱特性”(见5.3,2014

版6.3.2);

f)增加加热功率、热点识别、除霜效率、电插片拉脱力、超压性、耐低温电热冲击性、耐湿性技

术要求(见5.5~5.11);

g)修改光谱特性的试验方法(见6.5,2014版7.5);

h)增加加热功率、热点识别、除霜效率、电插片拉脱力、超压性、耐低温电热冲击性、耐湿性试

验方法(见6.7~6.13)

i)修改检验规则,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的项目使用表格列出(见第7章,2014版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委员会(SAC/TC114/SC9)归口。

本文件主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C/T985-2014。

III

QC/T985—202X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级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热反射镀膜与汽车热反射镀膜加热夹层前风窗玻璃,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非前风

窗玻璃可参考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37.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GB/T5137.4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4部分太阳能特性试验

GB9656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1155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11942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

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

JC/T512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632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C/T632、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

太阳能总透射比solartotaltransmittance

太阳能直接透射比TDS(300nm~2500nm)与安全玻璃内侧二次热传导系数qi之和,以TTS表示。

3.2

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solarreflectivecoatedlaminatedwindshield

采用一片镀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薄膜的玻璃与一片普通玻璃复合而成(镀膜面置于夹

层内)的夹层前风窗玻璃制品。

1

QC/T985—202X

3.3

热反射镀膜加热夹层前风窗玻璃solarreflectivecoatedlaminatedwindshieldwith

Electro-heating

利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电学性能,通过膜面电极引出,实现加热功能,从而有效除霜、除雾

以及有效反射热量的夹层前风窗玻璃制品。

3.4

膜层针孔pinhole

相对于膜层整体,由于玻璃未附着膜层或膜层较薄而造成的透明点状缺陷。

3.5

膜层斑点spot

相对于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3.6

掉渣debrisdefect

镀膜过程中由于靶材杂质引起的颜色不均的块状缺陷。

3.7

条纹stripe

镀膜玻璃的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整体的条状缺陷。

3.8

斑纹stain

镀膜玻璃的膜层不均匀或膜层表面色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云状、放射状或条纹状缺陷。

3.9

水渍waterstain

镀膜玻璃的膜层表面呈现的水流状缺陷。

3.10

边界重影boundaryghosing

镀膜玻璃的膜层边界呈现的边界超宽、过渡不顺或发黄扩散的状态。

3.11

电波窗口apertureforradiowave

汽车前风窗玻璃上用于结合车载无线系统中天线性能实现或者无线信号传输的经除膜处理的区域。

2

QC/T985—202X

注:除膜处理可以是区域内全除膜或图案除膜等。

4产品分级与标记

4.1分类

分为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分为加热型和非加热型两类。

4.2分级

按表2太阳能总透射比大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共三个级别。

4.3标记

产品标记由描述段、标准编号、特性段组成,其中描述段以“汽车镀膜玻璃”表示;标准编号以“QC/T

985”表示;特性段以Ⅰ级、Ⅱ级或Ⅲ级表示。

示例:太阳能总透射比48%的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的产品标记为:汽车镀膜玻璃QC/T985-Ⅱ级。

5技术要求

5.1总则

5.1.1厚度、尺寸偏差、边部质量、边缘应力应满足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或

相关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5.1.2视野安全性(可见光透射比、副像偏离、光畸变)、强度安全性(人头模型冲击、抗穿透性、抗

冲击性)、环境耐久性安全性(抗磨性、耐热性、耐辐照性、耐湿性)应符合GB9656中夹层前风窗玻

璃的要求。

5.1.3膜层应结合相关的车载无线系统对其功能实现时所需达成的性能指标要求,开设对应的电波窗

口。

5.2外观质量

除应符合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其他外观质量

项目名称说明技术要求

直径≤0.3mm不作要求

0.3mm<直径≤0.8mm不允许密集a存在

膜层针孔

0.8mm<直径≤1.0mm中英区b:不允许存在;周边区C:不允许密集存在

直径>1.0mm不允许存在

直径≤0.8mm不允许密集存在

膜层斑点0.8mm<直径≤1.5mm中央区:不允许存在;周边区:不允许密集存在

直径>1.5mm不允许存在

中央区:在规定检验条件下,任意方向不可见

宽度≤0.3mm,长度≤20mm

膜层划伤周边区:不允许密集存在

宽度>0.3mm,或长度>20mm不允许存在

3

QC/T985—202X

掉渣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条纹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斑纹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水渍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膜层边界--膜层边界距离玻璃边缘应≥6mm,可视边界线应均匀、圆滑,边界重影应≤1mm

注1:a密集:指任何类型的缺陷间距小于200mm。

注2:b中央区:周边区以内的镀膜区域。

注3:c周边区:膜层边界线与距玻璃边缘150mm线之间的区域;对于半景玻璃,中间对缝边均为中央区。

5.3光谱特性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光谱特性

光谱特性

级别

太阳能总透射比(TTS)可见光反射比(RL)

I级TTS≤40%

II级40%<TTS≤50%≤15%

III级50%<TTS≤60%

注:表中光谱特性为从车外测量。

5.4反射颜色均匀性

反射颜色均匀性采用CIELAB均匀色空间的色差△E*(R)来表示,单位为CIELAB。按6.6进行试验,反

射颜色均匀性应不大于1.5CIELAB。

5.5加热功率

应不小于额定功率要求。

5.6热点识别

加热区任何位置的温度不应超过70℃。

5.7除霜效率

对于额定电压不小于30V的试样,除霜效率为加热20分钟,A区80%;加热25min,A丿区80%;加热40

分钟,B区95%。

对于额定电压小于30V的试样,除霜效率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A区和A丿区域划分见GB11555。

5.8电插片拉脱力

不小于50N。

5.9超压性

试验后电路导通,试验前后功率变化率应不大于5%。

4

QC/T985—202X

注:施加电压大于50V,由供需双方商定施加电压值。

5.10耐低温电热冲击

试验后试样不应断裂、超出边部10mm的部分不应有可见的变色、气泡、裂纹等缺陷产生,试验后电

路导通,试验前后功率变化率应不大于5%。

5.11耐湿性

试验后试样不应断裂、超出边部10mm的部分不应有可见的变色、气泡、裂纹等缺陷产生,试验后电

路导通,试验前后功率变化率应不大于5%。

5.12抗盐雾性

试验后试样不应有可见的变色、气泡、裂纹等缺陷产生。

5.13耐冷热湿循环

试验后试样超出边部10mm的部分不应有可见的变色、出泡、浑浊等。

5.14抗热冲击

试验后试样超出边部10mm的部分不应有可见的变色、出泡、浑浊等。

5.15抗热老化

试验后试样超出边部10mm的部分不应有可见的变色、出泡、浑浊等。

5.16耐低温性

试验后试样超出边部10mm的部分不应有可见的变色、出泡、浑浊等。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均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温度:20℃±5℃;

b)相对湿度:40%~80%。

6.2厚度、尺寸、形状及边部质量

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或供需双方协商的方法进行检验。

6.3视野安全、强度安全、环境耐久性安全

可见光透射比、副像偏离、光畸变、人头模型冲击、抗穿透性、抗冲击性、抗磨性、耐热性、耐辐

照性、耐湿性按GB965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4外观质量

6.4.1对于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规定的夹层玻璃外观质量,按该标准中规定

的相应方法进行检验。

5

QC/T985—202X

6.4.2对于表3中的膜层边界,以制品为试样,在环境照度1000Lx以上或室外自然光下,将试样放置

检验架上,试样外表面朝检验者,检验者距离试样300mm,视线垂直膜层边界观察。如图1所示。膜层

边界距玻璃边缘距离用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测定;边界重影尺寸用最小分格值0.1mm的读数显微镜

测定。

图1膜层外观质量检测装置

6.4.3对于表3中除膜层边界以外的其它缺陷,掉渣、条纹、斑纹、水渍等,以制品为试样,在图1

状态下,检验者距离试样600mm,视线垂直于试样表面观察。膜层针孔、膜层斑点的直径和划伤的宽度

用最小分格值0.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定,缺陷间的最小间距和划伤的长度用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

测定。

6.5光谱特性

6.5.1试样制备

每批制品中随机抽取3片制品,在每一片制品最平部位的同一位置切取1块规格100mm×100mm的试样

或以与制品相同工艺相同材料制做100mm×100mm的3片平型试验片为试样。

6.5.2试验程序

6.5.2.1可见光反射比(RL)

按照GB/T5137.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5.2.2太阳能总透射比(TTS)

按照GB/T5137.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6反射颜色均匀性

6.6.1试样制备

每批制品中随机抽取5片制品,在每片制品上取5个位置,如图2所示。试样规格100mm×100mm,其

中3在玻璃中心区域,除了3以外,其余4个位置于四个角部各距离膜层边界150mm~200mm处,5片制品切

取位置应一致。

6

QC/T985—202X

图2测量取片示意图

6.6.2试验程序

按1976CIEL*a*b*D65照明体,10゜视场进行测定。以制品的外表面(车外面)为测量面,依

据GB/T1194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6.3反射颜色均匀性的计算

6.6.3.1△L*(R)、△a*(R)、△b*(R)的计算

按6.6.2的方法测得L*(R)、a*(R)、b*(R)后,分别计算每片制品5块测量试样的最大差值△L*(R)、

△a*(R)、△b*(R)做为该片制品的结果。

6.6.3.2△E*(R)的计算

6.6.3.2.1单片色差的计算

以在制品中间切取的试样为标准片,其余4块试样均与该试样进行反射颜色的比较,分别计算得出4

*

个△Eab(R)值,其中最大值即为该片制品的单片色差。

6.6.3.2.2批量色差的计算

以在所抽取制品上切取的中间块试样做为计算对象,以其中a*(R)最大的一块作为标准片,其余几

块试样均与该试样反射颜色的比较,分别计算得出△E*(R)值,其中的最大值即为该批制品的批量色差。

6.7加热功率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试

验。

6.8热点识别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试

验。

6.9除霜效率

7

QC/T985—202X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试

验。

6.10电插片拉脱力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检

测。

6.11超压性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按公式(1)计算功率变化率。

.....................................(1)

式中:

P0——试验前功率;

P1——试验后功率。

6.12耐低温电热冲击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

6.13耐湿性

以制品为试样,数量3片,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

6.14抗盐雾性

6.14.1试样制备

制品或以与制品相同工艺、相同材料制造的300mm×300mm的平型试片为试样,其膜层边界距玻璃边

缘距离与制品相同,数量3片。

6.14.2试验程序

按GB/T10125中性盐雾试验进行,试验周期720h。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出,按GB/T10125-2021

第12章的要求对试样进行处理,然后观察试样外观变化情况。

6.15耐冷热湿循环

6.15.1试样制备

同6.14.1。

6.15.2试验装置

可编程环境试验箱,温度偏差范围应在±2℃内,温度均匀度应不大于2℃;相对湿度偏差范围应在

±4%内,相对湿度均匀度应不大于4%。

8

QC/T985—202X

6.15.3试验方法

6.15.3.1试验共进行4个循环,单个循环包括下列7个阶段,升温速率(1℃~3℃)/min,降温速率

(0.7℃~1℃)/min:

a)升温阶段:温度从23℃±2℃升到90℃±2℃;

b)保温阶段:温度90℃±2℃条件下,保持4h;

c)降温阶段:温度降到50℃±2℃,相对湿度为95%~100%;

d)保温阶段:温度50℃±2℃,相对湿度为95%~100%,保持4h;

e)降温阶段:温度降到-40℃±2℃,相对湿度降到30%~40%后不再进行管控;

f)保温阶段:温度-40℃±2℃,保持16h;

g)升温阶段:温度升到23℃±2℃。

6.15.3.2在最后一个循环-40℃±2℃温度条件下,保持16h后结束试验,不再升温。

6.15.3.3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出,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h,然后观察试样外观变化情况。

6.16抗热冲击性

6.16.1试样制备

同6.14.1。

6.16.2试验装置

高低温冲击环境试验箱,温度偏差范围应在±2℃内,温度均匀度应不大于2℃

6.16.3试验方法

6.16.3.1试验共进行4个循环,单个循环包括下列过程(在a)与b)过程应在30s内转移):

a)温度-40℃±2℃条件下,保持2h;

b)温度80℃±2℃条件下,保持2h。

6.16.3.2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出,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h,然后观察试样外观变化情况。

6.17抗热老化

6.17.1试样制备

同6.14.1。

6.17.2试验装置

环境试验箱,温度偏差范围应在±2℃内,温度均匀度应不大于2℃。

6.17.3试验程序

将试样放置在温度90℃±2℃环境中336h,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h,然后观察

试样外观变化情况。

6.18耐低温性

6.18.1试样制备

同6.14.1。

9

QC/T985—202X

6.18.2试验装置

环境试验箱,温度偏差范围应在±2℃内,温度均匀度应不大于2℃。

6.18.3试验程序

将试样放置在温度-40℃±2℃环境中336h,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h,然后观

察试样外观变化情况。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分类及相应的检验项目见表3。

表3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

项目要求试验方法

热反射型热反射加热型热反射型热反射加热型

厚度5.1.16.2√√√√

尺寸偏差5.1.16.2√√√√

边部质量5.1.16.2√√√√

边缘应力5.1.16.2XX√√

可见光透射比5.1.26.3√√√√

视野安全

副像偏离5.1.26.3√√√√

要求

光畸变5.1.26.3√√√√

人头模型冲击5.1.26.3XX√√

强度安全

抗穿透性5.1.26.3XX√√

要求

抗冲击性5.1.26.3XX√√

抗磨性5.1.26.3XX√√

环境耐久

耐热性5.1.26.3XX√√

性安全要

耐辐照性5.1.26.3XX√√

耐湿性5.1.26.3XX√√

外观质量5.26.4√√√√

光谱特性5.36.5√√√√

反射颜色均匀性5.46.6√√√√

加热功率5.56.7X√X√

热点识别5.66.8X√X√

除霜效率5.76.9XXX√

电插片拉脱力5.86.10XXX√

超压性5.96.11XXX√

耐低温电热冲击性5.106.12XXX√

耐湿性5.116.13XXX√

抗盐雾性5.126.14XX√√

耐冷热湿循环5.136.15XX√√

10

QC/T985—202X

抗热冲击性5.146.16XX√√

抗热老化5.156.17XX√√

耐低温性5.166.18XX√√

注:“√”需要测试;“X”不需要测试。

7.2出厂检验

7.2.1组批

同一工艺、同一材料、同一结构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若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

检验,当产品批量大于1200片时,以1200片为一批分批抽取试样。

7.2.2抽样

产品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边部质量的检验抽样按表4。对产品的其他性能进行检测时,采用制品

的按检验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采用试验片进行试验时,试验片数量按照检验项

目要求的数量制作。

表4抽样方案表单位为片

批量范围样本量接收数拒收数

2~15201

16~50812

51~901323

91~1502034

151~2803256

281~5005078

501~1200801011

7.2.3判定规则

7.2.3.1单项判定

7.2.3.1.1厚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边部质量

不合格数小于表4中规定的拒收数,则认为该批产品的上述指标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2.3.1.2视野安全、强度安全、环境耐久性安全

按GB9656要求进行抽样,按GB9656要求进行产品单项性能合格判定。

7.2.3.1.3光谱特性、反射颜色均匀性、加热功率、热点识别

按标准要求取试验所需的试样数进行试验,试样全部符合要求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2.4综合判定

不同类型的产品,按表3所列的出厂检验项目均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

格。

7.3型式检验

11

QC/T985—202X

7.3.1总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c)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3.2组批

同7.2.1。

7.3.3抽样

同7.2.2

7.3.4判定规则

7.3.4.1单项判定

7.3.4.1.1厚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边部质量

不合格数小于表4中规定的拒收数,则认为该批产品的上述指标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3.4.1.2视野安全、强度安全、环境耐久性安全

按GB9656要求的试样数进行抽样试验,并进行产品性能合格判定。

7.3.4.1.3边缘应力

按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要求的试样数进行抽样试验,并进行产品性能合格

判定。

7.3.4.1.4光谱性性、加热功率、超压性等

进行表3中除厚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边部质量、边缘应力、视野安全、强度安全、环境耐久

性安全试验项目外的按标准要求的试样数进行抽样试验,试样全部符合要求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3.4.2综合判定

不同类型的产品,按表3所列的型式检验项目,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型式检

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8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8.1包装、标志、运输

应符合JC/T512的规定及客户要求。

8.2储存

12

QC/T985—202X

产品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不应与化学药品、有机溶剂或其他有腐蚀性的物质放在同一

库房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ICS43.040.60

T30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985—202X

代替QC/T985-2014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

Solarreflectivecoatedlaminatedautomotivewindshield

(征求意见稿)

QC/T985—202X

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级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热反射镀膜与汽车热反射镀膜加热夹层前风窗玻璃,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非前风

窗玻璃可参考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37.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GB/T5137.4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4部分太阳能特性试验

GB9656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1155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11942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

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

JC/T512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632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C/T632、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

太阳能总透射比solartotaltransmittance

太阳能直接透射比TDS(300nm~2500nm)与安全玻璃内侧二次热传导系数qi之和,以TTS表示。

3.2

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solarreflectivecoatedlaminatedwindshield

采用一片镀有一层或多层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薄膜的玻璃与一片普通玻璃复合而成(镀膜面置于夹

层内)的夹层前风窗玻璃制品。

1

QC/T985—202X

3.3

热反射镀膜加热夹层前风窗玻璃solarreflectivecoatedlaminatedwindshieldwith

Electro-heating

利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电学性能,通过膜面电极引出,实现加热功能,从而有效除霜、除雾

以及有效反射热量的夹层前风窗玻璃制品。

3.4

膜层针孔pinhole

相对于膜层整体,由于玻璃未附着膜层或膜层较薄而造成的透明点状缺陷。

3.5

膜层斑点spot

相对于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3.6

掉渣debrisdefect

镀膜过程中由于靶材杂质引起的颜色不均的块状缺陷。

3.7

条纹stripe

镀膜玻璃的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整体的条状缺陷。

3.8

斑纹stain

镀膜玻璃的膜层不均匀或膜层表面色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云状、放射状或条纹状缺陷。

3.9

水渍waterstain

镀膜玻璃的膜层表面呈现的水流状缺陷。

3.10

边界重影boundaryghosing

镀膜玻璃的膜层边界呈现的边界超宽、过渡不顺或发黄扩散的状态。

3.11

电波窗口apertureforradiowave

汽车前风窗玻璃上用于结合车载无线系统中天线性能实现或者无线信号传输的经除膜处理的区域。

2

QC/T985—202X

注:除膜处理可以是区域内全除膜或图案除膜等。

4产品分级与标记

4.1分类

分为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分为加热型和非加热型两类。

4.2分级

按表2太阳能总透射比大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共三个级别。

4.3标记

产品标记由描述段、标准编号、特性段组成,其中描述段以“汽车镀膜玻璃”表示;标准编号以“QC/T

985”表示;特性段以Ⅰ级、Ⅱ级或Ⅲ级表示。

示例:太阳能总透射比48%的汽车热反射镀膜夹层前风窗玻璃的产品标记为:汽车镀膜玻璃QC/T985-Ⅱ级。

5技术要求

5.1总则

5.1.1厚度、尺寸偏差、边部质量、边缘应力应满足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或

相关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5.1.2视野安全性(可见光透射比、副像偏离、光畸变)、强度安全性(人头模型冲击、抗穿透性、抗

冲击性)、环境耐久性安全性(抗磨性、耐热性、耐辐照性、耐湿性)应符合GB9656中夹层前风窗玻

璃的要求。

5.1.3膜层应结合相关的车载无线系统对其功能实现时所需达成的性能指标要求,开设对应的电波窗

口。

5.2外观质量

除应符合GB/TXXXX-XXXX《机动车玻璃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其他外观质量

项目名称说明技术要求

直径≤0.3mm不作要求

0.3mm<直径≤0.8mm不允许密集a存在

膜层针孔

0.8mm<直径≤1.0mm中英区b:不允许存在;周边区C:不允许密集存在

直径>1.0mm不允许存在

直径≤0.8mm不允许密集存在

膜层斑点0.8mm<直径≤1.5mm中央区:不允许存在;周边区:不允许密集存在

直径>1.5mm不允许存在

中央区:在规定检验条件下,任意方向不可见

宽度≤0.3mm,长度≤20mm

膜层划伤周边区:不允许密集存在

宽度>0.3mm,或长度>20mm不允许存在

3

QC/T985—202X

掉渣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条纹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斑纹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水渍目视可见不允许存在

膜层边界--膜层边界距离玻璃边缘应≥6mm,可视边界线应均匀、圆滑,边界重影应≤1mm

注1:a密集:指任何类型的缺陷间距小于200mm。

注2:b中央区:周边区以内的镀膜区域。

注3:c周边区:膜层边界线与距玻璃边缘150mm线之间的区域;对于半景玻璃,中间对缝边均为中央区。

5.3光谱特性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光谱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