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E/20/wKhkGGZWO16AaqBiAAKTcR2MXrw011.jpg)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E/20/wKhkGGZWO16AaqBiAAKTcR2MXrw0112.jpg)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E/20/wKhkGGZWO16AaqBiAAKTcR2MXrw0113.jpg)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E/20/wKhkGGZWO16AaqBiAAKTcR2MXrw0114.jpg)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E/20/wKhkGGZWO16AaqBiAAKTcR2MXrw0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八中学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不仅要从书籍记基(zai)中了解那段历史,更要领悟永不褪色的“五四”精神,
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B.中国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大气,引领科技潮流,备受世人推拳(chong),客商纷至沓来,让厂商应接不遐。
C.特朗普一意孤行地以霸凌行径开启贸易战,这是一种狭圈(yi)的“美国优先”思想的体现,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
体系。
D.《神奇的汉字》节目通过妙趣横生的汉字游戏和详细生动的汉字讲解,对汉字追本朔源,演绎了中国文化的精髓(su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工商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监管执法,开展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和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
行动。
B.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C.中国速滑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一骑绝尘,夺得冠军,他的表现震惊了国内外是
令人佩服的。
D.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宣布将实行商品住房销售公开摇号全程公证制度,具体实施细
则将于近期公布。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shu)眼花瞭乱珞媚(chM)义愤填膺
B.亵渎(xie)人声鼎沸差使(ch*i)食不果腹
C.摹然(mu)红妆素裹嘈杂(c€o)顾名思意
D.赢弱(lei)一泄千里提防(ti)相形见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更需激发“不想腐”“不愿腐”
的自觉。
B.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用,传递出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劳动情怀。
C.李校长宣布:我们学校今年有两个任务:一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
5.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面对人生。请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李白《行路难》
以“、"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尽的惆怅和迷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6.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祥子的心一动,这个语声听着耳熟。胡同里很黑,车灯虽亮,可是光都在下边,他看不清车上的是谁。车上的人
戴着大风帽,连嘴带鼻子都围在大围脖之内,只露着两个眼。祥子正在猜想。车上的人又说了话:“你不是祥子吗?”
祥子明白了,车上的是刘四爷!他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
“我的女儿呢?”
“死了!”祥子呆呆的在那里立着,不晓得是自己,还是另一个人说了这两个字。
“什么?死了?”
“死了!”
“落在他妈的你手里,还有个不死?!”
祥子忽然找到了自己:“你下来!下来!你太老了,禁不住我揍;下来!”
刘四爷的手颤着走下来。“埋在了哪儿?我问你!”
“管不着!”祥子拉起车来就走。
他走出老远,回头看了看,老头子——个大黑影似的——还在那儿站着呢。
1.根据原著说说祥子对刘四爷为什么如此无礼。
2.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的一个语言特色。
3.联系选文及原著,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日:“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日:“君文名重一时,后
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希文恍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
(2)瓢以示予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先天下之忧而忧
2.翻译下列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4.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
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魏文侯①使乐羊②伐中山③,克之,以封④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日:“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
座口:“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日:
“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
迎之,以为上客。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能皆议于市朝()
③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
④同者•任座之言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是以知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不以封君之弟四以封君之子学画不思则罔
C.何以知之皆以美于徐公
D.文侯问于群臣曰百里奚举于市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
5.阅读上文齐威王和魏文侯从谏的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是碑@旧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海内所传,惟有两本,一为商丘宋氏漫堂
②所藏,一为华阴王氏无异所藏。然宋氏本缺十字,王氏本缺五百字,可以辨拓本③之先后。近阮云台宫保又得一本,
云是宁波天一阁藏本,亦有缺字,是又在王本后矣。宫保尝自刻一石于雷塘祖莹④,并将欧阳《集古录》跋语真迹附刻
其上,可谓嗜古者矣。
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①是碑:指华山碑,东汉年间所刻,为汉碑佳品。②商丘宋
氏漫堂:即商丘人宋漫堂。③拓本:凡摹拓金石、碑碣、印章之本,皆称为“拓本”。④祖莹:祖辈的坟地。⑤跋:
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是碑旧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是:
②亦有缺字亦:
③可谓嗜古者矣嗜:
④威武不能屈屈
3.下列选项中,与“一为商丘宋氏漫堂所藏”的“为”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宋氏本缺十字,王氏本缺五百字,可以辨拓本之先后。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流凌的黄河
单振国
(1)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黄河,像一条蜿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
地、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2)没有浮躁的喧哗,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
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向前,战胜一切的自信!
(3)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
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冷流暗卷,冰水回湍。深不可测,清冽无底。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
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满河的冬天在满河冰凌如朵朵莲花般的簇拥中,
仿佛停止了季节呼吸,收敛起三九风霜,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4)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5)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一直向前蠕动。恍然,
喇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力,腾空飞旋,以四两拨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
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寒毛悚立。严寒精心高垒
起的一座冰山旬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
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哗自己是冬天。唯有流凌的黄河,包容天地,包容山川,包容冷暖,包容这壁立千仞的晋陕
峡谷,再一次沉浸在那空悬高天的沉沉静默中。
(6)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飘着,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着山川村落、烟火人间,吞咽着高原
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黄河,黄河依然静悄悄地、稳如
泰山地流动着。站在高原的更高处看流凌的黄河,又像是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接天地。河,睡在天堂
之上,天幕混沌、天界迷茫、天地一色,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近在眼前,只轻轻地飘
浮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向着无尽的远方。
(7)晋陕峡谷,犹如大地哗啦扯开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画般铺开,铺成雪原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
背景,黄河被衬托得更加气势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浑壮观的景象。此刻,任何华美的辞藻,都没有力量
嵌进这天地无声却令人心海咆哮的壮丽诗章中;任何高亢的赞美,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微弱、轻如飞羽。只有流凌的
黄河,在无声无息中永恒汇聚着、充盈着、释放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
然高扬出战胜一切阻遏、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8)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缙
飞散的冷雾,在黄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气势中,沧海一粟般飞进这流凌的河水中,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
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
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瀛!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9)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
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流凌的黄河的形象描绘抒发深沉厚重的情感。
B.这篇文章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极具情感张力,富有感染力。
C.这篇文章仅从视觉感官的角度描绘流凌的黄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D.这篇文章以对“彩虹”的描写结尾,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为文章的主题增添了积极意义。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3)段画线句子“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
着大雪的晶莹”中加粗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8)段两个“看”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3.第(3)段至(5)段景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第(8)段作者为什么说“敬仰黄河”并“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请简要分析。
5.本文的描写对象是“流凌的黄河”,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大雪”?请简要分析。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的红萝卜灯
徐光惠
①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过完大年没几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元宵节更为热闹
有趣。吃元宵、猜灯谜、烧火龙、踩高跷、挑花灯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父亲为我做的红萝卜灯,温暖
着我整个童年,照亮我人生的旅途。
②小时候,乡村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光线暗淡。一到晚上,村子里就黑竣竣一片,寂静无声,因
此孩子们对灯是极其渴望的。元宵节晚上,小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出门,三五成群打着灯笼在村子里转悠,一路奔跑
嬉戏,唱着欢快的歌谣,开心得很。
③那时,家里穷,物质条件匮乏,有个灯笼也是个很奢侈的愿望,父母是没钱给我们买灯笼的。有家境宽裕的人
家会给孩子买回一盏漂亮的灯笼,有大点的孩子也自己学做简易的灯笼。我年纪小不会做,便跟在隔壁哥哥身后,一
路小跑,看着他手里举着的红灯笼,羡慕得不得了。有一回,他们跑得快,我怕跟不上,一着急鞋也被跑掉了。那时,
能拥有一盏红灯笼,是我心里最大的愿望。
④在我七岁那年的元宵节,父亲突然叫住我:“惠儿,别跟在他们后面跑了,爸这就给你做一个灯笼。”“爸,
你要给我做灯笼?是真的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笑着点点头,转身去了院子里。我忙不迭地跟在他身后,
心里窃喜。
⑤他找来一个粗壮、颜色红润的萝卜,用刀子削去一半,大头做底,小头朝上,再挖去中间的部分,倒进去一点
红颜料,萝卜两端打孔用麻绳打结拴好。他让我拿来煤油灯,往里面倒上煤油,用棉线搓了一根灯芯,放在萝卜中间。
父亲又找来一个玻璃瓶,正好罩在萝卜灯的外面,萝卜灯就做好了,小巧而别致。我提着萝卜灯,别提多开心了,一
心盼着夜晚快点来临。
⑥我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盼到天黑。父亲用火柴把灯芯点着,刹那间,萝卜灯一下亮了起来,在漆黑的夜晚发
出灿烂的光,红彤彤,明晃晃的,映红我的脸庞,也映照着父亲饱经风霜的脸。我兴奋地跳了起来,高喊着。“我有
灯笼啰!我有红灯笼啰!”父亲慈爱地看着我,也笑了。
⑦我提着那盏红萝卜灯,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地左摇右晃,根本不用担心被风吹熄。我立马成了孩子堆里的焦点,
感觉自己像个天便,心里那个得意劲儿甭提了。小伙伴们把我团团围住,争先恐后想要跟我换着灯笼玩,我也不吝啬
和他们交换,趁机摸摸以前从没碰过的灯笼,我们在村子里尽情地玩闹、追逐,欢快的笑声传遍村庄。
⑧元宵节那晚最热闹最明亮,点点灯光像闪烁的星星,点亮黯淡贫瘠的村庄,给静谧的小山村带来光亮与祥和。
父亲做的红萝卜灯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也给我们家困苦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⑨父亲已去世二十多年,每年元宵节,我都会想起父亲做的红萝卜灯,想起那段艰难却温馨的岁月。或许,就在
今夜,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父亲依旧笑着,再次为我点亮那盏温暖的红萝卜灯。
1.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结合选文,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三、应用
12.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货币轶事
货币是一个国家内部钱的体系,例如中国的货币是人民币,美国的货币是美元。而钱可以是任何物品,如一个贝
壳、一块黄金、一片塑料等等。钱之所以有价值,那是因为人们觉得它很贵重——而且只要人们相信它很贵重,那么
他就有价值。钱在人类历史上已存在数千年,并发生了很多变化。
实物交易更好吗
在使用钱之前,大家就已经交换货物和服务。那时,人们用实物交易。
举例而言,当两个人分别拥有对方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就会采用实物交易。有些交易非常简单,例如我可以用香
蕉跟你交换一个苹果。香蕉和苹果作为一种商品,可以被用来购买或交换其他东西。而其他很多交易会比较复杂。比
如说我有香蕉,但想要橘子,那就需要找一位既有橘子又想要香蕉的人来跟我交换。但是,如果想要香蕉的人却只有
葡萄该怎么办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交换的货物具有相同的价值或贵重程度,那么就容易达成实物交易。但如果我用香蕉想要
换头奶牛,那就很困难了。一头奶牛值多少香蕉呢?更何况对方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香蕉呢?
通常,实物交易规模较小。人们交易的实物有动物皮、种子、谷物、茶叶、牲口、工具、武器等。这些货物由于
为人所需,各有价值,又都耐用、轻便并容易保存,就都可以作为钱的一种形式。
造钱
在美国雕刻和印刷局,每天有3700万张的钞票从印刷机里吐出,每天用掉近10吨墨水,相当于三辆轿车的重量!
制造1美元的平均成本是5.4美分。
美元钞票的原料是织物,而不是纸张。织物是由25%的亚麻和75%的棉组成。如果钞票是纸质的话,它们会很容易
被撕开。事实上,每张钞票至少要经过8000次折叠才能被撕开。
预计使用
面值
期
1美元5.8年
5美元5.5年
10美元4.5年
20美元7.9年
1美元8.5年
100美元15年
美元硬币在美国造币局制造,每小时可以造180万枚硬币,也就是每年135亿枚硬币。大部分硬币在破旧不堪、
无法利用之前能循环使用25年。
造钱
在美国雕刻和印刷局,每天有3700万张的钞票从印刷机里吐出,每天用掉近10吨墨水,相当于三辆轿车的重量!
制造1美元的平均成本是5.4美分。
美元钞票的原料是织物,而不是纸张。织物是由25%的亚麻和75%的棉组成。如果钞票是纸质的话,它们会很容易
被撕开。事实上,每张钞票至少要经过8000次折叠才能被撕开。
预计使用
面值
期
1美元5.8年
5美元5.5年
10美元4.5年
20美元7.9年
1美元8.5年
100美元15年
美元硬币在美国造币局制造,每小时可以造180万枚硬币,也就是每年135亿枚硬币。大部分硬币在破旧不堪、
无法利用之前能循环使用25年。
货币的演变
人们还会对漂亮、有趣、稀有的货物赋予价值。许多古老的文明社会里曾把贝壳当作钱使用。早在310年前,中
国和非洲就曾如此。一种软体动物的壳,被称为货币,成了当时常用的货币。这是历史上使用最为广泛和悠久的货币。
土著印第安人和早期殖民者也用一种贝壳作为钱,叫贝壳串珠。它们是由紫色和白色的海贝制作而成的有孔小珠,
被串起来做成带状或其他形状。这些贝壳很容易被找到,但是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做成贝壳串珠。由于看上去很美丽,
且制作需要技巧,所以贝壳串珠很有价值。
有趣的钱
可以吃的货币
有些货币实用到可以直接吃!早期罗马人就用盐作为一种钱的形式。其实现在人们常说的工资(Salary)就源自
于拉丁语的Sal,也就是盐(Salt)的意思。盐也不是唯一一种可以吃的钱,帕尔玛干奶酪、茶叶饼和“RENG”(―
团用椰子纤维缠绕着的调料)都曾经在一些地方被用作货币。
超级大的硬币
不是所有的硬币都能放进你的口袋或钱包里。雷石是一种重达8吨的石灰岩圆盘,在所罗门群岛的雅浦岛上被当
作钱。它们的价值取决于其尺寸、分量和年代。
基西便士
近代的西非人曾把铁钉当作钱,这种铁钉被称为基西便士,不是很贵重,两个基西便士可以买一串香蕉。为了方
便使用,人们常把基西便士做成20个一捆,要想买一头奶牛就需要支付100捆。
有趣的钱
可以吃的货币
有些货币实用到可以直接吃!早期罗马人就用盐作为一种钱的形式。其实现在人们常说的工资(Salary)就源自
于拉丁语的Sal,也就是盐(Salt)的意思。盐也不是唯---种可以吃的钱,帕尔玛干奶酪、茶叶饼和“RENG”(―
团用椰子纤维缠绕着的调料)都曾经在一些地方被用作货币。
超级大的硬币
不是所有的硬币都能放进你的口袋或钱包里。雷石是一种重达8吨的石灰岩圆盘,在所罗门群岛的雅浦岛上被当
作钱。它们的价值取决于其尺寸、分量和年代。
基西便士
近代的西非人曾把铁钉当作钱,这种铁钉被称为基西便士,不是很贵重,两个基西便士可以买一串香蕉。为了方
便使用,人们常把基西便士做成20个一捆,要想买一头奶牛就需要支付100捆。
称重决定价值
像黄金和白银这种贵金属非常稀少,就很有价值。世界上最早的硬币就由一种银金矿制造而成。这种矿物是黄金
和白银的混合体,发现于现在土耳其境内的河床里,如豆子一般大小。
大约公元前630年,土耳其国王制造了大量印有狮子头像的银金矿硬币,在市场上用来交换货物。由于效果非常
好,其他文明社会也纷纷仿效。
金属货币以块或条来交易,所以它的价值取决于重量,越重越值钱。每次交易前,黄金和白银货币都要通过称重
来决定其价值。
口袋里的纸
硬币使用很方便,但用于大额采购,就会因为太重而不适合了。人们需要更轻便和更易用的货币。中国是第一个
发明纸币的国家。那时候,人们可以把黄金和白银委托其他人保管,这就是早期的银行。保管人会出具写在纸上的单
据。这张单据就是一种承诺,意味着客户可以用它来银行兑换贵重的黄金和白银。
纸币因为很方便使用,而且有贵重的物品做背书,就流行起来了。
以信用为背书
过去,钱要有贵重物品做背书,这是很重要的。但在今天,世界上大部分的钱就不需要这类背书了,我们称之为
法定货币(fiatmoney)o“fiat”源自于拉丁语,意思是“令其完成”。这种钱只需要政府正式宣布其作为法定货币,
它就会被社会接受。
不仅如此,当今全世界的货币里只有百分之八是真实可见的钱,剩下的都是只出现在电脑里的数字货币。通过电
脑,我们在线完成买卖;通过电脑,我们在不同的户头之间完成转账。这些过程中钱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我
们根本不需要看见或触摸货币。
货币在持续演变中,以位和字节形式的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唯一的货币。但是无论货币如何发展,就像所有其
他形式的钱一样,它都将确立在信用的基础上。
小辞典
货币(currency):在交易中被人们频繁使用的任何形式的钱。
价值(value):一个物品的贵重程度
实物交易(barter):通过货物或服务相互交换
商品(commodity):任何可以被用于交易的货物。
背书(endorse):持有票据的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批注并签名盖章。经过背书的票据,付款人不能付款时,背
书人负付款责任。
小辞典
货币(currency):在交易中被人们频繁使用的任何形式的钱。
价值(value):一个物品的贵重程度
实物交易(barter):通过货物或服务相互交换
商品(commodity):任何可以被用于交易的货物。
背书(endorse):持有票据的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批注并签名盖章。经过背书的票据,付款人不能付款时,背
书人负付款责任。
1.上面的材料主要介绍了有关货币哪几个方面的“轶事”?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A.在交换的货物不具有相同价值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完成实物交易。
B.历史上使用最广泛、悠久的货币是贝壳,古代中国、非洲的人们以及土著印第安人和早期殖民者都曾经使用过贝
壳。
C.10美元的使用期最短,100美元的使用期最长,而美元硬币可以使用25年。
D.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客户可以用写在纸上的单据兑换贵重的黄金和白银。
E.数字货币在当今世界已经取代了80%的实物货币,并必将成为未来唯一的货币。
3.在“实物交易更好吗”一节中,举香蕉和苹果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在上面材料中,我们知道了多种多样的货币,如实物、、、、、等。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二型,按要求作文。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
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
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在一卷《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为我们
勾勒出理想的君子形象,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
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请以“担当”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文中不得出现与真实人名、校名。
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A
【解题分析】
B.推崇(ch6ng),应接不遐一一应接不暇;
C.狭隘(ai);
D.追本朔源一一追本溯源,精髓(sui)o
故选Ao
2、D
【解题分析】
A宾语残缺:加大……的力度。B语序不当:发展、继承、培育应该为培育、继承、发展。C句式杂糅:他的表现震
惊了国内外是令人佩服的应该为他的表现震惊国内外或是他的表现是令人佩服。
3、B
【解题分析】
A项,追溯(sii),眼花缭乱;C项蓦然(m6),顾名思义;D项,一泻千里,提防(di)。
4、C
【解题分析】
C.同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可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故选C。
5、(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题分析】
(1)(2)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
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己”“渡”“满”等字的正确写法。
(3)(4)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梨”“炬”等字的书写。
6、1.刘四爷自私、可耻、无情,把所有积蓄带走去享福,不顾虎妞死活。
2.示例一: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如“不晓得是自己,还是另一个人说了这两个字”中“不晓得”
这样的词语,亲切自然,俗白易懂,写出祥子知道此时眼前的是刘四爷不想理他的心十分气愤,以及对刘四
爷的憎恶。
示例二:老舍的语言充满感情,细致准确、生动形象。如“死了!”“死了!”,这些语言描写,十分切
合祥子此时堕落对生活毫无依恋。”什么?死了?”“落在他妈的你手里,还有个不死?!”。则写出刘
四爷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惊讶及粗暴。
3.示例:①祥子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可以看出祥子还是有点念旧情,有点内向。
②从两个“死了”及“你下来”等语言中表现出样子对刘四爷的憎恶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位爱憎分明的人。
【解题分析】
1.刘四爷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带走享福,一点也没有留给虎妞,导致虎妞难产而死,他自私冷漠,可耻无情,所以祥
子一见到刘四爷就心生怨恨,没有好感。
2.“不晓得是自己”这句话中的“不晓得”是口语化的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短形象,符
合说话人的身份与性格。这是老舍作品中常有的语言特色。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一定要根据人物在文段中的表现来分析,比如人物的语言,人物的动作等。根据“祥子轰的
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可知,祥子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而且很念旧情。根据两个“死了”和“你下
来”等可知样子对刘四爷的憎恶,可知祥子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二、阅读
7、1.(1)诚然(2)依靠(3)探求(4)在……之前
2.(1)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2)但是现在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
3.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4.写文章要对后人负责,一定要认真、慎重。
【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
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诚为清佳”翻译为“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
“诚”意思是“诚然”。“瓢以示予”翻译为“多亏请你看了”,“赖”意思是“依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翻译为“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求”意思是“探求”。“先天下之忧而忧”翻译为“在天下人忧之前先
忧”,“先”意思是“在……之前”。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
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句中“忧”意思是“为……担忧”。(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句中“然”意思是“但是”,“其”
是代词,指这些,“后”意思是“后代”。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
乐之后才乐。”它表现了作者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
汗流血的情怀。据此作答。
4.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作用。文中范仲淹在让尹洙看完文章之后,尹洙却说“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
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说明写文章一定要谨慎,对后人负责。据此作
答。
译文:
(甲)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
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呀。
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乙)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第二天,
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现在
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
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
失误啊。”
8、1.①偏爱②指摘过失③攻破④先前
2.B
3.①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②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任座返回,他亲自下堂迎接任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4.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
5.从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国君往往喜好奉承,不愿意听逆耳之言,邹忌和翟璜在谏言时都是运用了委婉劝谏的方法,
由此可见,若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需要讲究言辞的技巧。
【解题分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
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
今异义词,“谤”:指摘过失。“私”:偏爱”的意思。
2.A代词,这些/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都是表转折。C凭借/认为。D向/从。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
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
键词: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受:给予,付予。反:通“返”,返回。以为:奉为。
4.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
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思是:文侯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文侯怒/任座
趋出/次问翟璜。
5.甲文,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
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
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
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乙文,以魏文侯使乐羊取了中山国,
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面对大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的谏言,魏文侯能知错就改,听取劝谏,不失为一位明君。由此可见,若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需要讲究言辞的技巧。
【题目点拨】
甲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
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
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
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
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
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
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乙文,(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
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任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
么能说是仁君?”文侯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
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任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
翟璜把任座叫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9、1.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
2.①这②也③特别爱好④使……屈服
3.B
4.①然而宋氏本缺了十个字,王氏本缺了五百个字,可以凭此分辨拓本的先后。
②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或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5.主要说明华山碑及拓本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
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明嘉靖三十四年因为地震,石碑损坏,一片石头也没
有留下。故停顿应为: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这座碑以前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是,这。②句意为:也有缺少的字。亦,也。③句意为:可以说是特
别爱好古物了。嗜,特别爱好。④句意为:感觉为能使他屈服。屈,使……屈服。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中的“为”的意思是“被”。A.对、向;B.被;C.为了;D.是。故选:Bo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
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然,然而。可以,可以凭借。句意为:然而宋氏本缺了十个字,王氏本缺了五百个字,可以凭此分辨拓
本的先后。
②重点词语:由之,一同前进。独,独自。句意: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
己的原则(或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文本下的注释可知,第一句话中的“是碑”指的是华山碑,然后介绍了华山
碑的两种拓本。据此可概括为:华山碑及拓本。
【题目点拨】
译文:
甲:这座碑以前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因为地震,石碑损坏,一片石头也没有留下。世上流传的,
只有两本。一本被商丘宋漫堂收藏,一本被华阴王无异收藏。但是,宋氏本少了十个字。王氏本少了五百字。由此可
以分辨拓本的先后。最近阮云台又得了一本。说是宁波天一阁的藏本,也是缺少的字。这就又在王氏本之后了。宫保
曾自己在雷塘祖坟刻了一座石碑,并且把欧阳《集古录》跋语真迹附刻上面。可算得上是非常爱好古物了。
乙: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
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
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0、1.C
2.(1)运用叠词的写作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河面冰凌的数量之多和覆盖面积之大;朗朗上口,增加了音韵美
(2)第一个“看”是用眼睛看,看到的是眼前流凌的黄河的实际景象;第二个“看”是“认识”“感悟”的意思,是作
者对黄河象征意义的必然联想。
3.动静结合,先描写雪落时蛰伏的黄河蓄积力量的景象,再描绘黄河惊心动魄地彻底醒来时的景象,突出了黄河摧枯
拉朽、势不可挡的气势
4.流凌的黄河让作者获得要看淡荣辱,要往远、往大看的生活启示;黄河象征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
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
5.作者看黄河时正大雪纷飞,雪是眼前实景;大雪与流凌共同点明作者看黄河时的时令,即数九寒天;大雪吞咽天地
山川等万物,但吞咽不了黄河,从而突显黄河的连接天地的力量;大雪铺成的雪原、雪峰能把黄河衬托得更加气势磅
礴。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描写手法的理解。这篇文章主要从视觉、听觉和人的感觉方面来描绘黄河的。所以,C项所
说的“这篇文章仅从视觉感官的角度描绘流凌的黄河”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o
2.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
作答。可以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能使音韵
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语句“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
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中的“挤挤挨挨、满满当当”,运用了叠词的写
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冰凌的数量之多、覆盖面积之大及声势浩大的特点,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
语言的音韵美。(2)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文章第8段的第一个“看流凌的黄河”的“看”是用眼睛观看流凌的黄
河的实际景象;第二个“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中的"看"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
去感悟,是作者对流凌的黄河的联想。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文章的3~5段描绘了流凌的黄河的景色。其中,文章第3段描写了
流凌的黄河静态的景色,第5段描写流凌的黄河醒来后动态的惊心动魄的景象,采用了动静结合和对比的写法,突出
了流凌的黄河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浩大气势。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题作答可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流凌的黄河的精神品质及对人产生的影响来分
析作答。具体可结合文章第8段中的“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
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缚飞散的冷雾,在黄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气势中,沧海一粟般飞进这流凌的河水中,无
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
由不得要往远看、往大看。……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
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
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等语句概括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和材料的安排。本文叙写的主要对象是流凌的黄河,而作者看黄河的时候正是在大
雪纷飞的冬季,所以雪景下的黄河是真实的情景,点明了作者浏览观看的时间;文章叙写大雪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
大雪覆盖了世间的万物,吞噬了大地山川,但却吞咽不了黄河,运用衬托的写法,从而突显黄河的摧枯拉朽、势不可
挡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
11、1.“我”小时候,父亲为“我”亲手制作的红萝卜灯,温暖了“我”整个童年的事情,表达出“我”对父亲的敬
爱和怀念之情。
2.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找、削、挖、倒、打结、拴”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制作红萝卜灯时的认真细致,
也表达出“我”对红萝卜灯的感情之深。
3.(1)疼爱孩子。家境虽贫困,但父亲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我制作红萝卜灯,满足了“我”的心愿。
(2)慈祥和蔼。“父亲笑着点点头”“父亲慈爱地看着我,也笑了”“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父亲依旧笑着”。
(3)认真细致。父亲为“我”做红萝卜灯。
4.在家里穷,物质条件匮乏,有个灯笼也是个很奢侈的愿望,每次元宵节都跟在小伙伴后边的情况下,父亲为“我”
亲手制作了一个红萝卜灯,让“我”的心愿不再是奢望,给“我”带来童年的快乐,温暖了“我”的童年,让"我”
对生活充满希望,因此,无论何时何境,都要像父亲一样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去迎接生活,保持希望。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要通读全文,围绕标题“父亲的红萝卜灯”,抓主
要人物和事件,结合关键句子回答。第①段,“父亲为我做的红萝卜灯,温暖着我整个童年”,第⑤段,“他找来一
个粗壮、颜色红润的萝卜,……,往里面倒上煤油,……。父亲又找来一个玻璃瓶,……,萝卜灯就做好了”。可用
“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形式精练地整合答案。分析作者情感,要抓住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父亲做
的红萝卜灯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也给我们家困苦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每年元宵节,我都会想起父亲做
的红萝卜灯,想起那段艰难却温馨的岁月。或许,就在今夜,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父亲依旧笑着,再次为我点亮
那盏温暖的红萝卜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爱戴及怀念之情。
2.本题考查把握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回答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xx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
情、情感)。“找、削、挖、倒、打结、拴”是动作描写,结合上下文“爸这就给你做一个灯笼”,可见是写出了父亲
制作红萝卜灯时的认真细致。另外,“我”的观察如此细致,记忆如此深刻,也表明“我”对红萝卜灯的感情之深。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
面烘托等。“能拥有一盏红灯笼,是我心里最大的愿望”“别跟在他们后面跑了,爸这就给你做一个灯笼”,父亲通
过自己的双手为我制作红萝卜灯,满足了“我”的心愿,表现了父亲疼爱孩子;父亲做灯时的一连串动作“找、削、
挖、倒、打结、拴”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认真细致;“父亲笑着点点头”“父亲慈爱地看着我,也笑
了”“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父亲依旧笑着”表现了父亲的慈祥和蔼。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
4.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角度理解。表层含义是指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红萝卜灯
满足了“我”的心愿,给“我”带来童年的快乐。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这种快乐及其暗含的父爱的真挚,
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结合文章结尾“我都会想起父亲做的红萝卜灯,想起那段艰难却温馨的岁月”“父亲依旧
笑着,再次为我点亮那盏温暖的红萝卜灯”,启示“我”无论何时何境,都要像父亲一样乐观地面对生活。这也是作
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三、应用
12、1.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演变;美国造币的相关知识;几种有趣的货币。
2.AE
3.更具体形象地说明实物交易的优势和弊端。
4.贝壳黄金白银(或''贵金属")纸币数字货币盐/帕尔玛干奶酪/茶叶/饼/RENG雷石/基西便
士
【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
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这些货物由于为人所需,各有价值,又都耐用、轻便并容易保存,
就都可以作为钱的一种形式”写的是货币的起源;“造钱”部分介绍了美国造币的情况;“货币的演变”部分讲的是
货币的发展过程;“有趣的钱”介绍的是货币的种类和特点。
2.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
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A项中“根本不可能完成实物交易”的表述有误,交换的货物不等值会使交易变得困难,并不是“不能
完成”;E项不正确,阅读材料可知,“当今全世界的货币里只有百分之八是真实可见的钱",所以“数字货币在当
今世界已经取代了80%的实物货币”的说法有误,“以位和字节形式的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唯一的货币”,并非完
全肯定。
3.此题考查列举事例的作用。“香蕉和苹果作为一种商品,可以被用来购买或交换其他东西”,这个例子与人们的生
活关系密切,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与接受,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例子轻松地了解实物交易的利弊。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听评课记录第27章章末复习
- 瑜伽私教服务合同(2篇)
- 甲醛超标租赁合同(2篇)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4.2 正切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听课评课记录2
- 四年级英语听评课记录表
-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负数》听评课记录(校内大组)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代数式教听评课记录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多彩的人类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2-2 圆锥的体积 听评课记录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二年级上册口算题3000道-打印版让孩子口算无忧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有机化学共振论
- 家访手记(5篇)
- 桥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