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探究15000字(论文)】_第1页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探究15000字(论文)】_第2页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探究15000字(论文)】_第3页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探究15000字(论文)】_第4页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探究15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1.1研究背景中国已经从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转变为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2008年至今,我国“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弊端充分展现,在投资收效短,出口有限制的今天,提高消费成为促进经济的增长的主要方法。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增长也让民生问题逐渐显露,不论是教育、医疗还是社保问题,民生方面的社会矛盾在不断的增大,更在不断的被人们看到。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居民的消费有着直接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民生性财政支出,是将财政所取用之于民、财政民主的重要表现,它们是适合当今经济制度和市场要求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因此,在追求经济稳健恢复和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目标下,将居民消费和民生性财政支出结合起来,在刺激需求和改善民生中探索一条兼顾内需和民生的有效路线。这对于今后经济改革的方向,政府效率的优化都是很好的风向标,刺激内部消费,拉动内部需求,促进经济稳健发展都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在2020年的四川省财政部公布的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中,指出2020年工作的重点:“加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推进防疫情稳增长”“加力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因此,对民生性财政和居民消费的研究,对二者的关系和作用影响从理论层面进行证明补充,其次,构建二者的实证计量模型并进行检验,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为四川省更好的刺激内部需求,通过财政政策来推动内需促进经济提供建议和参考。1.2.2研究意义(1)理论方面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的观点,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看得见的手”影响经济运行发展的思想被逐渐接受。财政支出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不同的支出结构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民生财政是最贴近生活,对居民影响最突出直接的财政支出之一。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为财政支出对消费影响的作用提供现实依据。(2)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是将“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自我调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二者结合,所以在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方面共同协调合作。财政支出是政府最常见的配置手段之一,也是优化资源结构,提高配置效率的重要方法和举措。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民对共享发展成果的需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要进一步增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所以,本文通过构建四川省的市级面板数据,对四川省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和居民的消费支出直接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的验证和研究,让四川省更好的优化分配财政支出,提升居民的内部需求,增加居民的消费,以此来促进四川省经济的发展!1.3创新点和不足1.3.1创新点首先,目前相关文献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本文选取了近十年的较新数据,进行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检验。其次,在变量的选取方面,本人在前人基础上,在民生性财政支出范围中加入了科学技术支出和交通运输支出,从而更客观的描述民生性财政支出。此外,本文尽可能全面地对控制变量进行了选取,以保证实证结果的真实准确。1.3.2不足首先,本文的数据选取是通过各市州的总数据和常住人口之比进行人均,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口的流动性。其次,对于控制变量中人口素质的变量选取,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暂时使用普通中小学在读率表示,并不能准确的反映人口的教育水平。1.4文献综述1.4.1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财政和居民一直是紧密相关的,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否有效作用在居民身上,财政的支出对居民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样的,这都是学术界比较关心也广泛讨论的问题。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目前的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一部分学者支持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居民的消费也增加的观点,即“挤入效应”,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财政支出具有替代效应,支持相反的观点,即“挤出效应”。Barro(1974)首次提出对财政和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他认为短期来看,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抑制居民的消费,但长远来看还是会让居民增加消费。Robert,Barro.Governmentspendinginasimplemodelofendogeneous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1):103-125.Robert,Barro.Governmentspendinginasimplemodelofendogeneous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1):103-125.姜洋、邓翔(2009)利用消费者均衡模型对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减少居民的消费。姜洋,邓翔.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9,(3):1-7.侯帅圻等(2019)将财政支出分为消费性和生产性两部分,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消费性财政支出的扩大短期内对居民消费是具有“挤出效应”的,但是由于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居民的总消费变化较小。生产性的财政支出从长期来看效率更高。侯帅圻,林源,周波.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性扩张的经济效应与乘数测算——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02):15-30.张晓芳(2020)从宏观角度提出,当居民的习惯性消费弱化,不存在经验主义消费时,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是一种负向的作用。张晓芳.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及消费的效应研究——基于异质性消费的DSGE模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41(04):7-15.沈梦颖,雷良海(2020)通过对泛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得出结论,财政支出作用于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部分对居民消费呈现负向的抑制作用。沈梦颖,雷良海.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泛珠三角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34):58-60.蒙昱竹等(2姜洋,邓翔.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9,(3):1-7.侯帅圻,林源,周波.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性扩张的经济效应与乘数测算——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02):15-30.张晓芳.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及消费的效应研究——基于异质性消费的DSGE模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41(04):7-15.沈梦颖,雷良海.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泛珠三角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34):58-60.蒙昱竹,李波,潘文富.财政支出、城市化与居民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再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23(01):10-23.AlfredoSchclarek(2007)实证研究得出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存在互补作用的结论。Alfredo.Schclarek.Fiscalpolicyandprivateconsumptioninindustrialdevelopingcountries.JournalofMacroeconomics,2007,29:912-939.曾圣丰等(2017)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地区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公共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的增加可以促进脱贫减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曾圣丰,杨帆,杜兴端.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质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以四川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02):211-213.范金等人(2018)认为在经济衰退时财政支出的作用更大,这时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的负影响,当财政支出在和消费有互补作用的服务商品上增加投入的比重的时候,财政支出会对消费呈现正影响。范金,伍琳瑜,严斌剑.改革开放40年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18(09):8-17.黎家远(2018)认为,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提高农村居民城镇化的进度和质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黎家远.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以四川省试点区(县)的探索为例[J].农村经济,2018(06):87-92.张东玲等认为,在三农方面,财政支出的增加对我国中部东部的农民消费是一种正向促进作用,对我国西部农民的消费是一种反向的抑制作用。张东玲,陈景帅,王保贵.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泰尔指数和区域面板的经验数据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01):36-44.蒋艳辉等(2020)通过实证得出,政府的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更会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区域创新。Alfredo.Schclarek.Fiscalpolicyandprivateconsumptioninindustrialdevelopingcountries.JournalofMacroeconomics,2007,29:912-939.曾圣丰,杨帆,杜兴端.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质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以四川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02):211-213.范金,伍琳瑜,严斌剑.改革开放40年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18(09):8-17.黎家远.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以四川省试点区(县)的探索为例[J].农村经济,2018(06):87-92.张东玲,陈景帅,王保贵.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泰尔指数和区域面板的经验数据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01):36-44..蒋艳辉,王靖烨,王琳.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区域创新——基于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11):12-18.林彩斌.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民生性财政支出与消费关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4):112-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Furceri,Zdzienicka(2012)实证研究得出了结论,社会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34]FurceriD.,ZdzienickaA.Theeffectsofsocialspendingoneconomicactivity:empiricalevidencefromapanelofOECDcountries[J].FiscalStudies,2012,33(1):129-152.宋美喆(2018)通过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得出结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增大大,经济发展更繁荣,但各方面的效率会有一定的下降,对消费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宋美喆.我国财政民生支出对经济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基于空间过滤的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10):85-92.焦健,罗鸣令(2019)通过对二者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基础上注意支出结构的优化。焦健,罗鸣令.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应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8,32(01):31-37.姜扬(2019)通过我国2004年到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得出民生性财政支出数量的扩大对经济发展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姜扬.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9(05):87-93.[34]FurceriD.,ZdzienickaA.Theeffectsofsocialspendingoneconomicactivity:empiricalevidencefromapanelofOECDcountries[J].FiscalStudies,2012,33(1):129-152.宋美喆.我国财政民生支出对经济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基于空间过滤的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10):85-92.焦健,罗鸣令.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应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8,32(01):31-37.姜扬.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9(05):87-93.冯炳纯.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9(16):59-61.杨志安,王佳莹.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幸福感的传导路径及效应——基于微观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J].税务与经济,2020(06):27-文献述评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横向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比和纵向民生性财政支出各部分的占比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倾向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消费差距或者城乡发展之间差距的影响。对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对于二者作用关系的认识还并不统一。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外学者大都是选择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研究对象上看,国内外的学者在研究二者的关系时所选择的研究地区范围主要是全国,或者有代表性的地区,就单独一个省份尤其是四川省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四川省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对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四川省内部需求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进一步增大,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健康稳步增加,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提供现实依据和相关建议。2.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2.1相关概念的界定公共财政,即民主财政,是指人民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参与财政决策。这不仅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约束制衡了政府的权力。财政支出也叫做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政府通过资金支付来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社会的共同需求,是政府对税收及其他各种形式筹集来的财政收入进行的分配使用。2.1.1民生性财政支出民生性财政支出是指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方面的部分,如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它使人民通过财政的方式享受到了国家的发展成果和国家对人民的福利保障,将财政以最直接的形式用于人民。关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准确定义各学者也各有己见。安体富(2008)认为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是民生性财政支出安体富.民生财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折[J].地方财政研究,2008,(5):6-10.郑霜、柳平生(2014)认为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民生性财政支出。民生性财政支出是指在安体富定义的基础上,加入了农业支出、扶贫支出、环保支出、科研支出等方面。他们将民生性财政支出分为三类,一是为人民基本生活服务的,二是对人民提升基本素质和解决就业服务的,三是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服务的。郑霜,柳平生.我国财政民生支出的结构分析及问题反思[J].财会研究,2014(02):5-10.毛晖,郑晓芳(2017)将民生性财政定义为财政支出中直接作用于民生领域中具有改善和保障作用的财政支出,包括对人民自身生活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的部分。毛晖,郑晓芳.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7(20):44-49.姜扬(2018)将民生性财政支出划定为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的部分。姜扬.民生性财政支出、门槛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J].社会科学战线,2018(05):256-260.安体富.民生财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折[J].地方财政研究,2008,(5):6-10.郑霜,柳平生.我国财政民生支出的结构分析及问题反思[J].财会研究,2014(02):5-10.毛晖,郑晓芳.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7(20):44-49.姜扬.民生性财政支出、门槛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J].社会科学战线,2018(05):256-260.景辛辛,章晟,辛冲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动态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再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6):132-141.民生性财政支出是指投入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综上所述,民生性财政支出不仅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和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包括科技等方面的支出。结合上文,为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证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本文定义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范围为财政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等。2.1.2居民消费居民消费,顾名思义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开销,国家统计局将居民消费定义为“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来自国家统计局《指标注释及含义》来自国家统计局《指标注释及含义》2.2理论基础2.2.1凯恩斯消费理论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有效的,财政支出的扩大会通过乘数效应来对经济成倍的影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最终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此外,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提出,由于消费者偏好等因素,人民的消费需求是高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政府应当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使供需平衡,例如增加基础建设投入等,在乘数效应下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而刺激居民收入提高,刺激居民消费。2.2.2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理论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等对经济发展是无效的,财政支出的增加并不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的影响。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可能引起居民税负的提高。居民税负的增加,又会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从而抑制居民消费。另一方面,税负的增加使居民自身感受的财富所有度降低,从而降低消费。新古典主义认为,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2.2.3经济发展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将财政的支出分为了军用和民用两部分,他提出财政支出的重点方面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他将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了初、中、成熟三个时期,将民间支出分为公共的积累支出、消费支出和转移支出三个类型。在民用支出中,经济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经济中期,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在这一方面的支出会逐渐减少;经济成熟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初中期的基础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在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所以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重新建设新要求的基础设施。2.3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归纳,民生性财政支出分别通过医疗、教育等各种民生途径对居民的消费进行着作用和影响。财政支出增加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大致途径为:扩张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增加→收入分配变化→居民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提高。根据途径可以看出,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主要通过收入分配来作用体现。在我国,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方面,财政支出的增加,尤其是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全社会居民的社会保障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教育、医疗这些居民的日常消费方面,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居民的日常消费负担减少,日常消费减少,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用于负担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带动消费的提高;二是储蓄方面,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居民的日常生活更有了保障,居民的“大病储蓄”、“教育储蓄”等储蓄动力降低,从而提高当期的消费。另一方面,教育、医疗等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基础水平提升,这使得居民对教育等方面重视程度提高,从而使得居民消费增加。具体来说:教育支出是居民的大额刚性需求之一。但各地区的教育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为了保证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满足个人的需求,居民必须进行更多的课外教育支出投入。所以,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能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也会使居民更加重视健康问题,从而降低预防性储蓄间接影响民生性财政支出直接影响教育水平提高竞争压力增大课后教育支出增加教育文化教育负担下降+++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支出增加医疗卫生就医负担减少+++外出便利旅游等支出增加交通运输交通普遍价格降低+++投资意识增强住房支出增加住房保障住房价格稳定降低+支出项目增加预防储蓄动机降低…支出项目减少居民收入提高图2-1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3.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现状分析3.1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本文在借鉴景辛辛(2018)景辛辛,章晟,辛冲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动态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再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6):132-141.景辛辛,章晟,辛冲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动态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再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6):132-141.从总量上看(图3-1),2010-2019年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尤其从2013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政府纷纷响应政府工作的号召,加大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财政支出投入力度。在财政支出的结构方面,如表3-2,2010年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占比还不是很高,但是在2011-2017年占比在50%左右波动(表3-2)。在2017-2019年,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比略有降低。表3-12010-2019四川省财政民生性支出各项目单位:万元年份文教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住房保障201054799853774774247057210255321514595182340898380620116976762478025835697001007628238478220976642140694201210066187479455140506661176493330527023260271980964201310740633580901345546231501605464909426928491964542201411067138626523256267861578796498079227212162922236201513165851745337866400901455775506648932019552667178201613358324862954473804481528705437056335808902872082201714989651859720468412241830541382203140620903089341201815629896918910485027512106792443537445109473353317201917253996985015690791672506995434077945037303379067数据来源:经相关计算加总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四川统计年鉴》。从相对量看(图3-2),2010年到2019年,在50%上下并持续趋于稳定。尤其在2011年之后,民生性财政支出在50%左右稳定浮动,和2010年比有了新的提升。在2015年达到了近十年的最大占比52.89%。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的不断提升,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侧重民生政策的制定,积极落实民生政策息息相关。过去我国的财政政策等主要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服务,现在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的增长忽略了质量的提高,缺乏了改善民生的内在激励,忽视了消费内需的增长。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政府职能“服务型”的转变,四川省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不断提高。因此,扩大民生性财政的支出,优化支出的结构和效率,不仅能缓解四川省内部的民生问题和矛盾,也能为四川省经济的更好发展带来正向的作用。其次,从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分析,财政支出金额的规模数量和政府的活动范围也呈现着正相关的联系,但是就二者的经济作用,还需要分析,这里用民生性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分别与地区的生产总值相比数据进行分析。表3-22010-2019年四川省(非)民生性支出比重(单位:万元)财政支出民生性财政支出年份金额金额比重2010年425798061707267240.10%2011年467492432295748849.11%2012年545098932770015850.82%2013年622090973191235951.30%2014年679661093516219651.73%2015年749751053965071652.89%2016年800888684172055652.09%2017年868610184323208249.77%2018年970750484772818049.17%2019年1034817125091389049.20%数据来源:经相关计算加总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四川统计年鉴》。图3-1四川省:历年财政支出及民生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经相关计算加总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四川统计年鉴》。图3-2是四川省2010-2019年间财政支出及民生性财政支出占当地的生产总值的比重走势曲线。根据图3-2,四川省财政支出/GDP和民生性财政支出/GDP的数据在2011-2015年间是逐年上升的。并且财政支出/GDP在2015年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约为25%。民生性财政支出/GDP在2015年也达到了较高水平,约战13%。总体上可以看出,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变动趋势大体上和财政支出是一致的,而且四川省的财政支出比重正在缓慢下降,民生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大约降至10%左右。图3-2四川省:财政支出及民生性支出占GDP比重(%)数据来源:经相关计算加总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四川统计年鉴》。虽然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规模在不断增加,但是它的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的相比还是比较缓慢。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作用效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使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规模稳健的增长,还仍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努力,任重而道远。3.2四川省居民消费现状分析本文使用消费率来描述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率是按照居民消费和支出法GDP的比值来衡量。支出法GDP分为三部分,最终消费、资本总额和净出口。其中,资本总额受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而出口虽然比较活跃,但是并不稳定。而作为最直接、真实、最终的消费需求,是相较于前两者来说对经济的增长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最终消费支出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居民和政府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居民稳定的在某一地区对于购买货物和享受服务所花费的支出。在这里我们用居民消费支出/地区生产总值所得的消费率来衡量。由图3-3可得,我国的消费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6年持续增长至38.67%,2016年至2019年小幅度下降后又逐渐回升,这说明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是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的。但我国近十年的居民消费率总体上是在40%以内的,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这反映出我国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能力还不高,仍需进一步在刺激内需中取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四川省的经济整体呈前进的趋势,且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居民整体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家庭储蓄观念很强,高度的储蓄已经成为阻碍四川省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低消费成为四川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重大阻碍,因此,结合当前发展形式,为保证四川省经济更加稳健的增长,提高内部消费拉动经济的能力势在必行。图3-3四川省消费率和全国消费率的变动数据来源:经相关计算加总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2010-2019年的《四川统计年鉴》。4.四川省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经过前一节的分析,可以观察到四川省目前的居民消费需求仍有不足,内需刺激经济的力量还不强,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规模还待扩大。本章就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加以实证,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差异引起居民消费支出的差异。本章主要以作用机理为指导,根据相关理论建立实证模型并利用四川省21个市、民族自治州2010-2019年的数据研究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经济效应。为四川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内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提供理论支撑。4.1数据及变量的选取及处理4.1.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本文选取了2010-2019年四川省21个市、民族自治州的数据构成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考虑在进行实证分析时,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析可能会使估计结果出现误差,因此本文中引用了对居民消费有较大影响的几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对过往文献的参考和归纳,分别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居民消费支出,它通过绝对量直接的展现出居民消费水平的规模。核心解释变量为民生性财政支出,这里参考景辛辛等(2018)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范围选取,选取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的部分。景辛辛,章晟,辛冲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动态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再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6):132-141.景辛辛,章晟,辛冲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动态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再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6):132-141.由于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众多,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有效,选取GDP等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如下:(1)地区生产总值:本文中采取生产法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也是衡量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因此将各市州的生产总值加入控制变量。(2)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3)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本文的城乡收入差距是通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表示。(4)非民生性财政支出:这里是指四川省各市州的财政总支出减去民生性财政支出的部分。(5)居民收入水平:这里统一使用统计年鉴中居民纯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进行表示。居民收入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这里对GDP、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定义都源自于国家统计局。(6)普通中小学生在读率:居民的受教育情况会直接或者间接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但是碍于四川省各市州的受教育程度数据无法查找,参照陈思霞和卢盛峰(2014)陈思霞,卢盛峰.分权增加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吗?——来自中国“省直管县”的自然实验[J].经济学(季刊),2014,13(04):1261-1282.陈思霞,卢盛峰.分权增加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吗?——来自中国“省直管县”的自然实验[J].经济学(季刊),2014,13(04):1261-12数据处理为了保证实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首先,对所有的绝对数据进行人均化处理,使用绝对数/常住人口。其次,对城乡居民的人均可分配收入分别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1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2010年=100),之后再求相对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接着,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等其他绝对数据用零售价格指数以201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2010年=100)。最后,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从而保证避免解释变量间共线性的影响。见表4-1。表4-1变量的选取和变量的处理变量变量名称符号变量含义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lnPC各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取对数核心解释变量民生性财政支出lnFP居民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取对数地区发展状况地区生产总值lnGR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取对数城镇化水平lnUR100*城镇人口/总人口取对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lnGI100*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取对数非民生性财政支出lnNFP居民人均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取对数居民收入水平lnPS居民人均收入取对数居民人口素质普通中小学在读率lnEDU普通中小学在读人数/常住人口取对数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2:表4-2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表变量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lnFP2108.2530.4887.2759.734lnPC2109.3410.3858.24510.19lnGRP21010.240.4519.01411.5lnGI2105.6640.1915.4866.311lnEDU2102.4770.2062.142.943lnUR2104.3420.4273.2525.673lnPS2109.6520.4098.56310.61lnNFP2108.1230.5936.9610.064.2模型设定及相关检验计量模型中,面板数据作为集时间序列模型和地区截面模型之长,通常都被广泛使用。面板数据,可以使实证检验结果更加的准确、有效、全面。因此,文章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的样本空间为2010年-2019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豪斯曼检验结果统计量为83.48,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到各个市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数据模型中可能存在着异方差等问题,因此先对数据进行相关检验。本文应用了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模型设定检验—LR检验、LM检验和Wooldridg检验。结果如下:表4-3四川省各市州全样本计量检验结果检验类型原假设检验统计量P值结论LR检验不存在异方差116.260.0000存在异方差Wooldridge检验不存在自相关17.8060.0004存在自相关LM检验不存在截面相关19.6350.0000存在截面相关根据检验结果,样本数据存在异方差、自相关和截面相关,所以本文选用FGLS进行面板回归。模型表述为:lnPC(4.1)PC表示被解释变量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FP是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作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模型中引入的控制变量是GR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I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PS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UR城镇化水平、NFP非民生性财政支出、EDU中小学生在读率。4.3实证回归及结果本文采用Stata16.0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如下表4-4所示表4-4四川省各市州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结果(1)(2)(3)(4)(5)(6)(7)lnFP0.170***0.153***0.146***0.123***0.112***0.103***0.121***(0.022)(0.023)(0.023)(0.021)(0.017)(0.017)(0.015)lnPS-0.018***-0.018***-0.019***-0.016***-0.016***-0.020***(0.006)(0.006)(0.006)(0.006)(0.004)(0.006)lnGRP0.010-0.013-0.006-0.011-0.049*(0.024)(0.020)(0.020)(0.019)(0.027)lnGI-4.197***-4.348***-6.062***-2.775*(1.313)(1.597)(1.713)(1.507)lnNFP0.024**0.033***0.017***(0.010)(0.008)(0.005)lnEDU-0.124***-0.085***(0.045)(0.015)lnUR0.683***(0.076)cons-185.018***0.000-185.169***-184.721***0.0000.0000.000(5.812)(.)(8.833)(8.823)(.)(.)(.)N210210210210210210210RegionYESYESYESYESYESYESYESYearYESYESYESYESYESYESYES根据表4-4可以看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10年-2019年四川省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如下:1.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表4-5中可以看出,在1%的置信水平下,四川省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FP的回归参数值为0.121,这意味着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呈正向影响,当FP每增加1%时,PC增加0.121%。这跟之前的假设相一致,证实了民生性财政支出越多,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呈一种“挤入”效应。2.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GRP的估计参数为-0.049,说明当GRP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使得居民消费支出减少增加0.049%。四川省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参数值为-0.02,这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呈负相关,当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时,居民消费减少0.02%。理论上来说,生产总值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居民消费支出应当是一种促进作用,但四川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支出呈负相关,这与中国家庭固有的储蓄观念密不可分。不论是购房还是医疗等方面,都使得四川省的居民不敢过快的增加消费的开支,这对居民消费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抑制和阻力。3.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四川省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回归参数值为0.683,这说明城镇化水平与居民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当城镇化水平增加1%时,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683%。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GI的回归参数为-2.775,这表示四川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支出呈负相关,GI的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的比重会下降2.775%。这呈现一种“挤入效应”,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大,居民消费的支出越少。5.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非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回归参数值为0.017,这说明城镇化水平与居民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当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增加1%时,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017%。6.中小学在读率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四川省普通中小学在读率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它的回归参数值为-0.085,这说明在读率与居民消费支出呈负相关,当在读率增加1%时,居民消费支出减少0.085%。普通中小学在读主要包含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四川省乃至全国就教育的投入较大,所以导致了家庭人口教育经费的支出少,但这并没有促进其他方面消费支出的增加,因为之前提到的储蓄思想影响较大从而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从上述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的民生性财政支出“挤入”居民消费,对居民消费是一种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居民消费的水平还不高,因此需要通过拉动居民的内需消费来对民生问题和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解决。此外,居民收入对消费也是正向的影响。所以,要拉动居民的内需消费,不仅需要从财政上的支持,还需要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这不仅是对居民消费的激励,更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4.4稳健性检验为了得到更为稳健的实证结果,采用指标替换法进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指标替换法是指对核心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换一种指标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借鉴吴琼(2019)的做法,被解释变量替换为居民消费率衡量,即居民消费支出/GDP,解释变量选择民生性财政支出/财政总支出来进行替换衡量。结果表明(见表4-5),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仍然是显著的正向影响。综上所述,实证检验的结果是较为稳健准确的。表4-5四川省各市州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稳健性检验1234567lnFP-0.137***-0.143***-0.035*-0.0210.0380.084*0.138***-0.019-0.016-0.019-0.03-0.043-0.049-0.031lnPS-0.007***-0.008*-0.009***-0.002-0.004-0.005**-0.002-0.004-0.003-0.004-0.004-0.003lnGRP-0.355***-0.345***-0.360***-0.375***-0.410***-0.014-0.01-0.013-0.016-0.012lnGI-2.522***-1.443**-1.698**-1.327**-0.517-0.677-0.744-0.601lnNFP0.023**0.043***0.040***-0.009-0.014-0.007lnEDU-0.075***-0.043***-0.014-0.015lnUR0.408***-0.041cons-16.283***00-74.927***-76.568***00-3.132(.)(.)-2.401-3.038(.)(.)N210210210210210210210RegionYESYESYESYESYESYESYESYearYESYESYESYESYESYESYES5.结论和建议5.1结论综合前文可以看出,四川省的居民消费动力仍有不足。这说明四川省的消费水平虽然高于全国,但整体的发展还欠佳,而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正向的促进居民的消费增长。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意味着居民在日常支出中的项目有了更多的保障和扶持,相较之前来说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所需花销更少,从而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居民的消费信心进一步提高。居民的预期支出也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增强而更有信心,从而降低了为未来不确定情况支出而储蓄的动力,居民储蓄动机降低,从而促进消费的提高。因此要加大四川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建设力度,缩短四川省各市州的发展差距,刺激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加快周边地区崛起的步伐。5.2提高四川省居民消费活力的对策建议5.2.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重视民生领域为了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应当加强民生性建设,加大财政支出的的投入力度和广度。在第4章的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到,不管是民生性财政支出还是非民生性财政支出,都对居民消费有着显著的“挤入”作用。所以为了刺激消费,政府应当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基于我国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财政支出应当重视民生领域。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能缓解民生领域的矛盾,解决民生问题,更能提高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降低不可控支出的预期储蓄动机,为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减少后顾之忧,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动力。在改革开放成绩显著的今天,人民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民生性财政支出将经济发展成果通过惠民的方式体现并使人民共享,使人民切身享受到了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以应当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侧重民生性财政支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的内需,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5.2.2稳定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居民的收入直接决定着居民消费的水平,根据第4章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四川省的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是反向相关,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收入水平较低,二是收入的不确定性,三是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所以应当稳定并提升居民收入,高收入会使得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大,从而降低他们的预期储蓄动机,增加居民消费。首先,应当通过技能培训等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提升居民的就业率,从而使居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应当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最低收入标准,提升居民整体的收入水平。高收入会使得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大,从而增加居民消费。此外,应当侧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支出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会出现“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现象,而往往富人储蓄动机强,穷人消费能力低,使得居民消费更加低迷。所以应当加强财政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的居民消费环境差距。5.2.3普及社会保障,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使得居民消费呈现减少的趋势,未来的不确定预期支出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应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虽然四川省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社保医保等的社会保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医疗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满足自身所需时,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储蓄来为未来不确定的支出做准备,例如子女的教育经费和老人的医疗费用等,这进一步说明了四川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四川省居民的需求,所以应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确保生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从而降低未来预期储蓄的动机,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5.2.4持续管控房价,开拓新消费市场中国人自古就有“家”文化的传承,房子对于家来说是必需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为防止房价的持续恶意上涨,四川省政府实施了限购控价等措施,但仍需持续实施进行。居民的预期储蓄动机大都是因为购房的预期支出,所以为了减少居民的预期储蓄,应当对房价进行持续的管控,推行租房等其他房屋居住形式的持续发展。房价的管控不仅能使居民的购房预期支出减少,从而增加现期的消费,更能使人人购的起房,从而也提升了消费的水平。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四川省应当抓住机会发现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将储蓄与消费结合,使储蓄成为新的消费点。同时,加大城镇化建设,重视科技和创新,促进消费的升级。此外,应当加大消费意识的宣传,使四川省居民从能力上的能消费、思想上的敢消费到行动上的真消费。只有真正的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刺激释放内需的潜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四川省的经济增长,为培养新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增长点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1]Alfredo.Schclarek.Fiscalpolicyandprivateconsumptioninindustrialdevelopingcountries.JournalofMacroeconomics,2007,29:912-939.[2]FurceriD.,ZdzienickaA.Theeffectsofsocialspendingoneconomicactivity:empiricalevidencefromapanelofOECDcountries[J].FiscalStudies,2012,33(1):129-152.[3]Robert,Barro.Governmentspendinginasimplemodelofendogeneous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1):103-125.[4]Tsung-wu,Ho.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