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产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一、单选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主义政策 B.生产集中改变轻重工业比例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主义的大工厂制度形成2.19世纪中期,在《谷物法》存废争执最激烈的时候,英国首相皮尔说:“铁、煤和制造业的资源给予我们在巨大的工业竞争中超越每一个对手的有利条件······我们位于那些因自由交换产品而获利的国家之首,这个国家能从竞争中退缩吗?这个国家能在禁闭的病态的环境中繁荣吗?”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重商主义政策盛行 B.经济发展推动政策调整C.新旧势力矛盾重重 D.与列强间殖民争夺激烈3.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实质上反映了(

)A.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剧 B.殖民扩张掠夺推动市场拓展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4.中世纪的英国城市中,土地功能分区并不明显。1850年,约瑟夫·阿谢德在绘制曼彻斯特分区地图时,使用了不同的标识和颜色,区分出城市中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所在位置。由此可见(

)A.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快速推进 B.曼彻斯特引领工业革命发展C.工业化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变迁 D.英国城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5.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A.蒸汽轮船 B.无线电报 C.珍妮纺纱机 D.大疆无人机6.春秋前,耕具简易且功效低,只适合表土耕种;春秋中期后,直辕犁兴起,适宜浅翻旱地;唐代曲辕犁宜水田耕作。这些变化(

)A.加快了土地资源的开发 B.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C.促使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7.“形状类似纺车,在其四周缚以竹筒或木筒,利用水力推动,把水汲至高处。”上文描述的生产工具是A.水排 B.筒车 C.翻车 D.耧车8.下图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墓葬中的一组砖壁画图案。该史料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

)A.人物画成为绘画主题 B.经济重心的转移C.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D.民族矛盾的减弱9.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委派一批官僚或买办作为洋务企业中的“督办”“会办”“总办”“帮办”等,他们难以避免因“官”“商”两种角色的相互排斥性而产生一系列冲突,结果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有限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C.洋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存在弊端 D.民族工业无法抵御列强商品输出1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意在说明(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推动了工业革命B.工业革命加剧了整体世界的两极分化C.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D.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11.山顶洞人时期,我国开始出现捕鱼,主要地点是在附近的池沼;新石器时代捕鱼开始普及;周代有海上捕鱼,并对捕鱼实行管理,限制破坏水产资源的渔具;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出现了大渔船及禁海期。由此可知,推动我国古代捕鱼业发展的因素是(

)A.商业的发展 B.集体劳作的方式C.国家的推动 D.生产工具的进步12.如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

)A.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陶瓷产品种类繁多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规模宏大分工精细13.下图为1999年中国邮政局发行的《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中的一枚。邮票中的图画反映出汉代A.男耕女织是基本的生产模式 B.已形成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纺织是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已出现较齐备的纺织工具14.从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遗址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说明(

)A.汉代水排用于农业灌溉 B.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C.东汉水排制造工艺高超 D.古代水排技术尚未成熟15.汉代出现的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如下图所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本质特点是A.重视水利 B.休耕轮作 C.精耕细作 D.刀耕火种16.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守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各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据此可知A.耕作方式深受家庭影响 B.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C.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分化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1:中国古代货币简表发展阶段时间标志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材料二

表2: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年代中国英国西班牙15801:5.51:11.71:12.1216351:101:131:13.1316371:131:13.51:13.13-15.45——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材料三

表3: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时期演变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15—1945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65年,英国兰开郡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造出了一部带有8个竖立纺锤的纺纱机。他以爱女“珍妮”的名字为这台新机器命名。“珍妮机”因效率高,且纺出的纱质量较好渐渐流传。一天夜里,哈格里夫斯家里冲进来一群怒气冲冲的男女,他们将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机”通通捣毁:“让这些机器见鬼去吧!”并放火点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将夫妇俩赶出了兰开郡。哈格里夫斯夫妇不得不流落街头,但他俩还是努力改进“珍妮机”。1768年,哈格里夫斯获得专利。1784年,“珍妮机”已增加到80个纱锭并很快普及,四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台“珍妮机”,从根本上缓解了一度困扰着英国纺织业的“纱荒”,使得建立大规模的织布厂成为可能。——摘编自吴剑《踢出来的纺纱机》材料二

1881年10月5日,广东南海县千余名手工缫丝工人高举“锦纶堂”(岭南地区最大的手工缫丝业行会)的旗号冲进了一家蒸汽缫丝企业——裕厚昌丝厂,发生大规模械斗,厂里万余斤的缫丝原料及其他贵重财物被抢。事件发生后,南海知县徐赓陛权衡利弊后出示了一道名为《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的公文,“本县为民父母,固不能庇奸民而纵其横暴,也不能袒富民而任其垄断”,“夫以十一家殷商之利而失万家贫户之资生,我国家民为邦本,非同外裔上下征利之邦,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随即到各店永不复开结状,勒将前项机器依限自行变价,以示持平……以塞祸源。”——摘编自《晚清蒸汽缫丝机引发的血案:1881年的南粤骚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技术在中英两国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最终发展的不同结果。(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技术在中英两国推广过程中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相传大禹导江为沱,分引岷江上游洪水。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人工河道、堰塘、大坝、渠、沟等组成,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古蜀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治水经验和水利工程技术,就没有后世的都江堰。这也是成都平原农业经济开发四五千年,成都城市历经3000多年仍充满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了修建大坝,池塘、沟渠,各个村落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逐渐融合和统一。进入青铜时代后,大河两岸城市兴起,谷物成为城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平原上许多城市都建造了由运河、大坝、蓄水池、沟渠、引水管等控制的排洪灌溉系统。即使是商代古蜀第一大城市三星堆,其遗址中也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而美索不达米亚两河爆发洪水往往是在每年的4~6月,那时,春季谷物已经收获了。成都平原雨量充沛,而美索不达米亚一年中有8个月基本无降雨。因此,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两地的灌溉系统各有侧重。乌鲁克、乌尔都曾经是平原上最大的城邦,先后称雄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它们也尝到了土壤盐碱化的恶果。与此相对应的是,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有天然的排水条件,而且,北部山地有足够的降雨,基本不需要灌溉,这使得巴比伦、尼尼微等“后起之秀”逐渐超越南部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线上最重要的城市。——摘编自邹一清《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从灌溉系统的比较分析看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侧重点不同的影响。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过去世界分为两大权力集团“东方”和“西方”。现在,这种划分已不复存在。人类现在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威胁是因贫富不均而导致财富和健康方面的差距。它们常被称为“北方”和“南方”,这种划分主要是地理上。但,一个更精确的划分是“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因为这一划分标准也是历史性的。这正是在第三个千年世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和危险。----摘自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世界权力集团划分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划分提出一种新的定义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不得与材料中的定义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概括本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一批巨型企业即垄断组织,C项正确;据所学,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主义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代,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生产集中对轻重工业比例的影响,排除B项;据所学,资本主义的大工厂制度形成是在18世纪后期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B【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政治权力的增加,推行重商主义的《谷物法》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发展,于是《谷物法》的废除,就成了主张自由贸易的工业资产阶级等政治力量的一致要求,B正确,排除A;《谷物法》的存废主要反映的是主张自由贸易与反自由贸易的政治力量的斗争,排除C;与其他列强殖民争夺激烈非材料主旨,排除D。3.C【详解】根据材料“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电信工具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交通通信工具对世界市场的促进作用,而不是殖民扩张和商业革命对世界市场、世界联系的作用,排除B、D项。故选C项。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年英国。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英国城市中,土地功能分区并不明显,1850年约瑟夫·阿谢德在绘制曼彻斯特分区地图时区分出城市中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所在位置,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迁,使城市土地功能分区更为明显,C项正确;“快速推进”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曼彻斯特引领工业革命发展,排除B项;近代很多国家的城市都出现了土地功能分区,排除D项。故选C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到电气时代,故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无线电报,B项正确;蒸汽轮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珍妮纺纱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大疆无人机是21世纪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加快土地资源的开发,A项正确;赋税改革才能减轻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与生产工具进步无关,排除C项;“革新”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7.B【详解】根据“形状类似纺车,在其四周缚以竹筒或木筒,利用水力推动,把水汲至高处。”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灌溉工具筒车,故选B;水排是冶铁工具,形状也不符合文中的描述,排除A;翻车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形状不符合文中的描述,排除C;耧车是播种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8.C【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墓葬中的一组砖壁画图案”可知,该壁画展示了当时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并用牛牵引多种农业工具进行生产,可以直观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C项正确;这些壁画不是人物画,也无法据此判断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题,排除A项;壁画出土于西北地区的嘉峪关一代,与经济重心的转移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当时民族矛盾是否减弱,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据材料“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等生产经营模式存在严重弊端,C项正确;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很大,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洋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民族工业是否抵御列强商品输出,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将世界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促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说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C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没有体现世界的两极分化,排除B项;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一切”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捕鱼业由旧时期石器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捕鱼开始普及,再到周代有海上捕鱼,尤其是明代海洋捕捞业,并对捕鱼实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渔业资源,这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是主要原因,D项正确。捕鱼业是推动商业发展的原因,虽然也会促进大规模捕鱼业发展,但不是主要或者推动因素,排除A项;集体劳作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根据材料图示“工匠使用坯车制坯”、“匣钵”、“支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陶瓷业手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涉及陶瓷产品的种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陶瓷业规模宏大分工精细,排除D项。故选A项。13.D【详解】从“《汉画像石》”中可以看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并且当时纺织工具比较齐全,故D项正确;图画中只反映出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故AC项错误;手工工场是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故B项错误。1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两汉冶铁遗址绝大多数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说明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用于鼓风冶铁,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水排未被广泛使用,没有说制造工艺,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古代水排普及率不高,未涉及水排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15.C【详解】题干描述代田法目的是在单位面积上增加粮食产量,这属于小农经济中精耕细作的特点,C正确;代田法与水利无关,排除A;代田法不属于休耕轮作,排除B;代田法是在铁犁牛耕技术基础上的耕作方法,而非刀耕火种,排除D。1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阶级的分化源于财产的差异,而财产的差异又导致了共产制家庭公社的解体,C项正确;材料表明财产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A项错误;“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侧重于阐明财产差异导致阶级分化,而非强调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项错误。17.(1)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2)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低价的市场行情,将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背景: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说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详解】(1)根据材料一“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货币演变走向统一,可分别从经济、政治的需要来分析,即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一“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可知北宋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货币演变突出纸币化,可从纸币的优点、金属货币弊端、商品经济发展、四川地理因素等方面分析,即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2)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信息,要注意中国自身的纵向变化以及与欧洲的横向比较,可看到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原因可分国内、国际两方面,联系当时的中外贸易状况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低价的市场行情,将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可从英国在当时世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来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上,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经济上,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可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大战及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教训来分析,即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说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18.(1)问题:受到落后保守势力的抵制。结果:英国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中国新技术推广受挫。(2)原因: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新技术得到政府支持和保护;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技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国外资本的压制。英国手工工场水平较高,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英国形成了重商主义的思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17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中国科技更多服务于农业。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中国劳动力充足,新技术的推广会导致大量手工业者失业,进而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和英国)。据材料“他们将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机’通通捣毁……发生大规模械斗,厂里万余斤的缫丝原料及其他贵重财物被抢。事件发生后,南海知县徐赓陛权衡利弊后出示了一道名为《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的公文……”,得出受到落后保守势力的抵制。结果:据材料“已增加到80个纱锭并很快普及,四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台”,得出英国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据材料“我国家民为邦本,非同外裔上下征利之邦,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得出中国新技术推广受挫。(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和英国)。从政治层面分析,得出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新技术得到政府支持和保护;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技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国外资本的压制;从经济层面分析,得出英国手工工场水平较高,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从思想文化层面分析,得出英国形成了重商主义的思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从技术层面分析,得出17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中国科技更多服务于农业;从需求层面分析,得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中国劳动力充足,新技术的推广会导致大量手工业者失业,进而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19.(1)相同点:历史悠久;灌溉系统基本一致;排洪和灌溉兼顾;促进农业发展。(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两河流域中下游重灌溉,轻排洪,加速土壤盐碱化,是导致苏美尔城邦衰落的原因之一。古蜀重排水排洪,解除成都平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