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历史年级高二学期春季课题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传播与交流)》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一、选择题1.古典学家沃尔班克在《希腊化世界》中说:“以普及的世界性方式使用的希腊语被称为柯因奈语,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这一现象()A.是被征服地区主动融合的结果B.导致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C.是不同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产物D.有利于希腊语在世界广泛传播【答案】C【解析】据材料“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语言在东方地区的传播与融合,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故选C项;希腊文化在东方的传播是亚历山大东征的产物,是被征服地区被动融合与主动融合相结合的结果,排除A项;希腊化时代集中在前330年到公元前30年,而文艺复兴开始于14、15世纪,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主要波及了地中海沿岸、西亚、中东和南亚地区,并非覆盖全世界,排除D项。2.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当地人“田园不能自立,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长官亦以诸色人等为之,汉人工匠杂处其中”。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元朝直接管辖中亚地区B.蒙古帝国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蒙古西征促进人口迁徙D.战争的频发导致中亚经济萧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许多汉人工匠和来自周边地区的人西迁至此,故选C项;元朝并不直接管辖中亚地区,排除A项;蒙古帝国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介绍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3.1294年,统治中心在波斯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模仿元朝使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14世纪,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入了欧洲。材料可用于说明(
)A.元朝纸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元朝造纸术、印刷术西传C.蒙古西征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D.波斯成为西学东渐的桥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3至14世纪的波斯、元朝、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伊利汗国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这一时期的波斯人受到了元朝雕版印刷术的影响并且将其传入了欧洲,由此可见,蒙古西征产生了文化传播的影响,C项正确;“元朝纸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造纸术西传的信息,造纸术在唐朝时期由阿拉伯人西传,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学东渐的相关信息,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排除D项。故选C项。4.希腊化城市中上流社会不管是何种出身、何种文化背景都希望被视为标准的希腊人,他们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然而,正是在希腊、东方文化交流表面上一边倒的时代,希腊本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东方早已流行的模式所同化。这主要反映出(
)A.不同区域之间文明的交融B.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C.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开放性D.区域间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希腊化城市中上流社会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而希腊本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东方同化,这说明了不同区域间文明的交融,A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其帝国并未被东方文明征服,排除B项;材料不同区域间的交流,是由于战争带来的,所以不能表述“开放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并不是多元化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5.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他们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过去在旧城邦,生活比较简单,法律、道德、宗教和义务全有明确规定,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军事征服(
)A.推动了区域文明一体化 B.巩固了马其顿帝国统治C.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和“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可知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冲击了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和习惯,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但没有体现趋于文明的一体化,排除A项;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强制推行古典希腊文化,容易引起被政府民族的反抗,没有巩固马其顿帝国的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的东传,并未体现东方文化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6.德国史学家加文·汉布里这样说蒙古人:“挟汉文化的先进和丰富,向西方世界作交锋和交换,从而把中国的版图扩张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交通通畅利于东西文化交流 B.民族隔阂消失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C.交通通畅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在蒙古西征前西方文化未曾交流过【答案】A【解析】据材料“挟汉文化的先进和丰富,向西方世界作交锋和交换,从而把中国的版图扩张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可知,材料强调了蒙古西征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版图的扩大促进了汉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会面与交流,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蒙古西征本身就是通过战争扩大版图的过程,不可能消民族隔阂,排除B项;材料中“……从而把中国的版图扩张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可知,材料强调了蒙古西征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利于东西文化交流;而未涉及蒙古帝国建立前的文化是否交流,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就已开通,文化交流就已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7.“希腊化时代”是近代史学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到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之间希腊世界的历史(有时也从亚历山大东侵算起),这是一个希腊文化不断向东方传播即东方在希腊人统治下不断希腊化的过程。今天看来,这个理解不免简单化,是因为(
)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但不是东方文明源头B.东方希腊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东方罗马化的过程C.野蛮的征服者总要被所征服地区先进文明所征服D.希腊文化向东传播过程也是希腊文化东方化过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这是一个希腊文化不断向东方传播即东方在希腊人统治下不断希腊化的过程,也是希腊文化东方化过程,所以,单纯地认为“希腊化时代只是希腊文化不断向东方传播即东方在希腊人统治下不断希腊化的过程”的看法不免简单化,因为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交流碰撞是相互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希腊化时代”这一概念的理解,与希腊文明是否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无关,排除A项;东方希腊化指的是东方文化受希腊文化影响较深,而不是受罗马文化影响较深,排除B项;“野蛮的征服者总要被所征服地区先进文明所征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古代文明在冲撞和交融中,不断发展。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亚历山大远征推动了佛教的产生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D.秦汉时期基督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答案】B【解析】随着古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帝国境内被压迫者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升级,不少被压迫者转而寻求精神世界的支撑,在此种背景下,基督教诞生了,B项正确;亚历山大远征是公元前4世纪,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A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的,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播到西欧,排除C项;秦汉时期传入中国的是佛教,不是基督教,排除D项。故选B项。9.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祭司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法老的合法继承人。在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皈依了犹太教。在巴比伦城,他派人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这说明亚历山大(
)A.弘扬亚非地区传统文化 B.利用当地宗教强化统治C.推动各区域间信仰融合 D.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埃及祭司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亚历山大皈依了犹太教”“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反映出亚历山大重视宗教相关问题,但其最终的目的是利用宗教来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B项正确;宗教不等同于文化,二者范围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各区域间信仰融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排除C项;是否得到民众的支持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10.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墓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这意味着(
)A.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B.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C.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 D.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埃及)。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是由象形文字镌刻,一块是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结合所学可知古代战争推动了希腊文化的扩展,说明古希腊文化对埃及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文化对埃及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相互借鉴,排除B项;仅从材料,并不能得出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战争促进地域文化的演变和重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新城,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材料二12到13世纪的亚洲历史,在世界史上被称为“蒙古时代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的蒙古铁骑发动一系列震撼世界的远征,横扫整个亚洲和欧洲东部,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地图中新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名称,并指出亚历山大哪些措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2)阅读材料一、二,以“战争与文化重构”为主题,自拟标题,运用世界古代、近代典型史实各一例加以论述,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答案】(16分)(1)中心:亚历山大、安条克、帕加马(3分)措施: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1分)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1分);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任意一点1分)。(2)标题2分:战争推动文化重构、战争推动文化选择(要求围绕主题,并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指出战争与文化的关系给2分;只要有标题都给1分)史实2分(古代、近代各一例)+阐述4分:内容必须准确(主要角度和关键词如下:)亚历山大远征(1分):使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被打断;亚历山大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被征服地区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发展。(2分)蒙古西征(1分):客观上推动东西方的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2分)拿破仑战争(1分):推动欧洲文化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2分)美国独立战争(1分):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和文化的形成,体现独特的多元性;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2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1分):体现独特的多元性;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奴隶制、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促成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2分)文章结构2分,有总结或升华,体现战争与文化的关系(例如:综上所述,战争给人类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客观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通过选择与重构促进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名称,据所学可知,①是亚历山大,②是安条克,③是帕加马。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有以下诸多措施: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2)据题干可知,该历史短文的主题是“战争与文化重构”,其着重点在于叙述二者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廊坊市广阳区2025年小升初素养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云南中医药大学《英语听力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2025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8.1日本(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外依赖强的经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Good Morning教学设计 陕旅版(三起)
- 滇人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第一单元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七(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001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李丰黄金K线理论详解
- MOOC 家庭与社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癌症的一病一品
-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 合作商务方案
- 档案数字化培训课件
- 母与子性可行性报告
- 口腔行业人效分析
- 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华为QSA审核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