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点分类汇编-1_第1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点分类汇编-1_第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点分类汇编-1_第3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点分类汇编-1_第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点分类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散文【2011·朝阳期末考】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托尔斯泰的忧郁⑴关于这个老人1910年冬天的离家出走,我读了好几年,始终感到无话可说。他的姿态太迷人,他的思想太复杂……⑵1910年11月10日,列夫·托尔斯泰决定离去。“因为若不这样,最终归于死亡的生命就毫无意义。”凌晨5点不到,他就吩咐车夫套马,带上日记、铅笔和羽毛笔,匆匆逃离了波良纳庄园。从这一天开始,19世纪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⑶他早就想离家出走了。他在日记中写道:“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他对自己的庄园主生活感到羞耻:“这一切如何了结?”早在1880年初,他就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分给穷人,并身体力行,开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实行平民化,布衣素食,体力劳动。他在《忏悔录》中说:“有个时期我曾经以自己的才智、门第自傲,现在我知道了,如果说我身上有什么好的东西,那就是一颗敏感而又能够爱的善良的心。”“我们这种富豪的、博学的人们的生活不仅使我反感,而且失去了任何意义。”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统统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⑷“这一切如何了结?”他认为“一切时代的优秀分子”都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人的生而不平等、人类尊严感的消失、人性的罪、政治的恶……“这一切如何了结?”他强调“道德的自我完成”。他在1908年的日记中写道:“是啊,需要进行自我修养——我在八十高龄的今天所做的,正是我十四五岁时怀着特有的热情所做过的同一件事: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完善”以克服自我为中心并劝人为善,“要想使人们的状况好起来,必须使人们自己好起来……而为了使人们好起来,必须使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他成了一个悲天悯人的人物,他成了“世界的良心”。在一般人看来,这良心显得有些“不正常”,甚至有些“肥大”——看到冬天里的乞妇,那乞妇又冷又饿,“而我穿着暖和的短羊皮袄,一回到家就大吃鸡蛋!”他感到痛楚、羞愧。他对此无法忍受,内心深受煎熬。但人们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里照样过他们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世界很正常。发疯了的只能是托尔斯泰,他说:“我知道,我是疯子。”“我在这疯人院里难过极了。”⑸所以高尔基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的伟大人物中间最复杂的一个”。他复杂吗?从人格的自我完善来看,他是单纯的,甚至有些天真。只是他的追求很苦,他的自责很深,因为这是一道“窄门”。梅列日柯夫说,“他是社会的良心”。人生是痛苦的,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这是托尔斯泰终生追求的信念。摇笔弄舌是简单的,振臂高呼也不难做到,难的是要对自己采取行动,特别是放弃自己既得的利益,放弃已经坐稳了的位子,将自己引向那道“窄门”,这才是真正的难。这种修炼过程就像加缪所提倡的,“明知世界冰冷,也要尽力地燃烧,为了美和爱去忍受苦难”。⑹最终,托尔斯泰选择了“飞越疯人院”,离家出走。他在出走那天夜里写道:“我的做法与我这种年纪的老人通常的做法一样,即抛弃俗世生活,以便独处,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度过一生最后的时日……”他要像一头自由的野兽那样,为自己寻找一处干净的死亡之地。⑺1910年11月20日,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被称作“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的老人,死在他的出走途中。死前他说:“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这是他最后的话。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补充完整。(取材于朵渔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19世纪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暗指托尔斯泰的选择是对他的时代、阶级的背叛,他也因此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B.托尔斯泰对自己的庄园主生活感到羞耻,他放弃了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以此来求得良心的安稳和道德的自我完成。C.托尔斯泰称自己是疯子,称生活的环境为“疯人院”,表明他追求自我完善和劝人向善的道德理想是艰难而痛苦的。D.“窄门”是比喻的说法,托尔斯泰把自己引向了难以通过的死地,隐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自身思想行为局限的批判否定。“托尔斯泰的忧郁”,“忧郁”不仅概括了托尔斯泰晚年内心痛苦矛盾的特点,也在艺术结构上涵盖了全文。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①文章第⑴段中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太复杂”?(4分)②文中说托尔斯泰是“世界的良心”“社会的良心”“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请解释“良心”在文中的含义。(3分)⑷段画线的语句“但人们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里照样过他们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含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19.文章末尾提到托尔斯泰死前最后的话:“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作者说:“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补充完整。”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试着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谈谈你这样补充的理由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16.(4分)A、D(A“他也因此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于文无据,D“窄门”并非“死地”,“隐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自身思想行为局限的批判否定”与文意不符)【评分参考】①答对一项得2分。②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17.(7分)①(4分)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太复杂”是因为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1分,要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面对丑恶的现实、痛苦的人生,(1分,要点“现实的艰难”)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严格自律的精神与行动,苦苦地追求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1分,要点“精神上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1分,要点“行动上的执着追求”)【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②(3分)“良心”是一种自律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1分,要点“比喻”)是指托尔斯泰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进行自我完善并劝人为善,(1分,要点“自我完善并劝人为善”)成为人类社会、现实、历史发展中的精神楷模。(1分,要点“精神楷模”或“道德标尺”“榜样”“垂范”等等)【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18.(5分)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对世间的贫穷、饥饿、痛苦、黑暗、不公等丑恶现象已经麻木不仁、视而不见了,(1分,要点“麻木不仁”)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不去思考,也不努力改变。(1分,要点“不思考”或“不努力改变”)文章以此来反衬出(1分,要点“反衬”或“烘托”“衬托”“对比”等)托尔斯泰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反躬自省的自我完善(1分,要点“悲天悯人和自我完善”),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景仰。(1分,要点“景仰”或“赞美”“歌颂”等)【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19.(10分)【评分参考】①句子补充完整、符合文意2分。②阐释补充理由2分。③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4分。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即可得满分。④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⑤字数不足,酌情扣分。【2011·佛山顺德期末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小题。(15分)洞庭一角余秋雨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亲,俱着声名。例子太多了。这次去洞庭湖,一见岳阳楼,心头便想:又是它了。一零四六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即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吧。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吕仙老人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惜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一首诗在岳阳楼上: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真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仙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吕洞宾的青蛇、酒气、纵笑,把一个洞庭湖搅得神神乎乎。至少,想着他,后人就会跳出范仲淹,去捉摸这个奇怪的湖。一个游人写下一幅着名的长联,现也镌于楼中: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游人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出来了。眼界宏阔,意象纷杂,简直有现代派的意韵。(节选自《文化苦旅》)16.作者如何看待范仲淹“胸中的天下”?请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作者说:“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具体说说这种强大体现在哪些地方?(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借写岳阳楼抒发游览感慨,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和人生自我怎样的思考?文章以“洞庭一角”为题的意图是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分,每一点2分)(1)与一般的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相比,范仲淹“胸中的天下”(胸襟)大,气概令人惊叹;(2)范仲淹“胸中的天下”只是封建时代儒家的天下意识,与中国文化具有的宇宙意识相比又十分逼仄。17.(5分)(1)《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句子成了一般中国人随口说出的熟语。(2)岳阳楼的景与楼,已被范仲淹《岳阳楼记》重新构建;(3)《岳阳楼记》全文被木刻成中堂悬挂在楼内;(4)后人题咏全都是围绕着《岳阳楼记》。(每小点1分,答对4点5分)18.(6分,第一句4分,第二问2分)第一问:(1)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宇宙意识,包容量很大,不只有儒家文化(范仲淹),还有道家文化(吕洞宾)和其他思想文化;中国文化本身有独具的奥秘和魅力,等待着人们去揭秘(2分)。(2)作者写岳阳楼,没有一般地写景抒情,而是围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引出“天下”这个话题,希望借此启迪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使命(2分)第二问:全文重点写岳阳楼,从岳阳楼就可见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深厚,而岳阳楼还只是洞庭湖的一角,以“洞庭一角”为题,以点写面,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深邃(2分)。【2011·海淀一模】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4题。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作为软实力的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一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扬实力的工具。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这说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D.宴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4.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新石器时代的“竞争性宴饮”和早期国家时代的“礼仪性宴饮”有哪些不同?(5分)13.(3分)B(“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部进行权力争斗”不是新石器时代宴饮活动的目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14.(5分)(1)出现的社会背景不同:“竞争性宴饮”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礼仪性宴饮”国家内部出现了等级分化。(2)用餐器皿不同:“竞争性宴饮”使用陶器;“礼仪性宴饮”使用青铜器。(3)宴饮目的不同:“竞争性宴饮”的目的是证明部落实力强大;“礼仪性宴饮”的目的是上层贵族巩固权力,显示富贵;国家宣扬国威,显示富足。(5分,前两条每条1分。第3条3分;未概述,照抄原文者酌情扣1—2分)【2011·海淀一模】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放松和力度王安忆①学琴时,最大最致命的毛病是,力度上不去。因此,声音立不起来。拉的是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却与大提琴相去甚远,是一种什么也不是的声音,这实在有点可悲。我怨自己身体太弱,力气太小,而老师却说:没有力量是因为——不放松。②老师说,要将全身的力全蓄聚到肩膀,由肩膀传到大臂,由大臂传到小臂,由小臂传到手腕,再由手腕传到握弓的手指,最终,力量落在了弦上。要使力量顺利地传达到终点,必须要放松,任何一个部位任何细微的紧张,都会抵消这力量,妨碍这力量直达目的地。这放松的感觉很不好找,老师教也教不会,看也看不见,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去悟。有时候,自以为放松了,实则却紧张得要命;有时候,正糊里糊涂,忽然拉出一个真正的大提琴声音,老师说:“放松了。”而一得意,一注意,那放松的感觉却溜走了,再也找不着。来无影,去无踪,真正成了仙踪。③我苦苦地寻了几年,也未找到它并留住它,因此那力度始终也上不去。声音始终立不起来。我的大提琴,到底也没有奏响。看来,这把琴命定不属于我。我在那弦上费了偌大的心血,算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懂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道理——力度来自放松。④写了几年小说,渐渐发现,这个拉琴的道理似乎可运用在我的创作上。⑤要将这宏大的世界和生活所给的感受,蓄聚到心里,由心里传到笔尖,最终变成小说,这从生活到心,再从心到笔的路途,应该是通畅的,少障碍的。我以为,也不能紧张,要放松。⑥生活中,切莫牢记自己是作家,端起作家的姿态,皱紧眉头,瞪大眼睛,牢牢地看定生活,一心想看出什么奥秘,什么真谛。恰在专心一致看生活时,生活从身边湍湍地流了过去,连些水声都没在耳边留住。莫记自己是作家,莫以写小说为己任,只是像一个常人似的认真地、放松地、热情地生活;吃喝、工作、劳动、恋爱、交朋结友等等。自然会悟出一些意思来,虽不是真谛,也不是奥秘,可总会给人一点启示。好比,生活是汪洋大海,要去捞它,用碗,用瓢,用盆,用缸,终能得水几多?应该变成一条鱼,游入水中,自由自在,整个大海便都获得了。⑦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这路途更要畅通无阻。如何结构,如何组织;选用什么样的形式,意识流还是生活流;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幽默的还是抒情的;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深而新颖的哲理,要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要追求什么样的风格等等,也许不必多想。想多了,纠缠久了,或许会抵消力量,会妨碍心中的喜怒哀乐自然流出。有时候,也许会使心里的东西流出来,面目全非,成了什么也不是的东西,成了什么别的声音。就好比,大提琴发出了不是大提琴的声音。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奇怪:越是刻意地去追求,越是达不到。好比贾宝玉求黛玉梦里一见,诚心诚意,敛声屏气,那黛玉就是不来。⑧我自以为学琴时没有得到的良好感受,写小说时悟到了一点,尽管还是影影绰绰,飘忽不定。仙踪难觅,修到家还早呢!我决心修下去了。⑨实际上,小说也是一把琴呀。我自以为找着了属于自己的琴,我要将这琴拉响,奏出这琴真正的声音。(取材于《名家精品阅读之旅·王安忆散文》)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学习大提琴的体会和进行小说创作的感悟。题目阐释了放松和力度之间的玄妙关系。B.苦苦学习了几年的大提琴“到底也没有奏响”,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生活中许多事情“命定不属于自己”的无奈和伤感。C.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刻意观察体验生活反而不能获得生活真谛的道理。D.文章强调作家应该“像一个常人似的认真地、放松地、热情地生活”,意在号召作家要多深入生活实际,不要高高在上。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娓娓道来,多处运用口语又不失文雅,有些语句含义非常丰富,富有哲理。16.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从全文看,文章前三段写作者学琴的经历和体会有什么作用?(3分)(2)解释第⑦段中“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这个语句的含义?(3分)17.作者说“力度来自放松”,从⑥⑦段看,对作家的创作而言,“放松”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18.作者说:“越是刻意地去追求,越是达不到。”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15.(4分)CE16.(6分)(1)为了揭示“力度来自放松”的道理,点明题旨(1分);以拉琴作比,引出下文(1分);说明文学创作也需要通过放松达到一定的力度(1分)。(2)内心积蓄了丰富的生活的感悟,就要用笔表达出来了。(3分)17.(5分)要点一:要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3分)要点二:自然地抒发(表达)心中的情感。(2分)(照抄原文最多给1分)18.(10分)略作者的意思是:文学创作中,越是想从生活中看出什么奥秘、什么真谛,生活越是容易从身边溜走;越是想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达到一种社会效果、追求一种风格,就越是会妨碍心中情感的表达,甚至有可能表达出面目全非的东西。相反,如果放松下来,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创作时不必多想,灵感自然地流于笔端,那么就能够写出真正好的作品。(10分)【2011·济南质检(A)卷】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历史的母本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有。他叫司马迁。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程度。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第三,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如此奇祸,几乎没有例外都会选择赴死,但是,就在这个生死关口上,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而且,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删改)18.阅读全文,概括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每条不超过4字)(4分)19.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1)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2)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4分)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4分)18.①以史立身(1分)②以人为本(1分)③身残志坚(或“忍辱负重”,意思对即可,2分)19.(1)作者用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是点睛之笔;(1分)“感动”一词,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1分)同时,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2)照应文章开头,回答了司马迁“让我感动”的原因。(1分)采用反复手法,强调自己对司马迁的成就的高度评价;(1分)“一一”“全部”“真的”,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取得如此成就的惊奇和赞叹之情。(1分)20.“历史的母本”是作者对《史记》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高度评价,(2分)“母本”是指《史记》的体例成为后人自觉效仿的通例,(1分)《史记》中的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1分)21.答案略。学生回答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给分。(4分)【2011·南通一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跟着炊烟回家马国福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1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12.文章第三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6分)1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1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11.(4分)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12.(6分)⑴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2分);⑵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2分);⑶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2分)。13.(4分)①点题(1分);②前后照应(1分);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1分);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1分)。14.(6分)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2分)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2分);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2分)【2011·江西省重点中学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读到这篇文章。(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6.“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拔了我的生命的性灵”中“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是指什么?(2分)17.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中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6分)18.生命本身具有怎样的特性,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6分)19.作者在文中说“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然而,在当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本色的思考日益稀缺,如果生命有名字,你认为生命的名字叫什么,请写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60字)(4分)16.女孩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2分)17.(1)写信的女孩生活在穷城僻镇,是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和体悟。(2分)(2)女孩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2分)(3)“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2分)18.(1)生命是普通的又是独特的。(2分)(2)生命原本无名无姓,但可歌可泣。(2分)(3)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偶然地来到必然地离去。(2分)19.参考:生命的名字可以叫奉献、诚信、淡泊、宽容等,只要言之成理,给人启迪即可。(4分)【2011·宁波期末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读秋①我还是小学生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稻子笑弯了腰,高粱笑红了脸。”那是小时候我对秋天的印象。在小小心灵里,秋天是喜滋滋的,有点暖烘烘的甜味,连空气里都流动着作物成熟的气息。后来我才知道“春耕秋收”,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因了成熟与收获的期许,我们觉得秋天是一个有内涵的季节。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礼赞,更是对生命完满的向往,一个生命在春天的萌发和夏天的绽放后一定要在秋天结出果实,才不会失于轻飘,才不会虚于此行。②长大以后,我开始看到秋天的美,这样的美逐渐清晰起来。③其实,漫长的少年时代,我也隐约感觉到了秋天的美丽,我时常在暮色四起的田野里游荡,收割后的田野空空荡荡的,夕阳像薄纱一样。那时,能闻见一种稻禾的气味,混着空气里衰草的香。那样的气息总是让心变得空落起来,变得忧伤起来,像一个山谷,里面储满了寂静。我知道这是秋天的况味,许多年后,这样的味道被我封存在记忆里了,看到“秋天”这个词语,或者一阵阵微凉的风开始在大地上跑动,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现在,听过春天华丽的喧响,看过夏天盛大的热情,我能深切体会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是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像一个艺术家,有宽广的内心,却在眉眼间藏着那么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忧郁。④如果你有时间凝视一棵树,你会看到我说的静美,它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和青涩后的祥和,它的叶慢慢变黄,那些叶很从容地落下来,没有一丝慌乱的感觉。同样,这样的祥和经了秋天的传达,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①天空突然高远,夕阳变得彤红,像枝头丰盈的柿子,仿佛随时都流出香甜的汁来。②岸边的苇丛,此刻有了花白的芦花,在秋风里摇曳,它们也是不急不躁的,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河水不再暴涨了,一条河度过夏天就恢复了冷静,它有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有了处变不惊的阅历,像柴可夫斯基琴键下流淌出来的音乐,像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曲。⑤这是时间上的秋天,她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从九月的眸光里开始。⑥秋天有更多内涵。有时她在一张古琴的弦上荡漾,像夕阳下的水波那样,有着一圈又一圈丝绸般的涟漪;有时,她又以几朵白菊的形象落到一盏茶里,那是一个白瓷杯,在一张原木的茶几上独自入定。这么说秋天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秋天”是一个关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真正的秋天,在时间的远方,在古老的典籍里,在脆薄的纸页间。从屈原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从庾信写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开始,从马致远写下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开始,秋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形式。她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⑦现在,在我看来秋天已是一种气象了,像一条流到开阔处的大河,像一座到了深秋的寒山,白云生处有人家。秋天也是一个放下成见的人,不再愤怒不再计较不再轻易害怕未知的人生。在秋天里,我愿意将心安放下来,将那些生命里的烦扰理清。我要只留下爱和深思,秋天到来的时候,我愿意是一棵落尽繁花的树。(选自徐海蛟的作品)12.第二段和第五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1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2)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14.品味文中加点的两个句子,简析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及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1)▲(2)▲15.联系全文,指出作者所说的“秋天的内涵”具体指哪些内容。(6分)▲16.文章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12.第二段领起第三和第四两个自然段,第五段总括第三和第四两个自然段。(只答“领起下文”“总括上文”不给分)13.(1)每当秋风乍起,秋天来临之际,被封存在“我”的记忆里的秋天那种空荡、萧疏、让人伤感的况味就会在“我”心中复活弥漫,挥之不去。(2)“秋天”是中国古代文人伤感的季节,他们把秋天写进诗文里,抒发自己的悲凉情怀;秋天萧然寂寥的季节特征很容易引发古代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14.(1)这是一个新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夕阳在高远的天空下的独特景象,表现出一种静穆祥和之美。(2)说芦花“不急不躁的”在秋风里摇曳“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这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芦苇以人的情态,更好地表现了秋天的芦苇呈现的宁静之美。这两个句子是作者用以说明秋天的祥和、静美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而夕阳和芦苇就是两个很好的物象。15.具体指:(1)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完美的向往;(2)秋天呈现出一种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静美;(3)秋天是一个关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4)秋天是一种开阔、浑厚、成熟的“气象”。16.表现出作者追求一种淡然宁静的、超然物外的、洗尽铅华的心态,愿意做一个胸怀宽广、荣辱偕忘、宽厚仁爱之人。(13到16题大致意思对即给分)【2011·潍坊三县质检】阅读下面散文,回答19—22题。(18分)跟着炊烟回家马国福①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②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③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④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⑤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⑥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⑦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⑧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⑨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②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③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4分)“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20.①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②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③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答对一点得1分,全对得4分)。21.①点题(1分);②前后照应(1分);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1分);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1分)。22.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2分)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2分);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2分)(二)实用文本阅读【2011·潍坊三县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甲人民的热情。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我们要把中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继承和发扬下去。”胡锦涛在参观结束时对当地陪同人员的一席谈话,道出了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感受。棕榈婆娑,波涛细语,仿佛依然在诉说600多年前的动人故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用和平的方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用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马六甲百姓精心为郑和建亭、塑像、修庙,用郑和的名衔为这里的山峰和水井命名,表达他们对来自远方的和平友好使者的尊崇和怀念。马六甲的中华记忆是温馨的。胡锦涛专门参观了这里的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加(马六甲)王国、满者伯夷国、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一般为男性华人与当地妇女通婚所生,男性称巴巴,女性称娘惹。他们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马来文化。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亮丽的砖瓦,木制的窗板,黑色匾额上镌刻的金色汉字,显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室内陈列的黑檀木桌椅、描绘中国风景的屏风、产自中国的瓷器、传统婚礼服饰等,既显出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也反映出文化交融的特征。胡锦涛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博物馆主人曾金礼一家几代人生活在这里的情况。他饶有兴致地从墙上的老照片中分辨出曾金礼年轻时的形象。得知他们特有的生活习俗时,胡锦涛说:“这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主人特意向胡锦涛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600多年前马六甲海峡港口的街道繁荣兴盛,郑和宝船和满剌加国王乘船相依泊岸的场面栩栩如生。画作表达了两国人民对中马友好交往历史的深深感念。依依惜别,当地民众聚集在街道两旁,不停地挥动中国国旗,中国留学生们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胡锦涛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胡锦涛在同马来西亚领导人的交谈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是体现中马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一句话,这是中马两国人民心中常常念记的一句话。胡锦涛访问马来西亚,适值新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35周年。这次访问增进了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正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所说,胡锦涛主席这次访问恰逢其时。马六甲的友谊诉说,贯穿中马友好的历史,也必将伴随中马友好的未来。(本报马六甲2009年11月11日电记者吴绮敏)19.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20.文章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场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为什么采用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相交融的写法?(4分)22.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评价中马友谊。(6分)19.点明马六甲在马来西亚悠久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也强调了胡主席此次访问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照应题目,引起下文对中马友谊历史的诉说。(2分)20.文章描写了民众欢迎、争相合影、赠送标本、曾金礼展示绘画作品和依依惜别等主要场面;(2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这些场面描写有强烈的现场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当地民众的巨大热情以及中马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2分)21.这样安排材料有利于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2分)在说明中马友谊源远流长的同时,揭示了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美好前景;在展示深厚友谊现实的同时,揭示了现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22.(1)中马友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上溯到郑和下西洋;(2)中马友谊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对巴巴娘惹博物馆的描写可以看出中马由民族交融而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3)中马友谊有坚实的民众基础,从文中可以看出民众活动高度的自发性和巨大的热情。总之,中马友谊必将有着美好的未来。(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011·石家庄一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17题。淡竹苏沧桑(1)初秋,我和他相通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2)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粪。他看上去清痘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3)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圆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太远的优越感里;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机,抗争看随波避流的命运;贪婪的藤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南太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4)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动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5)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来的井沿。如果将并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6)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才能安身立命。它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攫取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时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睿委由求全…-·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7)然而.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8)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燕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思.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目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9)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10)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波。他是淡竹——垒球原始淡竹最太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波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11)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蔓化环境;死可以傲蔑.成为最土最实甩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萧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裁之音往来天地之问,优雅散淡而隽永。(12)当然.这井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13)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棱柱傲雪.节节千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内.年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主,斩而为箭,射而则达…(14)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如颜婢膝是一辈子.云液风清、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擅,心灵上的丰足。(15)于是。这些白由快乐的心是。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闻越来越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盈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可以很人世。人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本文题为“淡竹”。3—4段却写到了稻子、银杳、梧桐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章的第l3段.在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纵观全文。作为。植物中的另类”.“清瘦且憔悴’的淡竹有哪些特点?就这些特点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品格?(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竹子中含着坚持、豁达、智慧、感恩、爱、亲、与周围事物的和谐等。(2分,意思对即可)(2)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制作各种器具,为人类作出贡献。(2分,意思对即可)15.运用稻子、银杏、兰花等植物与淡竹形成对比(或反衬)(2分),表现淡竹的清瘦且憔悴(2分),突出竹的精神与气节(具体化为正直、淡泊亦可)(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6.(1)运用了比喻(拟人),把淡竹比作李白、文天祥等人,揭示了两者精神上的相似之处;(2)大量引用诗文,既表现了人的特点,也显示了竹的精神;(3)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使竹的精神被集中充分地体现出来;(4)运用了联想,由淡竹的特点联想到人的精神,用人的精神表现竹的特点。(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7.特点:直、空、淡;(3分)启示:直,为人正直,刚直不阿;空,凡事不枉费心机;淡,淡泊名利,看淡生死。(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011·乐山一调】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金字塔感言夏多布里昂我们的船,取道麦努夫运河,这样一来,西边大支流上华茂的棕榈林,就无由见到了。该支流通向利比亚沙漠,西岸一带正遭阿拉伯人扰攘。出麦努夫运河,继续溯流而上,朝左能看到穆格托姆山峰,右面尽是利比亚境内的沙丘。不一时,便在山丘的空隙处,依稀看见金字塔尖——实际上还隔着80余里。这段航程几乎走了8小时,我一直站在船首遥望金字塔群。渐次临近,陵墓也越发显得规模庞大,高耸入云。宽展如同洋面的尼罗河,互为映衬的绿芜与黄沙,棕榈树,无花果树,圆穹顶,开罗的清真寺与宣礼塔,远处塞高拉村的梯形金字塔,源源而来的滔滔河水,凡此种种,构成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画面。同行中有人说:“世人不管多努力,到头来都是万事皆空。蔚为壮观的金字塔,竟是一无用处的坟墩头!”但是我瞥眼看到金字塔之际,心头陡然兴起的却是一股赞佩之情。出自人类之手的最伟大的建筑物,在那人看来却是一座坟!哲人听了,一定不免浩叹一声。为何要把胡夫金字塔仅仅看成是一堆巨石加一副枯骨呢?埃及人造这样一座坟,不是有感于万事皆空、人生无常,而是出于对永生不死的本能愿望——陵墓如界石,不是宣告有生之涯的终结,而是标志无穷命运的开始,它就像建在永恒疆域上的一座通往不朽的大门。罗马的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曾说:“埃及人把人生一世看作一瞬须臾,无关紧要;相反,对身后令人怀念的功德,却极为关注。他们把生者的宅第当作过客的逆旅,而把进去后不再出来的坟墓称为永久的归宿。”凡是建筑,人们都求其有一种实在用处,殊不知对于普通老百姓,精神的作用更强大,埃及古代的当权者,正是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参谒陵墓,难道不能给人以教益?一代帝王愿借此把教喻垂之久远。有些宏伟的建筑,把对一个民族的缅怀延续得比其存在本身还长,与在废弃的荒地上繁衍生息的后人成为共时同代;除非不介意于一族一姓是否彪炳史册,否则就不要去腹诽心谤。至于其形式,是古罗马剧场,还是埃及金字塔,出入不大。对一个不复存在的民族,要说是坟墓,遗存的一切都是坟墓。一代伟人去世后,他生前的府邸,比死后的坟墓,更为虚空——陵墓至少保存了他的骸骨,而巍巍宫室,却不能保存他生前的一丝欢情!还有一种说法,小小一方墓穴,不论对谁,都足够了。马锡安•莫雷说:“六尺之土,对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也绰绰有余。在树荫下,与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下,同样是赞颂上帝;住在茅草棚,与身居卢浮宫,也一样过日子。”这种论调的偏颇之处,是把一类事混同于另一类事。一个根本不知艺术为何物的民族,跟一个留下辉煌的天才痕迹的民族比起来,未必活得更为欢快。曾经有人说游牧民族的生活无忧无虑,他们在林间优哉游哉,这个说法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相信了。朴质的牧民,为杀食邻人的羊,会不惜大动干戈。他们栖身之处,墙上既不爬满悦目的蔓藤,洞里也不会漂浮芬芳的花香;而往往浓烟呛人,给发酵的奶酸气憋得透不过气来。从诗人的角度看,一个弱小种族,尤其还处于半开化状态时,似更能体味各种生趣;但无情的历史却告诉我们,正是他们的朴质使他们吃尽别人的苦头。在我看来,决不会把建造一座偌大金字塔的国王看作凡人,而会看作一位胸怀宽广的君主,他以筑造陵寝来战胜时间,让后人、习尚、律法,世世代代站在其灵柩前为之心折。如果要说这是一种骄狂,那至少是一种好大喜功的骄狂。如果要说这是一种虚荣,建造像金字塔这种能存迹三四千年的虚荣,数千年后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可算作一桩伟功!(文章有改动)14.文章第1段不厌其烦地描写作者乘船在麦努夫运河上航行时见到的沿途风光,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5分)14、答:表达作者来拜谒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时“为之心折”的感情。(评分意见:答案要结合全文表达的主旨来看,要能从篇末看出“为之心折”,符合这个意思的,都得分。)15.文章第2段说“我瞥眼看到金字塔之际,心头陡然兴起的却是一股赞佩之情。”这里的“赞佩”具体指的是赞佩什么?(5分)15、答:古埃及人将他们对永生不死的本能愿望寄托在建造起来的通往不朽的大门——金字塔上。(评分意见:回答这道题,要从本段中提取关键信息,作者赞佩的是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这一壮举所表现的生存意义。符合这个思路的,酌情给分。)16.作者在第3段中说:“除非不介意于一族一姓是否彪炳史册,否则就不要去腹诽心谤。”这句话隐含了哪些意思?(6分)16、答:(1)人应该关注生存于其中的民族的生存意义:(2)对别的民族表达这种生存意义的建筑哪怕成了废墟也要给予敬仰之情。(评分意见:两个要点各3分。意思相近即给分。答成其他要点的,酌情给分。)1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本意的两项是【】【】(6分)A.这篇文章谈论的是人们对生与死的不同看法。B.作者对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民族情怀作了深入剖析。C.作者的看法跟罗马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思想基本一致。D.作者认为马锡安•莫雷的观点有失偏颇。E.作者认为,诗人往往歌颂还处于半开化的弱小种族,这种眼光不符合历史的辩证法。F.作者认为被有些人看作“骄狂”“好虚荣”的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国王是应该得到后人敬重的。17、(6分,选正确1个给3分)答:A、E。【2011·泸州一诊】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4——17题。李白心灵里的故乡车延高①李白的故乡究竟在何处,这些年始终没有停止过纷争。②故乡,其实就是一种回望,由现实里的无意触发,突然对自己最难忘最信赖最依靠的故土故地故人故情产生一种意念性的向往。它是抽象的具体,又是具体的抽象。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大着胆子学着诗仙的狂放,喝下几杯酒,迈着醉步走进诗人心灵之门。这时,你就会发现诗人心灵的故乡是变化的多样的唯美的抽象的。③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从碎叶城到成纪,再折道江油,是十分漫长艰难的跋涉。那时的李白太天真,懵懂的眼睛在有节律的马背上晃着。在没有驿道的沙漠戈壁野岭山道间,一行嗒嗒作响的马蹄,在白天和黑夜里骑着阳光和月色行走。就这样直到马蹄停在江油。回忆中,父母谈到了碎叶城,李白像听天书,那一段记忆是空白的,但他熟记着马蹄,熟记着马蹄踩踏疲劳和喘息时那种沉重的声音,记得马蹄后面的路弯弯曲曲,也记得马蹄前面的路曲曲弯弯。停下来歇息时母亲指着身后告诉他,马蹄的那一头是故乡!但那时的李白想:最后一个马蹄圆寂的地方,才是他今世的故乡。④传说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了太白金星,所以他名白字太白。夜空里的星宿与月亮本身就是神秘的默契者。所以李白一生爱月。月是他发酵灵魂的柚子,他一生爱月读月写月,留下了许多吟月歌月颂月的千古佳句。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过去我只把它理解为诗人的一种思乡情怀,现在站在心灵的门槛上重新品读,才明白在诗人的灵魂最深处,明月和故乡是等量齐观不分伯仲的。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一轮皓月是皎洁的,它高悬于黑夜,不因阴暗而玷污自己,不因孤独而放弃执着的操守。它高洁而不清高,有时二地清辉,有时平卧江湖之底,让居住莲花的清水磨洗出一个洁净的灵魂。静影沉璧,是诗人生命的寄托和向往。⑥因此,诗人在举头和低头之间,看到和想到的都是灵魂最后要归去的地方。最后当诗人的诗歌人生耗尽最后的灵感,才华和豪情开始憔悴。憔悴的身影已经引起了月光的同情和怜悯。他终于在采石矶将酒杯轻盈一掷,借着酒力腾身一跃,入水捉月去了。月没有拒绝他,随着光影一零乱,他去了最好的存放灵感和才华的地方,将自己的名和太白金星融为一体。⑦“李白斗酒诗百篇”传为千古佳话,那是放大后的夸张。就李白的许多诗句看,诗人倘若喝得适量,酒入微醺,诗胆开张,真的是“口吐天上文”,“诗才比天高”。我们读几句诗人的诗胆被美酒浸泡之后从白云为帘的天边摘来的句子,就有“句从天上落,人从帝乡来”的感觉。酒本身不能给诗人创造灵感,但他却在“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的癫狂中放大了诗人的诗胆。所以,李白爱酒,“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已经爱到了错把酒香当故乡的境地。一旦喝到“三杯通大道”,就进入无意、忘我的境界,什么三纲五常皇帝老子都去了九霄云外,这时的谪仙就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霸气。想象和夸张伸拉出最大的张力、豪气贯于天地之间,如排山雪浪直贯银汉彩虹,大千世界浩荡联翩直扑眼底。这时,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端坐于酒香里,一叶轻舟,夹岸桃花,举杯邀月,“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⑧除了天空,人间最大莫过于土地。按照一脉相承的理念去想,在同根同宗的中国,其实远行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脚下的土地就是故乡。⑨“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在诗人的意想里,峨眉山月和长安厚土、八百里秦川是横跨时空的画面组合。月光普照,使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举头都能望见故乡的明月;土地博大,任我们走到哪里脚下都踩着放大了的故土。诗句里,李白借物寓意,把广义的故乡交代得那么清楚。其实不论是现在落脚的土地,还是远在记忆深处的故乡,头顶一轮月,与脚下一片土,就是照临和被照临的关系。对于后面的每一个脚印来说,前一个脚印所站立过的地方都叫故土,当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