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高东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看拼音,写同音字。(1)rǎnɡ:春天来了,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唤醒了土()中沉睡的种子。(2)tì:爸爸叫我()他把()须刀拿出来。(3)duò:懒()的生活态度,会使人日益()落。(4)xuàn:()烂的阳光晃得人头晕目()。(5)fǎnɡ:小记者们()问了我国最大的()织企业,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奔腾(téng)
轰隆隆(lóng)
距离(jù)
日寇(kòu)B.委员(wĕi)
晋察冀(jìn)
检阅(yuè)
山涧(jiàn)C.坦克(tán)
手溜弹(liú)
灯盏(zhăn)
砸碎(zá)D.渡河(dù)
黑魑魑(xū)
会集(huì)
沸腾(fèi)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司空见贯
鱼惯而出 B.独出心载
不耻下问C.积劳成疾
铺天盖地 D.绕有趣味
美不胜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与寒食节有关。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里的朗读停顿是恰当的。D.《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都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下面句子正确的是()A.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清的头脑。B.孙爷爷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德高望重,受到我们的衷心爱抚。C.桑那沉静着,久久地坐在床前。D.虽然自己做的书有些粗糙,但是同学们对这些书格外珍爱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你是喜欢语文呢?还是喜欢语文?B.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下列“诗人、诗题与所抒发的志向”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于谦——《石灰吟》——清白做人 B.郑燮《竹石》——不妥协,不随波逐流C.王冕——《墨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D.李贺——《马诗》——向往自由生活把下面的短语按一定顺序填入句子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是(
)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泻进山商下的洼地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③汇成一泓清莹的湖④跌落岩缝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按要求写句子。(1)仿写句子。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2)友谊的话题历久弥新,请写出一组表现友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修改下面的病句。①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作的学校工作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语境,用名人名言或诗词名句填空。(1)“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理智的人善于接受不中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言行举止。(2)北魏的李谧曾拜孔瑶为师,刻苦学习。后来,李谧的学问超过了老师。这真是“青,___________”啊!(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应该大胆改革,推陈出新,“_____________,不必法古;苟周于事,_________”。(4)郑燮把坚贞不屈赋予给了竹石,就有了“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同样,于谦把人的品格和志向赋予给了___________,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口语交际。米玛同学很喜欢踢足球,踢足球的水平不错,是班里的体育小明星。但他学习成绩比较差,还经常不写作业。老师让他好好学习,他说长大要去上体校班,学习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体育成绩好就行了。你觉得米玛的想法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①,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②。”其弟争曰:“舒雁③烹宜,翔雁燔④宜。”竞斗而讼⑤于社伯⑥。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⑦。已而⑧索雁,则凌空远矣。【注释】①有……者:有个……的人。②烹:煮,烧。③舒雁:栖息的雁。④燔:烤。⑤讼:争辩是非曲直。⑥社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社,古代地区单位之一,二十五家为一社。⑦半焉:一半煮,一半烤。焉,句末语气助词。⑧已而:过了一会儿。12、解释加点的词。(1)将援弓射之()
(2)翔雁燔宜()1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回答下列问题。兄弟二人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最后的解决办法是______,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小公筷,大文明公筷,即“公用的筷子”,是出于健康卫生考虑,放在菜盘上让大家用来夹菜,但不能放进口里的筷子。使用公筷就像使用口罩一样,既能防止别人把疾病传染给自己,也能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使用公筷是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真正体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用餐文明的新风尚。围桌同餐,相互夹菜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其乐融融地共享美食时,我们有可能不小心“共享”了消化道传染病。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如有家人感染,其牙菌斑和唾液中会带菌,共餐时,筷子就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增加其他亲人感染的概率。甲肝和戊肝更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式消化道传染病,传递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如长期和患者共用碗筷,健康人也可能被传染。“小公筷”带动“大文明”,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营造“舌尖上的文明”,让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一个人。16、文章中的文字与图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结合图文内容说明使用公筷的必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段,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括全文 B.抒发感情C.表达观点 D.提出倡议19、在使用公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公筷与个人的筷子混淆的问题,请在上文的图片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作简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那月光如水的夜晚曹雪柏①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在我看来,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②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③“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猫哪?上树啦。”④月光越来越淡,薄得几乎透明。奶奶一遍又一遍(
)地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
)。⑤白天,奶奶又一遍一遍地教我,这是奶奶教给我的第一首童谣,也是奶奶给我上的第一堂语言文字启蒙课。⑥儿时的记忆中,每次吃饭前,奶奶一边擦拭着饭桌,一边说:“打锣锣,扯板板。他舅来了吃啥饭?油饼馍馍下挂面,你一碗,我一碗,把他舅憋死我不管。”⑦奶奶就用这诙谐幽默的童谣哄着我呢。“吃饭饭,擀面面,洗手手,炒肉肉。”⑧一听到奶奶这么说,我就赶快去洗手,看着我白乎乎的小手,奶奶会夹一丁臊子奖赏我。奶奶就用这样的童谣,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⑨多少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奶奶忙完厨房里的活计,就端出一个小凳子,在院口那棵梧桐树下,手摇一把蒲扇,为我赶着蚊子,一边又念叨着自己的歌谣:⑩“月亮爷,明晃晃,我在河里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你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⑪
那棵梧桐树下,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学堂,月光的清辉下点缀着笑容点点,微风中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虫蛙低吟,月色作伴,奶奶的童谣在慢慢地开启我智慧的大门。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童谣,给我童稚的心靈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插上了文学的翅膀。成年后我一直酷爱文学创作,奶奶的童谣(
)!⑫岁月如梭,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奶奶已含笑九泉。院口的那棵梧桐树仍然(
),多少个夜晚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下,奶奶的童谣依旧荡漾在这习习的晚风中!20、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①功不可没
②枝繁叶茂
③酣然入睡
④不知疲倦21、文章围绕“奶奶的童谣”举了三个时间段的内容,照样子概括出其他几个时间段。睡觉前——()——()22、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也不识一个,那么作者为什么说,“她却满腹经纶”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奶奶的童谣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至少举出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用“”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不以“奶奶的童谣”为题,而是以“那月光如水的夜晚”为题。25、读着文中的童谣,你是否也产生了编写童谣的兴趣?请尝试着写两句童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文。题目:夸夸我(们)的提示与要求:在你的周围一定有值得你夸赞的人、事、物、景,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要求围绕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450字左右。【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1)嚷壤(2)替剃(3)惰堕(4)绚眩(5)访纺【详解】略2.A解析:A【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B.晋察冀jìC.坦克tǎnD.魑chī
黑黢黢(qū)3.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辨析和积累,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C项。A项:司空见贯——司空见惯鱼惯而出——鱼贯而出B项:独出心载——独出心裁D项:绕有趣味——饶有趣味4.C解析:C【解析】略5.C解析:C【详解】考查修改病句。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A.用词不当。选项中的“冷清”应改为“冷静”。B.用词不当。选项中的“爱抚”应改为“爱戴”。C.正确。D.用词不当。选项中的“珍爱”应改为“珍惜”。6.B解析:B【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A选项不能拆分为两个句子,把第一个问号去掉。C选项句号应该放在引号的外面。D选项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去掉句末的省略号。7.D解析:D【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根据所学内容即可完成。《石灰吟》,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借石灰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要将清白的品质留在人间的志向;《竹石》,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郑燮借竹表达了自己不惧打击、坚韧刚劲的志向。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墨梅》,原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王冕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马诗》,原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李贺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故D项错误。8.C解析:C【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故答案为C9.
吹散所有的阴霾
滋润每一寸土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作的学校工作报告。【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散所有的阴霾。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寸土地。(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表现友谊的诗句,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全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其中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挚情义,也是表现友谊的名句。(3)本题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改为: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问题主要有:(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赘余。(4)词序混乱。(5)重复啰唆。(6)前后矛盾。(7)不符事理。(8)归类不当。(9)指代不明。第一个句子,成分赘余,删去“通过”或“使”。第二个句子,词序混乱,要先听取再来讨论,没有听取就没有报告讨论。10.
忠言逆耳利于行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苟利于民
不必循旧
千磨万击还坚劲
石灰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识记。(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是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儒客先师荀子《劝学》,是一个俗语,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汉朝刘安《淮南子·汜论训》。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两句的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这两句的意思是:粉身碎骨都全然不害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间。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1.米玛的想法是不对的,只是足球踢得好,而成绩不好是不行的。作为学生需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无论如何还是要好好学习,向好成绩靠近。将来考大学,即使是体校班那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成绩才能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并且如果只是体育成绩好而文化成绩不好,就会很容易沦为文盲。【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注意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作答。题目要求对米玛“学习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体育成绩好就行了”的想法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先判断米玛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接着可以从“学生当下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体育成绩好,而学习成绩不好是不能考取理想大学”“要全面发展”这些角度去谈看法。注意语言要通顺、逻辑条理要清晰。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12.12、
牵引,拿。
应当。13、过了一会儿(兄弟俩)再去寻找天上飞翔的雁,雁早已飞得又高又远了。14、
如何吃雁
烹燔半焉
雁已凌空远矣15、三个人。他们的观点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谓的争论而贻误良机。【分析】译文: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一边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1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将援弓射之的意思是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援:牵引,拿。翔雁燔宜的意思是善于飞翔的雁应当烤着吃最好。宜:应当。13、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的意思是过了一会儿(兄弟俩)再去寻找天上飞翔的雁,雁早已飞得又高又远了。14、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兄弟二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吃雁,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烹燔半焉,而结果是雁已凌空远矣。15、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本文涉及三个人物。他们的观点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谓的争论而贻误良机。13.B解析:16、倡导使用公筷,共享卫生、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17、使用公筷能防止疾病传播,是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体现,是文明的用餐方式。18、B19、①使用比个人筷子更长的筷子,或是不同花纹的筷子作为公筷。②公筷摆放在固定位置上,用完后随手放回原位。【分析】16、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作者在文中倡导人们使用公筷,共享卫生、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的观点。17、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使用公筷能防止疾病传播,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文明的用餐方式。这是使用公筷的必要性。18、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文章每个层次的意思。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作者在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段处,总括了全文,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对人们提出了倡议;但并没有抒发感情。1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和图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文中和图片中找到①使用比个人筷子更长的筷子,或是不同图案和造型的筷子作为公筷。②公筷摆放在固定位置上,用完后随手放回原位。14.20、④③①②21、
吃饭前
乘凉时22、因为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会自编自创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言之有理即可)23、①她用童谣给我上了解析:20、④③①②21、
吃饭前
乘凉时22、因为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会自编自创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言之有理即可)23、①她用童谣给我上了第一堂语言文字启蒙课;②用童谣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奶奶的童开启了我智慧的大门;④给我童稚的心灵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插上了文学的翅膀;⑤让我酷爱文学创作等。24、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①“那月光如水的夜晚”给读者营造了美妙、温馨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更是对奶奶的美好回忆。②奶奶的形象在这样的月光中变得朦胧、美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奶奶的童谣”比较直白,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5、只要想象大胆合理,富有童真童趣即可。示例:下雨了,打雨伞;下雪了,打雪仗;起雾了,看不见;起风了,放风筝。【详解】20、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字词、文本的理解,将合适的词语带入适当的语境中。“不知疲倦地念叨着”、“直到我酣然入睡”、“童谣功不可没”、“梧桐树枝繁叶茂”。(共2分,0.5分一空)21、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整合,需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寻找奶奶的童谣出现的不同时段:睡觉前、吃饭前、乘凉后。其中第三个“乘凉后”文中没有原词,需从9至11段中进行概括。(共1分,0.5分1空)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整合解释。学生在寻找到“满腹经纶”原词之后,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发现奶奶的“经纶”是“童谣”。因为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会自编自创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所以我一直会觉得奶奶“满腹经纶”。(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首先聚焦描写“童谣的作用”的第11自然段,发现作用:奶奶的童开启了我智慧的大门、给我童稚的心灵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插上了文学的翅膀、让我酷爱文学创作。再浏览全文,在第五段发现作用:她用童谣给我上了第一堂语言文字启蒙课。在第八段发现:用童谣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3分,答到1点给1分)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提取与鉴赏评析,其实就是要说出这个题目“好”在哪里。首先在第二段中找出对于月亮的描写句子,对月光的描写其实是一种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有衬托的作用,因而能够衬托出奶奶的形象特点,其次奶奶的童谣常常是在月光下吟唱的,所以这样的环境背景让我印象深刻。综合以上这点思考,这个题目给读者营造了美妙、温馨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更是对奶奶的美好回忆。奶奶的形象在这样的月光中变得朦胧、美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奶奶的童谣”比较直白,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3分,句子画对给0.5分。答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虑电磁辐射的室内MIMO-PLC系统信道建模和信道编码研究
- 2025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东升厕所施工方案
- 庭院餐厅施工方案
- 线路架设施工方案
- 户外广告施工方案
- 2025年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社会工作实务》全册配套完整课件3
- 单位违反会风会书检讨书
- 2024年4月自考00832英语词汇学试题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规范》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分析
- 信息化运维服务信息化运维方案
- 汽车修理厂员工守则
-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式样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100题含答案
- 1神经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