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导则本文件规定了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概念、总体要求、建设架构、建设内容、保障体系。本文件适用于科研机构的数字化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5629.1103-2006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附加管理域操作规范GB/T28181-2022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827.4-2019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要求GB/T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协议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GB/T35319-2017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GB/T43803-2024科研机构评估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科研机构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organization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为核心业务,有明确的职责定位、研究领域和研发布局,具备开展研究开发的基本条件和人才团队,能够有组织、有系统、持续性的开展研发活动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机构。[来源:GB/T43803-2024,3.1]3.2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digitalconstruc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organization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科研机构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存储、检索、分析和利用的过程。4缩略语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3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WSN: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ZigBee:紫蜂协议NAS: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FC:光纤通道(FibreChannel)I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5概述5.1科研管理数字化将传统的科研业务流程转化为数字化形式管理,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和可追溯性,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科研项目管理;b)科研制度管理;c)科研质量管理。5.2科研财务数字化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科研机构的财务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科研经费管理;b)科研合同管理;c)科研采购管理。5.3科研人员数字化将传统科研人员管理转化为数字化人员管理,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科研人员管理;b)科研绩效管理;c)科研组织建设。5.4科研数据数字化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将科研机构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科研成果管理;b)科研知识管理;c)科研技术推广。6总体要求6.1安全性应遵循国家有关数字化建设的法律法规,同时宜从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保障数字化建设的安全性。a)在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运用过程中宜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机密性;b)在平台的建设、运维和使用过程中宜采用身份鉴别、权限管理等措施加强数字化平台的安全性;c)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宜采用加密传输协议、网关配置等技术保证数字化建设的网络安全。6.2稳定性宜定期对数字化平台各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保证各系统稳定运行。6.3可扩展性科研机构数字化平台各系统宜采用模块化设计,建立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体系,统一数据元素标准,规范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格式,满足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性并预留接口,便于后期升级与扩展。6.4智能化宜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实现科研机构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信息化和科学研究智慧化。6.5先进性宜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平台(如:5G/5.5G、IPv6、存算分离、全闪存储等实现系统的先进性和高性能,同时宜考虑相关技术、产品的可获得性和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要求,确保系统能平滑演进到最新的技术,供应风险可控。7建设架构7.1总体架构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架构由感知层、传输层、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服务应用层、用户服务交互层及保障体系组成。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架构示意图见图1。图1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架构示意图7.2主要功能说明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通过感知层的各类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感知和收集数据,经过传输网络及信息存储和处理,实现科研人员与项目、项目与项目、人员与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处理的信息服务,数字化建设架构模型主要功能如下:a)感知层:宜包括感知设备硬件、感知设备接口、感知设备通信等;b)传输层:高速网络基础设施,宜包括网桥、光纤、3G、4G、5G、WSN、局域网等;c)存储层:宜支持分布式存储、集中式存储和云存储等;d)数据与服务融合层:宜包括信息服务引擎、资源数据整合、数据共享与复用、服务融合、服务整合和服务使用等;e)服务应用层:宜按照数字化平台提供科研活动的服务内容划分,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管理、质量管理、经费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管理、组织建设、成果管理、知识管理和技术推广;f)用户交互层:数字化平台宜提供与不同用户、不同设备的交互服务功能;g)保障体系: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宜包括但不限于四类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以及运维保障体系。8建设内容8.1感知层8.1.1感知设备硬件数据采集设备硬件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硬件设备外观完好,无破损无腐蚀;b)设备标记清晰齐整,宜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厂家、编号、合格证等标记;c)根据部署的工作环境,其防护等级宜满足GB/T4208-2017的相关要求d)设备应具备防雷措施,对于中、大型感知设备宜满足GA267-2000的相应要求;e)根据设备工作地点的气候特点,设备运行的环境宜考虑不同地区温度、湿度等因素。8.1.2感知设备接口感知设备接口宜按GB/T35319-2017中感知层接口要求执行,同时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接口具备自检能力,自检异常时能自动报警或停止工作;b)应通过文字或图案标记来说明设备接口用途;c)设备调试完毕后应关闭产品调试接口权限。8.1.3感知设备通信感知设备通信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设备射频识别通信协议符合GB/T28925-2012和GB/T29768-2013中接口要求;b)通信安全符合GB/T28181-2022中安全要求;c)具备通信数据校验功能;d)通信信息具备时间戳数据保护、敏感信息加密等要求。8.2传输层传输层在建设时宜遵循GB/T15629.1103-2016的规定,同时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网络传输技术包括网桥、光纤、3G、4G、5G、WSN、Zigbee等;b)科研机构数字化平台支持多种网络方式,如互联网、局域网、物联网等;c)网络部署具有简洁性,支持设备远程维护,简化运维管理;d)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宜符合国家信息保密管理相关的要求;e)传输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设计,宜采用冗余配置。8.3存储层8.3.1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节点或设备上,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支持多种类型端口及其协议,如NAS、S3、HDFS、ISCSI等;b)支持全对称分布式架构,提供极致弹性扩展能力;c)支持多种服务按需使用,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服务融合互通;d)支持数据动态分级存储,能够按照策略对热、温、冷数据进行迁移;e)支持多租户管理能力。8.3.2集中式存储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支持NAS、FC、ISCSI、NVMe等常见存储方式;b)支持全局缓存功能;c)支持A-A架构、负载均衡架构,支持NASAA免网关双活;d)支持设备多种形式管理,如命令行、图形界面等;e)支持多租户管理能力;f)支持跨阵列文件级分级,支持按照配置策略分级到混合NAS闪存上;g)支持RAID5、RAID6,以及支持三块盘同时失效业务数据不丢失、不中断的RAIDTP技术;h)支持控制器四坏三情况下,业务不中断。8.3.3云存储云存储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支持查询查询存储设备的CPU、磁盘、内存等信息,反馈设备运行状态、存储系统等各个节点的服务情况,同时能预警资源的异常;b)提供多种存储策略,包括数据的副本数量、加密存储、异步存储、压缩存储等,能够让用户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存储策略;c)支持指定云存储数据加密,包含但不限于由秘钥管理服务提供的多种秘钥,同时支持客户端加密;d)支持云存储设备的系统监控、节点管理、域管理、异地灾备、负载均衡等维护服务;e)存储扩展性支持对容量进行实时扩充和升级,支持磁盘的热插拔,新增磁盘空间具备良好的负载均衡性;f)支持大文件分片存储在多个存储节点,对各分片能够并发读写。8.4数据与服务融合层8.4.1资源数据整合资源数据整合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支持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b)具备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自动或半自动识别、提取、标注的能力;c)提供数据整合和处理的工具或软件,提供监控管理功能。8.4.2数据共享与复用宜提供标准化数据接口,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标准范例程序供数据共享与复用。8.4.3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具备为服务应用层提供多种数据挖掘与分析的能力,如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因果分析等;b)支持统计分析、文本分析、视频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c)具备知识库模型构造和单一领域或跨领域模型构建及扩展的能力d)提供可视化表达工具,以图形、图像、地图、动画等方式展现数据的关系、特征或趋势。8.4.4服务管理服务管理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提供服务目录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授权用户通过服务目录查看到科研机构相关的所有业务服务及详细信息;支持用户订阅等功能;b)提供服务注册功能,支持授权用户将业务服务注册到服务目录中;c)提供服务审核和服务发布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授权用户进行服务注册,经审核后向外发布;支持按照访问控制的要求提供给公众或特定部门、特定角色、特定用户等功能;d)提供服务启动和停止功能,支持系统管理员或授权用户手动控制对外开放的业务服务的启动状态;e)提供服务注销功能,用来关闭不在开放的业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订阅该服务的用户收到服务注销通知、注销后的业务服务不能再被访问等功能;f)提供服务扩展功能,支持数字化平台服务扩展和自定义服务等功能。8.4.5服务整合服务整合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提供服务路由的选择功能,支持多种路由方式;b)提供业务流程编排功能,以原始服务通过一定逻辑组合成新的服务,同时支持顺序、条件、循环、异常处理等控制流程。8.4.6服务使用服务使用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提供使用接口,支持科研机构数字化应用使用启用、配置、停用的服务功能;b)提供管理接口,支持科研机构数字化应用通过接口对服务进行调度和管理;c)支持查询接口,支持科研机构数字化应用通过接口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8.5服务应用层8.5.1科研项目管理建立科研项目管理体系,提供从项目申报到项目验收的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a)科研项目申报;b)项目进度管理c)项目中期检查情况;d)技术指标执行情况;e)科研项目验收。8.5.2科研制度管理宜建立科研制度管理体系,通过将管理目标、管理程序、管理内容和管理办法等制度化来保证各项科研工作按章执行。服务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a)课题申报的立项论证制度;b)课题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制度;c)科研成果管理制度;d)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管制度;e)表彰奖励制度;f)学术交流制度。8.5.3科研质量管理宜建立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国标体系和科研机构的管理要求,按照规定定期开展科研工作质量审查服务。服务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a)从项目进度计划上保证质量,包括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随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召开项目进度检查协调会等;b)从组织上保证质量,包括做好项目组织设计,建立高效、合理的组织机构,制定科学的项目组织设计等;c)从项目过程上保证质量,包括对项目研究过程控制,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科学调整项目计划。8.5.4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宜包括但不限于经费来源、经费支出、经费审批等维度。8.5.5科研合同管理科研合同管理宜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订、执行、变更、交付和验收等环节。8.5.6科研采购管理科研采购管理宜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计划、采购招标、采购执行、采购交付和售后等方面。8.5.7科研人员管理科研人员管理宜包括但不限于岗位结构、人员聘用、人员培训、人员离岗、能力评价等方面。8.5.8科研绩效管理科研绩效管理目标是确保人员能力满足运行维护科研活动需求及运行维护价值的实现要求,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建立科研工作人员绩效管理机制;b)根据绩效管理机制和人员能力规划,实施人员绩效管理。8.5.9科研组织管理科研机构宜提供科研互动咨询发布、政策法规宣传、活动组织与成果展示的服务。8.5.10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科研成果的评价鉴定管理;b)科研成果的交流活动管理;c)科研成果材料的登记、汇总和上报管理。8.5.11科研知识管理科研知识管理是将科研机构的各种信息资源转化为可存储、可检索、可分析的信息资源,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具备将科研人员撰写的论文、研究报告、实验记录等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电子文档的能力;b)具备将科研项目的基本信息、执行进度、财务情况等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电子文档的能力。8.5.12科研技术推广建立科研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服务形式宜包括但不限于:专题讲座、科研成果展览会、技术交流研讨会等。8.6用户交互层用户交互层提供科研机构数字化平台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服务。服务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满足不同用户身份的交互需求,采用定制化方案对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不同功能服务;b)支持对不同设备的交互访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服务终端等。9保障体系9.1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科研机构数字化体系,应遵循现有科研机构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与指导意见,确保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适合当前经济形势,同时随着技术与事业环境因素的更新、政策法规的变化而不断更新。9.2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宜贯穿于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科研机构数字化的建设最终会形成数据资源池,其中包括大量科研相关数据,涉及到数据的对外开放与交换的,宜按GB/T28448-2019的规定执行并满足以下要求:a)具备针对科研机构重要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完整性检测的能力,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b)具有加密或其他有效措施实现科研机构重要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c)具有对科研机构重要数据提供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如本地数据备份、同城数据备份、异地数据备份等d)对关键网络设备节点、通信线路和关键计算设备实现硬件冗余,保证业务的高可用e)具备鉴别历史数据非法修改的能力,避免数据的恶意修改攻击。9.3服务保障体系9.3.1服务对象各级政府及科研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技术研究人员以及行业专家等。9.3.2服务人员科研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服务人员主要包括技术专家、系统建设人员、信息咨询人员等。业务能力宜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系统建设人员应了解科研机构运作过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b)信息咨询人员应及时响应服务对象请求,解答服务对象咨询的问题,指导服务对象解决问题;c)信息咨询人员应认真记录服务对象咨询的问题,及时进行归档保存,并保护服务对象隐私;d)技术专家具备丰富的科研活动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9.3.3数字化服务设施设备数字化服务设施设备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设备正常可靠运行,并符合网络安全要求;b)数字化设施设备的响应时间和速率需满足服务对象需求;c)设备输出的信息内容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9.3.4服务设计服务设计宜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