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最全)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最全)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最全)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最全)_第4页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最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多样性:指横向的比较,地域的差异。1、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如窖洞、江南民居、草原毡房等。2、建筑材料的多样性,木结构、砖石构、生土结构等。3、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性,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混合式等。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综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延续性:指纵向的比较,时间轴。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又具有延续性特征,即:无论是中原地区,还是大部少数民族地区最大量使用的建筑是木构体系。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木构架的优势(一)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二)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木架建筑是由柱承重的,墙并不承重。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只起圈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谚。

(三)抗震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

木构架的优势(四)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建筑观念不同,中国建筑观念强调实用性,《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技术上的优势:采用建筑模数制。(五)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中国古代主流建筑体系之所以长期使用木构架,是上述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刘致平的“自然条件说”◆郭沫若“经济合理说”◆李允鉌“宗教文化说”木构架的缺陷首先,生长期、成材期长,导致木材越来越来稀少。

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再次,木架建筑采用的基本上是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二、建筑分类1、按建筑的结构体系分: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

井干式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主要流行于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粱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其它结构体系:混合式结构窝棚式结构纵架平椽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

(1)居住建筑(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3)礼制建筑(4)宗教建筑(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7)园林与风景建筑(8)市政建筑(9)标志建筑(10)防御建筑按发展模式分: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工官制度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代表人物:宇文恺、李诫、蒯(kuai)祥。官式建筑工官掌管下建造的,设计、预算、施工都由将作、内府或工部统一掌握,不论建筑物造于何地,都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还可派工官和工匠去外地施工,所以建筑式样比较统一,能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民间建筑各地自主建造的,由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地方特色鲜明。

1、

单体平面:采用骨架系统◆柱网◆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间”。

面阔方向,一般明间>次间>梢间。进深方向,步架距离相等,步架指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早期建筑的开间数有使用双数的情况,后期多用单数,阳数。

三、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空间特征2、单体立面:造型趋于程式化

刘致平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立面的三部曲:屋顶、屋身、基础。3、单体剖面:木结构造型合理——线的动态感侧脚生起凹曲面的屋面特征①折线构成,内凹曲线使瓦越压越紧,防止喝风灌雨。②利于采光。③使雨水摔的比较远。单体建筑的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4、装饰与结构构造统一

5、建筑群体的组合

◆庭院:群体组合的基本单位。

◆庭院的围合方式: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建筑群体组合方式:通过建筑单体的数量叠加,以营造气势。量的增加通常是放在轴线上进行,然后通过庭院空间的开阖,控制人的心理感受,在群体空间的塑造中加入

了时间因素,即人的体验,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感受产生了质变。

6、独具特色的第五立面——屋顶6、独具特色的第五立面——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一、原始社会(原始、氏族社会);二、奴隶社会(BC21世纪~BC476年,包含夏、商、周、春秋);三、封建社会前期(BC475~589年,从战国至南北朝);四、封建社会中期(581~1279年,从隋至宋);五、封建社会末期(1279~1911年,元、明、清)。穴居与巢居: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可见,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原始社会建筑穴居示意图半地穴式的原始建筑—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巢居示意图真正建筑的诞生:

总之,当原始人真正走出洞穴,走出丛林,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时,也就开始了有目的的人工建造屋室的活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及社会关系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同时,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后,精神需要越发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真正意义的建筑诞生了。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进入了氏族社会,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千计。房屋遗址也大量出现。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阑干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正门

--------复原的7000年前干栏式房屋穴居——半坡村的氏族公社生活

主要遗址介绍:(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可称之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它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已初具木构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河姆渡遗址木构件榫卯图(二)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原始母系社会初期,由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氏族开始沿江河湖沼经营定居生活。按照氏族血缘关系,以氏族为单位,组织聚居形成一个“聚”,集合着若干近亲氏族组成的一个部落。黄河流城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遗迹分布于北方的广大区域,而西安半坡聚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城东六公里,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整个聚落实由三个不同的分区所组成,即居住区、氏族公墓区及陶窑区。居住用房和大部分经济性房屋,集中分布在聚落的中心,构成整个布局的重心------居住区。围绕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为5—6米的壕沟,以之为聚落的防护设施。沟外为氏族公墓区及陶窑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房屋平面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墙体多采作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屋顶往往也是在树枝扎结骨架上涂泥而成。为了承托屋顶中部的重量,常在室内用木柱作支撑,柱数由一根至三四根不等。室内地面、墙面往往有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使之陶化,以避潮湿,也有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地面防水层的。室内备有烧火的坑穴,屋顶设有排烟口。

到仰韶末期,出现了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建筑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建筑实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因最早分别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及山东历城龙山镇发现此二种文化,故以之命名。至今考古界仍采用此法命名新发现的史前文体遗存。仰韶文化一般代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龙山文化一般代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半坡遗址1号和F22平面及复原图(三)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主要代表有: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首例内外双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50余座龙山文化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最适宜作聚落形态考古的大型遗址,对研究文明的起源有重大价值。

遗址位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云乡,面积15万平方米。对龙山文化的内外两重城墙进行解剖后发现,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缘、城门等组成,城周1520米,面积约141375平方米。内城平面近圆角方形,位于外城内的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哨所组成,城周806米,面积40560平方米。在内城内发现35座各式房址,其中一座“回”字形大房址有110平方米,可能是一个与宗教、祭祀、集会有关的场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四)其它原始社会建筑遗址: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如浙江余杭县瑶山和汇观山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内的神庙等。这些发现,使人们对五千年前的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中心的大型广场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

这里发掘出的一处大型房址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四周有回廊。这种大型廊庑式建筑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城垣建筑起源提供了宝贵资料山西省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柿子滩遗址出土的石器三、其它知识点:1、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内室与外室均有烧火面,是煮食和烤火的地方。2、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省建平县,庙内设有成组的女神像。3、到龙山文化时期,在聚落外围构筑土城墙的现象已较普遍,把壕沟和筑城墙结合起来,形成双重防御结构。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公元前21世纪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从夏朝起经商、西周而达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春秋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始于夏启时期,当时已有“筑城以卫君,造廓已守民”之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是夏代都城—斟寻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

在第三期文化层中发现两处大型宫殿夯土台基。其中西边一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宫殿基址,周围有回廊环绕。在遗址东南部还发现大面积铸铜、制陶作坊遗址。遗址一号宫殿规模最大,其夯土台残高约80公分,东西约108米,南北约100米。夯土台上的8开间的殿堂,建筑面积350m2,柱径达成40cm。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平面二里头一号遗址复原图二里头遗址内底部铺垫了石块的排水沟

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商朝的统治以河南中部黄河两岸为中心,东至大海,西抵陕西,南抵湖北、安徽,北达河北、山西、辽宁。1、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大量的商朝青铜礼器、生活用具、兵器和生产工具,反映了青铜工艺已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内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可能是汤都西亳。它的发现,为追溯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和资料。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外城则是后来扩建的。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三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平面(二)安阳小屯殷墟宫殿遗址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它不仅是商王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遗址范围约30平方公里,中部紧靠洹水,曲折处为宫殿,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有墓葬区。居民则散布在西南、东南及洹水以东地段。宫殿区东面、北面临洹水,西、南两面有壕沟作防御。遗址本体分为北、中、南三区。北区为王室居住区,中区为商王朝庭、宗庙部分,南区为祭祀场所。中、南二区房基下均有殉葬奴隶,反映了奴隶主的残暴。而宫室周围的奴隶住房,则仍是长方形与圆形的穴居。安阳小屯殷墟宫殿遗址平面殷墟博物苑

盘龙城商朝宫殿复原图盘龙城商朝宫殿复原图(三)安阳洹北遗址

199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安阳发现第四座商朝都城----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宫殿基址群由25个单体夯土基址组成。其中编为1号的基址,东西长170多米,南北宽90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基址、柱洞、台阶、门道保存完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河南安阳洹水南岸殷商都城遗址

河南安阳洹水南岸殷商都城遗址

河南安阳洹水南岸殷商都城遗址

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建筑组合的变化体现着当时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三、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以周公营洛邑为代表,建立了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但随着奴隶制的急剧崩溃,这种建城制度也跟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战国时期大量新兴城市。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平面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复原图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复原

轴测图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认为国都应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城,四面各有3个城门,门内有九条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在大城之内,中央部位的南面是朝廷,北方是市场,在朝廷的东面是太庙,西面是社稷坛。考古发现表明,这对中国历代帝王都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宫殿建筑面北朝南,成为我国中原王朝历代都城规划建设上的一大特色。

周礼考工记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宫室,(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多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殿堂屋宇)。如侯马晋故都新田遗址中的土台,面积为75米*75米,高7米多,高台上的木构架建筑已不存在。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更为发展,如《论语》描述的“山节藻”(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红柱)刻镯、刻橼,就是明证。

近年对春秋时期秦国都城雍城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雍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约长3200米,宫殿与宗庙位于城中偏西。其中一座宗庙遗址是由门、堂组成的四合院,中庭地面下有许多密集排列的牺牲坑,是祭祀性建筑的识别标帜。高台美榭——春秋宫室极尽奢华春秋时期秦国宗庙遗址平面三、其它知识点:1、在奴隶社会,在奴隶主在建造房屋时,一般都有人畜殉。即在所建房屋进行地基处理时,都要杀殉奴隶和牲畜殉葬。在安阳小屯村遗址中有一王室建筑下杀死31人殉葬。反映了奴隶主的残暴。2、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成都金沙商周遗址出土的象牙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前475年~589年)

秦代建筑奏响了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汉代宫苑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调。一、战国(前475~前221年)

1、城市建设高潮

齐→临淄赵→邯郸楚→鄢郢(ying)魏→大梁繁华的大都市。城市已经不是诸侯的堡垒,而工商业的大都会。

2、

台榭建筑普及

◆建筑实例: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高台建筑、阁道(飞陛)

秦阿房宫建筑图阿房宫秦阿房宫建筑图阿房宫现状阿房宫现状始皇陵—骊山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始皇陵—骊山陵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秦始皇陵遗址始皇陵—骊山陵

始皇陵—骊山陵

秦兵马俑坑

跪射俑

铠甲武士俑铜车马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长城

4、建筑技术

◆铁器的广泛使用,出现了斧、锯、锥、凿等工具

◆多种榫卯形式,早期“平榫”,战国时期“燕尾榫”。

◆筒瓦、板瓦广泛使用。

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瓦当5、建筑理论

《考工记》:是齐国的官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建筑方面的书。浙江绍兴战国铜屋河北平山中山战国墓案湖北包山楚墓折叠床◆阿房宫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

二、秦(前221~前206年)建筑艺术特点:

1、形制严整,气势宏大。◆汉长安

◆明堂辟雍2、风格古拙有明显的“挑脚”,斗栱硕大。三、汉

(前206~公元220年)汉长安建筑技术特点:

1、木构架技术趋于成熟①建筑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已经出现;②斗栱普遍应用。

2、屋顶形式极大丰富庑殿、悬山、歇山顶、卷棚顶、平顶、囤顶、攒尖顶

3、砖石类建筑开始多用,出现了板梁式结构与拱券结构。板梁式:柱、梁、板直接的方式,以山东沂南汉墓为代表。拱劵式:(1)用楔形砖起筒拱;(2)以砖“叠涩”的方式起穹窿顶园林在园林艺术创作上,表现为追求仙境、长生不老。

园林的规划产生“一池三岛”的模式,池中建岛,三岛: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

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建筑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建筑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建筑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建筑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沂南汉墓西汉画像砖东汉画像砖四、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68年)

1、

陵墓建筑:相对于汉代以来的厚葬改为薄葬,享受现世的生活。2、佛教建筑兴起佛教建筑实例: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密檐砖石塔,已知中国最早的佛塔。河北定兴北齐石柱佛教石窟寺,

◆公元3世纪开凿的,新疆克孜尔石窟,为最早。◆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3、园林

山水园林发展,以追求自然山水为本,追求自然美,摒弃了早期对“神仙境界”的追求。是园林发展上的较大转折,对后世园林艺术的发展影响较大。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4、生活方式的变革。民族大融合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迁都洛阳

(3)禁胡服(2)学汉语(5)通婚姻(4)改姓氏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1.迁都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墓陵穆独孤刘步六狐陆贺楼楼鲜卑姓氏改为汉姓4、生活方式的变革。◆饮食:胡饼、奶制品等◆服装胡服◆家具由跪坐转向垂足而坐。

大同司马金龙墓砚北齐雕塑北齐石棺床封建社会中期建筑(581年~1279年)

一、

隋、唐(581年~907年)

1、城市◆都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采用里坊制,严整宏大的繁荣大都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规划都受到唐长安的影响。2、建筑群的发展,强调利用地形,这是本时期的一大突破。◆唐乾陵:“以山为阙、因山为陵”◆唐大明宫正殿含元殿以龙首原为殿基,也是利用地形地势烘托建筑的典范。唐乾陵大明宫含凉殿梨园三清殿麟德殿唐长安鸟瞰

3、文化交流繁多、各种文化相互渗透:

隋代佛教建筑的典型实例:◎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唐代佛教建筑的典型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陕西西安大雁塔◎陕西西安小雁塔4、建筑技术趋于成熟建筑结构、构造、形式达到和谐状态,建筑的形式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建筑的色彩以暖色为主,“朱柱素壁”“黑瓦白墙”,温润明朗。建筑装饰主次分明,节奏清晰。5、大跨建筑

河北赵县安济桥

隋代工匠李春建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敞肩券拱桥。突破了早期用圆拱的做法,而使用弧线。6、出现了专门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的阶层——“都料匠”

专门掌握用绳墨绘制图样并在施工的人,建筑师。

代表人物:[隋]宇文恺,是隋大兴的规划者。

二、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建筑技术:在砖石建筑结构上有所发展。建筑实例:砖木混合结构,◆苏州云岩寺虎丘塔砖石塔◆杭州闸口白塔◆南京栖霞舍利塔铁塔◆广州光孝寺铁塔平遥镇国寺大殿(五代)三、宋、辽、金1、北宋

建筑的发展趋向定型化、制度化,既是建筑技术的进步,但同时限制了之后建筑的发展。A、

李诫《营造法式》是古代木构建筑的重大发展。模数制:“以材为祖,材分八等”。材,取栱高为材。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模数单位:小的构件取分°,大的构件用材。优点: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建筑成就,建立了模数化的制度。。缺点:限制了木构建筑的探索,使中国建筑趋于退化,转而向装饰化、等级化发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孟元老《东京梦华録》B、城市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城市结构打破了唐代以前封闭的里坊制,而代之以开放的新街市。城市的消防、运输、交通、商店、桥梁等都有新的发展。

面街而市C、建筑装修

注重细部的刻画,装饰风格由唐代的豪迈向婉约转变。D、建筑技术

砖石建筑水平提高,建筑大量使用琉璃瓦。◆河北正定料敌塔(砖),高84米,是中国最高的砖石塔◆福建泉州万安桥(石)。◆福建泉州仁寿塔(石),高40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是中国最早的琉璃塔。E、

群体组合

◆河北正定隆兴寺◆山西太原晋祠◆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F、

园林

堆石叠山,以城市环境中人为建造山水,园林发展注重个人的品味和趣味。-----花石纲契丹原是游牧民族,唐末逐渐强盛,不断向南扩张,五代时得燕云十六州,进入河北、山西,形成与北宋对峙的局面。其建筑多保留唐代建筑手法。遗存建筑主要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北京天宁寺塔等。

女真族统治的金朝占领了中国北部地区之后,吸收宋、辽文化,营建中都(今北京城)。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以党羌族为主体的政权,北宋初开始强盛,拓展疆土。建都于大兴府(今宁夏银川),其建筑受宋影响,同时又受吐蕃影响,具有汉藏文化双重内涵。四、辽(947年—1125年);金(1115年—1234年);西夏(1032年—1227年):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经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寺内大部分建筑已毁,唯此塔依然屹立在黄土高原之上,巍峨之势不改,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辽代木塔。此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塔平面八角形,高九层,其中有四个暗层,高67.3米,底层直径30.27米,体形庞大。但由于各层屋檐上配以外挑的平座与走廊,层层梁坊、斗拱、栏杆重叠而上,加上造型优美的塔顶、塔刹,真有顶天立地的气势!在结构上,木塔使用明袱、草袱两套构件;各层上下柱不直接贯通,而是上层柱插在下层柱头的斗拱中(称为“叉柱造”),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单体建筑:(一)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释迦塔结构图全塔不用一钉一铆,靠50多种斗拱和柱梁镶嵌穿插吻合而成,用现代力学的观点看,每种规格的尺寸均符合受力特性,近乎是优化选择。塔唯一的缺点是当时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以至上部集中荷载将个别坐斗压扁或陷入梁枋内,后来不得不在下部加支柱,防止梁枋折断。木塔能千年不倒,除其本身结构精巧,还得益于古代工匠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和当地易于木材保存的独特气候。单体建筑:(二)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辽统和二年(1052年),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均是辽代的原物。山门是独乐寺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和缓,出檐深远,檐角如翼如飞。山门内部不用天花,斗拱、梁、檩条等构件全部可见,极富装饰效果。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龙头有形,尾向内卷,犹如雉鸟飞翔,十分生动,这正是唐代鸱尾向明清龙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实例。蓟县独乐寺山门鸱尾—鸱吻—龙吻

(二)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

观音阁是辽代建筑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双层楼阁建筑最高的一座,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观音阁外观两层,内有一暗层,实为三层的。观音阁高23米,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一、二层间有腰檐,檐上出平座,阁的第三层复以藻井,左右次间则用平綦(qi)。观音阁上下檐斗拱雄健,排列疏朗,显然有留唐代作风。观音阁内柱网布置采用内外两周的配置方法,构成一个大圈套小圈的双层圈柱平面。观音阁斗拱种类繁多,达24种。其梁、柱、斗枋虽数以千计,但布置有序,组成一个牢固优美的整体。同时,全阁的面宽与进深的比率以及高与进深的比率,均在四比三左右。这样完整统一,设计精巧而稳定的结构,使独乐寺自辽代重建以来,曾经受28次地震,几乎所有的房屋全倒塌了,唯独观音阁和山门丝毫未损。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2、

颇具唐风的辽代建筑。建筑实例:◆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保存最早的木塔。◆河北蓟县独乐寺

◆北京天宁寺塔3、金辽、北宋结合的特点,雕刻细致,色彩富丽。建筑实例◆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山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山西应县净土寺“天宫楼阁”。净土寺天宫楼阁(金)4、

南宋偏安杭州,江南风格,建筑纤巧秀丽,细部做法吸收了一些江南的地域特征。园林,与环境结合,创造了因地制宜的造园手法,苏杭的园林。一、元:(1271年—1368年)

蒙古族大约于公元7世纪登上历史舞台,13世纪强大了起来。他们南下入侵中原,灭掉了金朝和宋朝,又向西扩张,侵占了中亚、东欧,成为了版图空前巨大的蒙古帝国。战乱使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导至手工业的畸形发展。在建筑方面,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工艺美术带来新的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若干新趋势。在此时期大量使用减柱法,但正式建筑仍采满堂柱网,

喇嘛教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汉族传统建筑的正统地位在此时期并没有被动摇,并继续发展。官式建筑斗拱的作用进一步减弱,斗拱比例渐小。此外,由于蒙古族的传统,在元朝的皇宫中出现了若干棕毛殿和畏兀尔殿等,这是前所未有的。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1年—1911年)1.城市建设:

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攻占北京并一把火烧掉了金代中都。1272年,元朝定都北京。至此,北京终于从中国数以千计的城市中脱颖而出,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在一片荒野上营建的大都城,由汉人刘秉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及科学家郭守敬共同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按照《考工记》理想所设计的城市,具有方整的格局,良好的水利系统,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繁荣的市街景观。

它以今天北海公园为中心,南城墙在今日长安街以南,北城墙在德胜门和安定门外小关一线,东墙在东直门和建国门,西墙在西直门和复兴门。城墙四周有11个城门。元代城墙仍以土筑成,北城墙遗址上至今还有断壁残垣可供游人抚今追昔。

元大都城示意图元大都城示意图元大都城示意图2.科学建筑: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任用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王恂进行一次规模巨大的历法改革。郭守敬首先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的正确主张。在元世祖忽必烈的大力支持下,在历法的改革中,经他之手创造了许多技术含量很高的天文仪器。当时,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位于河南登封告成的观星台,就是当时全国的中心观测站。观星台是我国天文科学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有很高的价值。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天文科学古迹,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3.元代建筑的特点:草率、大胆、简约。

A、采用天然弯木,做木构件,“大弯梁”

B、采用大额

C、

强调柱梁直接,斗栱的功能减弱,趋于装饰化。

D、建筑常采用“减柱造”,柱网的排列不规范。山西太原奉圣寺山门(元)山西广胜寺下寺大佛殿(元)

3.宗教建筑进一步发展

A、出现了类型丰富的塔,特别是喇嘛塔。代表实例: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永乐宫重阳殿(元)B、道教◆建筑实例:山西永济永乐宫建筑群。C、伊斯兰教:◆福建泉州清静寺,是目前我国保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D、基督教建筑也有引进。二、

明(1368~1644)1、

木构注重规整和整体化。

A、建筑造型艺术同唐宋建筑比较,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唐宋时期建筑生动有弹性,而明清以后趋于平直僵硬。

B、建筑结构强化柱、梁的直接。2、民间建筑水平提高明代南方未经过多战乱,未受元朝阻断,建筑中保留较多古老作法,有“宋风”,建筑水平高于北方。◆民间建筑技术书:《鲁般营造正式》3、建筑群布置更为成熟代表实例:◆北京宫殿◆北京天坛◆明十三陵北京故宫明孝陵方城4、砖普遍用于民间建筑,琉璃普及。

A、民窑大量出现促进了砖的普及,使砖大量应用于地面建筑。◆硬山,山墙面用砖砌至屋顶,民居多见。◆无梁殿,南京灵谷寺,北京故宫皇史宬。◆长城,最大的砖石建筑五台山显通寺无量殿五台山显通寺内的无量殿五台山显通寺内的无量殿为用砖砌成的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高20.3米。这座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宽28.2米,进深16米,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