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定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平定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平定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平定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平定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平定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西汉时,长江以南地区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B.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南方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C.唐朝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繁荣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C.东罗马帝国时期D.西罗马帝国时期3.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D.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4.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5.1919年,青年学生用满腔的热血,“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A.近代化早期探索时代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6.由CCTV纪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到的城市是A.北京B.南京C.广州D.厦门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关于我国“君权”与“相权”的史实论述不正确的是()A.唐玄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B.宋太祖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明朝废除丞相,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D.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9.如果给如下图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A.地球生态环境危机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0.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A.新经济政策 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让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带着团队义奔向了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人”。历史上也有许多类似的“逆行者”。下列人物与其相关事迹搭配不正确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邓世昌——威海卫战役C.张自忠——枣宜会战 D.左权——反扫荡战役12.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引发这场革命的发明是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发电机 D.蒸汽机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________西行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生活在两宋之际的婉约派女词人是________。“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________。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的是________。14.国家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又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放在优先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其后,我国建立了什么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经济组织?(2)18、19世纪,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冲击美国,罗斯福毅然实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经济危机?(4)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新经济有哪两大特征?(5)结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15.14—18世纪的欧洲大陆先后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现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因此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选项D。西汉时,江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故长江以南地区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的说法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南方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项ABC不符合史实,都是错误的;故选D。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许多世纪以来,《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3、A【解析】

从题干中“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C项是国共合作的实现才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而不是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了两党合作,D项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是五四运动。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D【解析】

三大改造过程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公私合营,从此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5、C【解析】

依据材料中“1919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可知是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C符合题意;近代化早期探索时代是洋务运动时期,A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指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时期,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是指建国后1949-1956年,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6、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清政府下令唯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广州,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十三行。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制,形成了天子是君主,诸侯是臣民的等级制度,B项符合题意;A项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C项是尧舜禹时期,民主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是秦朝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的意思,只有理解了“封建”的意思才能理解题干的主要内容。学生做题时,要能从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也要求学生加强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还可以考查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以及意义等。8、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故A符合题意;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故B不符合题意;明朝为了加强君权,废除丞相,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故排除C项;清朝雍正帝为了加强君权,时设立军机处,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本题是逆向思维选择题,解答时要注意。9、B【解析】

依据漫画中的文字“有尺度没刻度,长短随我说”,反映了“他”定了世界的规则,世界他说算。反映了推行霸权主义,美国现今依然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的优势向外扩张,推行炮舰政策及霸权政策,强行干涉、控制小国、弱国的内政外交,在世界或地区称霸。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0、A【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与斯大林无关。A符合题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B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D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1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故B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故排除A项;在枣宜战役中,张自忠牺牲,故排除C项;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中牺牲,故排除D项。故选B。1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玄奘李清照焦裕禄斯蒂芬孙【解析】

(1)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经,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2)生活在两宋之际的婉约派女词人是李清照。(3)共产党员焦裕禄调至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忍受肝癌之痛,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4)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14、(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贸易组织(2)大机器生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解析】

(1)第一小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第二小问,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根据所学可知,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5)根据材料和中国、美国发展的史实可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点睛】本题考查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结合中国及美国发展的史实以及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回答即可。15、(1)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启蒙运动(2)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3)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宣扬“人文主义”表现形式: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体现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