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页(共23页)2021年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一、第一部分(27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放慢脚步,调整身姿,如果愿意,可以听到自己内心花开的声音。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xuān)嚣,但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xǐng)。心灵需要过滤,整理,需要思考,积累,它的成长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每个生命都是一座(mào)盛的园林,这园林里有无数鲜活的笑脸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脚步慢下来,就能听到每一朵花开放的声音。那是生命(yùn)育和成长的静语。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xuān)嚣②反(xǐng)③(mào)盛④(yùn)育(2)仿照画线句子,也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生命沉淀的认识。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2)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3),一览众山小。(杜甫《》)(4)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肢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语》)(6),草色入帘青。(《陋室铭》)(7)苏州园林以模拟和亲近自然山水为审美取向,在空间布局上有畅通,有阻隔,迂回曲折,使布局构景有着诗歌与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从而引发游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获得陆游笔下“,”的审美愉悦。3.(3分)名著阅读。鲁迅一生痛恨流言,他曾说:“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华盖集》)“流言”在《朝花夕拾》中出现多次,其中鲁迅两次“出走”的选择都与“流言”有关。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件,并说说它是如何影响鲁迅做出“出走”决定的。4.(3分)1957年,北京人艺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话剧上演,以下是剧本的结尾部分。小福子:唉!……唉,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祥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小福子:你到哪去?祥子:我去找小顺子。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祥子把桌上的灯拾得更亮)很显然,编剧对原著的结尾做了改编,但是很多观众还是呼吁要尊重原著。请你代表这些观众给编剧写一则留言,阐述理由。5.(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万余名观众现场助威中国女足淘汰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苏报讯(记者张甜甜张黎丽凌欣炜)昨天傍晚,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在苏州落下帷幕。中国女足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在加时赛中绝杀对手,最终以两回合总比分4:3战胜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4月8日,韩国高阳体育场,中国女足在首回合比赛中以2:1战胜韩国女足,收获2粒客场进球,占据先机。在昨天进行的第二回合比赛中,上半场,韩国女足发挥三名留洋球员的优势多次发起高压逼抢,接连攻入两球,并在总比分上实现3:2反超。下半场,中国女足背水一战,主帅贾秀全主动变阵,将高中锋杨曼换上。第69分钟,王霜开出任意球,杨曼头球破门,将总比分扳成平局,并将比赛拖入加时。加时赛第13分钟,王珊珊助攻王霜打入制胜球,将总比分反超。此后,双方都未能再有建树,中国女足将总比分4:3的优势保持到终场,晋级东京奥运会。这也是一片久违了的激情赛场。昨天,13533位观众现场观赛,为女足姑娘呐喊助威。除了苏州本地观众,还有来自全国60多个城市的3500多位中国龙之队球迷。观众席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大红色的球迷服汇成了红色海洋,万人主场成为中国女足最坚强的后盾,热烈的主场氛围助力中国女足扭转乾坤。(《苏州日报》2021年4月14日,有删减)(1)根据消息中事实的内容,拟写一个句子,与标题“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组成一副对联。上联: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下联:_____________(2)4月14日当天,多家报刊、网站发文报导女足获胜的消息,其中《楚天都市报》的新闻标题“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韩3:4”获网友热捧。请你结合《苏州日报》消息内容,简要分析这则标题的妙处。二、第二部分(43分)6.(8分)阅读王安石的两首咏物诗,完成问题。雪干雪干云净见遥岑①,南陌②芳菲复可寻。换得千颦③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北陂④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烧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释]①遥岑:远山。②陌:田间小路。③颦(pín):皱眉,表示忧愁。④陂(bēi):池塘。(1)下面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雪干云净”暗示寒冬已经过去,此刻远山明媚,春风和煦,似在召唤人们踏青寻春。B.“复可寻”中的“复”,表现诗人久盼春归,如今终于如愿再见南陌花草盛开的惊喜。C.“一陂春水绕花身”,一个“绕”字既写陂水曲折蜿蜒,又写水与花彼此映衬的情态。D.“花影妖烧各占春”,生动表现北陂南陌两处杏花在春光中各展风姿、争妍斗艳之态。(2)“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柳树报春的美妙之景。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3)“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成尘”一句极好地体现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7.(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绍兴灯景张岱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①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②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③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丈,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④,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万历间⑤,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⑥。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选自《陶庵梦忆》卷六)[注释]①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②《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③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处所。④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⑤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1620年。⑥蕺(jí)山:绍兴古城内小山。(1)下面哪一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故家家可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B.以佛图灯带间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岁论战》)C.锣鼓声错觥筹交错(《醉翁亭记》)D.而年来有效之者恐托付不效(《出师表》)(2)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A.处处有人团簇看之跳大头和尚的表演B.天晴,无日无之乡村夫妇进城赏灯C.而年来有效之者父叔辈于龙山放灯D.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朱相国家蕺山放灯(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②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绍兴灯景之“盛”?(5)作者在文末写到“由今思之,亦是不恶”。结合你对张岱以及《陶庵梦忆》的了解,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8.(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面对多元“选项”更要主动阅读贾想①在印刷时代,我们谈到阅读,想到的是青灯黄卷、白纸黑字,是人与纸、字与墨的亲密时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煤介成为语言文字的新载体。我们的阅读场所从图书馆、报刊亭、书案前,慢慢转移到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移动阅读应用当中。网络文学、新媒体文章、音频听书这些线上阅读形式,正在成为阅读的主流渠道。②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很难完整读完类似《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经常会标明需要几分钟读完,微博、朋友圈的文字常常不过百字。我们阅读的总体时长可能在变长,但阅读时间常被切分成碎片。眼花缭乱的各类读物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耐性。这种追求“即时满足”的浅尝辄止的阅读,有人称之为浅阅读。③浅阅读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的。现在所说的深阅读是印刷时代阅读方式的延续。深阅读面对的文本往往篇幅更长、难度更高,需要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性投入,由此得到一种“延迟满尺”。人们通过深阅读获取的不是想法,而是思想;不是脑洞,而是创造力;不是思维碎片,而是思维范式。深阅读对于传承人类的智慧,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④但是,阅读的深浅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现在提倡的深阅读,曾经也可能是一种浅阅读。一个挑灯攻读《尚书》的读书人,可能会认为白话《水浒传》有些浅显。阅读的内容越来越通俗,但世界的信息、人类的知识也随之得到扩散。浅阅读在平等获取知识、普及文化、打破信息壁垒等方面,功不可没。⑤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比辨析深浅阅读更重要的,是在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之间做出选择。在阅读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倾向于积极主动的阅读。而今,阅读资源极度充裕,“能不能读到”的问题,让位于“选择读什么”的问题。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资源,很多读者患上了“选择恐惧症”。人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不是,所以干脆把选择权交给阅读平台,交给智能推送这个新功能,交给强大的算法。⑥算法透露了数字时代的显著特征:人的行为、性格、趣味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分析,从而变得可预测、可追踪。在“推荐”页面里,信息的选项看似增多了,但多种多样的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供用户选择,而是一次只出现一个。这样一来,信息之间的横向比对、斟酌、辨别,被省略和跳过了。人们面对信息常常只有两个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长此以往,阅读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与趣味模式,“精准投喂”用户想看的信息、爱读的书。困住人们的“信息茧房”,就是这样形成的。⑦因此,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主动阅读的文化。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从各种算法、各种“推荐”那里,拿回自行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不被算法裹挟的同时,让算法成为阅读的助手。利用算法来明确自己阶段性的阅读需求和趣味,进而调整阅读计划。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在难以整合的碎片化时间里,可以以浅阅读为主,掌握时效性更强、更务实的信息。有整块时间的时候,就切换到深阅读模式,打开书架上的纸质书或者手机里的电子书,沉浸到一个长篇故事或者投入到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当中,沉下心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心智。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才能过上更充实、更有效的阅读生活。(《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3日)(1)下面对于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梳理,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A.选文从印刷时代和数字时代阅读形式的变化说起,指出线上阅读以其传播渠道广、信息种类和数量多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B.②③④段,从成因、特征、作用等角度,对浅阅读和深阅读做具体分析,明确了两者的区别,指出浅阅读是从深阅读发展而来的。C.⑤⑥两段中,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进入数字时代,虽然阅读资源极度充裕,但是大数据分析也会对读者的阅读选择起到限制作用。D.经过层层分析,作者在第⑦段中明确了“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的观点,并对数字时代如何进行主动阅读做了具体指导。(2)第⑥段中提到的“信息茧房”是指什么现象?它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后果?(3)数字时代,我们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作者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给出了怎样的建议?9.(1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蒲松龄是一盏灯罗振宇①有一天,作家贾行家问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部。我说是《聊斋志异》。②我跟他开玩笑讲,我的青春期教育是通过《聊斋志异》完成的。一个书生,夜宿荒宅,接着,来了个美貌的女子,然后成就一段好事,开始一场传奇。这是一个不会追女生的大男孩最喜欢的故事类型。现在看来,《聊斋志异》对我的影响,确实超出其他书。③我通读过三遍《聊斋志异》。第一次是在大学一年级放寒假的时候。在南方那个又潮湿又阴冷的冬天,我披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缩在被窝里读《聊斋志异》。读到兴奋的地方,我披衣而起,绕屋转圈。那种经常被点燃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是第一次那么完整地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我对文言文有不错的语感,其中至少有一半功劳来自读《聊斋志异》。④不过,这还不是我喜欢《聊斋志异》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蒲松龄这个人。⑤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十九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就得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半个山东。蒲松龄起点很高,才气又大,年纪又轻,按照常理,只要努力,博个功名,考个举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科举时代有一句话,叫“场中莫论文”,考场成败有时候跟文才没多大关系,与运气关系很大。蒲松龄的运气就特别不好。此后的五十多年,他一直卡在秀才这个级别上。考了一辈子,再无所获。⑥蒲松龄一辈子的谋生之道,许多时候是在大户人家当私塾先生,虽然不能说多穷困漆倒,但是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因为教书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他虽然和妻子刘氏感情很好,但是一生也是聚少离多。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聊斋志异》。⑦你可能会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中国古代有才华的人,在官场不得意,这不是常态吗?杜甫有一句诗叫“文章憎命达”,有才华的人总是命运不好,这有什么稀奇的呢?⑧还是有点儿不一样。⑨其他的文人,即使在仕途上不顺利,但还是可以将文学创作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的文学,诗和词,才是最受追捧的文体。写出好诗词,虽然不见得能当官,但在民间还是非常受尊敬的。李白诗名远播,连唐玄宗都要召见他。杜甫诗名远播,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关照,所以才有成都的杜甫草堂。就连柳永那样的填词高手,虽然当时词在文体上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皇帝也知道他,不是还让他“且去填词”吗?就算仕途不得志,但是柳永在民间还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文人只要有现实成就感,只要还能听得到身边传来的掌声,他的精神支柱就还在。⑩但是蒲松龄不同。如果你读过一遍《聊斋志异》,你就会被蒲松龄的用心震撼到。它里面的文章谋篇布局之巧妙、遣词造句之精当,再大的才子,也是要倾注毕生心血才能做到的。⑪你可以对比着看两本书,一本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子不语》,还有一本是大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写狐鬼神仙故事的,名气也很大。但是,对比着一看,就知道,它们和《聊斋志异》完全不在一个档次。⑫看《聊斋志异》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写小说,这种在当时看来这么不重要的事,但蒲松龄每次下笔时,都有一种凛凛的敬重感。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他心里的读者,一定不是当世的人。⑬蒲松龄对标的人不是写小说的,也不是写诗词的,他对标的是司马迁。《聊斋志异》中许多篇小说最后的那一段“异史氏曰”,也是借鉴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其实,这两个人都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一种文体。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时候,他们都极其孤独,都是一个人,没有知音,以一杆笔面对千秋万代,都花了一生的心血,著作都篇幅巨大,都是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它能不能流传下去。但是,他们都写了。⑭借用司马迁的那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是不发这么大的愿,很难想象,蒲松龄能够坚持下去。⑮如果对标到司马迁,就更能看出蒲松龄的非同寻常。⑯司马迁写的《史记》是孤愤之作,他被汉武帝施了宫刑之后,身受奇耻大辱,一腔孤愤没处宣泄,全部扑到了写《史记》上面。⑰但是蒲松龄的一生,并不曾面对这样的绝境。他的人生一直有很多可能性。对科举这条路,他一辈子也没有彻底放弃。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刘氏劝他,算了吧,别考了。他还问刘氏,难道你不想做夫人吗?现在有记录的,蒲松龄是考到了七十多岁,一直考到走不动路为止。⑱作为一个在乡间很受尊敬的读书人,蒲松龄对于社会事务也非常尽心。他写过《农桑经》,传播农业知识;编过《药崇书》,讲解医药养生;还编过《日用俗字》《婚嫁全书》,向村民普及文化。他平时还为老百姓写过很多状子,参加救灾救荒。到七十岁时,他还上书检举贪官。⑲回看蒲松龄的一生,十九岁春风得意,然后一路高开低走,以世俗的眼光看,他没有什么成就。如果换成一般人,心态早就崩溃了。但是蒲松龄没有,还是那么认真,对每件事都认真,下笔时的每一个字都认真。认真到就像他已经知道,这部《聊斋志异》在后世一定会光芒万丈一样。⑳我从十几岁开始读《聊斋志异》,蒲松龄一直是我的一盏灯。认真做平凡的事,就像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就像面对千秋万代一样。如此,再普通的人生,也能够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㉑大学时,有一次,我偶然读到蒲松龄的一句诗,当时就流泪了。那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与他恩爱了一辈子的妻子刘氏先他而去。他来到亡妻的墓前:“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甲不一应,泪下如流泉。”我想叫你的名字,听到你的回答;我分开墓前的杂草坐下来,想跟你说说心里的苦楚。但是,我怎么敲你的墓碑,你也不回答,我的泪止不住地流下来。㉒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天人相隔带来的巨大悲伤。也是第一次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只是这一世,你还可以超出自己的生命大限,向亲人、向后世诉说﹣﹣无论小声地倾诉,还是大声地呼喊。就算对方听不见,你还是有了属于自己深情的一生。(选自《读者》2021年第7期,有删改)(1)阅读本篇文章后,小明同学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班长筹划举行一次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研讨,帮助他完成任务。①在班里组织一次《聊斋志异》阅读推荐会。根据选文内容以及你对《聊斋志异》的阅读体会,帮助小明写出三条推荐理由。②以“蒲松龄的深情一生”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分四个板块向班级同学介绍蒲松龄。请你帮助小明写出四个板块的名称,并简述各板块内容。③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小明和班长发生了分歧。小明建议准备一些关于司马迁的材料,班长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小明应该怎样劝说班长接受自己的想法呢?④专题研讨活动总结会上,小明打算以下面的一组句子作结束语。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帮助他将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蒲松龄是一盏灯,他;蒲松龄是一盏灯,他;蒲松龄是一盏灯,他。三、第三部分(60分)10.(60分)作文。你登上高处,看见满城辉煌的灯火。这盏盏灯火,会勾起你怎样的思绪?或是灯火与微风在低语,与繁星在媲美;或是青春岁月的美好记忆,时光隧道的神奇相遇;亦或是灯火下正在演绎的一个个人间故事……请以“那片灯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一部分(27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放慢脚步,调整身姿,如果愿意,可以听到自己内心花开的声音。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xuān)嚣,但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xǐng)。心灵需要过滤,整理,需要思考,积累,它的成长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每个生命都是一座(mào)盛的园林,这园林里有无数鲜活的笑脸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脚步慢下来,就能听到每一朵花开放的声音。那是生命(yùn)育和成长的静语。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xuān)喧嚣②反(xǐng)省③(mào)茂盛④(yùn)孕育(2)仿照画线句子,也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生命沉淀的认识。【分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根据平时积累作答。“xuān”写作“喧”;“xǐng”写作“省”;“mào”写作“茂”;“yùn”写作“孕”。(2)本题考查仿句。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围绕“对生命沉淀的认识”主题来写,使用比喻修辞。【解答】答案:(1)喧省茂孕(2)示例:每个生命都是一道彩虹,这里有七种不同的颜色在雨后灿烂的晴空里形成,脚步慢下来,就能看到生命的一种颜色。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肢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7)苏州园林以模拟和亲近自然山水为审美取向,在空间布局上有畅通,有阻隔,迂回曲折,使布局构景有着诗歌与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从而引发游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获得陆游笔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愉悦。【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悠然见南山(2)风正一帆悬(3)会当凌绝顶望岳(注意“凌”的书写)(4)绿杨阴里白沙堤(5)不义而富且贵(6)苔痕上阶绿刘禹锡(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3分)名著阅读。鲁迅一生痛恨流言,他曾说:“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华盖集》)“流言”在《朝花夕拾》中出现多次,其中鲁迅两次“出走”的选择都与“流言”有关。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件,并说说它是如何影响鲁迅做出“出走”决定的。【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他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多侧面描写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加以抒情与议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幽默和讽喻。【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鲁迅生平的把握情况。鲁迅一生的两次“出走”都与“流言”有关,其一是因为开方子的医生,其二是因为衍太太。鲁迅在《朝花夕拾》里提到了这么一个太太,一个平时对自己儿子狠、对别家孩子却纵容的女人。有一次鲁迅谈到家中的钱财问题,这位太太说“母亲的钱,你拿去用就是了,还不都是你的?”鲁迅提及母亲并没有钱。她说:“那可以拿首饰去变卖呀!”鲁迅又提及母亲也没有首饰。她说:“也许你没有留意罢了,你到大厨的抽屉,角角落落去找,总会找到一点珠子东西吧。”这些话让当时的鲁迅觉得很异样,于是再不去她那儿,可是“迅哥儿拿家里东西去变卖”的流言却开始满天飞。流言的来源,鲁迅自然是知道的,他后来这么写道:“倘若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但那时太年轻,一遇流言,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错,怕遇见人。”流言蜚语,大人尚觉寒心,更何况是一个孩子?衍太太的流言让当时的鲁迅很难堪,只能出走到南京去求学,以避开这种流言的戕害。答案:示例一:鲁迅少年时,衍太太散布他偷家里东西去变卖的流言,给鲁迅精神上带来极大伤害,于是让他产生了离乡的念头,之后鲁迅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示例二:青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日本同学写匿名信诬陷他“得了教员泄露出来的题目”的流言。鲁迅据理力争,告知了藤野先生,并要求干事公布检查结果。“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但鲁迅通过这件事深刻感受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的悲哀,(加之幻灯片事件),之后做出了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决定。4.(3分)1957年,北京人艺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话剧上演,以下是剧本的结尾部分。小福子:唉!……唉,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祥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小福子:你到哪去?祥子:我去找小顺子。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祥子把桌上的灯拾得更亮)很显然,编剧对原著的结尾做了改编,但是很多观众还是呼吁要尊重原著。请你代表这些观众给编剧写一则留言,阐述理由。【分析】《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解答】本题考查比较《骆驼祥子》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尾。结合名著内容分析作答。《骆驼祥子》小说结尾写道:“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从小说的开端到结局,祥子的性格特征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一个自尊好强(勤劳、忠厚、有理想)的人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麻木、潦倒、懒惰)的人。小福子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而话剧中的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对生活充满信心。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对生活充满希望。小说结尾祥子成为好吃懒做的行戶走肉,话剧结尾祥子对生活仍抱有信心;小说结尾小福子上吊自杀,话剧结尾小福子怀着希望活着,等待祥子回来。答案:示例:编剧您好,对于《骆驼祥子》的结尾,我们还是更认同老舍先生的创作,原著结尾,小福子上吊自杀,祥子堕落,变成一个偷奸要滑、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无赖,这样的结局,目的是想表明以祥子为代表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是当时这个社会的产物,以此揭示“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深刻主题。而话剧结尾小福子没死,祥子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这样的光明尾巴削弱了小说的主题。5.(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万余名观众现场助威中国女足淘汰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苏报讯(记者张甜甜张黎丽凌欣炜)昨天傍晚,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在苏州落下帷幕。中国女足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在加时赛中绝杀对手,最终以两回合总比分4:3战胜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4月8日,韩国高阳体育场,中国女足在首回合比赛中以2:1战胜韩国女足,收获2粒客场进球,占据先机。在昨天进行的第二回合比赛中,上半场,韩国女足发挥三名留洋球员的优势多次发起高压逼抢,接连攻入两球,并在总比分上实现3:2反超。下半场,中国女足背水一战,主帅贾秀全主动变阵,将高中锋杨曼换上。第69分钟,王霜开出任意球,杨曼头球破门,将总比分扳成平局,并将比赛拖入加时。加时赛第13分钟,王珊珊助攻王霜打入制胜球,将总比分反超。此后,双方都未能再有建树,中国女足将总比分4:3的优势保持到终场,晋级东京奥运会。这也是一片久违了的激情赛场。昨天,13533位观众现场观赛,为女足姑娘呐喊助威。除了苏州本地观众,还有来自全国60多个城市的3500多位中国龙之队球迷。观众席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大红色的球迷服汇成了红色海洋,万人主场成为中国女足最坚强的后盾,热烈的主场氛围助力中国女足扭转乾坤。(《苏州日报》2021年4月14日,有删减)(1)根据消息中事实的内容,拟写一个句子,与标题“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组成一副对联。上联: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下联:坚强后盾助力扭转乾坤(2)4月14日当天,多家报刊、网站发文报导女足获胜的消息,其中《楚天都市报》的新闻标题“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韩3:4”获网友热捧。请你结合《苏州日报》消息内容,简要分析这则标题的妙处。【分析】本题为新闻材料分析题。考查对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以及新闻信息的分析与语言组织、表述、概括能力。根据语境给出的上联,要求写出下联,考查了学生对“对联”掌握与正确写作。而对新闻标题的分析,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语言以及文学艺术手法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对联的正确写作,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结合新闻内容来写,可以从材料中详写的女足反败为胜这一重点去理解分析,再进行拟写。符合对联基本要求、对仗工整即可。(2)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分析能力。对新闻标题“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韩3:4”进行分析,可以结合新闻内容的时间、地点、人名分析,从引用诗句、同音、谐音等语言艺术手法去分析,先总述标题设计的巧妙,再分说。该新闻标题改编了《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其中两句。“月落”点明了比赛的时间是傍晚时分。“霜”暗指了本次比赛的头号功臣“王霜”。“姑苏”点明比赛的地点:苏州。“韩”与“寒”同音,对应的是与中国对阵的韩国队。“3:4”更是巧妙地用同音把比赛终局比分与“山寺”联系在一起。设计极其巧妙而富有文学韵味。答案:(1)示例:坚强后盾助力扭转乾坤(2)标题设计精炼巧妙,又颇具文学韵味。化用张继的名篇《枫桥夜泊》的诗句;巧用同音,“霜”喑指了本次比赛的头号功臣“王霜”;“姑苏”点明比赛的地点是苏州,“月落”与傍晚开赛相合;巧用谐音,点明中国队4:3战胜韩国队的结果。二、第二部分(43分)6.(8分)阅读王安石的两首咏物诗,完成问题。雪干雪干云净见遥岑①,南陌②芳菲复可寻。换得千颦③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北陂④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烧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释]①遥岑:远山。②陌:田间小路。③颦(pín):皱眉,表示忧愁。④陂(bēi):池塘。(1)下面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DA.“雪干云净”暗示寒冬已经过去,此刻远山明媚,春风和煦,似在召唤人们踏青寻春。B.“复可寻”中的“复”,表现诗人久盼春归,如今终于如愿再见南陌花草盛开的惊喜。C.“一陂春水绕花身”,一个“绕”字既写陂水曲折蜿蜒,又写水与花彼此映衬的情态。D.“花影妖烧各占春”,生动表现北陂南陌两处杏花在春光中各展风姿、争妍斗艳之态。(2)“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柳树报春的美妙之景。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3)“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成尘”一句极好地体现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分析】《雪干》写柳,先从雪干雪净着笔,这显示严冬已经过去,明媚和暖的春天已经到来,千花百草才能复生了,人也就萌发了游兴。在南阳游踪中,诗人独钟情于初生的柳叶。古人多以柳叶比喻女子的眉毛,而他却反过来,以女子的眉毛比喻柳叶。千颦,指在漫长的冬天里,柳叶不能生长。一笑,指到了春天,柳叶一齐舒展。设想奇特,而又合于情理。《北陂杏花》这首诗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能力。ABC.正确。D.有误,“各占春”说的是“花”和“水中的花影”尽态极妍的景象,并非两处杏花争奇斗艳。故选:D。(2)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换得千颦为一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杨柳从含苞待放到枝叶张开的过程。从愁眉到笑颜,描写出了诗人心情上的复苏,使人体会到生机勃勃的景象。(3)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这是一首咏物事。诗人借杏花暗喻自己。分析时应首先指出象征及借物喻人等的手法。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这两句对偶精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春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花儿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答案:(1)D(2)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嫩柳开始舒展自己的枝叶,就像是久蹙愁眉的美人终于展颜一笑:嫩黄的柳条随风摆动,又如同万楼金丝在春光肆意飞舞,绚烂夺目。(3)在诗人眼中,北陂和南陌的杏花虽然都难逃飘零的结局,却有着高下之分,北陂杏花被春风吹得如飞雪满天,零落池塘里,仍能像白雪般保持素雅洁净的品性;南陌杏花则零落在喧闹处,遭人践踏,沾染污秽。诗人借此咏物抒怀,表达自己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性格和节操。译文:7.(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绍兴灯景张岱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①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②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③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丈,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④,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万历间⑤,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⑥。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选自《陶庵梦忆》卷六)[注释]①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②《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③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处所。④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⑤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1620年。⑥蕺(jí)山:绍兴古城内小山。(1)下面哪一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CA.故家家可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B.以佛图灯带间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岁论战》)C.锣鼓声错觥筹交错(《醉翁亭记》)D.而年来有效之者恐托付不效(《出师表》)(2)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DA.处处有人团簇看之跳大头和尚的表演B.天晴,无日无之乡村夫妇进城赏灯C.而年来有效之者父叔辈于龙山放灯D.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朱相国家蕺山放灯(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②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绍兴灯景之“盛”?(5)作者在文末写到“由今思之,亦是不恶”。结合你对张岱以及《陶庵梦忆》的了解,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分析】参考译文:绍兴的灯景,为海内所夸奖的原因,并没有其他的,主要是竹子的价格低、花灯的价格低、红烛的价格低。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可以承受它,由于它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都把不能张灯当作羞耻。因此,从四通八达的道路以至贫穷人家的曲折小巷,没有哪一家没有花灯,亦没有哪一家没有灯棚。灯棚用两根竹竿搭成过桥,中间横著一根竹竿,挂上一盏雪灯,六盏灯球。大街上的灯棚数以百计,小巷数以十计。从巷口回头观看巷内,各式各样的花灯重叠堆积着,色彩鲜妍,飘飘洒洒,也足以感动于人。十字街头搭建的木棚,挂著一个大灯,俗称为“呆灯”,上面画着《四书》《千家诗》中的故事,有的写着灯谜,大家围着灯笼站着猜着这些灯谜。庵堂、寺庙、道观用本架作柱灯及门额。写着“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样。佛像之前悬挂着近百盏红纸荷花琉璃灯,用佛图灯带相间插着,灯光旺盛明亮。庙门前的高台上,锣鼓喧天,吹拉弹唱,直到五更时分。城市商业中,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邻里相约,因此那里的灯市特别兴盛,有杂耍者是在那地点进行舞狮变形的活动,有鼓吹弹唱表演,烟火施放,挤杂在一起。小街曲巷一有空地,就跳大头和尚舞,锣鼓声声交错,处处有人团团簇簇地观看着。城中的妇女大多是相随着步行,前往最热闹的地方看灯,不然的话,就是大家小户杂坐在自己的门前,吃瓜子和糖豆,前来观看赏灯的男男女女,直到午夜才散去。乡村夫妇多在白天进城,打扮过后,东奔西走,叫做“钻灯棚”,亦叫做“走灯桥”,天晴时没有哪一天不是这样。万历年间,我父亲与叔叔辈在龙山放灯,被称为一大美事,而且历年来还仿效龙山放灯的人。第二年,朱相国一家就在塔山放灯。第三年,又到蕺山放灯。蕺山放灯为小户人家仿效,用的是竹棚,大多悬挂一些纸糊的魁星灯。一个轻挑浮薄的人作口号嘲讽它说:“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篠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现在绍兴的灯景来想这首诗,我认为并不是不好。【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解答此题,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在学习中要注意识记文言实词,还要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A.句意:所以家家户户可以承受它。为:承受。/句意: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受:接受。B.句意:用佛图灯带相间插着。间:相间。/位高禄厚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C.句意:锣鼓声声交错。错:交错。/句意:酒杯和酒筹相互交错。错:交错。D.句意:而且历年来还仿效龙山放灯的人。效:效仿。/句意:恐怕先帝的嘱托不能实现。效:实现。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词义正误的辨析。ABC.正确;D.有误,由“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可知,被轻薄子嘲笑的小户人家的蕺山放灯。故选:D。(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①重点词有:故,所以。句意:所以家家户户都把不能张灯当作羞耻。②重点词有:或,有的人。句意:有的写着灯谜,大家围着灯笼站着猜着这些灯谜。(4)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可知数量之多;由“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更于其地斗狮子灯”可见种类之繁,遍布之广;由“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丈,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东穿西走”可见双赏之众。(5)本题考查人物心理。解答此题,要结合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张岱“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明亡后他隐居山中,从事著述,对往昔繁华多所追忆,于是就有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文集,其中的作品多寄寓着故国之思。文章结尾写轻薄子所作的四句口号,看似恶谑,实是伤感。当时让人嘲笑的“蕺山灯景”现在也不见了!作者说“繇今思之,亦是不恶”即有此意。繁华易逝,盛景难再,每每忆及往事,一种苍凉、悲愤、伤感的情绪便弥漫上作者的心头。据此作答即可。答案:(1)C(2)D(3)①便宜,所以家家户户把不能做灯当做羞耻的事情。②有的(灯上)写上灯谜,人们围着灯站着猜谜。(4)数量之多,种类之繁,遍布之广,双赏之众。(5)当年那灯景的盛况真是令人难忘,就算被轻薄子嘲笑的小户人家的蕺山放灯,现在想来也是颇有情趣,只可惜盛世难再!8.(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面对多元“选项”更要主动阅读贾想①在印刷时代,我们谈到阅读,想到的是青灯黄卷、白纸黑字,是人与纸、字与墨的亲密时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煤介成为语言文字的新载体。我们的阅读场所从图书馆、报刊亭、书案前,慢慢转移到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移动阅读应用当中。网络文学、新媒体文章、音频听书这些线上阅读形式,正在成为阅读的主流渠道。②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很难完整读完类似《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经常会标明需要几分钟读完,微博、朋友圈的文字常常不过百字。我们阅读的总体时长可能在变长,但阅读时间常被切分成碎片。眼花缭乱的各类读物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耐性。这种追求“即时满足”的浅尝辄止的阅读,有人称之为浅阅读。③浅阅读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的。现在所说的深阅读是印刷时代阅读方式的延续。深阅读面对的文本往往篇幅更长、难度更高,需要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性投入,由此得到一种“延迟满尺”。人们通过深阅读获取的不是想法,而是思想;不是脑洞,而是创造力;不是思维碎片,而是思维范式。深阅读对于传承人类的智慧,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④但是,阅读的深浅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现在提倡的深阅读,曾经也可能是一种浅阅读。一个挑灯攻读《尚书》的读书人,可能会认为白话《水浒传》有些浅显。阅读的内容越来越通俗,但世界的信息、人类的知识也随之得到扩散。浅阅读在平等获取知识、普及文化、打破信息壁垒等方面,功不可没。⑤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比辨析深浅阅读更重要的,是在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之间做出选择。在阅读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倾向于积极主动的阅读。而今,阅读资源极度充裕,“能不能读到”的问题,让位于“选择读什么”的问题。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资源,很多读者患上了“选择恐惧症”。人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不是,所以干脆把选择权交给阅读平台,交给智能推送这个新功能,交给强大的算法。⑥算法透露了数字时代的显著特征:人的行为、性格、趣味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分析,从而变得可预测、可追踪。在“推荐”页面里,信息的选项看似增多了,但多种多样的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供用户选择,而是一次只出现一个。这样一来,信息之间的横向比对、斟酌、辨别,被省略和跳过了。人们面对信息常常只有两个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长此以往,阅读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与趣味模式,“精准投喂”用户想看的信息、爱读的书。困住人们的“信息茧房”,就是这样形成的。⑦因此,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主动阅读的文化。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从各种算法、各种“推荐”那里,拿回自行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不被算法裹挟的同时,让算法成为阅读的助手。利用算法来明确自己阶段性的阅读需求和趣味,进而调整阅读计划。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在难以整合的碎片化时间里,可以以浅阅读为主,掌握时效性更强、更务实的信息。有整块时间的时候,就切换到深阅读模式,打开书架上的纸质书或者手机里的电子书,沉浸到一个长篇故事或者投入到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当中,沉下心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心智。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才能过上更充实、更有效的阅读生活。(《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3日)(1)下面对于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梳理,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BA.选文从印刷时代和数字时代阅读形式的变化说起,指出线上阅读以其传播渠道广、信息种类和数量多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B.②③④段,从成因、特征、作用等角度,对浅阅读和深阅读做具体分析,明确了两者的区别,指出浅阅读是从深阅读发展而来的。C.⑤⑥两段中,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进入数字时代,虽然阅读资源极度充裕,但是大数据分析也会对读者的阅读选择起到限制作用。D.经过层层分析,作者在第⑦段中明确了“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的观点,并对数字时代如何进行主动阅读做了具体指导。(2)第⑥段中提到的“信息茧房”是指什么现象?它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后果?(3)数字时代,我们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作者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给出了怎样的建议?【分析】选文从印刷时代和数字时代阅读形式的变化说起,指出线上阅读以其传播渠道广、信息种类和数量多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②③④段,从成因、特征、作用等角度,对浅阅读和深阅读做具体分析,明确了两者的区别,指出深阅读是从浅阅读发展而来的。⑤⑥两段中,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进入数字时代,虽然阅读资源极度充裕,但是大数据分析也会对读者的阅读选择起到限制作用。经过层层分析,作者在第⑦段中明确了“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的观点,并对数字时代如何进行主动阅读做了具体指导。【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根据第④段“我们现在提倡的深阅读,曾经也可能是一种浅阅读”,所以应该是深阅读是从浅阅读发展而来的。故选:B。(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在‘推荐’页面里,信息的选项看似增多了,但多种多样的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供用户选择,而是一次只出现一个。这样一来,信息之间的横向比对、斟酌、辨别,被省略和跳过了。人们面对信息常常只有两个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长此以往,阅读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与趣味模式,‘精准投喂’用户想看的信息、爱读的书。困住人们的‘信息茧房’,就是这样形成的”可知: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在蚕茧一样的“茧房”中的现象。通过算法推荐,人们面对信息常常只有两个选择,可以得出接触信息单一,让人困于“信息茧房”变得偏激,盲目自信。(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总结概括,最后一段“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作者已提出了建议,可直接摘抄。答案:(1)B(2)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在蚕茧一样的“茧房”中的现象。后果:会使得人们接受的信息过于单一,长此以往会让人变得偏激,盲目自信,认为自己的偏见是真理。(2)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9.(1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蒲松龄是一盏灯罗振宇①有一天,作家贾行家问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部。我说是《聊斋志异》。②我跟他开玩笑讲,我的青春期教育是通过《聊斋志异》完成的。一个书生,夜宿荒宅,接着,来了个美貌的女子,然后成就一段好事,开始一场传奇。这是一个不会追女生的大男孩最喜欢的故事类型。现在看来,《聊斋志异》对我的影响,确实超出其他书。③我通读过三遍《聊斋志异》。第一次是在大学一年级放寒假的时候。在南方那个又潮湿又阴冷的冬天,我披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缩在被窝里读《聊斋志异》。读到兴奋的地方,我披衣而起,绕屋转圈。那种经常被点燃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是第一次那么完整地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我对文言文有不错的语感,其中至少有一半功劳来自读《聊斋志异》。④不过,这还不是我喜欢《聊斋志异》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蒲松龄这个人。⑤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十九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就得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半个山东。蒲松龄起点很高,才气又大,年纪又轻,按照常理,只要努力,博个功名,考个举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科举时代有一句话,叫“场中莫论文”,考场成败有时候跟文才没多大关系,与运气关系很大。蒲松龄的运气就特别不好。此后的五十多年,他一直卡在秀才这个级别上。考了一辈子,再无所获。⑥蒲松龄一辈子的谋生之道,许多时候是在大户人家当私塾先生,虽然不能说多穷困漆倒,但是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因为教书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他虽然和妻子刘氏感情很好,但是一生也是聚少离多。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聊斋志异》。⑦你可能会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中国古代有才华的人,在官场不得意,这不是常态吗?杜甫有一句诗叫“文章憎命达”,有才华的人总是命运不好,这有什么稀奇的呢?⑧还是有点儿不一样。⑨其他的文人,即使在仕途上不顺利,但还是可以将文学创作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的文学,诗和词,才是最受追捧的文体。写出好诗词,虽然不见得能当官,但在民间还是非常受尊敬的。李白诗名远播,连唐玄宗都要召见他。杜甫诗名远播,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关照,所以才有成都的杜甫草堂。就连柳永那样的填词高手,虽然当时词在文体上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皇帝也知道他,不是还让他“且去填词”吗?就算仕途不得志,但是柳永在民间还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文人只要有现实成就感,只要还能听得到身边传来的掌声,他的精神支柱就还在。⑩但是蒲松龄不同。如果你读过一遍《聊斋志异》,你就会被蒲松龄的用心震撼到。它里面的文章谋篇布局之巧妙、遣词造句之精当,再大的才子,也是要倾注毕生心血才能做到的。⑪你可以对比着看两本书,一本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子不语》,还有一本是大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写狐鬼神仙故事的,名气也很大。但是,对比着一看,就知道,它们和《聊斋志异》完全不在一个档次。⑫看《聊斋志异》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写小说,这种在当时看来这么不重要的事,但蒲松龄每次下笔时,都有一种凛凛的敬重感。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他心里的读者,一定不是当世的人。⑬蒲松龄对标的人不是写小说的,也不是写诗词的,他对标的是司马迁。《聊斋志异》中许多篇小说最后的那一段“异史氏曰”,也是借鉴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其实,这两个人都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一种文体。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时候,他们都极其孤独,都是一个人,没有知音,以一杆笔面对千秋万代,都花了一生的心血,著作都篇幅巨大,都是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它能不能流传下去。但是,他们都写了。⑭借用司马迁的那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是不发这么大的愿,很难想象,蒲松龄能够坚持下去。⑮如果对标到司马迁,就更能看出蒲松龄的非同寻常。⑯司马迁写的《史记》是孤愤之作,他被汉武帝施了宫刑之后,身受奇耻大辱,一腔孤愤没处宣泄,全部扑到了写《史记》上面。⑰但是蒲松龄的一生,并不曾面对这样的绝境。他的人生一直有很多可能性。对科举这条路,他一辈子也没有彻底放弃。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刘氏劝他,算了吧,别考了。他还问刘氏,难道你不想做夫人吗?现在有记录的,蒲松龄是考到了七十多岁,一直考到走不动路为止。⑱作为一个在乡间很受尊敬的读书人,蒲松龄对于社会事务也非常尽心。他写过《农桑经》,传播农业知识;编过《药崇书》,讲解医药养生;还编过《日用俗字》《婚嫁全书》,向村民普及文化。他平时还为老百姓写过很多状子,参加救灾救荒。到七十岁时,他还上书检举贪官。⑲回看蒲松龄的一生,十九岁春风得意,然后一路高开低走,以世俗的眼光看,他没有什么成就。如果换成一般人,心态早就崩溃了。但是蒲松龄没有,还是那么认真,对每件事都认真,下笔时的每一个字都认真。认真到就像他已经知道,这部《聊斋志异》在后世一定会光芒万丈一样。⑳我从十几岁开始读《聊斋志异》,蒲松龄一直是我的一盏灯。认真做平凡的事,就像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就像面对千秋万代一样。如此,再普通的人生,也能够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㉑大学时,有一次,我偶然读到蒲松龄的一句诗,当时就流泪了。那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与他恩爱了一辈子的妻子刘氏先他而去。他来到亡妻的墓前:“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甲不一应,泪下如流泉。”我想叫你的名字,听到你的回答;我分开墓前的杂草坐下来,想跟你说说心里的苦楚。但是,我怎么敲你的墓碑,你也不回答,我的泪止不住地流下来。㉒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天人相隔带来的巨大悲伤。也是第一次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只是这一世,你还可以超出自己的生命大限,向亲人、向后世诉说﹣﹣无论小声地倾诉,还是大声地呼喊。就算对方听不见,你还是有了属于自己深情的一生。(选自《读者》2021年第7期,有删改)(1)阅读本篇文章后,小明同学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班长筹划举行一次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研讨,帮助他完成任务。①在班里组织一次《聊斋志异》阅读推荐会。根据选文内容以及你对《聊斋志异》的阅读体会,帮助小明写出三条推荐理由。②以“蒲松龄的深情一生”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分四个板块向班级同学介绍蒲松龄。请你帮助小明写出四个板块的名称,并简述各板块内容。③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小明和班长发生了分歧。小明建议准备一些关于司马迁的材料,班长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小明应该怎样劝说班长接受自己的想法呢?④专题研讨活动总结会上,小明打算以下面的一组句子作结束语。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帮助他将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蒲松龄是一盏灯,他陪伴我们走过寒冷的冬夜,感受文学的温暖;蒲松龄是一盏灯,他教会我认真做平凡的事,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蒲松龄是一盏灯,他坚守孤独,成就巨作,烛照千秋万代。。【分析】本文记叙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聊斋志异》。赞扬了作者情系百姓、情系妻子、情牵科考、情注聊斋。表达了作者对蒲松龄的赞美、敬佩之情。【解答】(1)①本题考查名著了解。用唐人传奇的叙事委屈之笔,来写六朝志怪性质的狐鬼神仙精魅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非法干扰、扰乱行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影视作品赏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歌曲与旋律写作常识(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版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据结构》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科技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校医院工作总结
- 沈阳理工大学《化工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规范合同管理流程的通知
- 合肥住房租赁合同
- 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美甲师)参考试题及答案
- 在线学习新变革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航空器系统与动力装置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高质量培养的路径探析
- 解除产品代理商合同范本
- 2023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4年中国汽车喷漆烤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年生产10000吨鹌鹑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养老照护赛项)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书法(校本)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阿米巴经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浓缩3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