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试题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单选题1.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铜柄铁剑出土于甘肃灵台的一座春秋早期墓中,初期制作的铁器多为削、刀等一些小工具。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冶铁技术 B.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 D.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完全取代铜制工具2.西周规定手工业者不能迁业,世代相传。这一规定(
)A.意在保持手工业队伍的稳定 B.束缚了手工业者的自由迁徙C.保证了手工业产品的高质量 D.表明西周手工业者地位提高3.晚唐陆龟蒙的《未耜经》称当时某耕作工具由“长直辕改为短曲辕”,“加装犁评”,“改进犁壁”。这种工具的使用(
)A.在当时黄河流域已普及 B.为地方割据提供了支持C.体现了我国耕犁基本定型 D.推动了稻麦复种制的发展4.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因其脆弱性阻碍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B.小农经济是与当时生产力条件相适应的生产模式C.简单的生产结构使中国古代农业长期落后于世界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近代转型5.如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
)A.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陶瓷产品种类繁多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规模宏大分工精细6.早在先秦时期,铁犁牛耕已经出现,秦汉以来,又创造了犁壁,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发明的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 D.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7.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8.《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这里的“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
)A.民间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9.西汉初年,政府明令禁止杀牛,重惩盗牛。东汉末年,“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以上举措(
)A.反映了牛耕在全国普及 B.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C.说明政府治国法律严苛 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导向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达到91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614.8市斤,全国耕地面积有2.3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达到94%,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
)A.抑制了手工业持续发展 B.促成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推动了均田制普遍实行 D.导致铁犁牛耕广泛使用11.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据此可推知(
)A.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 B.汉代民间冶铁作坊发展迅速C.汉政府重视官营手工业发展 D.汉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步12.汉代《盐铁论·水早》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种手耨,土樱(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 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13.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A.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C.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 D.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14.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也是古代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A.坯车 B.匣钵 C.支钉 D.垫饼15.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16.战国时期,铁制兵器较为罕见,大多数只限于楚地。到西汉时期,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不仅能够被生产出来,而且如灯、釜、炉、剪等铁制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都已被广泛使用。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时期(
)A.铁器生产趋向生活化 B.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C.政府重视铁器的普及 D.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17.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到了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 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D.奖励耕织的经济政策18.《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D.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元初王桢《农书》所载100多种农具,其中绝大多数宋代均已有之,并且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列。这个农具家族中的多数成员,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表明宋代(
)A.基本完成了传统农具的定型化 B.南北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差异C.小农经济处于持续不断衰退中 D.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20.在家庭和社会劳动分工中男子劳动的作用及意义的提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男子劳动发展的重大意义是A.使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 B.使人类进入氏族社会时期C.推动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D.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1.甲骨文的“籍”字作人执耒而耕之形,“力”字作单齿木耒之形,“男”字作以耒耕田之形。这说明当时(
)A.耒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B.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C.还未出现金属铸造的农具 D.木制农具都比较粗糙简单2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23.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中提到:商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制造水平很高,为什么青铜农具数量很少呢……铜器在古代是贵重的“美金”是原因之一且是重要原因。这反映了商周青铜农具数量少的直接原因是A.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成熟 B.青铜器相对比较昂贵C.铜矿比较少且开采困难 D.铁农具已经开始推广24.“匣钵由来格不同,一般层叠着砂工;更多平匣排清器,遥望馒头正出笼”。对诗中“匣钵”的解读正确的是A.提高了馒头烹制的效率 B.可以防止有害物质污损坯件C.可以调节坯车转动快慢 D.为了防止器物烧制中的粘连25.“何足挂齿”的“齿”原指织机上的定经齿,能挂在齿上的丝,就能被织成锦,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丝丝入扣”之“扣”通“筘”,原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这些成语的由来折射出古代中国(
)A.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B.士大夫精通纺织技术C.民营纺织生产效率高 D.手工业生产精益求精26.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A.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B.大豆成为唐宋时期人们的主食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 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一些改变2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材料反映的主旨思想是A.舍本逐末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国富民强28.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模式专门性 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C.自然经济封闭性 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29.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耕作工具——铁犁铧
②灌溉工具——翻车③纺织工具——陶纺轮
④制瓷工具——支钉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30.《礼记・王制》有云:“诸侯无故不杀牛“汉代的法律明文规定严禁杀牛,此后历代几乎都沿袭此法,只有老死、病死的牛经过检验后才能屠宰以供食用。唐宣宗时,自杀牛会被判“徙一年半”或“徒一年”。中国古代历朝政府严禁杀牛的主要目的是A.阻断疫病传插途径 B.塑造封建神权C.保护农业生产资料 D.维护生态平衡二、材料分析题31.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材料二
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功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铜柄铁剑出土于甘肃灵台的一座春秋早期墓中”可知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冶炼技术,A项正确;根据材料“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对比同时期的中国冶铁技术和世界冶铁技术,无法得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排除C项;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完全取代铜制工具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保持手工业者数量,保持手工业队伍的稳定,西周规定了手工业者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保持手工业队伍的稳定,排除B项;该规定并不一定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西周手工业者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工具是曲辕犁,在耕地时可以调节耕作深度,操作灵活,适应浅耕和深耕的不同需要,既节省畜力,又减轻了扶犁农民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耕作的效率。这种工具的使用体现了我国耕犁基本定型,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曲辕犁的流传情况,排除A项;B项夸大了曲辕犁的作用,排除B项;这种工具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并不会推动稻麦复种制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依据材料“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推动,而铁犁牛耕代表的就是生产力水平,B项正确;小农经济是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发展,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农业长期领先世界,排除C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农业向近代转型,排除D项。故选B项。5.A【详解】根据材料图示“工匠使用坯车制坯”、“匣钵”、“支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陶瓷业手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涉及陶瓷产品的种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陶瓷业规模宏大分工精细,排除D项。故选A项。6.D【详解】材料“唐朝发明的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反映的就是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南方农业的地位,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了铁犁牛耕,不能说明精耕细作的模式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7.C【详解】根据所学,诸侯的边界由模糊到清晰,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明确了土地的归属,而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A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D项;B项是表现,排除B项。故选C项。8.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书》中记载,西汉时期,“三服官”管理数千人,耗资巨大,和长安城中的“东西织室”情况相似,体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情况,即“三服官”主持经营的主要是官营手工业,D项正确;西汉时期民间手工业规模较小,且与“东西织室”不同,排除A项;西汉“三服官”主要主持的并非私营手工业,排除B项;家庭手工业与“数千人”“费数钜万”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政府禁止杀牛、盗牛和用牛祭祀,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用动力,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牛耕在全国已普及,排除A项;政府治国法律严苛与史实和题意均不相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抑商的导向,排除D项。故选B项。10.B【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达到91市斤……”,结合所学可知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促进粮食产能提升,粮食产能提升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B项正确;抑制了手工业持续发展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A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初的土地制度,排除C项;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是原因,不是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根据材料“……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具有完备的农具体系,这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仅凭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的冶铁遗址情况,无法说明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冶铁遗址是官营还是民营,排除B、C项。故选D项。12.A【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农业经济。根据材料信息“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种手耨,土援淡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A项正确;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盐铁的经营,没有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无对比,无法得出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性别分工,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A项正确;农具制造技艺落后,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也重视农具的改进,排除C项;地理形势的局限,不是中国古代的农具与西欧近代农具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4.B【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匣钵,B项正确;坯车常用于新时代晚期,排除A项;支钉常用于唐宋时期,排除C项;垫饼放置在建盏的底足与匣钵之间,防止盏的底足或垂釉在高温与匣钵粘结而作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5.B【详解】据材料可知,出土文物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且种类较多,这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铁农具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排除A项;出土铁犁,可推测当时已采用铁犁牛耕,但无法推断耕作方式已经成熟,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16.B【详解】考查西汉时期铁器的发展。材料信息显示,西汉时期铁器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生活上也被使用,这说明西汉时期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B项正确;铁器工具被用于社会生活不意味着其生产有生活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显示政府对铁器普及重视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显示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7.C【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制造农具更为专业,所以,农民的许多农具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C项正确;战国时期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还没有占主导地位,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古籍记载人们用马耕田,考古发现春秋晚期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马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排除C项;铁犁马耕出现不能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1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初王桢《农书》所载100多种农具,其中绝大多数在宋代均已有之,不但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列,并且这个农具家族中的多数成员,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表明宋代基本完成了传统农具的定型化,A项正确;南宋时,中国经济中心完成了南移,南方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处于持续不断衰退中”,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农具的发展状况,无法反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是否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20.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劳动关系中占据的优越地位,是父系制代替母权制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男子劳动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时期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B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男子劳动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21.A【详解】由材料“籍字作人执耒而耕之形,力字作单齿木耒之形,男字作以未耕田之形”可知甲骨文中的汉字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耒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A项正确;甲骨文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进步的表现,排除B项;商朝已经出现青铜农具,排除C项;“都比较粗糙简单”表述以偏概全,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2.C【详解】根据材料“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C项正确;A、B、D三项都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毕竟生产工具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排除。故选C项。23.B【详解】根据材料“铜器在古代是贵重的‘美金’是原因之一且是重要原因。”可知直接原因是青铜器相对比较昂贵,B项正确;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成熟与材料“商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制造水平很高,”信息不符,排除A项;铜矿比较少且开采困难不是直接原因,排除C项;铁农具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陶瓷器的烧制,而不是蒸馒头,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匣钵可知被调节快慢,排除C项;匣钵是为了防范有害气体或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而不是为了防止器物烧制中的粘连,排除D项。故选B项。25.D【详解】材料中“定经齿”“筘齿”都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注意“细致”两字,可知纺织技术重视细节,精益求精,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一定是官营手工业,且与管理无关,排除A项;古代士大夫专攻仕途,轻视手工业,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技术精深,与纺织生产效率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6.D【详解】材料强调大豆种植区域扩大,可能会导致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一些变化,D项正确;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即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材料强调大豆种植区域扩大,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均衡,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唐宋时期人们主食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强调大豆种植区域扩大,没有提及生产工具的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27.B【详解】根据材料“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可知贾思勰认为农业是本业,主旨思想是重农抑商,B项正确;贾思勰反对舍本逐末,排除A项;材料农业、手工业、商业是有侧重的,并非工商皆本,排除C项;材料与国富民强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8.B【详解】材料“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体现的是田庄内部的商业交换活动频繁,B项正确;材料与生产模式的专业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活动丰富,非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排除C项;辞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翻车是在曹魏时期;陶纺轮是新石器时代纺织生产工具;支钉是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创业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3篇
- 2024年版专业消防工程承揽协议细则版B版
- 2024年木地板电商平台入驻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儿童看护机构合作协议3篇
- 2024女方背叛婚姻责任承担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3篇
- 2024年度外贸企业外汇借款合同范本:跨境电商融资合同编制规范3篇
- 2024年桥梁建设施工合同
- 春季室外课程设计
- 2024年版权质押合同:电影作品版权抵押融资
- 抖音营销效果评估合同
- 23J916-1 住宅排气道(一)
- 《 人大个案监督制度的实证研究》范文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考试对口招生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专业职业分类明细)
- 国开2024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除法竖式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橡胶伸缩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AQ 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正式版)
- 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