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题(四)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题(四)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题(四)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题(四)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题(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徐州市中考一模模拟物理试卷(四)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B.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C.太阳能无法被人类直接利用D.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2.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幅3、《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22年北京冬奥会把“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其中“霜降”节气中霜的形成是()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越大B.“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5、如图所示,我们看到云龙公园内的石桥,在平静的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形成倒影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6、.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 ()A.前行时突然刹车B.前行时撞上前车C.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7、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等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B.国产大飞机高度上升时,机舱外的大气压变大C.绕月飞行的嫦娥卫星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会一直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D.天舟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天舟一号的重力势能变大8、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 ()A.分子动能减小B.密度不变C.分子数增加D.内能增大9\、如图K21-7所示电路,在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正常工作,且示数相同,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R短路 B.R断路 C.L短路 D.L断路10、小明把安装完成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动机正常转动。若要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下列做法中无效的是 ()A.只对调电源的正、负极B.只对调磁体的N、S极C.同时对调电源的正、负极和磁体的N、S极D.导线①改接G、F点,导线②改接C、E点二、填空题(第1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1、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脍炙人口。“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彩云和彩虹一样绚烂多彩,都是光发生了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彩云可以遮住阳光,说明了;“两岸猿声啼不住”是依据声音的来判断是猿声的。

12、小明乘坐C43次动车,11:58从甘洛南站发车,13:48到达德昌西站,已知甘洛南到德昌西的路程约272km,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km/h(结果保留整数);在德昌西站上、下乘客时,小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列动车正向北行驶,以那列动车为参照物,C43次动车是向(选填“南”或“北”)运动的,在行驶途中动车桌上的苹果突然向前滚动,此时动车正在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13、小淼在家自制了一杯蓝莓汁,他用托盘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这杯蓝莓汁的密度,测得数据如图K8-7所示,则倒入量筒中的蓝莓汁的质量是g,体积是cm3,蓝莓汁的密度是kg/m3。14、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0c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受到的浮力为N;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苹果静止后,浸在水中的体积为c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5、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0~---2s内推力做功为J;2~4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摩擦力;第5s时,推力的功率为W。

16、.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14OC,B点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为,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J,木棒重为17、如图所示,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插线板,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劣质插线板,经质检部门检查发现,部分劣质插线板电源线芯线比合格产品细。请根据焦耳定律解释使用这种插线板存在的安全隐患。解答题(18题4分,19、20题各6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2)如图甲所示为养生壶,壶盖可看做一个杠杆,请在图乙上画出开启壶盖时,作用在A点的阻力F2和作用在B点最小的动力F1。19、一款电保温杯垫(如图K20-10所示)能使杯垫上杯内的水持续保温在55℃左右,功率为16W。把质量为200g、初温为51℃的水倒入杯中保温,5min后升高到55℃。已知c水=4.2×103J/(kg·℃)。求这段时间内:(1)水吸收的热量。(2)杯垫消耗的电能。(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它的电流为0.1A;将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R2的功率为0.4W。求:(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2)电源电压。21、“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通过改变小车释放时高度h、在小车中增加钩码和在木板上铺垫棉布的方法,得到了图2虚线框内的四个实验场景。(1)选用场景③和④进行实验时,可探究小车动能与的关系。(2)在实验中,小车动能越大,则发生碰撞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3)若将场景①和②中的木块均移走,利用这两个场景可探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2、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需再增加一次实验,为此,在场景①的基础上,你所作的调整是。如图所示,小明用新干电池、定值电阻和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填“断开”或“闭合”。(3)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4)小明一直用两节电池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认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你指出该组实验序号并说明判断理由:。实验序号①②③④电压0.81.62.43.0电流0.160.320.602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木梁承重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建造时使用竖立的木柱和横架在柱上的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以支撑屋顶的重量。这样的建筑模式要求木梁有较大的承重能力,否则木梁可能会过度弯曲甚至断裂。起初人们认为原始形状的原木更坚固,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宋代的建造规范《营造法式》中,对木梁的要求是“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分为厚”,即矩形木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3∶2,这个规范非常接近现代建筑学的要求。用如图甲所示的方式可以测试木材的承重能力,在一定限度内木材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木材发生形变时,中间位置的形变量最大,一般用中间位置的形变量x来表示整段木材的形变量。木材的形变系数为E,其计算式为,其中l为木材的长度,h和b分别为木材横截面的高和宽,F为施加在木材上的压力。现代建筑设计要求木梁的形变量不大于木梁长度的,以保障房屋的安全。(1)三根用同种木材制成的木梁,长度、横截面积大小均相同,按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方式使用,其中承重能力最强的是;(2)为提高木梁的承重能力,可以在木梁上粘贴一层抗拉伸的材料,效果最好的粘贴位置是();A.木梁的顶面

B.木梁的底面C.木梁的侧面

D.效果都一样(3)在木材承重能力测试中,得到压力F和形变量x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正确的是;(4)一根木梁长为4m,横截面高为0.1m,宽为0.06m,所用木材的形变系数为1×1010N/m2,则该木梁的最大承重为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B2、C3、B4、D5、B6、D7、D8、D9、B10、C二、填空题(第1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1、折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音色12、148南减速13、26201.3×10314、1.8上浮14015、.0大于816、杠杆361017、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线,电源线芯越细,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容易引起火灾。三、解答题(18题4分,19、20题各6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8、略19、:(1)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Δt=4.2×103J/(kg·℃)×200×10-3kg×(55℃-51℃)=3360J。(2)杯垫消耗的电能为W=Pt时=16W×5×60s=4800J。(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为η=Q吸W×100%=20、解:(1)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R2大=U2(2)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U=U1+U2=IR1+U2=0.1A×R1+5V①,将滑片P移到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