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探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探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探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探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探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研究摘要 I目录 IIITOC\o"1-3"\h\u23107一、微信公众号的定义及其功能 213547(一)微信公众号的定义 226644(二)微信公众号的功能 2194311.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功能 273912.微信公众号的思想传播功能 314163二、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认定及内容 332546(一)著作权作品的认定 33301(二)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认定 3296931.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的认定方式 435172.微信公众号的作品著作权认定的标准 54819(三)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归属 53649三、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614033(一)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行为类型 7316831.转载侵权行为 78892.洗稿侵权行为 729031(二)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客观构成要件 8249511.侵权行为的定义及认定 8122062.损害事实的定义及认定 82226(三)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观构成要件 993741.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915222.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判断 1026969(四)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因果关系构成要件 1129932四、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 113335(一)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立法保护 1116298(二)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行政保护 1229847(三)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司法保护 1230274五、结语 1215132参考文献 14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保护问题研究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在这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过去信息的获取我们都主要依靠着报纸、期刊等传统纸媒的方式;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完备,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开始变得多种多样了。也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微信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平台;而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微信公众号因运而生。微信公众号的产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改变了人们发表自己观点的方式。微信公众号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的同时,也因为这个新生事物产生了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在2014年第一例有关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纠纷审判过后,就出现了愈发多的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有关的侵权纠纷的案件。自2015以来,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纠纷多达600多例。根据“维权骑士”侵权数据监测显示,2017年6至7月间,微信平台上著作权侵权次数高达346854次,是其他所有自媒体平台侵权次数总和的十倍。2018年全年度,微信公众号共发生著作权侵权3757726次,是侵权发生量最多的平台,这其中,92%是公众号之间互相抄袭,平均每位公众号作者被抄袭18次。张浩宇,陈唯一.微信公众号侵犯著作权的现状、成因及规制.法制博览.2020年03月下.第28页在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另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途径的过程中,虽然目前已经存在许多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有关的侵权纠纷审判,但是因为我国法律上有关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的保护等问题上还是比较欠缺的。就目前而言我国对微信公众号著作权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有《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三部法律条文。而这前两部相关法律也因为其主要对象是一般的著作权以及一般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不只是针对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的保护。因而也就导致了在对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的侵权认定的一些细节上存在很多相关的法律空白。这也导致了当一些著作权侵权行为发生时,例如洗稿行为,因为法律的不完善导致了司法审判上的困难,从而最终导致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无法受到相应的保护,同时也助长了“洗稿”等各式各样的侵权行为的肆意横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从微信公众号本身的特征以及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的特征出发,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微信公众号的定义及其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08月23日由腾讯公司正式推出上线,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其目的是为了给微信用户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一)微信公众号的定义微信公众号,简称“公众号”,它依靠于微信这个一个软件应用,给微信的用户提供获取信息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的平台。微信公众号给一些企业、事业单位还有个人提供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企业、事业单位能够对微信用户发布一些有关于自身的信息。个人也可以申请公众号,个人申请的公众号更多是个人用于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途径,在微信公众号上,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微信公众号作品。而微信的用户在关注微信公众号后,能够接收到相关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资讯。微信公众号本质上与企业自己建立的网页有点相似,只是它是依赖于微信这个应用,无须所有者建立自己的网页,在使用上也相较于网页更方便快捷。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微信公众号因为依靠的是网络信息技术,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所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也不断地有所完善。微信公众号发展至今主要的功能有三个。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功能微信公众号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企业和政府等单位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自己的企业信息,然后通过微信渠道将品牌推广给上亿的微信用户。比较常见的有一些餐饮公司为了方便,会请顾客在点单的时候,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点单。而在顾客对其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过后,企业就借助微信公众号来发布一些有关于自己企业的信息,比如一些优惠信息和企业所做的一些慈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公众对自身企业的了解。而且微信公众号的申请门槛很低,相较于电视广告这种宣传方式,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成本很低,操作也比较便利,十分适合企业的日常宣传。而且相较于普通的宣传方式,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方式更为多样。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可以采用文字、语音以及多种方式同时进行信息编辑。常规的公众账号,可以推送文字、图片、语言等多种内容。而认证的账号,有更高的权限,能推送更加漂亮的图文信息。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拉近和用户的距离,让宣传活动变得更加活灵活现,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活动宣传。国家行政机关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提供一些便民服务并发布一些政府公开的信息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很符合我国便民政府的构建的设想。微信公众号的思想传播功能微信公众号的思想传播功能是指微信公众号的所有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来发表一些文章、图画、摄影作品等等,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利用这个平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作家”,而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向报纸期刊进行投稿。同时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了自由撰稿者获取报酬的一种新的平台。自由撰稿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获得阅读的用户打赏。而微信的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阅读到这些作品,而不再需要依靠报纸期刊才能获得信息;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阅读者还可以通过评论的方式与作者产生思想的碰撞。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认定及内容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生的信息传播平台,因为它的作品所依靠的是信息网络技术,和传统的作品相比依旧存在区别与差异。那么怎样判断微信公众号的作品能否被认定为受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呢?著作权作品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推断出:著作权认定的作品是必须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出作者的智力成果,同时必须具有独创性的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的作品。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认定微信公众号的作品展现依靠的网络信息技术,而网络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传输媒介,其具有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开放性、便捷性、全球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因此微信公众号的作品相较于传统的作品也具有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那么与传统的作品相比,微信公众号作品在著作权上的认定也可能存在有所不同。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的认定方式根据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微信公众号的作品的组成形式是多样的,为了给读者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微信公众号的作品往往会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认定微信公众号的作品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需要将二者甚至三者的组合进行一个拆分,把图片、文字和视频三者单独地看做一个作品进行看待。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上通常采用的是把图片和文字和视频这几种不同的作品形式进行拆分,进行单独的认定。例如:北京全景视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昌蓝光和骏置业有限公司、长沙拓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南昌蓝光和骏置业有限公司、长沙拓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使用了北京全景视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合法转让获得的一张摄影作品的图片,而被认定为侵犯了著作权。为什么采用这种认定方式呢?首先是关于微信公众号作品的完成在很多的时候图片提供者与文字提供者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文字和图片所产生的著作权的所有者是不同的。如果在认定微信公众号作品的时候不将不同类型的作品形式进行拆分,那么在处理侵权纠纷的时候,对权利的确定就会出现问题。其次是对于单独的文字作品、图片作品和视频作品的著作权认定,司法实践上的法律依据会更为广泛,更加有利于司法审判者进行审判,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对作品的著作权进行保护。虽然在司法实践上采取的是进行单独的作品认定,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能否认微信公众号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也能够成为著作权的作品。尤其是在判断微信公众号的文字作品能否被认定为剽窃的时候,法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作品的板式来认定是否存在侵害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在笔者看来,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的排版的本质是为了更加贴合文章的思想,因此在司法实践上,法官也可以把文章的板式当做一个判断作品是否剽窃的方面进行判断。但是板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的依据,因为实际上微信公众号作品的板式本质上也是属于受到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的范畴。如果微信公众号作品的板式完全一致,那么侵权行为人可能还会同时侵犯原作品的板式的著作权人对于该板式的著作权。根据上述对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的认定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微信公众号的作品的著作权认定方式与传统的作品的著作权认定方式是没有差别的,尽管将微信公众号作品中文字作品与图片作品等组合作品进行拆分,但是其认定方式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微信公众号的作品著作权认定的标准因为微信公众号的作品与传统的作品的著作权认定实际上是相同的。所以认定微信公众号的作品著作权的标准也应当与传统的作品的著作权认定标准相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个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的保护仍然还是从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入手的。微信公众号作品的独创性独创性的定义,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有些学者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指出了传统观念的不足,基于存量要素与增量有的区分,将独创性解释为“在作品中形成新的符号组合形式、新的艺术形象、新的结构布局、新思想、新观点、新情节。”魏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著作权问题探析魏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著作权问题探析.中国出版.2018年第3期.第51页李文华,周利海.《期刊微信平台著作权保护.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3月.第9~10页微信公众号作品的可复制性可复制性强调的就是作品有一个客观有形的形式,能够进行传播。虽然微信公众号的作品不像传统的纸质作品那样能够直接在纸上进行复制,但是微信公众号的作品利用的数字技术,将作品的内容固定在网页上。通过一定特殊的方式,它依旧是可以被复制用于传播的。其次就是人们还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将其进行传播。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归属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是当作者创作完成作品后自动获得对该作品的著作权。因为著作权实际上分为著作人身权利和著作财产权。一般情况下著作权的人身权利都直接归属于作者。而著作权的财产权能够通过合同或者其他合法的形式进行转让。因此在认定著作权的财产权时,不能够仅仅依据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还有看是否存在其他的合法的例外情形。而由于微信公众号作品的组成形式是多样的,而且在司法实践上也通常采用了单独对不同形式的作品认定著作权侵权。因此在确定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的时候,还是采取文字作品、图片作品和视频作品进行单独认定权利归属。众所周知,微信公众号的作品大部分都属于组合形式的作品,如果微信公众号的文字作品以及微信公众号的排版都由同一个人完成,那么该创作者是否会因为微信公众号作品是一个组合作品而认定该作品为一个汇编作品呢?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称为汇编作品。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但是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微信公众号作品并不能够被看做为一个汇编作品。因为我们认定的汇编作品应当是同一类型作品的汇编,比如文字作品的汇编、图片作品的汇编等等。如果把这种情况下的微信公众号的作品认定为汇编作品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降低了汇编作品的门槛,这种情况也会产生很多著作权侵权问题。相反我们会认为该创作者分别对文字作品、图画作品、板式作品分别享有著作权。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号平台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微信公众号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上升。但是随着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数量增加,有关于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也就越来越多。与传统的纸质作品的著作侵权行为相比,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的隐蔽性更强。这是由于微信公众号的本身性质所决定的;首先,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只有其粉丝可以接受到其信息,使原作者在大量的公众号中很难找到侵权者;同时,微信公众号在推送文章的时候,并不会将文章的全部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张浩宇张浩宇,陈唯一.微信公众号侵犯著作权的现状、成因及规制.法制博览.2020年03月下.第28页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行为类型因为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依靠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所以导致了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的形式也就更加多样了。目前对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的行为常见的主要有三种转载侵权行为转载的侵权行为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了。这种行为一般是微信公众号的所有者将发表于其他平台的一些作品,通过一些手段复制粘贴发表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面。这种转载又分为未标明出处且未获得授权的转载和标明出处但未获得授权的转载行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署名权。未标明出处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侵犯了著作权人的署名权;而未经授权进行转载会减损著作权人在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时所获得的一些经济收入。这种侵权行为一般在司法审判的时候,因为其侵权行为明确而能够被直接认定,因为著作权人只要能够发现侵权行为,并进行证据保留,一般情况下都能很好的保护自身的权利。洗稿侵权行为“洗稿”是指行为人将著作权人的作品进行“洗涤”而获得的一个“新”作品。目前在网络平台中常见的“洗稿”方式有三种:一是最简单的替换句子顺序并将部分同义词的替换;二是通过对他人作品的核心思想的归纳,用自己的话进行二次表达;三是对多篇文章进行剪辑,将段落拼凑起来,再适当改变表达方式,融入一些新的观点。刘益欣刘益欣.浅析网络剽窃作品的认定——以“洗稿行为为例”.法制与社会.2018年4月下.第244页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客观构成要件侵权责任客观构成要件是指这个构成要件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侵权责任客观构成要件一般包括客观存在的侵权行为以及因为侵权行为而产生了客观存在的侵权结果这两个要素。侵权行为的定义及认定侵权行为通常是指侵权人的行为违法而侵害了被害人的权利,而且这一个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们主观臆想产生的。因而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则要求就是侵权人存在一个或多个客观存在的行为,例如未经原著作权人的许可而随意改变微信公众号作品的内容等等。而怎样认定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司法实践上怎样证明未经授权而转载他人作品,且不注明作者和出处,通常情况是原告出示自己的作品以及作品发表时间。并且出示被告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侵权的作品内容以及其发表的时间即可。而司法审判者通常根据这几样证据以及其他的相关证据都可以认定侵权行为的客观存在。但是对于通过洗稿的方式抄袭他人的作品的侵权行为的认定,因为侵权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自己的智力成果,但是他的作品是依靠原著作权人的作品而产生的;因此在认定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司法实践上对于这种侵权行为通常采用的通过对思想表达二分法进行前提性判断,并运用相应的实质性相似性认定法,得出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的的结论。对于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这种“洗稿”的侵权行为,因为其在表面上已经与原作品的相似度不高了,但是因为侵权的作品本质上还是抄袭了原作品,所以侵权作品在思想情感上的吻合度会比较高。除此之外,为了保留原文的一些精髓,侵权作品在一些关键的情节上大概率只是换一种方式进行表达,但其内在意思还是与原作品存在一定的重合,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微信公众号作品是否存在“洗稿”这种行为。但是就目前而言,司法审判上很少关于微信公众号“洗稿”侵权的行为认定,更多的都是一些理论学说。损害事实的定义及认定损害事实是指侵权行为侵害合法权利所产生的后果。无论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的侵权行为,还是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的侵权行为,都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作为构成要件。从立先.网络版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从立先.网络版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174页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8页在司法实践上怎样认定侵犯微信公众号著作权的损害事实呢?因为侵权行为的损害事实并不要求产生确切的损害后果,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只要微信公众号的作者认为侵权行为侵害了其的著作权就可以被认定为存在损害事实。但是怎样认定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呢?损害赔偿一般是指侵权行为导致了被侵权人的经济损失。因为微信公众号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关注的粉丝数量,通过粉丝经济来获取广告资源,从而通过打广告的形式来获得收入,所以怎样认定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通常依靠的是侵权的微信公众号作品的点击率以及因为侵权作品而产生的关注人数。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损害赔偿的计算规则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则。因为对粉丝经济的判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切性。所以在怎么判断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旧是没有太多的法律依据的。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观构成要件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主观构成要件是指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侵权人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民法上的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形。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状态。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目前有很多学者都认为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构成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构成是相同的,因而在判断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时候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按照这种观点,那么在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时候,就必须要求侵权人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即故意或者过失。但是如果将这种观点应用到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中,你就会发现因为目前网络技术的发达,所以我们要去认定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时,要求侵权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因为知识产权,特别是其中无须行政等级即可依法拥有的版权,犹豫期无形、具有地域性、受法定时间限制被他人无意及无过失闯入的可能性与实际机会,比物权等权利多得多,也普遍的多。郑思成郑思成.版权法.(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有部分学者认为:在认定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时,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是我个人认定为:目前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又与网络版权侵权又有一点不同。他的侵权形式更多是直接侵权而非间接侵权。根据微信公众号已经发生的侵权纠纷形式,我觉得在认定微信公众号侵权的时候可以直接适用过错归责原则。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判断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公众号为了紧跟潮流,通常会在同一时间段对同一件当时有名的事件进行分析发表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作者可能会有一致的想法,从而导致在微信公众号上出现了类似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认定侵犯行为时采取什么样的归责原则呢?我觉得应当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因为根据著作权作品的要求,著作权的作品只要求独创性,而并不要求有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看法。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了无过错责任原则。那么其导致权利滥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司法实践上,通常采用“接触”规则去认定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但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的侵权的隐蔽性,它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去确定是否存在接触的。而目前的司法审判上判断是否存在“接触”,只要求被告只要存在合理初级涉案作品机会的行为,都可视为接触。对于接触的判定方法。陈锦川法官曾这样阐述:“对于接触,可以直接用证据来证明,比如证明被告曾阅读过、购买过、收到过、被告曾在原告处工作等方式接触过原告的作品;也可以用间接证据予以证明,比如原告作品在被告作品之前已通过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等方式公之于众。”陈锦川陈锦川.著作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人民司法.2007年第5期.第79页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因果关系构成要件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或者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网络著作权侵权中的因果联系一般适用于主张把过错原则作为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的理论主张,只有实施了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并且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后果或者存在实际危害性的危险行为都应该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夏来祥,田伟夏来祥,田伟.浅析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法制与社会.2009年8月中.第48页微信公众号作品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虽然就在最近我国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了,但是这一次有关著作权法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无法解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信息的著作权侵权的问题。而且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也导致了对于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侵权出现了更多的新形势。虽然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了减少其平台的著作权侵权问题,也采取了一些能够保护微信公众号作者的著作权的方法,比如发布了原创声明等等。但是这只能在小程度上减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而不能做到很有效的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进行保护微信公众号平台作者的著作权。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立法保护对于信息网络版权的保护,我国目前的立法主要由《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几部法律法规组成。但是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有区别于其他著作权的特点,因此如果仅仅依靠这些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解决当下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的问题。当然如果仅仅针对微信公众号的著作权出台一部法律这样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但是有关机关可以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结合一些目前微信公众号的问题,出台一些法律解释即可。此外,著作权法在保护著作权的同时,也对著作权进行了合理的限制,即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对于合理使用而言,虽然《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确了8种情形,但除了极少数的特殊情形外,微信公众号转载或传播他人作品都很难符合上述8种合理使用的具体范围。而合理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版权人的创作积极性,也有助于普通公众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资源。毛艳青.微信公众号的版权保护刍议.出版广角.2018年1月上.第307期.第66页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行政保护对于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有关行政部门可以考虑与微信公众号平台一起联手进行保护,比如有关行政部门可以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著作权保护的交流,以此增强后台审核人员的法律素质,从源头上解决著作权侵权问题。有关部门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人们的著作权意识,比如可以定期在公众平台发布一些有关于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纠纷的信息。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人们意识到著作权的重要性,还能借助人们群众额力量来减少著作权侵权问题。微信公众号作品著作权的司法保护因为目前有关于微信公众号的侵权形式花样百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权利人很难维护自己的著作权,此外尽管权利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手段进行维权,但是其时间和金钱成本都比较高。所以法院在审判一些有关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