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200题)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200题)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200题)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200题)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20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200题)一、单选题1.非点源调查的原则是()。A、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进行现场实测B、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须进行现场实测C、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不进行现场实测D、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答案:D解析:非点源调查的原则是基本上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点源调查则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或测试。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2.掺加生活垃圾的工业窑炉,其污染控制参照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前提条件是()。A、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10%B、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20%C、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30%D、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50%答案:C解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掺加生活垃圾质量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30%的工业窑炉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专用焚烧炉的污染控制参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执行。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而与传播距离有关。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有关,距声源较近处也不能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小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4.适用于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调查方法是()。A、公众意见调查法B、现场勘察法C、文件资源调查法D、遥感调查法答案:D解析:遥感调查适用于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遥感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卫星遥感资料、地形图等基础资料,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或GPS定位等技术获取专题数据;②数据处理与分析;③成果生成。5.某企业涉及第一类水污染物的车间生产周期是4h,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采样点和采样频率分别是()。A、企业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B、车间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C、企业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D、车间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答案:B解析: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①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对于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对于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6.(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答案:C解析:按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划分各环境要素、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具体由环境要素或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7.下列炉窑中,其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电石炉B、炼焦炉C、废物焚烧炉D、水泥回转窑答案:A解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8.若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则该水域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应为()。A、最高功能类別对应的标准值B、最低功能类別对应的标准值C、任意功能类别的标准值D、最高、最低功能类别标准值的平均值答案:A解析:对应地表水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9.公众参与可采取的形式不包括()。A、听证会B、热线电话C、调查问卷D、座谈会答案:B解析:公众参与可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对于政策性、宏观性较强的规划,参与的人员以规划涉及的部门代表和专家为主;对于内容较为具体的开发建设类规划,参与的人员还应包括直接环境利益相关群体的代表。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什么时间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A、规划纲要编制之前B、规划纲要编制阶段C、规划编制阶段之后D、规划研究阶段答案:B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①全程互动原则;②一致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科学性原则。其中,全程互动原则是指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1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公众意见调查B、污染源监测C、区域生态特点调查D、环境保护措施调查答案: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详细核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初步设计文件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运行情况、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检查;②环境保护措施(含“以新带老”)和设施运行及效果检查;③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④公众意见调查。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A、循环水排水B、间接冷却水排水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D、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有关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的规定,废水排放量按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废水种类统计,没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通过工程分析合理确定,应统计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可不统计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13.《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适用于()。A、液态废物鉴别B、固体废物分类C、危险废物鉴别D、放射性废物分类答案:A解析:《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中固体废物不适用的范围包括:①放射性废物的鉴别;②固体废物的分类;③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危险废物有专用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因此也不适用。14.某建设项目位于规划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A、敏感B、较敏感C、不敏感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其中,敏感的范围包括: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②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地表水水域二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A、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B、水产养殖区C、一般工业用水区D、农业用水区答案:A解析: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如表所示。1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总锰B、总锌C、总铜D、总镍答案:D解析: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如表所示。17.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铅垂向Z振级最大值分别不得超过()dB。A、80、77B、80、70C、73、70D、70、67答案:B解析: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如表所示。其中,居民、文教区铅垂向Z振级昼、夜间标准值分别为70dB、67dB,每次冲击振动的最大值昼、夜间分别不允许超过标准值10dB、3dB,即昼、夜间冲击振动最大值分别不得超过:70+10=80(dB)、67+3=70(dB)。18.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外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园区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B、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C、工作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D、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包括:①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②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③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可根据建设项目特征适当调整、优化调查内容;④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其可能影响的园区外围土壤环境敏感目标。19.下列固体废物中不适用于《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进行鉴别的是()。A、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B、放射性废物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D、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答案:B解析:《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不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分类;也不适用于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20.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答案:B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这五类功能区是:①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②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③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④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⑤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该标准。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A、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C、生态环境D、生态景观答案:B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①全程互动原则;②一致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科学性原则。其中,整体性原则是指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区域中,按定义划分,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的是()。A、森林公园B、自然保护区C、世界文件和自然遗产区D、湿地和低洼汇水处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定义,重要生态敏感区是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区域,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森林公园、世界文件和自然遗产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但不一定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2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A、区域污染源调查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答案: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的规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包括:①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②环境保护目标调查;③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④区域污染源调查。24.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B、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C、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D、四级标准为保障植物和环境不受到危害和污染的土壤阈值答案:D解析:ABC三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为:①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②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③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D项,标准分级中无四级标准。25.某项目生态影响区面积为40km2,可能导致评价区的荒漠化。如仅考虑前述条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A、1级B、2级C、3级D、2级或3级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项目生态影响区域为一般区域且区域面积为40km2,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查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可判断该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二级。26.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常规大气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频次说法错误的是()。A、NO2和O3的分析都可使用化学发光法B、凡进行小时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45分钟C、凡进行日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18小时D、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为非分散红外法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NO2的分析方法有:①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②化学发光法,③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O3的分析方法有:①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②紫外光度法,③紫外荧光法,④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CO的分析方法为:①非分散红外法,②气体滤波相关红外吸收法,③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凡进行小时平均采样的,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SO2,NOx,NO2,CO,PM10进行日平均采样,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TSP,B[a]P,Pb也进行日平均采样,每日应有24h的采样时间。27.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答案:C解析: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贮存危险废物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不适用于()。A、耕地B、园地C、农村房屋建设用地D、牧草地答案:C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此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和监督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分类。园地和牧草地可参照执行。29.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位于基本农田区的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执行的标准是()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B解析:《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位于基本农田区的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为Ⅱ类,故执行二级标准。3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分析()。A、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B、项目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C、项目建设阶段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D、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影响答案:A解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1)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2)当建设阶段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振动、生态以及土壤等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3)可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环境敏感程度、影响特征等选择开展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4)当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存在累积影响时,应明确累积影响的影响源,分析项目实施可能发生累积影响的条件、方式和途径,预测项目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环境影响。(5)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6)对存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分析环境风险源项,计算环境风险后果,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分析人群主要暴露途径。31.某厂生产周期为10h,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此污水监测频率为()。A、每1h采样一次B、每2h采样一次C、每4h采样一次D、24h不少于2次采样答案:C解析: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3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由()组织制定、审批、发布。A.国家环保总局B.生态环境部C.国家发改委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由()组织制定、审批、发布。A、国家环保总局B、生态环境部C、国家发改委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B解析:我国环境保护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审批、发布;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33.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A、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B、土壤环境背景值C、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D、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答案:C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是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答案:D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35.(2014年)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施工阶段排放限值相同B、打桩阶段排放限值最大C、无最大A声级排放限值要求D、夜间最大A声级限值为65dB答案:A36.在下述区域附近拟建环城高速公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必须采取现场调查和测量法的是()。A、工业园区B、保税区C、商业区D、别墅区答案:D解析: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D项,别墅区属于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量。37.下列关于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说法错误的是()。A、应拟定跟踪评价方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管理要求,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产生的实际资源、环境、生态影响进行跟踪监测B、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C、为规划实施区域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依据D、评价方案一般包括评价的时段、主要评价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等答案:B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内容包括:①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定跟踪评价方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管理要求,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产生的实际资源、环境、生态影响进行跟踪监测。②跟踪评价取得的数据、资料和评价结果应能够为规划的调整及下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同时为规划实施区域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依据。③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包括评价的时段、主要评价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等。38.(2015年)根据《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类区禁止新建各种炉窑B、一类区可以新建非金属熔化炉C、一类区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D、一类区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若环境容量允许,可以增加污染负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规定的理解。A选项错误。根据标准,一类区内的炉窑可以改建,但不得新建。B选项错误。根据标准,一类区内的炉窑只能是非金属熔化炉、玻璃熔化炉、陶瓷烧成窑、水泥窑等少数几种类型。C选项正确。根据标准,一类区内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D选项错误。根据标准,一类区内的工业炉窑改建时,应当保持污染负荷不增加或减少,不得增加污染负荷。综上所述,选项C为正确答案。3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2017年真题]A、工程分析B、环境现状监测C、环境影响预测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答案:D40.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时,建设(包括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时间,以()为准划分。A、开工日期B、竣工验收日期C、投产运行日期D、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答案:D解析: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以1997年12月31日之前和1998年1月1日起为时限,对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规定了不同的限值。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41.某新建化工项目氯化氢废气排气筒高35m,距该排气筒100m处有50m高建筑物。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30m和40m高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分别为1.4kg/h、2.6kg/h,则该项目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A、0.7kg/hB、1.0kg/hC、1.3kg/hD、2.0kg/h答案:B解析:利用内插法计算35m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按外推计算结果50%执行。由于排气筒没有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最高建筑5m以上,所以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要严格按50%执行。因此,该项目排气筒氯化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42.某建设项目装修阶段使用升降机,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建筑噪声限值应为()。A.昼间60dB(A),夜间50dB(A)B.昼间65dB(A),夜间55dB(A)C.昼间70dB(A),夜间55dBA、B、昼间75dBC、夜间55dB答案:C解析:本题适用标准为《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根据第4.1条规定,昼间为70dB(A),夜间为55dB(A)。4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内容的是()。A、评价的时段B、主要评价内容C、规划方案比选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答案:C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包括评价的时段、主要评价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等。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答案:D解析: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等改扩建项目,可仅做生态影响分析。45.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居民文教区夜间冲击振动最大值不得超过()。A、75dBB、73dBC、70dBD、67dB答案:C解析:《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标准值及适用范围如表所示。居民、文教区铅垂向Z振级夜间标准值为67dB,每次冲击震动的最大值夜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3dB,即夜间冲击振动最大值不得超过67+3=70(dB)。4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规定,有关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的说法正确的是()。A、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5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B、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6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C、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D、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5mm厚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答案:C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规定,有关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47.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B、可充分利用废弃矿区作为场址C、距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D、可选在符合地质条件要求的农业保护区答案:A解析: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①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②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③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④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⑤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⑥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等。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一级生态评价生物量数据获取的正确方法是()。A、实测B、使用统计值C、采用现有信息D、采用类比工程数据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第6.1.1条规定,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4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获得SO2年平均浓度数据,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B、为获得PM2.524h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18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C、为获得CO1h平均浓度数据,每小时至少有30min的采样时间D、为获得O38h平均浓度数据,每8h至少有6h平均浓度值答案:D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任何情况下,有效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均应符合下表(题表)中的最低要求。否则应视为无效数据。50.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C、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D、Ⅰ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答案:B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要求包括:①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c.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d.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e.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f.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②I类场的其他要求。对于I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③Ⅱ类场的其他要求。a.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b.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5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当Ⅱ类场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cm/s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A、1×10-7B、1×10-9C、1×10-11D、1×10-12答案:A解析: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Ⅱ类场的其他要求包括:①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②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1.5m,上述的要求主要是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和饮用水源的污染,如果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1.0×10-7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52.焚烧炉在启动时,下列投入生活垃圾的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A、边投入垃圾边升温B、升高到一定温度投入垃圾C、先投入垃圾再升温D、温度上升到1000度才能投入垃圾答案:B解析:焚烧炉在启动时,应先将炉膛内焚烧温度升至规定的温度(850℃)后才能投入生活垃圾。自投入生活垃圾开始,应逐渐增加投入量直至达到额定垃圾处理量;在焚烧炉启动阶段,炉膛内焚烧温度应满足要求,焚烧炉应在4h内达到稳定工况。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技术要求不需考虑的因素是()A、污染物类型B、污染控制难易程度C、地下水埋深D、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11.2.2.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水平防渗为主。水平防渗技术应根据预测结果和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特征及其防污性能,提出防渗技术要求;或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提出防渗技术要求。54.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近海水域相连的河口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各自对应执行的标准是()。A、《海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答案:D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适用范围为:①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③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④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进行管理。5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A、评价工作等级B、环境保护目标C、环境制约因素D、评价标准答案:A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的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标准和环境制约因素,筛选确定评价因子。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某建设项目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污水排入附近河流。影响建设项目的水文要素有水温、径流等。其中年径流量与总库容占比α≤10、γ=15、A1≤0.05。该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三级B答案:A解析:表2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5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A、GB14554—96;优于B、GB14554—93;优于C、GB14554—96;后于D、GB14554—93;后于答案:B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专项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应的专项排放标准,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属于行业性标准,行业性标准优于综合性标准执行。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铅锌矿开采项目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A、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B、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C、施工期和运营期D、施工期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工程分析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工程的规划依据和规划环评依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时序、运行方式、替代方案、工程总投资与环保投资、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等。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59.下列新建生产设施中,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铅熔炼炉B、陶瓷隧道窑C、火电厂锅炉D、火电厂碎煤机答案:D解析: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专项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应的专项排放标准,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例如:除有专项锅炉标准的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火电厂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33—2011),工业炉窑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炼焦炉执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水泥厂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恶臭物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各类机动车排放执行相应的标准。故四个选项中,火电厂碎煤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6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工作的()介入。A、规划启动阶段B、规划研究阶段C、规划编制阶段D、规划报批阶段答案:A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全程互动原则中提到,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61.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A、产生有毒气体B、造成二次污染C、产生废气污染D、使废物增量答案:C解析:焚烧处置方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置的危险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而被破坏。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它可同时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产生废气污染。6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在评价范围内布设河流水质取样断面时,布设取样断面的位置可不包括()。A、取水口处B、支流汇入口处C、拟建项目排污口处D、调查河段末端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的断面,取样断面的布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63.位于一般区域的某拦河闸项目回水范围为6.5km2,可明显改变上、下游水文情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可做生态影响分析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下表所示。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根据下表进行确定该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但因拦河闸坝建设可明显改变上、下游水文情势,故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为二级。6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有()。A、对昼间施工噪声有等效声级和最大声级要求B、昼间、夜间环境噪声排放限值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有所差异C、昼间、夜间环境噪声排放限值与施工现场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有关D、夜间施工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夜间等效声级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答案:D解析: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在各个施工阶段都应遵守相同的噪声排放限值。在夜间还应遵守最大声级限值。昼间等效声级限值为70dB(A),夜间等效声级限值为55dB(A);夜间施工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夜间等效声级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65.某化工厂新建一座锅炉房,内设2×2t/h,2×6.5t/h,4台锅炉,依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是()m。A、30B、35C、40D、45答案:C解析:每个新建燃煤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表规定执行,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8m,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66.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乡村居住环境参照的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最高限值分别是()A、45dB和35dBB、50dB和40dBC、55dB和45dBD、60dB和50dB答案:C解析: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乡村居住环境属于1类功能区。6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按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分为()。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详见附录A。Ⅰ类、Ⅱ类、Ⅲ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本标准,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6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公众意见调查B、污染源监测C、区域生态特点调查D、环境保护措施调查答案: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详细核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初步设计文件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运行情况、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检查;②环境保护措施(含“以新带老”)和设施运行及效果检查;③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④公众意见调查。6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低于()。A、10mB、15mC、20mD、25m答案:B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70.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对贮存、处置场的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为()。A、H2SB、NOxC、OD、颗粒物答案:D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规定,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以颗粒物为控制项目,其中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置场,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控制项目。71.按照《海水水质标准》,划定为一般工业用水区的海域采用的海水水质标准为第()类。A、一B、二C、三D、四答案:C解析: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见表)。72.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树皮为燃料的锅炉,其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参照执行()。A、燃气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燃轻柴油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燃煤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燃重油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答案:C解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适用于以燃煤、燃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单台出力45.5MW(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73.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应依据()的要求确定。A、噪声源种类、数量B、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C、噪声功能区多少D、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答案:D解析: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有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为了提高环境现状调查的效果,在调查中可运用照相、录音、录像等直观显示的手段74.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含其他污染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的数据来源优先采用顺序为()。A、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补充监测B、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补充监测C、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近1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补充监测D、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3年的监测数椐、近1年与项目排放的其攸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补充监测答案:B解析: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7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资源、环境要素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划,其环境影响识别可不考虑()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主体功能区功能变化C、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严重冲突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可从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资源与环境利用严重冲突、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76.下列废气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储油库油气B、金属熔化炉废气C、尿素干燥塔废气D、生活垃圾焚烧炉废气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我们需要确定哪种废气属于该标准的执行范围。根据常识和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储油库油气:储油库油气属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废气,应执行《石油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不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金属熔化炉废气:金属熔化炉废气属于冶金行业的废气,应执行《冶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不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尿素干燥塔废气:尿素干燥塔废气属于化肥行业的废气,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化肥行业的废气排放应执行该标准。D、生活垃圾焚烧炉废气:生活垃圾焚烧炉废气属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废气,应执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不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综上所述,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应执行该标准的废气是C、尿素干燥塔废气。77.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A、0.1%B、0.5%C、1%D、5%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有关甲烷排放控制要求的规定,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0.1%。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取甲烷减排措施,当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百分比不大于5%。78.(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所列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有()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A、矩阵法、类比调查法B、矩阵法、专业判断法C、网络法、专业判断法D、矩阵法、网络法答案:D解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7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飞行区扩建的机场建设项目,其中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6%;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低于二级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若A、B两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6%和9%,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题答案为B。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中,中型车的总质量(GVM)为()。A、1.5t<GVM≤2.8tB、2.8t<GVM≤3.5tC、3.5t<GVM≤12tD、12t<GVM≤25t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中型车的总质量(GVM)为2.8t<GVM≤3.5t。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多选题1.Ⅰ类土壤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B、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低的自然保护区C、牧场D、茶园答案:AB解析: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Ⅰ类土壤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选项C和D与Ⅰ类土壤的适用范围不符。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基本项目适用的地表水域有()。A、江河B、湖泊、水库C、近海水域D、运河、渠道答案:ABD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3.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的土壤临界值。A、保障农业生产B、维护人体健康C、维持自然背景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答案:AB解析: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4.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进行填埋处理的是()。A、焚烧飞灰和残渣含水率小于30%B、焚烧飞灰和残渣二噁英含量高于3μgTEQ/kgC、电子废物D、未经处理的粪便答案:BCD解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①含水率小于30%;②二噁英含量低于3μgTEQ/kg;③按照HJ/T300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规定的限值。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有:①除符合上述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的危险废物;②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③未经处理的粪便;④禽畜养殖废物;⑤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⑥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B项,焚烧飞灰和残渣二噁英含量高于3μgTEQ/kg,不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要求的敏感目标有()。A、森林公园B、经济林地C、重要湿地D、天然渔场答案:ACD解析:生态背景调查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其中:①特殊生态敏感区是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②重要生态敏感区指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ACD三项,均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6.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土壤环境质量分类与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有()。A、果园土壤适用二级标准B、一般农田土壤适用二级标准C、矿产附近的蔬菜地土壤适用三级标准D、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适用三级标准答案:ABD解析: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①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②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③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为:①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②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③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7.河流水质监测采样需要根据河流的特征在取样断面上布设不同的垂线进行取样,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大、中河,当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C、大、中河,当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D、大、中河,当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答案:AB解析:A选项是正确的,对于小河,可以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B选项是正确的,对于大、中河,当河宽小于50m时,可以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C选项是错误的,当河宽大于50m时,不是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而是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D选项是错误的,当河宽大于50m时,不是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而是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道路项目等声级线图绘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按贡献值绘制等声级线图B、应按预测值绘制等声级线图C、经过城镇建成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经过城镇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答案:ACD解析:敏感目标噪声评价量是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按贡献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9.根据生态影响的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主要包括()。A、不能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B、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C、处罚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答案:BD解析: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主要包括:①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②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0.某项目排放氟化物、CO和B[a]P,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半径分别为500m、1000m和200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半径)错误的有()。A、500mB、1000mC、2000mD、2500m答案:ABC解析: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ABC三项评价范围的半径均小于2.5km。11.规划环境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A、资料收集B、专业判断法C、类比分析法D、环境监测答案:AD解析: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包括:①现状调查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环境监测、生态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环境要素的调查方式和监测方法可参照HJ2.2、HJ/T2.3、HJ2.4、HJ19、HJ610、HJ623和有关监测规范执行。②现状分析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指数法(单指数、综合指数)、类比分析、叠图分析、灰色系统分析、生态学分析法。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有()。A、必须绘制噪声等声级图B、必须预测防治措施的降噪效果C、必须实测主要敏感目标处的现状声级D、必须给出各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对答案:C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第6.4.1条规定,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有:①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可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若无现状监测资料时应进行实测,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②在工程分析中,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③噪声预测应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④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达标分析。13.下列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是()。A、环境敏感目标调查B、工程调查C、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D、生态影响调查答案:ABCD解析:生态影响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包括:环境敏感目标调查;工程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生态影响调查。14.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A、声压级B、最大A声级C、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功率级答案:ABC解析: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①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②A声级(包括最大A声级);③A声功率级;④倍频带声功率级;⑤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1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C、《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答案:BC解析: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括环境要素和专题两种形式,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为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为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中,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评价量的有()。A、飞机噪声B、铁路货场噪声C、社会生活噪声D、城市轻轨交通噪声答案:BCD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A项,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17.生态影响型项目竣工验收调查重点有()。A、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B、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C、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情况D、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的及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答案:ABCD解析:验收调查应重点调查包括: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他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落实情况、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效性;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的及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验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污染因子达标情况的预测结果;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情况。1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某高速公路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环境保护措施的有()。A、边坡防护工程B、野生动物通道C、取弃土场平整绿化D、服务区人工景观工程答案:ABC解析: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的保护措施,包括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如野生动物通道)、水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用水泄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案、低温水缓解工程措施、鱼类保护设施与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壤质量保护和占地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生态监测措施等。19.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试验结果中,可判断该固体废物为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A、浸出液pH=6.5B、浸出液PH=9.5C、浸出液pH=7.0,硫化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浸出液pH=10.0,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答案:BCD解析: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的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区域。A、工业区B、居住区C、商业区D、文化区答案:BCD解析: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规定,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2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A、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B、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C、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阶段D、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编制阶段答案:ABD解析: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并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作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①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②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编制阶段。2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对大气环境的影响C、对水环境的影响D、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答案:ABC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虽然不具有危险废物的危险性,但它产出量大,贮存、处置占地多,因此不可低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对大气环境的影响;③对水环境的影响。2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A、了解项目工程背景与概况B、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C、环境影响识别D、工程分析答案:AC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准备阶段包括:①相关资料收集,了解项目工程背景与概况;②现场踏勘、工程分析;③环境影响识别;④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以及评价重点。24.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测量内容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A、感潮河段的范围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分布C、横断面形状D、水面坡度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答案:ABCD解析: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