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管理规定_第1页
燃气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管理规定_第2页
燃气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管理规定_第3页
燃气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管理规定_第4页
燃气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气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管理规定1

目的

为了规范燃气设备设施检修状态作业程序,预防煤气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依据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50028《城镇燃气制定规范》、《天津钢铁集团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天津钢铁集团动用明火作业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天津钢铁集团所属各作业场所。规定明确了燃气设备设施检修中动火和进入设施内应履行的作业程序和安全保证措施,以及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范及要求。

3

管理内容和要求

术语

燃气:指目前本公司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的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天然气。

高炉煤气系统:从高炉下降管至各用气点的设备设施。

包括高炉本体、旋风除尘器、环缝洗涤塔、脱水器、捕滴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TRT和BPRT透平机、高炉煤气放散塔、煤气预热器、高炉煤气柜、高炉煤气加压机、热风炉、锅炉、煤粉加热炉、轧钢加热炉、高炉煤气管道及附属设备。

转炉煤气系统:从转炉一次除尘至各用气点的设备设施。

包括文氏管、脱水器、捕雾器、一次除尘风机、转炉煤气放散塔、转炉煤气柜、电除尘器、转炉煤气加压机、热处理加热炉、白灰窑、转炉煤气管道及附属设备。

焦炉煤气系统:从天铁冶金炼焦化工焦炉煤气输送管道至各用气点的设备设施。

包括:矿槽烘烤、烧结机、热风炉、锅炉、焦炉煤气管道及附属设备。

天然气系统:从天然气公司天然气输送管道至各用气点的设备设施。

包括:天然气调压站、锅炉等用户、天然气输送管道。

管理职能

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按《天津钢铁集团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和《天津钢铁集团动用明火作业管理规定》的规定执行。

技术中心负责可燃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的分析,并出具分析报告。

煤气防护站负责可燃气体浓度和氧气浓度的现场检测。

设备所属部门

负责检修设备可燃气体的取样、送样工作,负责燃气管理制度、工艺规程、检修规程的执行。组织本部门燃气设施的正常检修、事故抢修和作业程序的落实。

管理规定

燃气设备设施检修的基本要求

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必须由持有资质证的焊工担任,除焊接煤气设施本体外,不同意用煤气设施做二次导线,焊接煤气设施本体时,二次导线接点要与焊接处坚持最短距离〔300mm〕。

常常检修的部位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

为防止煤气串入蒸汽或氮气管内,只有通蒸汽或氮气时,才能把蒸汽或氮气管与煤气管道连通,停用后必须断开或堵盲板。

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扫置换干净。

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使用氮气或蒸汽作为置换介质。

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开工时,假设用氮气、蒸汽置换空气合格后,可送入煤气,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管,但严禁在设备内存在蒸汽时突然喷水,以免形成真空压损设备。

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不超过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在不超过16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20分钟。

经检测合格后,同意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用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

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坚持正压,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四周要装压力表或与四周仪表室联系。

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要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设施内气样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含氧量。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电除尘器的检修:应办理检修许可证,采用安全停电的措施。断开电源后,电晕极应接地放电。入内工作前,除尘器外壳应与电晕极连接。

各种形式的煤气柜、电除尘器、煤气加压机、煤气引风机、煤气透平机、转炉煤气水封逆止阀前设备管道、负压管道,禁止在运行状态下动火检修作业。

动火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天津钢铁集团动用明火作业管理规定》,落实灭火措施,责任到人。

燃气系统运行状态动火要求

高炉煤气系统、转炉煤气系统

必须办理1级动火票。

在动火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影响到的设备和人员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在动火作业前,动火组织部门要征得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和设备部的同意,方可实施动火操作。

设备设施均必须坚持正压状态,设施内煤气压力应坚持在500Pa以上,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

坚持设备内部介质流通,防止出现死角。

动火现场需防护站人员现场监护。

如果设备设施及管道内部介质不流通,动火部位处于端部应取样分析,氧气含量≤1%方可作业。

设备设施及管道需要降压作业时,相应系统压力不应降至系统设备停机连锁值。

焦炉煤气系统、天然气系统

执行4.2.1.1至4.2.1.7规定。

设备设施及管道需要降压作业时,相应系统压力最低不能低于100Pa。

燃气系统停运状态动火要求

通用要求

必须办理1级动火票。

在动火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影响到的设备和人员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检修的部位内煤气设备设施及管网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

对可靠隔断后的煤气设备设施及管网用氮气〔或蒸汽〕置换煤气。

进行动火部位气体含量检测分析。

依据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动火确认。

防护站人员现场监护。

高炉煤气系统

动火部位气体检测一氧化碳500ppm。

动火部位取样分析氧气含量20.5%〔或≤1%〕。

高炉至环缝洗涤塔前作业,必须高炉点火休风。

转炉煤气系统

动火部位气体检测一氧化碳500ppm。

动火部位取样检测氧气含量20.5%〔或≤1%〕。

一次除尘风机前检修动火,必须转炉停炉状态下进行。

焦炉煤气系统

动火部位气体应进行气体分析,检测可燃气体含量1%。,一氧化碳500ppm。

动火部位取样分析氧气含量20%〔或≤1%〕。

打开净化、贮存及煤气系统设备设施时,必须采用防止易燃物等自燃的措施。

动火中应在充氮气或充蒸汽状态下进行。

每次动火前应进行气体含量分析。

天然气系统

动火部位气体应进行气体分析,检测可燃气体含量1%。

动火部位取样分析氧气含量20.5%〔或≤1%〕。

进入设备设施内部检修和动火要求

办理《坑、池、罐、沟及井下作业许可证》〔动力厂范围内〕。

做好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影响到的设备和人员提前告知,并做好防范。

用氮气或蒸汽置换煤气合格、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氮气合格。

检测设备设施内部一氧化碳24ppm。

在设备设施内部取样分析氧气含量20.5%。

防护站人员现场监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