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缜诗歌研究_第1页
王缜诗歌研究_第2页
王缜诗歌研究_第3页
王缜诗歌研究_第4页
王缜诗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王缜(1462-1523),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广东东莞人。其创作的诗歌共417首,收录于《梧山王先生集》中。王缜创作的诗歌题材内容主要有:行途中饱览山水而作的写景纪游诗;与同僚、友人分别时表达留恋、赞美、激励的送别诗;寄托自己心境和感情的即事抒怀诗;与朋友交往应酬所作的赠答诗;为同僚祝寿,表达自己崇敬、祝福之情的贺寿诗等。王缜的诗歌多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题材广泛,意象丰富,擅于运用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营造悲慨的艺术风格。关键词:王缜诗歌现实主义悲慨AbstractWangZhen(1462-1523),whosestylenamewasWenZhe.hewasascholarinthesixthyearofHongzhi,wasborninDongguanCity,GuangdongProvince.Hispoemsarenumerous,ofwhich417areincludedinWushancollection.Mr.Wang'spoemsarebasedonanumberofthemes.Forexample,whichwaswroteinatraveltorecordthescenery.whichwasexpressthenostalgic,praisingandmotivatingwhenpartingwithafriend.whichwasentrustedtothecareofhimselfmoodandemotion.Andwhichwasexpresshisrespectandblessingforone'sbirthday.WangZhen’spoemsmoreoriginatetolife,widerangeofsubjectandrichofimage.Heisgoodatuseselectivefocusskilltobuildthesorrowfulartisticstyle.Keywords:Wangzhen;poems;realism;sorrowful目录TOC\o"1-3"\h\u14159一、引言 王缜诗歌研究一、引言王缜,字文哲,号梧山,东莞厚街人。在《梧山王先生集》其侄王守仁所作之序中道:“见其温温恪恪岸然有道之容倘所谓積中而英华发于外”[1]可见王缜是性格温和的谦谦君子。王缜于弘治六年癸丑年(1493年)二十九岁科举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的官职。文哲出使安南(今越南),安南国送给他钱财,他全数退回,不让自己使臣的身份受到污损。后来,迁官礼科,到南畿核实屯田数量,改革官吏,去除历来的弊端,升任为工科都给事中。正德年间(1506-1521年),文哲升为山西参政,改任云南石布政使,又转为福建左布政使,进而升为副都御史巡抚,因为讨伐姚峒谋反有功,被赐予钞币。又巡抚应天参与平讨刘七起义。正德七年(1512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又以父亲年老请求终养,不获准,诏抚治郧阳。后调回南京,任刑部右侍郎。在乾清宫受灾后,文哲上疏答天谴四事,都能切中时弊。己卯(1519年)夏天,宁藩叛乱,震动湖北荆州和襄阳一带。文哲下令,设置防御,民心才得以安稳。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文哲升迁为南京户部尚书,上书请辞,未被允准。当时,内地饥荒成灾,文哲奉旨救济灾民,请拨国帑银子五万两。王缜为工作日夜操劳,当年八月他便在任内仙逝,时年五十九岁。皇帝赐以祭葬。王缜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收录在《梧山王先生集》中。而其中诗歌成就最高,存诗417首。现以王缜诗歌为基础进行研究。王缜诗歌的主要题材内容王缜生活在明朝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个年间,历经明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在任期间,王缜因公务四处漂泊,辗转多地,所见所历丰富,交友结社活动甚多,写下的诗歌题材丰富,主要有:行途中饱览山水而作的写景纪游诗;与友人别时留恋、赞美、激励友人的送别诗;寄托自己心境和感情的即事抒怀诗;与朋友交往应酬所作的赠答诗;为同僚祝寿,表达自己崇敬、祝福之情的贺寿诗等。下面一一展开论述。(一)写景纪游诗王缜官职经历多次调动改派。他一生劳碌奔波,远离家乡,常因公务在外漂泊,历经今南京、云南、福建、山西、安徽、湖北等地。在行旅途中,用诗句记录途中所见所闻,留下了许多写景纪游的诗篇。他的写景纪游诗有115首,占据他诗歌的四分之一。多在江苏省,云南省所作。这些诗或是路途经过,住宿某地有感而发,或是游览名胜时所作。王缜的写景纪游诗平实质朴,风格多变。或用白描,显得真切,平易近人。如《谒黔宁王祠》:乘时起淮甸,幼子伴龙眠。单骑来开国,孤忠能补天。功高盟带砺,名重上淩烟。遗泽千年在,吴南共俨然。这是作者拜谒宁王祠时所作,黔宁王是平定云南的英雄,作者作这首诗时,心中是充满崇敬的。颔联颈联精简地用词“单骑”“孤忠”“功高”“名重”突出了黔宁王的功绩,“遗泽千年在,吴南共俨然。”指出黔宁王遗留给后世的德泽永存,突出黔宁王的伟大形象。从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报国的王缜的仰慕之情。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黔宁王祠的环境,而是采用议论的方法,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的满腔热情。整首诗体现了“沉郁顿挫”风格。王缜诗歌中的典型风格。同类诗还有《建宁谒朱文公祠》《过和州乌江在和州有项王庙》等。均是行旅中游庙祠所作。再如《游滇池》,则是清新的笔调:水清鱼自跃,沙暖鸥争眠。一望凝无地,孤舟似上天。光摇彭蠡月,波压洞庭烟。忧乐江湖意,临流亦快然。此诗显然包含着作者游滇池时的喜悦之情,诗中意象清新,“水清鱼自跃,沙暖鸥争眠。”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池鱼鸥人的动作,突出滇池水清澈见底,池鱼成群,鸥鸟嬉戏的美好景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颈联突出了滇池之广。“光摇彭蠡月,波压洞庭烟。”巧用对比,将滇池与鄱阳湖、洞庭湖(彭蠡是鄱阳湖的另一名称)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滇池之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作者将情景交融,表达了游滇池的欣喜和快意。同样的,在《游武夷山山左有玉女峰甚峻山下有九曲溪》中作者游武夷山作诗句“欲寻真乐处,谁解此玄关。”;在《富池》中以“孤舟独坐星辰静,闲听渔歌唱竹枝。”来表达自己的闲情逸致;在《与汤仁夫游惠山寺望湖亭畔有玉乳泉俗云第二水也》中,用“脱俗未须留玉带,一亭苍翠即蓬莱。”来抒发与友人同游惠山寺的欣喜。还有《游凤凰台追次太白韵》《游牛首山》《过桃川宫次韵》《渡卢沟桥》等。都表达作者旅途游山玩水的喜悦。王缜的写景纪游诗中,也不乏慷慨悲壮的风格。如《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为政期间国力衰微,正德十四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即“宸濠之乱”。[2]波及江西北部。当时的战乱给江西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十分困苦。此诗是王缜途经江西北部九江城时感慨而作。“悄悄风露冷,唧唧寒螀鸣。”描绘出萧瑟的秋景,为全诗奠定悲凉的的感情基调。“江南困财力,塞北急戎兵。”、“所以举屯政,乱丝费经营。”点明了当时国家的困境。作者见山河受损深感痛苦,而自己又报国无门,心中充满悲伤。所只能把自己的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寄托在诗句上:“安得家家给,人乐泰阶平。”。而一句“忧时念明主”则透露出作者对明孝宗统治时期的怀念,表达今昔不同的惆怅。这首诗慷慨激扬,作者直抒胸臆,饱含忧国伤时的情感。在这类诗中,作者或描述游览山水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来表现自己钟情山水,热爱大自然;或通过描述行途中所见萧瑟荒凉之景而抒发自己忧国伤民的情怀。的情感也十分丰富。总而言之,王缜的写景纪游诗风格各异,诗中的情感也十分丰富。送别诗王缜自身为国效力,同时他对忠君爱国之士也是钦佩不已,赞赏有加。他的诗歌中,有许多诗是对同僚的送别诗,他的送别诗大多是和同僚官场的迁谪有关,为出使地方的同僚所作。如同僚吴子华、吕仲仁、黄后峰等。此类诗有66首。在诗中,王缜在表达对同僚留恋不舍的同时,还寄托了对同僚升迁的祝福,赞美同僚的功绩,也不缺坦陈心志的告白。如《驻节宁亲送侍读江文澜使荆州》:新捧龙函出建章,皇华歌里马蹄忙。仙槎暂离蓬山远,玉节遥临汉水长。梦绕飞云仍望斗,身如征雁更随阳。锦帆正得东风便,戏彩高堂倍有光。这首诗写的是王缜在外地执行公务时,为侍读江文澜出使荆州一事所作之诗。作者在首联“新捧龙函出建章,皇华歌里马蹄忙。”就直接写明了江文澜因为皇帝的任命出使荆州。并巧用典故:“皇华”(《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3]赞颂了江文澜身负皇命出使荆州。“仙槎暂离蓬山远,玉节遥临汉水长。”更是将江文澜所往之地比作“蓬山”仙境,表达了作者的恭贺之情。“蓬山远,汉水长”暗指出使之地路途遥远。颔联中“身如征雁更随阳”作者将使者比作“征雁”,跟远征的大雁一样依季节变化而定行止。尾联寄托了作者对江文澜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行途一路顺风。尾联第二句还不忘加以勉励之辞:他的父母将会因为他出使荆州而感到有面子。虽是送别之诗,但此诗更多的是作者的祝福,劝勉的情感。王缜对同僚的送别诗中,也有对同僚“降职”表以宽慰,劝勉之诗。如《送丁仕敏赴苕溪宰》:曾向天阶挹桂香,江山随处落诗囊。十年始遂郎官显,一蹶翻从驿路忙。莺凤未应栖枳棘,鲸鲵端合纵溟洋。留君莫惜今宵醉,明日苕溪溪水长。仕敏初为信丰尹,后左迁驿使。作者在开头就写明了仕敏为仕途在官场努力多年却成效不彰,如今又遭遇挫折,降职至苕溪。“莺凤未应栖枳棘,鲸鲵端合纵溟洋。”作者用莺凤不应该栖息枳棘丛中,鲸鲵应该要在溟洋里。暗指仕敏应该在更好的地方才能施展才能,表达了自己对于仕敏怀才不遇的深深的惋惜之情。最后一联“留君莫惜今宵醉,明日苕溪溪水长。”劝他不要借酒消愁,提醒仕敏明日去往苕溪之路路途遥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同僚的不幸经历感到同情。再如《送毛修撰兄博彦还昆山》,这首诗表达的则是作者在与友人离别时不舍情。两重恩情系各方,马蹄南北往来忙。萱花阆苑春偏好,乔木昆山秋欲凉。砧杵五更归思急,关河千里客途长。到家正值鲈肥日,红稻新收白酒香。“两重恩情系各方,马蹄南北往来忙。”表明了作者与友人的感情深厚,却因为各自工作忙碌而不得不天各一方,无法常相聚。友人马上就要归家了,也唤醒了作者的思想之情,却无奈客途遥远,从“砧杵五更归思急,关河千里客途长。”可以看出。尾联勾勒出家乡的美好景象。全诗看来,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深深的不舍之情,却含蓄地表露出将与友人离别的无奈,营造出淡淡忧愁的意境,同时表达自己的思想之情,两种情感交织,更加不舍与友人分离。如《次韵别吴子华》中的诗句“杞国真忧世,长沙本少年。赐环应有日,临别转悽然。”《送董尚规之南京礼部侍郎》中“晓辞枫陛炉烟袅,秋上容台树色阴。”和“知公不久留南省,试听庭槐夜半音。”还有《送宗善锦衣知军苍梧关》中“忠良共说关声旧,不用人间太白经。”等,送别诗还有《送吕仲人太仆》《送王朝言谏舍父还山东次都谏吕丕文韵》《送刘永锡之南宁太守》和《送王朝言少参之江西次工科林粹夫韵》等。这些送别诗中,作者或表达对同僚升官之喜的祝福,或表达跟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无论是对同僚还是对朋友,在与他们分别时,王缜总是是对同僚朋友们献上最美好的祝愿。总的来说,王缜的送别诗都是情真意切的。即事抒怀诗王缜为官一生,为朝廷效忠,平时为政事奔波劳碌,漂泊他乡,所见所闻之是自然也多,常常因为某件事的发生,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是孤身一人出门在外,倍感孤独,郁郁不得志所作,即事抒情诗有67首。如《首夏即事》:斗柄南旋渐觉炎,祝融新令信专严。柳垂雨暗莺犹语,花逐风飞燕乱拈。庭院昼长宜笔砚,藜灯夜短倦书签。南薰一曲无人解,坐看高楼月上帘。首先,“斗柄南旋”“祝融新令”点明了这首诗作于炎热的夏天,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柳树”“莺鸟”“飞花”“燕子”本是春天里美好的意象,可是到了夏天,伴随着风雨,却变得聒噪,令人心烦,从“犹”“乱”这两个字是可以看出来的。前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并不好,而是有点郁闷。夏天开始昼长夜短,本来可以下笔作文在此刻却倦于书写,原来是“南薰一曲无人解”,作者的身边缺少知心的人啊。整首诗“即”和“怀”悄然结合,首夏的热气激起作者的无限烦闷,体现作者客身他乡,孤独的感受。如,在《感春次夏德树廷评韵》中,作者用“满怀忧乐处,欲话向何人。”来抒发自己有满怀的情愁不知向何人倾诉的孤独。在《午日即事》中,诗句“午日薰风花气浓,凤楼深处醉黄封。年年常得君王赐,一缕轻盈五色重。”也是诗人在深楼中即事抒怀,但这首诗表达的却是作者截然不同的心境。如《夏至遇金陵贡院天气犹凉风声如秋有感》:正是南风天,故作北风景。客馆不成寐,展转发深省。同样是夏天,同样是在金陵(南京,王缜曾在南京任职。)夏至本该更严热但却“天气犹凉风声如秋”作者便生疑惑作此诗。由“客馆不成寐,展转发深省。”可以看出此时王缜是心事重重的。正德年间,明武宗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喜好玩乐。社会逐渐败落,大不如前,王缜在为自己身不由己感到伤感的同时,也常常为国家、人民担忧,在《宿马龙州次王朝言都宪韵三首》其一中,王缜言道:“世态如波沉又浮,何人为国抱深忧。极知气运关民事,不但贫穷说此州。”表明他为国为民担忧。如《黄梅郊行有感》为王缜途径湖北黄梅,见萧瑟之景感慨所作:百里平田草亦焦,数间茅屋树萧萧。民风落寞愁无限,谁解为图献圣朝。诗的前两句描绘出郊外萧瑟之景,作者为民风落寞感到无限的忧愁,发出“谁解为图献圣朝”的感慨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为国家的前途感到深深的担忧。又如《正德丁丑七月朔大雨几旬伤损居多人甚苦之》:大雨从何来,五日雨不止。正值秋稼兴,而乃腐之矣。人思巢以居,鱼跃城门里。田半没飞沙,茫然夫都鄙。不见舟楫归,但闻哭声起。生者无炊烟,死者无拯理。我闻天听卑,无亦有名此。易占地水师,水非师之始。捉笔不成歌,忧谁知之耳。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王缜能体恤劳动人民辛苦。为农民种作遭受天灾表示深深的同情。由此可见,王缜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心系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即事抒怀诗还有如《淮南即事》中“一片黄云收晚稻,满林红叶醉霜枫。客身不及长淮水,犹解长流到海东。”,是作者看到满林枫叶而抒发客居他乡的惆怅之感;《玉堂即事》中“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是对时光荏苒,自己壮年不再的感慨;而《渡盘江有感》中“一鼓胁从降,再鼓魁渠缢。草木回光辉,报功雪前耻。”则是作者经过盘江时,看到沿途因战乱而支离破碎的环境痛惜而叹。王缜在即事抒怀诗中发表议论,时而表达自己身居他乡,孤独无助,郁郁不得志的烦闷之情;时而表达对受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之情;时而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王缜在诗中表达的感情都十分真切,耐人寻味。赠答诗此类诗歌是作者用来答复友人或者是赠送友人所作。即王缜以官员的身份写作的应酬之作。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赠送诗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有赠亦有答。王缜的赠答诗有76首。首先是王缜回复,回答好友,并在诗中应和好友的诗歌。如《次韵答陈公远》:白衣苍狗日纷更,世态如云岂足惊。直以行藏归造化,休将得失计平生。百年滚滚谁非梦,何事栖栖独为名。物理细观歌不尽,临流一曲濯缨清。这首诗是王缜答复友人陈公远之诗,诗中作者在答复友人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慕名利的情感。“白衣苍狗日纷更,世态如云岂足惊。”首联作者感叹世事变幻无常。“白云”“苍狗”出自杜甫的《可叹》诗中:“天上浮云如白云,斯须改变如苍狗。”作者引用杜甫之诗,感叹世事无常。颔联则是对友人以及自己的规劝,在变幻莫测,世态炎凉的社会背景下,要看淡得失,不能以得失来衡量平生。颈联更进一步强调了世事变幻无常,不安定。尾联“物理细观歌不尽,临流一曲濯缨清。”表达了作者愿与友人同为清流,不被世俗所污染。诗中多有与友人的应和。又如《次韵答赵克用煎茶》:石鼎风流入太虚,茗炉造化正春初。阳开地窍微鸣蚓,浪涌潭心半跃鱼。七碗芳馨喉吻润,一生清苦性情疏。谁言济世无功泽,洗刷腥膻力有馀。此诗则是作者回复赵克用用传统工艺制茶一事所作。“石鼎风流入太虚,茗炉造化正春初。”描述了赵克用的制茶之道。即赵克用在初春时期,采用鲜嫩的茶叶用石鼎这传统的制茶工具炒制茶叶的事,颔联“阳开地窍微鸣蚓,浪涌潭心半跃鱼。”赞扬了赵克用所制之茶味道独特吸引人,连泥土里的蚯蚓跟水中的鱼儿都为之所动。这两句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突出茶叶品质佳。颈联“七碗芳馨喉吻润,一生清苦性情疏。”则寄情于物,暗示了制茶人也如这茶叶般让人神清气爽,虽一生清苦却仍然性爽朗直率,是难有的品质。尾联“”更进一步深化作者对友人的情感。肯定,赞美了赵克用清高,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如《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其一:六诏民风古,街头夜半眠。地高无暑气,冬暖胜春天。金碧山含雨,昆明灰带烟。不乱踪迹远,揽辔自怡然。这首诗是王缜于正德初年在云南任职时答复陆进士所作的诗。那时候刚到新的环境,自然是十分欣喜的。“街头夜半眠”作者运用侧面描写,侧面透露了云南当地的习俗。夜市热闹非凡。“地高无暑气,冬暖胜春天。”又正面描写当地的气候宜人,温暖如春。“不乱踪迹远,揽辔自怡然。”作者将这份欣喜之情与友人共享。情景交融,整首诗弥漫着轻松的气息。王缜答复友人的诗歌还有《再用前韵答马紫崖侍郎二首》《文济邀饮次韵答之》《偶遇省参白辅之辅之与之偕行因出中秋诗倚韵奉答》《次韵答省参陈希伯进表过河间民心追恋感而有作》《次前韵答赵司寇清溪兼柬汪器之祭酒》《又叠前韵答黄伯固大理》等。还有就是赠诗,王缜也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如《赠廖廷臣参赞归龙湾》:太宰铨衡正,留都参赞尊。不求同世俗,宁退乐田园。身到东山稳,名依北斗存。龙湾流水急,清烈应高门。此诗就友人廖廷臣身居高位却归隐家乡一事,为了赞美廖廷臣隐退的高尚情操而赠送给他的一首诗。“太宰铨衡正,留都参赞尊。”(“太宰”“参赞”为古代官名。)首联点明了廖廷臣身居高位。“不求同世俗,宁退乐田园。”则说明他淡泊名利,身居高位也宁愿回归田园生活。赞颂了他不慕名利,不追求世俗。“身到东山稳,名依北斗存。龙湾流水急,清烈应高门。”后面两联说廖廷臣就算离开朝廷,名声也依旧会存在,高尚的功业也能让他成为显贵人家。此诗满是对廖廷臣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作者对他的尊敬与崇拜。同样的,王缜在《拜表次韵赠胡伯珩入庆》这首诗中赠给友人的诗句“迂愚思献千秋鉴,圣节祥符五色云。独有乌台台上客,宜从规阙效忠勤。”也是对友人的赞颂。王缜的赠答诗,多用于应酬。此类诗歌还有《再次前韵赠顾惟庸南行》《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赠李元敬郡守》《都宪林见素示和山谷赠咎茶歌走笔次韵》由此可见,王缜与人交往真诚不含糊,也突出他人际交往甚广。贺寿诗王缜诗歌中,还有一类特别的诗歌,即参加同僚或亲朋好友寿宴的贺寿诗,贺寿诗共16首。王缜的此类诗歌内容丰富,多用比。如《全庵为金台张德辉寿》:昨夜谁家启画屏,弧星高映德星明。庭喧鼍鼓迎珠履,阶舞莱衣献寿觥。白发已为三世祖,绿袍又见两孙荣。人间胜事君俱得,信是全庵不浪名。此诗是王缜为金台张德辉祝寿之诗。开头并没有直接说明祝寿的事,首联用比,以“弧星”“德星”,含蓄地表示寿星乃有福之人。(古以景星、德岁星等为德星,认为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庭喧鼍鼓迎珠履,阶舞莱衣献寿觥”则渲染了喜庆的气氛。“鼍鼓”“珠履”“莱衣”“寿觥”勾勒出寿宴场面的华丽。诗的后两联再次回到寿星,客观地赞美了张德辉福寿双全。“人间胜事君俱得,信是全庵不浪名”更是对寿星予以美誉。全诗来看,并没有出现寿字,但是诗中句句暗含祝寿之意,可见王缜的情真意切,对寿者充满尊敬和祝福。又如《松鹤寿大同致仕太守周卑牧同年时敏之父》:松呈节概鹤呈清,勾引笙歌入颂声。阅世饱经风雪味,知时还向海天鸣。大夫价重曾传诏,刺史官廉惯伴行。除却眼前灵寿物,更将何事祝长生。这首祝寿诗是王缜为友人时敏的父亲周卑牧所作。这首诗便是另一种风格,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祝寿。松,寓意坚强、吉利、高贵、长寿;鹤则寓意忠贞、长寿、延年益寿。作者首联以松、鹤入诗,含蓄而含有深意,给予寿星赞美的同时也包含了祝福。颔联颈联在简介寿者生平,也是对寿者的尊敬。歌颂周卑牧给为官人树立了榜样。尾联直抒胸臆,表达祝福。再如《王济之学士乃翁寿八十》,也是对同僚贺寿之诗。明明是贺寿诗却让人感到清新自然,含蓄隽永:天纵贤人不计秋,行藏信意得悠悠。花封襄水留民仰,竹杖吴山作伴游。景入桑榆尘事省,春填门户圣恩稠。老来无物堪娱寿,裁取新诗记海筹。明明是贺寿诗却让人感到清新自然,含蓄隽永。体现这一特色的贺寿诗句还有如《寿内翰沈良德乃堂八十》中的“蟠桃天上经年熟,仙桂阶前次第芳。玉署有人归未得,画图遥拜祝高冈。”由于逢寿必贺,祝诗难免多且滥,所以有词家道出其中难处:“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谄,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4]王缜的贺寿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浮夸的阿谀,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不俗气,往往真情实感。如《双寿为万安萧吉士升容赋》中给同僚万安萧祝寿的诗句“酒注霞觞浮蜡蚁,声催鼍鼓舞莱衣。独怜万里瀛洲客,青鸟遥衔锦轴归。”;《寿徐旦给舍乃尊太守》中的“天纵风流高洛社,人从图画羡蓬莱。”,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王缜的贺寿诗比喻生动,内容丰富。还有一首祝贺同僚盛斯徵娶妻的诗《贺盛斯徵登第归娶》,其中“门填珠履迷花径,箫引青莺入洞天。从此阊门春昼永,百年瑶瑟一絑弦。”也是用优美生动的比喻来祝贺同僚。王缜的不但有贺寿诗,还有哀悼死者的挽诗约11首,如《挽李克昭都谏》《挽李守贞侍郎兼都御史卒于边事》等。除了本文归类出的诗歌,王缜还余诗66首,其中有题诗27首、叙事诗22首、怀古诗10首、咏物诗7首。在此不一一赘述。王缜诗歌的艺术特色15世纪末以后,明中期明代诗文领域内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这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文学复古思潮日趋活跃。以李梦阳、王世贞等人为代表的前后七子,在这一阶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复古的旗帜下,他们重新审视,寻求文学出路,尤其针对明初以来受理学风气及台阁体质创作影响所形成的萎靡不振的文学局面,他们重新构筑文学的主情理论,重视民间“真诗”并注意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反映出对文学本质的一种新的理解。[5]而主要生活在弘治、正德年间的王缜,受前七子思想的影响,追求“真”诗,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王缜的诗歌艺术特色有一个共同点,用各类表达方式和技巧,突出自己的主观精神,又以诗歌中所体现情感的真切充沛,来反衬所用艺术手法的优越性。多从现实生活取材,有现实主义精神王缜一生经历多次官职的转调,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跋山涉水,广闻博见。他的诗大多是从现实中取材的,无论是哪种题材的诗歌,都具有这个特点,即先客观性的具体描写,再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抒发真情实感。王缜的诗歌风格趋于现实主义,他诗歌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时而沉郁顿挫。如《徐州春日野望徐俗不作土询之故老云徐州是卧牛城打春则人不安》,这首诗中,作者在春日野望中,望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明明是“九里山如旧,长河水自喧。”的美好景象,作者却还是会因此发出“忧国知无报,归来欲掩门。”的感慨,可见,王缜有着居安思危的宽阔的胸襟。如《宿桂阳道中石燕馆次沈仲律韵三首》其一:暂停石燕馆,试问桂阳州。稻引沟分径,山围水曲流。飞鸿何处没,羸马几时休。今古闲来往,高歌欲白头。这首诗是王缜路途中暂停在石燕馆所作。诗中的意象“飞鸿”“羸马”还有其二诗句“野寺闲云占,危桥古木撑。”中的“野寺闲云”“危桥古木”都是荒凉萧瑟之景,现实所见之景,奠定凄冷、悲凉的气氛,为作者抒情作铺垫。而在其三中,作者终于抒发所怀:“独坐山斋静,孤心转不堪。干戈愁塞北,水旱叹江南。”。在秋气凌人的季节,独自一人伤怀自愧,一有所触,则悲慨满怀。作者在悲凉的秋天中感叹天灾扰民,体恤人民疾苦。这一系列诗飘散着淡淡的忧愁。再如《经长沙》:片帆东下过长沙,湘水平铺入望赊。岳麓树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南去北来琴鹤厌,年年孤客在天涯。这首诗则包含作者多重情感,作者途径长沙,前两联是写长沙的美景,后两联则是抒怀,作者再次从现实之景抒发心中的郁闷忧愁。当作者来到长沙,就想起“贾谊”“屈原”这两位名垂青史的爱国之士。“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贾谊的政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操之见效,为汉代维护国家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屈原时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占领,屈原伤心丧气而投江自尽,以身殉国。这两人都是举贤任能,修明法度的爱国贤士。王缜在诗中提到他们,其实是寄托自己也将像这两位贤士一样为国家效力的决心。由此也可见王缜的爱国情之深。能体现王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诗还有《自天长县至宝应途次小路甚艰偶作》,这首诗中“穷途悲阮籍,多病哭相如。报国成何事,霜侵两鬓疏。”是作者在国家受难时抒发报国之愿;再如《徐州春日野望徐俗不作土询之故老云徐州是卧牛城打春则人不安》中“忧国知无报,归来欲掩门。”同样也是如此。由此也可见王缜的爱国情之深。在许多诗中都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悲慨的艺术风格王缜为官多年,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体恤人民疾苦。因为工作四处漂泊,常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收难之苦。因为自己的官位时有改动,也时而慨叹命运之苦,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而悲歌。面对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而悲慨。故王缜的诗歌有悲慨的艺术风格。如《宿漷县志感》:纤云卷尽九天清,秋兴撩人百感生。身远紫薇犹恋阙,舟经白下自关情。平原巨浸鱼龙怒,边塞扬尘鸟雀惊。兀坐深惭无寸补,欲求兵策向谁评。这首诗是国家边疆受侵,动乱不安时,作者担忧国家命运前途而叹。“纤云卷尽九天清,秋兴撩人百感生。”以悲凉的秋景开头,秋天的萧瑟使诗人想到国家的安危受迫:那时时辽东女真犯边,绥宁北狄深入。[6]而引起作者百感生发,渲染悲伤气氛,表达作者的愁绪。远在紫薇山却心系朝廷,漂泊在外地,仍旧担心国家的安危。“平原巨浸鱼龙怒,边塞扬尘鸟雀惊。”写出了当时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作者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自己却有心无力,感到深深的惭愧:“兀坐深惭无寸补,欲求兵策向谁评。”作者因此伤怀,出于严肃的责任感而伤怀悲慨。还有《宿马龙州次王朝言都宪韵三首》,是为社会浮沉多变而慨。再如《正德丁丑七月朔大雨几旬伤损居多人甚苦之》:大雨从何来,五日雨不止。正值秋稼兴,而乃腐之矣。人思巢以居,鱼跃城门里。田半没飞沙,茫然夫都鄙。不见舟楫归,但闻哭声起。生者无炊烟,死者无拯理。我闻天听卑,无亦有名此。易占地水师,水非师之始。是王缜目击人民灾难重重,体恤人民疾苦所慨。这首诗着重写人民在庄稼即将收获之际,却遭遇天灾,连天大雨。“田半没飞沙”点明了人民受灾之重,“茫然夫都鄙”说明灾难让劳动人民茫然不知所措。“不见舟楫归,但闻哭声起。生者无炊烟,死者无拯理。”描述了灾难的重压下,劳动人民哭哭啼啼,叫苦连天,死气沉沉的景象。作者触目惊心,发出“我闻天听卑,无亦有名此。”的悲慨。劳动人民辛勤耕耘,收获在望却因为大雨而面临颗粒无收。这首诗凝聚了诗人强烈的悲愤和真挚的同情。而在《十八滩》中,是作者为自己年老还四处漂泊奔波而悲叹自己的命运坎坷。王缜的诗歌中体现的的悲慨风格多出现在王缜的晚年时期,正德年间,明武宗重用宦官“八虎”刘瑾、马永成、高凤等,公开取贿于官僚,刘瑾索贿之急、之巨以及“公开化”“制度化”都超过从前的官僚,为凑足贿银,不择手段,最后的负担都要转到小民身上,人民疾苦多。由于刘瑾的权势过大,作恶多端,引起社会动荡,农民起义多发。[7]身为文官,王缜面对国家的动荡,出于责任之感,却无力反抗,只能通过诗句,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悲愤慷慨之情,由此,王缜诗中有悲慨这一艺术特色。王缜诗歌中能体现这一艺术特色的诗还有《与彭总制幸庵侍御汪端甫正即鲍继文主政张德容同游金山寺次戴松崖大司寇韵》《江陵怀古》《河浑浑》等。意象丰富,题材广泛意象是表达感情、抒发感情的载体。王缜的诗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意象自然也丰富。这是王缜诗歌中一大特色。王缜的诗歌中,每一种意象似乎都是王缜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营造诗歌氛围意境,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此,将王缜诗歌的意象大概分成下面几类:抒怀类意象此类意象在是在诗中,或托物显示了作者的高洁的品质,或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如《感春次夏德树廷评韵》:鼎鼎百年客,轻轻二月春。凉看池面水,深厌马头尘。庭草巡檐翠,江花作意新。满怀忧乐处,欲话向何人。在感春这首诗中,作者在颈联写到“庭草巡檐翠,江花作意新。”其中“庭草”这一意象,作者以比意象自喻,将自己比喻成庭中不起眼的小草,作者也像小草一般,虽然弱小,但却坚强。唐代诗人曹邺在《庭草》中,也是将自己比喻成庭草:“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8]可见庭草这一意象,能显示出作者如庭草般的品质。再如《十月菊》:秋尽风高露气凉,黄花犹恋旧重阳。孤芳自许霜前傲,晚操何如节后香。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菊花在古诗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象,通常寓意高尚的情操,菊花在深秋寒霜季节仍然花开不断,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气节高傲。在这首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也是如此。菊的意象,表现了王缜的孤傲气节,在官场中正直为官,即使是到了晚年,也坚持、习惯与“乔松”结社,不与“秾李”共行。(松树寓意坚贞不屈,庄重肃穆,傲骨峥嵘,历寒不衰。)王缜用菊、松入诗,显示自己的高尚品质。思乡类意象此类意象在诗中,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挂念。如《送叶成之还茶山》。此诗是王缜送友人叶成山归故乡茶山而唤起自己的思情怀所作。这首诗里面的思乡意象十分的突出。作者的故乡是广东东莞,虽然身不在故乡,心却随着南飞的大雁飞回故乡。诗句“心逐晓云天外去,梦随寒雁日南飞。”抒发作者的思想之情。再如《重阳重阳房村驿有感次韵》:九日龙山路正通,登临高兴古今同。谁知古驿山河外,独傍荒村风雨中。空忆黄花需白酒,愁看渔火对江枫。自怜底事常为客,天北天南西复东。是重阳节作者客宿江苏房村驿所作,作者登临怀古,同时抒发思乡情愁。颈联中的“黄花”在重阳时节勾起作者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需要饮白酒才能解愁。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涌上心头。引发作者孤独凄凉之感。“自怜底事常为客,天北天南西复东。”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常常客居他乡,四处奔波,有家难归的惆怅。闲适类意象此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如《暮雨郊游门次桐江许启衷韵》其一:物外风烟自一家,游人不管世豪华。旋移小席贪看竹,更过前村学傍花。春服放歌忘故态,地炉分火试新茶。感时不尽登临意,闲倚阑干数暮鸦。作者在初春时节,傍晚时分,此时天上正飘着绵绵细雨,作者外出郊游。“旋”“小席”“竹”“村落”“花”“新茶”等这些零散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突出了作者郊游时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其二:一春清景在诗家,信马东风领物华。到处柴门多种柳,几人抱瓮自浇花。醉磨苔石供闲草,静听樵歌唱采茶。乘兴不知明月上,吟鞭犹待后楼鸦。短短的一首诗,意象却极其丰富。作者郊游时欣赏沿途的美景:各家各户门前花团锦簇,柳树成荫,农户们正悠闲地给花浇水;门前的石头长满了青苔;樵夫正在边砍柴边唱歌…好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王缜怀着愉悦的心情,流连忘返提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送别类意象此类意象,或表达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作者与友人别后的相思。如《送注柳洲吉士养病归弋阳》:谊同兄弟学同师,勒马东风惜别离。卧病祇因仙骨瘦,求归岂为北山移。凤池日暖冰初泮,鳌禁天长柳欲丝。无限春光留未得,暮云烟树两依依。这首诗送别同僚的诗中,两次出现意象“柳”,(柳树)表达了诗人对同僚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一句“暮云烟树两依依”,“暮云”“烟树”给人一种淡淡忧愁的感觉,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别时的悲伤心境。为柳洲吉士患病在身归还戈阳表示深深的惋惜。王缜诗歌意象丰富,情感多变,除上述几类外,还有愁苦类意象诗歌,如《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近江》《登淩敲台遗迹在太平城北三里许改为黄山寺台但存一危石》等。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和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是把眼前的现实生活的描写跟对以前的回忆跟想象结合起来,突出感情主旨。虚实结合能丰富诗歌内容,扩大诗歌意境,强化诗歌情感。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8]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如《中秋不见月》:捲地风云暗晓天,夜阑犹望对婵娟。一秋好景翻成梦,此夕清光定欠缘。玉兔有灵藏皓魄,素蛾何处避芳年。欲知盈缩乾坤意,独步空阶思渺然。“捲地风云暗晓天”是对眼前之景的描写,属实写,写中秋之夜夜空云层密布,黑暗不见月光。“一秋好景翻成梦,此夕清光定欠缘。”是虚写,作者认为此中秋之夜定然无月光,是对未来之境的描写。“玉兔有灵藏皓魄,素蛾何处避芳年。”作者由于看不到月亮而联想到“玉兔”“素蛾”藏起来的情境,正如月亮般藏起来不见踪影。这两处设想着意描绘自己失落,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突出了中秋却看不见月亮带给作者的孤独感和惆怅。如《捣衣曲》:风冷冷,月堂堂。风吹妾心苦,月照妾心忙。夫君万里戍边塞,紫骝铁甲淩清霜。霜清露重草且黄,君寒谁为捣衣裳。捣衣捣衣夜未央,月前对影空彷徨。紧复慢,低复扬,声声总是断人肠。纨绮团花柳,襟围对凤凰。妾心但恐君衣薄,力捣那知更漏长。吁嗟男女各有分,何须离别徒悲伤。妾愿夫君尽夫能,输忠竭力报君王。妾亦愿自守空房,年年为君捣衣裳。“风冷冷,月堂堂。”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是实写。“风吹妾心苦,月照妾心忙。”作者戍边由寒风联想到家里的妻子应该也会因为寒风瑟瑟,丈夫却远在边塞而心生苦楚吧!“霜清露重草且黄”又是对现实环境的描写,再次写边塞现实环境的恶劣,而想象家中的妻子会担忧自己穿的太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9]虚实结合,突出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借助联想,拓展了表现空间,使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