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鸡马立克氏病_第1页
1.3鸡马立克氏病_第2页
1.3鸡马立克氏病_第3页
1.3鸡马立克氏病_第4页
1.3鸡马立克氏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马立克氏病(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和包括性腺、虹膜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病原马立克病病毒(MDV),疱疹病毒科成员。线状双股DNA,囊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病原3个血清型血清1型:致瘤的MDV

细胞结合血清2型:自然无毒株,为不致瘤的MDV血清3型:火鸡疱疹病毒(HVT)毒株—细胞游离可用特异性单抗来区分病原

生产性感染2.潜伏感染3.转化性感染病毒DNA复制,抗原合成,产生病毒颗粒。如:鸡羽囊上皮细胞中病毒感染,有囊膜、离开细胞仍有很强传染性。生产-限制性感染:有抗原合成,病毒粒子无囊膜,无传染性。都导致细胞溶解,又称溶细胞感染。主要发生于激活的CD4+T细胞,但也可见于CD8+T细胞和B细胞。只能通过DNA探针杂交或体外培养激活病毒基因组的方法检查出来。

是MD淋巴瘤中大多数转化细胞的特征。仅见于T细胞,只有强毒的1型MDV能引起基因组有限表达,整合进宿主细胞基因组。转化细胞表达多种非病毒抗原,如MD肿瘤相关表面抗原(宿主抗原,非肿瘤特异,但MD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病原病毒培养1、鸡胚培养:卵黄囊接种4日龄鸡胚,18日龄左右绒尿膜上形成白色痘疱。病原病毒培养2、细胞培养:初次分离用鸡肾细胞(CK)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可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流行病学易感动物鸡是最重要的自然宿主,但鹌鹑、火鸡也有较大损失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MDV,但对发生MD抵抗力差异很大:伊莎、罗曼、海赛等蛋鸡、北京油鸡、狼山鸡、乌骨鸡:高度易感。出雏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可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母鸡比公鸡对MD更易感。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经气源传播,本病不发生垂直传播。外表健康的鸡可长期持续带毒排毒,故在一般条件下MDV在鸡群中广泛传播,于性成熟时几乎全部感染。MDV的毒力对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很大。病原毒力根据HVT疫苗能否提供有效保护,将MDV分为温和毒(mMDV),强毒(vMDV)和超强毒(vvMDV)…症状神经型(古典型)

多见于弱毒感染或火鸡疱疹病毒(HVT)免疫失败的青年鸡(2~4月龄)主侵害外周神经,造成不全或完全麻痹,通常多发生在两翅和两腿,多为一侧。腿:横卧、劈叉,姿势有特征性,翅下垂。

症状瘫痪,并且两腿前后伸展呈“劈叉”姿势症状内脏型(急性型)

内脏器官发生肿瘤,缺乏特征性症状,突然发病,流行迅速,

病程短,死亡率高。眼型:虹膜色素(特征)消失,变为灰色,(灰眼,鱼眼、蛤蟆眼),瞳孔边缘不整,视光反应迟钝或失明。

症状虹膜增生褪色,瞳孔收缩,边缘不整症状皮肤型:仅在宰后拔毛时发现羽毛囊肿大,形成结节或瘤状物,常见于躯干、背、大腿。生长粗干羽毛部位。症状皮肤型MD病理变化比较少见。其病理变化特征为:以皮肤的羽毛囊为中心,形成半球形隆起的肿瘤,其表面有时可见鳞片状棕色痴皮。病理变化1、外周神经肿大2-3倍,受害神经横纹消失,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外周神经肿胀,呈半透明水肿样,色泽变淡,横纹消失。多发生在腰荐神经丛、坐骨神经丛、臂神经丛、颈部迷走神经丛等部位,多为不对称性病理变化坐骨神经明显增粗病理变化2、内脏肿瘤:卵巢、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大小不等灰白色肿瘤,法氏囊通常萎缩。3、肌肉、皮肤肿瘤。病理变化卵巢肿大,肉变病理变化肝肿瘤结节病理变化肾脏肿瘤病理变化脾脏肿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学和肿瘤标记作出诊断。神经型马立克氏病,可根据病鸡显现的特征性的劈叉、麻痹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确定诊断。症状轻微而不能确定的病变,需同其他疾病加以鉴别禽白血病(AL)和网状内皮增生病(RE)容易与内脏型MD相混淆,一般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流行病学方面AL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播,但经卵垂直传播是鸡白血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最初发病年龄一般在16周龄以上,发病高峰期在4~10月龄。MD通过空气传播,1日龄雏鸡最易感染,3~4周龄的鸡即可发病,发病高峰期在2~7月龄,以8~9周龄发病较严重RE主要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经蛋垂直传播,但经蛋传播的发生率较低,最初发病年龄一般在1月龄以上,发病高峰期在2~6月龄AL的发病率较低,一般不超过5%,而MD的发病率较高。RE在不同的鸡群中感染率差异较大,但一般发病率较低。

鉴别诊断2.临床症状AL:病鸡会有衰弱无力、嗜睡、毛囊出血、鸡冠苍白或发绀、皱缩、食欲下降或绝食、下痢、产蛋鸡停止产蛋、腹部增大的表现,有时能够在体表摸到肿大的肝,用手指经泄殖腔可触摸到肿大的法氏囊。鸡只也会存在突然死亡的现象。。RE:一般无明显的典型症状,急性型只表现为死前嗜睡。慢性型表现为矮小综合征,生长发育停滞,羽毛生长不良,躯干部位羽小支紧贴羽干,冠髯苍白。运动失调,肢体麻痹。鉴别诊断3.病理组织学变化AL:在许多组织中可见到淋巴瘤,尤其肝、肾、卵巢和法氏囊中较为常见。肿瘤病变呈白色到灰白色,可能是弥散性的,有时呈局灶性的。法氏囊切开后可见到小结节状病灶,但并不十分明显。RE:肝、脾肿大,肝脏、肌肉和肠道等组织器官中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腺胃肿胀、出血、坏死,胸腺、法氏囊萎缩。病名MDALRE*发病年龄高峰限制临诊症状麻痹眼观变化肝脏肿瘤神经肿瘤皮肤肿瘤法氏囊肿瘤法氏囊萎缩肠道肿瘤心脏肿瘤组织学变化多形性细胞匀一的成淋巴细胞法氏囊肿瘤法氏囊萎缩表面抗原MATSAlgMB细胞T细胞2~7月>1月常见常见常见常见少见常见少见常见是不是滤泡间常见5%~40%<5%3%~25%60%~90%4~10月>3月无常见无少见常见少见常见少见不是是滤泡内少见无91%~99%91%~99%少见2~6月>1月少见常见常见少见少见常见常见常见是不是少见常见无未知少见常见诊断1、病理组织切片2、羽囊琼扩和血清琼扩3、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检测4、PCR、原位杂交、核酸探针防制措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原因:1、疫苗质量不佳①蚀斑数不足②可能污染其它病原(非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③种毒传代次数过高2、运输、保存、使用不当,导致疫苗品质降低3、母源抗体干扰4、早期感染5、应激6、免疫抑制病的感染7、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

防制措施对策:①保证疫苗质量②规范疫苗的运输、保存及使用③使用细胞结合疫苗(1,2+3,1+2+3,交替使用疫苗、增加剂量、二次免疫、HVT疫苗与免疫增强剂的配合使用,如ACM1(乙酰甘露聚糖)④隔离消毒饲养3周以上,不同年龄的鸡不能混养,孵化室与鸡舍不能靠近⑤减少应激,不宜或冷或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